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邪不压正”,古人还是非常迷信的,他们非常愿意相信鬼神之说。虽然现在的人都认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但身边有这么几件辟邪之物,图个心理安慰也不错!
1、扫把 因为扫把是用来清扫垃圾脏东西的,所以,习俗中也以被扫把打到为非常晦气的事之一,如果一个人去世,民间会把他房间里的扫把一起送走(烧了)。扫把用来辟邪的技巧一般是靠在床头,守护火焰低的人安睡。或者是对着可疑的邪门物件进行抽打。提醒:竹制的扫把最好,塑料的最差。拖把不行。
2、八卦镜 大家现在还可以看到,有的人家门前放着八卦镜。古时候,民间很多人用八卦镜当做风水物品中的辟邪物,使用方法是挂门楣或窗户框架上面,应对门前有煞气邪气。但是记着,镜子一定不能面对自己摆放,一定要冲着外面。
一般的家庭,更多人用镜子,因其反射效果,让民间很多人用来当作风水物品中的辟邪物,使用方法是挂门楣或窗户框架上面,应对门前的煞气邪气。正因为此,睡觉的时候特别忌讳镜子对着自己。
3、桃木剑 这是每个驱魔师的基本装备,桃木有辟邪之气,且有正运气。大的桃木剑,小的剑形桃木饰物都具有辟邪之用。
4、剪刀 陈鹏解梦了解到剪刀为何成为习俗中经常用来辟邪的因素,其实,古时候木匠的墨斗、角尺和裁缝的剪刀都是常用来辟邪的, 再后来,厨娘用来杀生的剪刀菜刀也因其沾满血腥被用作以煞气对邪气,因而被用来辟邪。
5、红纸 除了用来写对联,还有个作用就是辟邪。在民间,还可以经常看到红纸被剪成小长条贴在门上,床头,猪栏牛栏门口,车上等等,用来祈福辟邪、保佑平安。
其实,最初都用黑狗血来辟邪,但这种方式太过残忍,后面慢慢演变成用红纸。
6、狗牙 传说,狗是可以看见鬼的,如果狗在夜间狂吠,必定看到了人看不见的东西。传说,古人在遇到鬼时,狗可以保身而退,关键在于狗牙有慑邪之威气。那时候,有很多人都会随身佩戴狗牙来辟邪。
7、五谷辟邪 第一辟邪的就是大米,其实糯米更好。大家都在林正英的电视剧中看过,糯米可以解僵尸毒。之后糯米被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是给死人带点粮食,方便那边有吃的。在古代喜欢将大米,黄豆/黑豆,茶叶,盐、铜钱这五样,用红布包在一起,做平安符随身佩戴。
你穿越到古代最想带的是什么东西?
最想带的东西就是知识。我们如果穿越到古代。那网络查询就是梦了,只有靠我们自己掌握的知识。如果允许带,一个综合图书馆吧,到了古代那就是天书集大成者啊。如果不让带,还是多学习点再穿越过去吧,其它都不靠谱。
古代只有皇帝可以用黄色的东西吗,为什么?
感谢邀请。
其实不是,不是,其实早在唐代,黄色是大多平民穿的颜色,明代君主衮服穿的也不是明黄。明黄用的比较多的是清,但是也不是清的皇帝一天到晚都穿黄,日常反而是藏蓝色,褐色的袍子多一点。
黄色是从宋代开始才把这个颜色变成皇家专有,平民百姓不能随便穿,明清两代沿袭这个传统并发扬光大。
秦始皇,穿的就是黑色袍服。因为秦始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深信不疑,认为秦朝属于水德。还有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北方为水,色黑,因此,秦代的“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西汉龙袍开始是沿袭秦朝龙袍样子:“以水德居,服黑色。”到汉文帝刘恒时,开始弃用黑色,“汉文帝十五年,服黄色;十六年,服红色。”据《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这是缘于刘恒认为大汉王朝应“协于火德”。所以后世也称汉为“炎汉”。
晋代时,转而崇尚金德,以赤色为贵,所以晋代的皇袍采用的都用赤色。真正在民间禁用黄色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间,皇帝不愿意和一般人同着黄袍。皇帝么,得穿的特别点显示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
宋太祖的陈桥兵变兵变大家都知道,自己喝醉了醒来后发现被属下把衣服给换的,换的黄色衣服,我们后来说的黄袍加身,从这时候起黄色开始专属皇帝了。
在古代,有哪些很流行、广泛传播的东西?
