阎锡山是民国时期的军阀,曾统治山西长达38年。1942年,山西闹灾荒,很多官兵吃不上饭,便四处烧杀掠夺。阎锡山听说后非常生气,告诫手下不得扰民滋事,但仍有一些官兵私下里继续作恶。阎锡山决定想个办法治治他们。
这天,阎锡山找来秘书说:“你去给我刻一个印章,上面刻上‘匪首’两个字。今后,凡是我签的文件,都要在上面盖这个章。”秘书非常不解,但只能照办。章刻好后,阎锡山便口述了一条手谕,盖上“匪首”印章,发给了手下的军官。
军官们收到文件后,以为有人故意破坏阎锡山的名声,都来报告要严惩“造谣者”。阎锡山没理会,而是让秘书又发了一封盖着“匪首”的手谕,上面写着:“你们看我背上‘匪首’的骂名,都很气愤,说明对我还算忠诚。但我有这样的名声,都因为你们到处作恶。要想帮我摘掉这‘匪首’的恶名,你们就管好自己和手下,不要再祸害百姓了。
军官们看完,都脸红了。打那之后,官兵们作恶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阎锡山的“匪首”刻章也没了用处。
有时,给自己“抹黑”,也是阻止他人犯错的好方法。
阎锡山是书法家吗?
阎锡山的职业是军人和政治家,而不是书法家。民国时期书法高手辈出,他的书法功力放在当时,应属于平均水准,并不拔尖。
我们拿一幅看上去比较工整的阎锡山墨迹来说,能看得出,阎锡山是临过唐楷的,章法和字的结构都还不错,但是细看点画,则有不少瑕疵,比如第三列结尾的“过”字,那个走之旁戛然而止,这样的收尾显然是不合适的。第六列的“有”字,那一横过于纤细,形同游丝,是一处败笔 。“有”字下方“德”字的双人旁,两撇过于纤弱,交代不清,阎锡山其他作品中也时常出现此类问题。
他和民国时期的其他文化人一样,写字是为实用,并没有刻意以书法家标榜邀名,所以对于其字,也不该有过多批评。
如何评价阎锡山在抗战中的表现?
“我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颗也不行。”这句话很形象地反映出阎锡山在抗战时期的表现。
阎锡山口中的三颗鸡蛋指的是日本人、蒋介石和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前,山西是阎锡山一人的地盘,别的势力根本插不进来。但全面抗战爆发后,这三者都深入山西,阎锡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最高司令长官,全面负责山西、察哈尔两省的抗战。面对日寇的节节逼近,阎锡山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积极组织筹备了太原会战,并在忻口战役中给予日寇大量杀伤。
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后,阎锡山先南撤至临汾吉县,后又撤至陕西秋林县。这时他认为抗日前途非常渺茫,他在思考自己的将来。此时的山西有凶恶的日本人、深入敌后的共产党,还有坚守晋南的蒋介石中央军,到底谁会笑到最后,他心里也没底。所以他要和三者巧妙周旋,哪一个都不能撕破脸皮,从而维护自己在山西的利益。
所以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阎锡山玩起了两面派。他虽然明面上还是高喊“守土抗战”,但背地里却和日本人接触,日方特务机构“兰机关”负责拉拢阎锡山“倒蒋反共”;对待我党方面,他一方面支持我党在山西展开工作,一方面又配合日本人和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对待中央军方面,他则是又利用又制衡。这就是所谓的“我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颗也不行。”
对此,阎锡山可谓是三面不讨好。日本人忌恨阎锡山的狡猾,蒋介石则认为阎锡山在抗战期间给了我党太大的发展空间,我党则认为阎锡山在抗战期间带头挑起反共高潮,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作为。
抗战胜利前夕,阎锡山瞅准时机从日军手里抢下了一些地盘。抗战胜利后,阎锡山被蒋介石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再次主政晋省。但解放战争中,阎锡山完败于老乡徐向前,最终灰溜溜地跑到了台湾,被蒋介石闲置起来,于1960年去世。
阎锡山是个怎样的人?
