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胜贤来跟大家讲一下郭璞的《葬书》,葬书的理论共点,葬书的流怜作者及成书年代。
二、《称书》的流传作者及成书年代
关于《葬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日,“旧本题晋郭璞撰,……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音囊(即布袋,后世又称风水术为青囊术)中书九卷,隧洞天文五行卜笙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又不言为珑所作。淮宋志载有璞《莽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其后方技之家,竞相粉布,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沮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祖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祖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徽信,或世见璞葬母暨阳,卒远水患,故以是书归之欤。……是后世言地学者,皆以璞为鼻祖,故书虽依托,终不得而废软。据宋志本名《葬书》,后来术家尊其说者,改名《葬经》”。
显然,《葬书》的作者并非郭琪。对此,清光绪戊寅年出版的《风水祛惑》已作有详细考证,此处不再赞言。但是,诚如纪的所言,尽管众所周知《葬书》非郭瑰所著,一些风水地师及理论界至今仍将郭璞当作《葬书》的作者,几乎已成公理。郭琪是育名的术士:“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妙于祖阳算历……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笛之术:续灾转祸,通致
无方”。同时他又是著名的学者,以他为风水的祖师既可获取一般人尊崇又可斑得风水在“知识界”及上层人物里的市场,故而以讹传讹直至今日。
事实上。澄清《葬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确非易事,这里只能做极为祖略的估推:
1、关于作者
从《葬书》的内容看,以“气”说为理论核心,与庄子的气说有相通处,如《葬书》日:“葬者,乘生气也”,《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说明《葬书》的作者承受了庄子思想,据此推测作者很可能是推崇道家思想的南方隐士。中国的隐士是一个独特的阶层,影响大,常常混乱了历史事实的记载,他们大多饱读儒经,却又旁左于道释之门,滩没山林,讥世厌俗,沉入三教九流之中,狂之所至,便伪托前人或他人之名而作“伪书”。其实,这种伪书的思想大多颇为深刻,只是很托抢人罢了。
2、成书年代有两种可能。
(1)成书于南北朝。但只作为一种秘箱流传于隐士之间,并未为正史所录。魏晋南北朝之际,虽然官方正统关于“气说”的议论极少,但隐士们却大谈“气”说,阮籍《达庄论》说。
“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大地……升之谓阳,降之谓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一气盛衰,变化而不伤”。枪康《明论》中说:“夫元气陶粒,众生察焉”。杨泉说:“盖气,自然之体也……风者,阴阳乱气激发而起者也……一方士异气,疾除不同,和平则顺,违逆则凶,非有使之者也”。这种将“风”与“气,相联系的说法与《葬书》的理论颇为吻合。故推测《葬书》成书于此种时代。
(2)成书于唐代,唐代以前各种经典史书均未有关于《葬书》的记载,特别是唐史馆编撰的《晋书》广采各种杂著怪诞之说,却并不收录《葬书》,说明晋时尚不存在《葬书》,《隋书》所谈的《葬书》内容又不脱“五音相墓”,与《葬书》显然两回事,说明隋时亦未出现《葬书》,又从《葬书》所记述的观测方位的方法看,它成书于罗盘发明之前,假如我们将证明罗盘至少出现于唐末约公元800-900年之间,那么我认为《葬书》可的成于公元800年之前的唐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历史小故事,郭璞,葬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