我想70后、80后小时候玩过这东西:玻璃球:
今天,人类的工业技术,让玻璃球这种东西十分廉价,我小时候是神枪手,用饼干盒子积攒了几百颗。
对古人来说,晶莹剔透的玻璃,自然界中十分罕见,相当逆天。
所以,北美洲荷兰殖民者曾用几颗玻璃珠从印第安人手中换下整个纽约曼哈顿。
用玻璃球换来曼哈顿
在先秦、秦汉时代,有一种在今天看来非常劣质的「玻璃球」,叫做「蜻蜓眼」,也可以叫做「琉璃珠」:
图片引自:《国家地理》
但在当时,这种「蜻蜓眼」是只有贵族王侯才能拥有的珠宝奢侈品。
而且考古发现,这东西曾经风靡世界,遍布出现在人类各种古文明中,世界各地的贵族墓葬中都有出土。
「蜻蜓眼」在学术称为「蜻蜓眼式玻璃珠」,学术定义为:
所谓「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指以眼睛图案作为装饰的玻璃珠。在珠体上嵌入一种或数种不同于母体(Matrix)颜色的玻璃,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的效果,或在珠体上造出凸出表面的眼睛形状,形成“鼓眼”,颇似蜻蜓的复眼。
西方学界称之为「眼式珠(EyeBeads)」或「复合眼式珠(CompoundEyeBeads)」,安家瑶称「镶嵌玻璃珠」。但这种珠子的制造方法多样,绝非「镶嵌」一种,以其形制命名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应更为形象全面。
【引自:赵德云. (2012). 中国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研究. 考古学报(2), 177-216.】
「蜻蜓眼」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中,之后向整个地中海地区扩散到亚欧大陆。
古波斯、土耳其、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南亚、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印度的考古中都曾发现过「蜻蜓眼」:
图引自:
- 夏侠. (2014). 中国古代蜻蜓眼玻璃珠探究.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12(3), 25-28.
- 李会, & 郑建国. (2010). 从早期蜻蜓眼式玻璃珠的传入看汉以前的中外交通. 四川文物, 2010(2), 71-77.
其实,「蜻蜓眼」的起源可能正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一种「拜眼教」。
也就是在古代西亚、北非、地中海地区流行的一种所谓「恶眼(Evil Eye)」意识:
当时的古人相信,「眼神」具有强大的力量,佩戴「眼睛」护身符,可以吸收这种「眼神」的力量,达到驱魔保平安。
眼睛大法好!
在叙利亚东北部发现的5-6千年前的 Tell Brak (布拉克遗址),出土了很多「大眼神像」:
这些「大眼神」反应了古巴比伦人的「眼禁忌」和「眼崇拜」,《远古外星人》这种民科节目甚至认为是古巴比伦人和外星人交流的证据:
这个遗址中出土了很多天然的「玛瑙眼」,
古埃及也有一种眼睛崇拜,叫做荷鲁斯之眼(The Eye of Horus):
美元上其实延续了这种源自最古老的原始信仰——金字塔上的眼睛:
而「蜻蜓眼」可能是用人工方法仿制天然的「玛瑙眼」,古老「眼崇拜」的文化遗留。
--------------------------------------------------------------
护身符「蜻蜓眼」后来随着游牧民族的迁移,经由丝绸之路在两周之际传到中国。
其实,「丝绸之路」比你想象得要古来得多,也不仅仅限于丝绸,小麦、青铜都是在这条古道上传播开来的。
中国新疆轮台县群巴克IM27西周墓,是目前所发现最早的「蜻蜓眼」的墓葬之一:
中原地区的出土蜻蜓眼始见于春秋时代:
【图引自:蔡青. (2017). 蜻蜓眼玻璃珠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15(2), 103-109.】
河南淅川徐家岭战国早期墓出土的「蜻蜓眼」:
干福熹, 承焕生, 胡永庆, 马波, & 顾冬红. (2009). 河南淅川徐家岭出土中国最早的蜻蜓眼玻璃珠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39(4), 787-792.