在民国政坛上,阎锡山绝对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没有哪个军阀像他一样,在山西屹立38年不倒,而有的省,比如像四川,走马观花式的出现了数十位领导人。阎锡山是从辛亥革命就开始起家的,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参加过护法运动,参加过北伐战争,参与过中原大战,参与过长城抗战,在全面抗战中,阎锡山也是坚持抵抗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而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泛泛而论,或者坚持已有定论,而应该从人物的生平和他的经历以及言行中去发现他的人生轨迹。
清末新政时期(1904年),阎锡山考取官费留学生,留学日本,在日本期间,经人介绍,阎锡山加入同盟会,同时还是留日学生中最为铁杆的“铁血丈夫团”的一员,1909年,阎锡山学成回国后,任山西新军副标统,后来在光复山西的过程中,阎锡山居功至伟。
辛亥革命后,面对日益严峻的蒙古形势,阎锡山一度致电袁世凯,请求援助,以利于他能够出兵蒙古,防止蒙古成为俄国人的势力范围。为了巩固边防,阎锡山曾经提出《晋边屯田办法》,想要师法古人屯田的办法,在晋边、内蒙进行屯田,以巩固边防。
北伐战争期间,阎锡山和冯玉祥在北方起到了策应南方革命军的作用。
中原大战,阎锡山与蒋介石闹翻,一度把国民政府迁到太原,如果不是因为张学良入关协助老蒋,最终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1935年前后,日本人策划的华北自治运动达到高潮,日本人也曾经找过阎锡山,希望与蒋不睦的阎锡山能够参与华北自治运动。但是日本人低估了阎锡山的民族主义情怀,阎锡山没有中日本人的圈套。
抗战爆发后,阎锡山任二战区司令长官,组织了太原会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实事求是讲,阎锡山还是尽力的。不过在抗战陷入低潮的1940年前后,阎锡山也跟日本人接触过,这或许是他的一个污点吧。
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丢了山西后,到了南京,后来又到了广州,一度成为行政院院长,后来随蒋介石到了台湾,在台湾终老。
阎锡山的一生有革命元勋、军阀、爱国者、反动派等多个标签,他的一生是复杂多面的一生。
阎锡山的后代混的怎么样?
“有大需要时来,终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1960年,阎锡山带着些许的遗憾走完了自己毁誉参半的一生。
他的葬礼很隆重,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临致哀。可是他的子嗣们,只有四子阎志敏从美国赶回为他送行,他最喜爱的幺儿阎志惠却未见身影。
也许有人会诧异,昔日叱咤风云的阎老西,身后怎会如此悲凉呢?
且听有书君为你慢慢道来吧。
阎锡山,1883年出生于山西五台县,他并非出身于富贵之家,可是命运之神竟如此眷顾他。1911年,阎锡山领导了辛亥太原起义,随即他被推举为山西都督。
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年代,阎锡山多谋善断,左右逢源,犹如不倒翁,奇迹般的独掌山西大权38年。
阎锡山在好色成性的军阀堆里摸爬滚打,却是一支奇葩,他只有一妻一妾。他娶妾亦是因为其妻不能生育,为延续子嗣,30岁时才又娶妾徐兰森,他和妻子感情甚笃。
徐兰森不负众望,婚后为阎锡山一气生了五个儿子。其中长子阎志恭和三子阎志信早夭。
阎锡山身为山西的土皇帝,对儿子并不骄纵。
他出身平民阶层,他亦把平民精神传输给了儿子,他送给儿子的十六字箴言是“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已厚人,恭已恕人”。而他的子嗣们是否秉承家训低调做人呢?
