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刻画出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重庆人“干燥”,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夹几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儿土气,宽容中有几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热闹。
重庆人好吃麻辣烫的火锅,越热卖得越火,越热吃的人越多,越吃品种越齐全,鸳鸯火锅、四味火锅、药膳火锅、鱼头火锅、全羊火锅,样样吃遍,得排上十天半月。
重庆个体餐饮业,以特色菜品和服务招揽食客,形成南山泉水鸡、六公里啤酒鸭美食一条街、歌乐山辣子鸡、磁器口豆花鱼、潼南太安鱼、壁山来风鱼等有影响的美食地带。
重庆人脚劲好,因为出门就爬坡上坎,男女老少个个得到锻炼,还练出了重庆姑娘的杨柳小蛮腰。多雾的冬天和湿热的夏季还给了姑娘们细腻白净的肌肤;从小吃惯麻辣鲜香的川菜,使她们情性火烈,心直口快,一说话就把嗓门吊得高高。
老人们爱听川剧,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三分唱,七分打,半台锣鼓半台戏,热闹非凡。
街头茶馆,便宜随和,一张方桌,一把竹椅,再加一元钱一碗的盖碗茶,边DP边听旁人闲话,看车水马龙,自在退遥;豪华茶楼,舒适安静,有琴师送过来动听音乐,有穿对襟大褂的“茶博士”用长而细嘴的茶壶为客人续水,有惊无险,有空去铜梁看龙灯,那里是龙灯之乡。铜梁龙灯历史悠久,起于隋唐,盛于明清,誉于当今。“合川灯,大足鱼,铜梁龙”的说法从古代传到今天。铜梁龙灯舞,以大道具、大动作、大场面表现大气势、大热闹、大欢乐,再配以欢快的民间吹打乐,激烈的民间烟火,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
重庆杂技,中外闻名,重庆杂技艺术团《晃板晓碗》获第九届世界未来杂技大赛银奖和全国杂技大赛金狮奖;《转碟》、《地圈》获全国杂技大赛银狮奖。
荣昌折扇,精致典雅,制作考究,工艺精湛,品种繁多,尺幅之间,满目珠玑,仪态万方,是一种特殊的日用品和工艺珍品。
还有,大足龙水刀可买,綦江农民画可看,万州“谭木匠”木梳名闻天下。
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祷、喜庆活动。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一时间,满耳喧天鼓乐,满眼婆娑舞影。骁勇善战的苗族人,则对唱歌情有独钟。一年一度的“赶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传统节日。青年男女还可以在“赶秋”节上,借歌声互表衷情。
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顿时歌声大作,男女相携,翩跹起舞,通宵达旦。“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表现礼节仪式,劳动场景或战斗动作,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原始气息震慑人心。
苗族“赶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节日,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过苗节”和“羊马节”等。
1、綦江农民版画
重庆市綦江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这里盛开着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版画奇葩——綦江农民版画。
綦江农民版画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使版画艺术充满了生动、活泼、亮丽、质朴、稚拙、幽默等特点。
綦江农民版画是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赞誉。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政府授予綦江县“农民版画之乡”的称号;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将綦江县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2、铜梁龙灯
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铜梁龙灯既是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活”是说舞龙操作中引入机械原理,研制出手摇、发条、电动等各种方式,使龙腾跃翻卷更加灵动潇洒,活灵活现。
3、秀山花灯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湘、黔、鄂四省市接壤处,那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极为丰富,尤以花灯最受亲睐。
秀山花灯是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打击乐、琴弦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起源于元代土著人的“跳团团”,受多种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步演变发展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
花灯道具:花灯,有花有灯。花,手工剪成的各种花镶贴在灯,五彩缤纷;灯,竹篾扎制,白纸糊,贴新边,挂彩吊,分为四角、六角、方形,开道照明,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扇,蒲扇、折扇、双扇,舞动技巧称“扇子功”,有难度;桌,原始花灯的主要道具。
秀山县素称"花灯歌舞之乡"。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4、酉阳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始于唐代,流传至今。
跳摆手舞,少则数十人数百人,称“小摆手舞”;多则数千人至数万人,叫“大摆手舞”。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旷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
5、九龙楹联
九龙坡区九龙镇地处重庆西郊,辖6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农业人口8000余人。20余年来,九龙镇不懈地探索发展特色文化的路子,以楹联创作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扎根民间沃土,通过书画、篆刻等载体,十登山城,八上成都,九出三峡,七渡扶桑。