大名鼎鼎的战国曾侯乙墓葬中的「蜻蜓眼」:
不愧是汉阳诸姬,老牌贵族,中原小贵族都是论「颗」玩,土豪乙大哥却是在「撸串」,一共有173颗:
引自:湖北省博物馆. (1989). 曾侯乙墓. 文物出版社,下,图版160
-----------------------------------------------------
「蜻蜓眼」传入我国,马上受到中原上流社会的喜爱。用化学方法分析,发现战国以前是从西方「进口」的,战国之后,中原的能工巧匠就仿制成功。
因为从化学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和西方的玻璃制品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中国叫做「铅钡玻璃」。西方叫做「钠钙玻璃」,而西方玻璃的起源地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所以,从化学方法非常容易分析蜻蜓眼的产地。
上文提到的河南淅川县徐家岭战国墓的「蜻蜓眼」,是最早应用钴蓝颜料的「蜻蜓眼」,品质比较完好,化学分析显示是从古埃及、西亚传入中国的:
上海光机所的取样研究分析显示,曾侯乙大哥盘的串也是来自古埃及:
引自: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8/300725.shtm?id=300725
到了战国中期,「蜻蜓眼」在本土仿制成功:
蔡青. (2017). 蜻蜓眼玻璃珠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15(2), 103-109.
比如:
- 洛阳金村出土的青铜眼,属于中国本土生产的「铅钡玻璃」:
引自《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页3
- 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剑上就有「琉璃」装饰品,化学分析显示就是中国玻璃的成分:钾钙硅酸盐玻璃:
见:干福熹等,《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中国最早的古代玻璃研究》,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7, 37(3): 382— 391
--------------------------------------------
综上所述:
1、风靡世界的「蜻蜓眼」,正是从古埃及和古古巴比伦向全球扩散,由于其非常漂亮的蓝色,诡异神秘的「眼睛」图案,成为贵族钟爱的奢侈小饰物。
目前,在全世界各种古文明的遗址和墓葬都有出土,跟陶瓷、丝绸一样是一种全球化商品。
2、「蜻蜓眼」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古有「琅玕、珠玑」等多个称谓。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还原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西周晚期,「蜻蜓眼」开始出现在新疆的轮台、拜城的贵族墓葬中。
春秋时期,中原晋国一带的贵族墓葬中出现「蜻蜓眼」。
战国时期,中原的工匠「蜻蜓眼」仿制成功,佩戴「蜻蜓眼」的风潮南移到楚国地区,并达鼎盛。
秦汉之后「蜻蜓眼」逐渐式微,只有极少数的发现。
3、这里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玻璃并不是「外来技术」,是中国古人自创的,只不过从东周开始也吸收了外来一些技术,宋元之后相比西方在技术上有所停滞。
所以,中国古代工匠只是仿制「蜻蜓眼」这种形式的玻璃制品,而不是仿制玻璃。
另外,制作「蜻蜓眼」所需的钴蓝是从西亚输入中国的。钴蓝也是制作青花瓷的颜料。
今天,在某宝上「蜻蜓眼」几十块钱就可以买一大串盘来盘去。
你可能想不到,今天看起来很廉价的玻璃制品「蜻蜓眼」,曾经是一种全球化流行的奢侈品,曾侯乙大哥曾经盘过的串。
古代人会近视吗?古代的近视的人是怎么看清东西的?
我听老一辈人跟我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秀才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见墙上有一个黑点子,把眼睛凑到了跟前一看,好大的一只苍蝇,伸出手,狠狠的拍了下去,结果是一个大钉子,先生的手又被这个大钉子刺破了。
按现在的说法他就是一个近视眼,那个时候没有眼镜,更没有近视镜,所以就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一只砖头绊倒。
这就是古代的近视眼。
在古代,皇帝吃的东西和老百姓吃的东西哪个更健康?
衙门深似海,更别说是皇帝的御膳房了,而且说的还是从前,所以谁也没有见过,满汉全席都有些什么东东,恐怕连专家也说不上来,感觉这个问题有点伪,但要说点什么还是可以的,大厨都是精心烹制,连调料都可摆满一桌,选材也是精益求精,而无百姓的家常菜呢,主要还是最原始的油盐大杂烩,手法也简单,所以口感上比是比不了的,但是说到健康饮食,我认为老百姓吃的一定更健康,因为口感好的都是深加工的食的,象火腿腌制就要半年以上,油炸的,酱缸发酵的,浸泡的都被不少人嫌弃,甚至有的还被冠之以垃圾食品,似乎简单的才是健康的,况且营养专家也是这么说,所以我认为皇帝吃得精但未必就好,久闻无味,多吃不香,如果你饥肠辘辘龙须菜也是上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中国古代七大辟邪神器,都是随处可见的平凡之物,效果却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