下面就听有书君聊聊,阎锡山活到成年的三个儿子混的如何吧。
一,次子阎志宽,生于1919年。
虽自幼患有羊癫疯,也有情窦初开时,他看中了才貌出众的赵秀金,阎家重金礼聘为妻。
赵秀金为阎志宽生下一子一女。
抗战爆发后,夫妻二人赴重庆躲避战乱。阎志宽尚在二十岁的花样年华,却因羊癫疯发作,逝于重庆。因其早亡,未留下过多的痕迹,亦未留下纨绔子弟的劣迹。
其子树楹也于10岁时夭折,其女树榕后随母亲赴美国定居。树榕虽自幼失怙,也算是学有所成,生前在美国柯达公司任职。九十年代初期,她曾回中国大陆追思故国情怀。
二,四子阎志敏,生于1926年。
阎志敏自幼聪慧过人,不喜官场,是阎家学霸型的人物。后又得遇贤妻,虽然其妻裴彬出身闻喜望姓家族,但她毕业于名校,亦是知书识礼的女人。
她婚前就曾告诫阎志敏,不要做公子哥,要专心做学问。三观一致,娶妻如此,夫亦何求。
1948年,太原被围,阎锡山送阎志敏夫妇到上海避难。随后二人又赴美国留学,据说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对外贸易的同记公司,其资金大部分转入美国,由阎志敏全权负责管理。
他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IBM公司一直专注电器领域研究。裴彬是教育学硕士,一直从教四十余载。
夫妻二人退休后,在纽约上州过着田园隐居生活。2010年,阎志敏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85岁。其子阎大有亦是学霸,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博士,一直从事为低收入人群的法律援助工作。
阎志敏虽未青出于蓝胜于蓝,但是父亲的平民精神已经深深融进血液,一生淡泊名利,只做学问。
三,五子阎志惠,生于1927年。
自幼聪慧,英俊潇洒,最得阎锡山宠爱,谁能料到他是阎家最离经叛道之人。
1948年太原被围困后,阎锡山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把家人分送各地,其思维缜密可见一斑了。阎志惠先赴台湾,后赴日本经商。
他在日本和二嫂赵秀金,相扶相持共渡难关。也许是阎志惠年幼时就对二嫂深深迷恋,也许是二人相处日久生情,两人最终突破世俗阻力结为夫妻。
时至今日,阎志惠娶兄嫂的惊世骇俗之举,也堪称追求爱情的典范。
阎锡山不能接受弟娶兄嫂的不伦婚姻,因而断绝了对阎志惠的经济资助。再坚硬的汉子,看见孙辈也会柔软,赵秀金为阎志惠生下一子一女后,阎锡山暂时原谅了幺儿。
阎志惠带着妻儿,回到台湾陪伴父亲,短暂的相处,又因与大妈之间家族事务矛盾,父子反目,致使阎志惠又率妻儿远赴美国。
阎志惠先在巴西开了小酒吧,后到美国在保险公司任职。他没有倚仗显赫的身世为自己谋私利,一直默默无闻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九十年代初期,阎志惠曾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回到阎锡山故居寻根问祖,可是他未曾回台湾祭奠过父亲,也许是昔日的心结仍未打开吧。2011 年,阎志惠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4岁。
阎锡山的后人,没有显达的事业,家训的平民精神却已经深入骨髓。可惜他未平衡好和儿子的关系,致使其晚景凄凉,也许这就是他曾慨叹的对妻儿难吧。
阎锡山去世后,只有忠心的侍卫,每年为他扫墓祭奠,儿子们多年未来祭奠,这是阎锡山生前未料到的吧。
岁月荏苒,逝者已逝,阎锡山的功过也已成过眼云烟,随任后人评说吧。
阎锡山是如何当上山西土皇帝的?
阎锡山主政山西38年,称之为山西皇帝也没多大问题,这在人事变动频繁的民国时期,堪称不倒翁。他成功的秘诀,在本人看来就俩字:倒戈。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恰当的方式,倒戈。
最早是倒戈满清加入同盟会。阎锡山字百川,山西五台人,出生于一个家道殷实的商人家庭,17岁时家道中落,在太原一家五金店做学徒。不甘心命运安排的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并幸运的被官费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在北洋新军第四十三协一路升至标统。辛亥革命爆发山西新军起义,阎锡山畏缩不前躲在大树后遥控指挥 待发现起义胜利在望时跳出来刷脸,被推为山西都督,成功窃取了山西革命党的胜利果实。
南北议和时,一直对袁大头暗送秋波的阎锡山关键时候支持袁世凯迁都北京,彻底获得袁世凯的信任,从而在袁世凯掌权时继续统治山西。
阎锡山就是这样,护法战争他就支持老段,直奉战争老段被打垮,他又投入直系怀抱,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战败,他投靠张作霖,北伐战争关键时候,他又瞅准时机投靠国民政府,从而能一直在山西高枕无忧。
但是过度的顺利也滋长了他的野心,1930年(民国十九年)9月9日9时,阎锡山在反蒋同盟支持下,被北京宣布就任“国民政府”主席,走上了人生巅峰。但随后就在中原大战中惨败,灰头土脸到大连吃海风去了。幸运的是随着对日关系的持续紧张,老蒋被迫再次起用阎锡山,抗日战争时老阎一度与日本眉来眼去,还好守住了底线没当汉奸,这样让他在抗战后地位继续固若金汤。
到解放战争时太原被攻破前,阎锡山做飞机逃跑投靠老蒋,做上了有名无实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败退到台湾后辞去职务隐居,于1960年去世,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阎锡山的后代都去哪儿了?
阎锡山,民国时期山西的土皇帝,解放战争时期,因为不愿意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选择飞往台湾,最终老死于台湾。随着这位土皇帝走了,人们也把眼光投向了阎家的后代,那么阎锡山的后代都干什么了呢?
阎锡山与二太太徐兰森生有五子:阎志恭(长子)、阎志宽(次子)、阎志信(三子)、阎志敏(四子)、阎志惠(五子)。其中阎志恭和阎志信在幼年时夭折。
次子阎志宽,24岁病死,留有一儿一女,树楹、树榕,树楹在太原早夭,树榕在美国纽约生活,直至退休。
四子阎志敏,自学装制无线电收音机。1949年到美国读书,取得电机数学硕士学位,进入了IBM公司钻研电视制造,后又研制电脑及太空卫星通讯等高科技工程,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阎志敏的太太是一位教育硕士,儿子是一名法律博士。最后,阎志敏因心脏病突发在纽约逝世。
五子阎志惠,1948年考进陆军军官学校。跟随阎锡山去台湾,后来到日本经商,在此期间,与二嫂赵秀金相恋,于日本结婚。因为这件事阎志惠和阎锡山的关系变得非常差,阎锡山去世的时候,阎志惠没敢回去参加。他和二嫂生下了一儿一女,树楠、树枋,一家人平淡生活,到了美国,经商失败,为了养家糊口,当货车驾驶员,虽然辛苦,但足以养活妻儿。阎志惠在90年代,曾经专程回到大陆,回了山西,和当时的爱人周謹予一起重新看了阎锡山故居。
阎锡山曾经告诉自己的子女“做普通人”,可能这位老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波之后,看破了那些尔虞我诈,只希望以后自己的子女不再陷入那些勾心斗角中,现在来看,阎锡山的子女们做到了。
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码字不易,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我谢谢各位啦。
阎锡山和阎五妹子的真实关系是什么?
为啥人们一提到阎锡山,就要扯上阎五妹子?他俩究竟是什么关系,让人们如此津津乐道呢?
其实呀,阎锡山和阎五妹子的真实关系,就是堂兄妹关系。阎五妹子,大名儿阎慧卿,比阎锡山小27岁,是阎锡山的生活秘书。
一、阎五妹子的成长史
五妹子阎慧卿(1910~1949),是家中第五个姑娘,故称五妹子,也叫五鲜子,是阎锡山叔父阎书典第三任妻子曲氏所生。
五妹子比她四个姐姐幸运的是上过学。阎锡山担任了都督后,在其家乡河边村办起育英女子学校,已经12岁的她有幸念了三、五年小学,后在太原女子学校学习,粗通文墨。
但五妹子不幸的是,有过两段婚姻。她的第一个丈夫——河边村的曲佩环,日本留学生,曾任榆次晋华纺织厂经理,可惜早年病逝;第二个丈夫——崞县(今定襄县)北社村的梁延武,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二人的婚姻是开放式的,互不干涉,各有情人。
敲重点,重点来了:五妹子的情人是——阎锡山的姨表侄子~梁化之。认为阎锡山与五妹子关系那个的,是不是该醒醒了。
翻开山西的民国史,阎慧卿属于为数不多的知名女性,她粗通文墨,善于察颜观色,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
做为阎锡山的堂妹,阎慧卿先后挂名担任过“战时儿童保育会山西分会”主任、“太原慈惠医院”院长、“国大代表”等职务。不过,她只是挂了名,并不插手其中。对于年长27岁的堂兄,阎慧卿比旁人更了解他的脾气和生活习惯,因而与侍从参谋们一起长年照顾阎锡山的饮食起居。
起初,阎锡山把五妹子留在身边,是为监督进食、开心解闷的。
阎锡山忙于政务,一度患了胃病,饮食上又不听夫人、侍从的规劝,最后还是在五妹子的监督下慢慢好转。
后来,五妹子就留在身边,成了生活秘书,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吃的少了强迫他再吃,吃够了就拿走,不让他多吃;穿衣应酬也打理得妥妥帖帖,而且在睡前帮忙按摩拍打,缓解疲劳,直到阎锡山睡着、掖好被子才走。
也许,就是因为堂兄妹的关系,在外人眼里有点太过亲密吧,所以导致了谣言四起。
二、阎锡山在山西执政38年
阎锡山(1883~1960),人称阎老西儿,是五台县河边村人,念过私塾,随父做过金融投资。后躲债逃到太原,考入山西武备学堂(1902),之后保送日本留学(1904),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1909),从此改写了阎锡山的人生轨迹。
回国后的第二年,即1911年率部参加太原起义,被推为山西都督,从此独揽山西军政大权。1916年后投靠袁世凯,督理山西军务,后又改称山西督军,暂行兼署山西省长。
参加辛亥革命,是阎锡山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页,获得了孙中山的好评。孙中山于1912年9月视察太原时曾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倘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
阎锡山夤缘时会登上都督宝座并获得如此评价,在国内是仅有的一人。
阎锡山一生有两个夫人。原配徐竹青,大阎锡山6岁,父母指婚,大字不识,终生未孕。二人感情匪浅,举案齐眉,一同逃往台湾,共度一生,死后合葬。
迫于传宗接代的压力,不得已娶了二房徐兰森,生了5个儿子。徐兰森寿命不长,1946年(48岁)因心脏病去世。
阎锡山掌握山西后,开始重办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所有读小学的皆是免费的,这与当时所有军阀花钱大量置办武器军备相比,无疑是一大壮举。
至1924年,他多次拒绝参加军阀混战,使山西维持了数年的和平与安定。
”阎锡山管的宽,著上红鞋不叫穿”,阎锡山在山西提倡妇女解放双脚,开办军工厂、纺织厂,制造采矿设备,推行水利、畜牧造林,一门心思用在民生和教育上。
五妹子最后10年,在阎锡山身边度过,一直照顾着阎锡山的生活起居,尽职尽责地做好生活秘书。
三、阎锡山与五妹子的诀别
1949年初春,内战的硝烟弥漫在太原的大街小巷,城内的人心里都知道,孤城的陷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1949年3月29日下午,阎锡山带着少数随从前往南京,与“代总统”李宗仁商定国共停战谈判中有关山西的条件,赴机场送行的只有梁化之和阎慧卿,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的诀别。
其实,阎锡山是借口”和平谈判”离开太原,他眼见大势已去,所以秘密策划出逃,留下了信得过的五妹子稳定军心,坐镇山西。
阎锡山本来计划分步走。第一步,带走他的家眷;第二步,接走他的心腹,包括五妹子。没想到山西很快陷落,机场失去控制,他想回也回不来了,只好弃他们于不顾。五妹子还傻傻地等待着大哥的归来。
1949年4月24日凌晨,共产党入城,梁化之与五妹子在太原绥晋公署钟楼下面具有防空设备的居室内服毒。卫士遵照梁化之之命,将他们二人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化为灰烬。
1951年,“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在台北圆山落成,纪念的是国共内战期间自杀于太原的阎锡山部下,在这份多达五百人名单里,排在第四位的是阎锡山的堂妹,她的名字叫阎慧卿。
阎锡山与五妹子彻底阴阳两隔了,没有带出五妹子,他也很痛心。1960年病逝于台湾。
文章看完了,您还怀疑他俩是堂兄妹的亲情关系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去台湾后白崇禧与阎锡山的待遇为何不同?
对付狼有对对付狼的方法,对付狗有对付狗的方法。
权力的交锋,永远离不开政治的角逐。
在政治上,阎锡山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
一场蒋冯阎战争便将阎锡山的头给摁下去了,虽然心里仍然不肯屈服于蒋介石,可是明面上却不得不臣服于蒋介石。
在李宗仁戴着“代总统”的头衔飞去美国后,按照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不能视事”的时候,即由行政院长代行总统职权。当时也确实有人提出来让阎锡山这个行政院长代行总统职权,但是阎却讳莫如深,反问你给我说说李代总统怎么不能视事了?阎不是不想代行总统职权,是实在不敢呀!曾经意气风发的李宗仁在这时候都已经夹着尾巴跑去美国了,他阎锡山怎么敢自己往蒋介石的枪口上撞?
阎锡山能够成为民国政坛上的“不倒翁”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辛亥革命中,他用手里的枪当上了山西都督,等到袁世凯派兵来打他的时候,他立刻致函袁世凯,说我拥护你!他摇身一变成为了袁世凯的铁杆支持者,为袁世凯鞍前马后。等到袁世凯病逝、段祺瑞执掌北洋政府以后,他立刻又投到了段的阵营,原因仍然是他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段祺瑞,他需要在北京政府的庇护下生存和发展。在段祺瑞下野后,阎锡山觉得自己可以出来争一争了,所以没有投靠谁,自己当老板。
在北伐的时候,阎锡山原想着作壁上观,玩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弄了个国民军联军响应北伐,北伐军又压着吴佩孚和孙传芳打,阎一看这局势明显倒向了北伐军,赶紧在城头升起了青天白日旗。不过,阎锡山终究是个有野心的人,也是个不愿受人钳制的人,所以在北伐成功后,蒋介石“削藩”的时候,阎又和冯玉祥、桂系“李白”竖起了反蒋的旗帜,不过很可惜的是,他们失败了,阎锡山被一场中原大战给彻底打怕了,蒋介石之势已成,无人再可撼动。
所以,阎锡山不敢再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抢地盘,心想只要能守住山西便好。阎锡山专心发展山西,结果愣是将山西变成了模范省,受到山西百姓的称赞。
跑到台湾后,阎锡山表现得更“怂”了,蒋介石怎么说,他怎么做。
蒋介石这边宣布,我要复职当总统。
阎锡山那边马上表示,同意,同意,同意。
然后同意完了还要辞去行政院长的职务,毕竟要将位置腾出来给蒋介石的人呀!阎锡山敢不同意吗?不敢,小命要紧,怕蒋介石暗地里给他小鞋穿,小鞋挤脚穿着不好走路,弄不好走着走着摔一跤便呜呼哀哉了!阎锡山辞职以后,安安心心地过自己的小日子,1960年5月在台北病逝。
对于识时务的阎锡山,蒋介石也不好赶尽杀绝,否则名声不好听,也不利于收揽人心。
对于蒋介石来说,白崇禧与阎锡山相比,简直是魔鬼!
白崇禧,这个身高比蒋介石高不少的广西人,太招蒋介石的恨了,他做的那叫什么事呀!
1927年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冯玉祥逼迫蒋介石下野,蒋介石在会上本来只是客气地说说自己可以离开,白崇禧立刻顺着他的话说你离开也好,蒋介石当时心中很恼火,估计不知道怎么骂他娘的呢。蒋介石赶紧将目光转向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何应钦,想让他说句挽留的话,好让自己有个台阶下,结果没想到何应钦早已经和“李白”他们串通一气,竟然什么也没说。于是,蒋介石只好灰溜溜地辞职了。
在蒋桂战争开打的时候,蒋介石也不是占据绝对优势,当时也是“李白”大意,白崇禧已经基本上敲定了战略,蒋介石也挺慌的,所以派了特务去暗杀白崇禧。“李白”当时的地盘可没比蒋介石小多少,所以也很有信心,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竟然跟他们玩阴的,暗中使了一招“有钱能使鬼推磨”,对桂系将领进行收买和策反。蒋介石这招也够狠的,以军事手段为主,以政治手段和金钱攻势为辅,简直势如破竹,蒋桂战争刚刚开打没几天,很多桂系将领便背叛了“李白”,蒋桂战争也以桂系的失败告终。这事换成阎锡山,估计已经硬着头皮唱征服了,可是白崇禧他们愣是屹立不倒,继续与蒋介石对抗,直到1949年。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好日子已经接近尾声,蒋介石也早就安排好了退到台湾的事,但是谁又能想,临了了他还得受白崇禧和李宗仁的一番羞辱?白崇禧毫不避讳地说:“老蒋的老本丢得差不多,再搞不下去了,我们要老蒋下野,德公上台。”刚开始的时候,蒋介石当然也不肯就范,但是“李白”已经摆明了车马,你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他们甚至还逼迫张群、张治中这些人去“奉劝”蒋介石下野,让蒋很丢颜面。不过,蒋介石后来转念一想,干脆来个“以退为进”,所以在为日后的复出铺好路以后,他辞职了。
但是不管怎样,蒋介石与白崇禧的仇是解不开了。
当时这么多军阀,反对过蒋介石的也有很多,但是能将反蒋从头贯彻到尾的唯有桂系!
桂系能让蒋介石这么头疼,当然少不了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的功劳!
去台湾后,蒋介石更是时刻不敢放松对白崇禧的警惕,生怕在美国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来个里应外合,所以24小时派人盯着他。最后他忍无可忍之下找陈诚说这事,陈诚说是为了保护他,白崇禧为此说了句气话,说副总统才需要保护,我不需要。难道白崇禧真不知道是蒋介石安排人监视他吗?当然知道。这时候的白崇禧表面上看去已经没了威胁,蒋为什么还这么忌惮他?
当时美国人一直有换“代理人”的想法,孙立人就是因为这事被蒋软禁的,可是那时候李宗仁却正好在美国,蒋就是怕李在美国寻求帮助,然后......
所以,白崇禧只能活在蒋介石的监视之下,没有秘密地活着!
论政治,白崇禧不如阎锡山,更不如李宗仁。
在白崇禧死后李宗仁更是损道:“这人太自负,其实在政治上没有什么远见,否则也不可能以那种丢脸的方式去世。”
一个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一个仍然隐藏着可能改天换日的威胁,这也是蒋介石给了阎锡山和白崇禧不同“待遇”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匪首”阎锡山(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