九龙楹联以其生动的形式、高雅的格调、独特的韵味,辅以书法、金石,颇具观赏性。截至1999年底,九龙镇有3600余人次的群众已经创作出作品24000余幅,其中有万余幅作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有260余幅偻刻在木、石、竹、砖、不锈钢等材料上常年悬挂各地;已经编印《九龙楹联》22辑,累计上万册。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6、梁平三绝
传统的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被誉为“梁平三绝”。 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梁山灯戏 俗称“包头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剧种。远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2),它就从民间“玩灯”和“秧歌戏”中脱颖而出;到清代中期,梁山灯戏遍及城乡,逢节日盛会,筑台竞演,逐渐向周围传播,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和南国13个省市数百个县、渗透几十个剧种的“梁山调腔系”。
梁平年画 曾被誉为“天府之国”三大年画之一。梁平年画起源于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它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的艺术提炼,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造型独特、精美,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充满强烈的乡土气息,技术上具备了动画、剪纸和漫画的效果,其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作为套色木刻版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久看不厌。
梁平竹帘 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具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
梁平竹帘采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并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它色泽典雅、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
7、接龙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的民间吹打乐演奏都是有着较长历史渊源的山区乡土风情和传统文化习俗。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植于广大山民中,不断继承、发掘、创新的民间吹打乐形成了风格各异、色彩鲜明的特点,成为山区农村崛起的民间音乐力量。
接龙民间吹打乐被誉为巴渝文化的一朵奇葩。其特点:品种多样、曲调丰富、师传乐班、流派纷呈。1991年接龙成立了民间吹打乐协会,时有会员500余人;1996年接龙镇成立了民间吹乐艺术团。1991年底,重庆市文化局命名接龙地区为“民间吹乐之乡”。在2000年3月重庆市文化局、重庆晚报等单位通过群众投票和专家评议的方式,评出的“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中,“巴渝吹打”榜上有名,就是专指巴南区接龙镇和万盛区金桥乡的民间吹打乐。
8、木洞山歌
木洞位于重庆东面,长江南岸,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木洞山歌有曲调100多种,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还有风俗歌、舞歌等。劳动号子有船歌、石工、搬运、作坊、农事号子和劳动歌,如跑堂调等;山歌有禾籁、神歌、盘歌、罗儿调等,尤以禾籁和盘歌最有特色。木洞打(唱)禾籁有高腔、平腔、矮腔、花禾籁、连八句之分;盘歌除自盘外,还有对盘、连句盘,多为即兴之唱,随和自然,生动活泼;小调有启智歌、修房歌、叙事歌、时调谣曲、吟诵调等;风俗歌有节令歌、酒歌、寿礼歌等。
木洞人的山歌从乡村田野、小溪大河唱到了城市的文艺舞台、高等学府、影视荧屏;从长江岸边唱到了川西平原,闻名遐迩。1990年重庆市文化局命名木洞镇为“山歌之乡”。
重庆有名的风水大师?
没有什么最厉害的风水大师,你想看人体风水还是房屋风水,我曾经在这方面学过,10个当中有几个骗人的,不信你去育种罗汉寺看看的,很多的,给你看下风水说的专业术语你根本听不懂,什么三大财位,八大方位,流年飞星之类的,他们是连忽悠带骗的,看下风水600起步,看你好骗的话就多要钱。
重庆风水最差的是哪里
求前大师,与神灵最接近的人现在我们有很多的作品问世,但是却没有几个能跟古人那样可以名留千史的,我们现在看的东西研究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古代的人的作品上的,比如在医学的方面李时珍尝百草写下了《本草纲目》,现在是中医的药剂学最重要的参考文献。
文学的方面,我们的孔圣人写的《论语》,不仅仅在古代有很多人推崇,在现在也有很多的人,这个影响了好几代的人,现在的朝拜孔先生的集会全世界还有很多人来参加,在世界上都有名。
在原来的时候,我们不是唯物主义的人,我们对大自然的研究也是相当的深的,比如我们看天圆地方,从大自然的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发明了八卦图,这就是《易经》研究的成果,在以后的道教的出现还有很深的影响。
《易经》是周文王创立的,但是这个说法还没有得到很权威的人的证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影响了很多后续的作品,可以说是所有古代作品的源头。
无论你是什么人,在这本书上你都会与很深的收获,就算你是一个商人,或者在政府当官,甚至你研究军事,这本说都包括了,真是一本思想广阔的领域广泛的书。
但是,只可惜,现在的人很少研究这个了,但是也不是没有,济南的求前大师就是研究易经的人之一,并且他的研究很透彻。
苦读了易经二十多年,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
有人说求前大师就是一个算卦的,跟那些再大街上带着眼镜装瞎子的骗人的所谓的大师一样,一点科学根据都没有,只知道骗钱。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是一些不正当的人给这个行业所摸得黑,其实我们又很多的东西是没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比如中医的经脉就没法用科学解释,所以这个原理也一样。
真正接触过的人,才知道大师思想的博大精深。
比如他曾经设计过全运会的会标,并且济南的一个大型的商厦的图标也是他设计的,由此可见,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不是那些假惺惺的圣人。
他对于钱财看的很淡,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当中,钱财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爱国;如果亡国后,那么你怀中紧紧抱着的那一叠叠的东西将是一堆废纸!”对于别的东西他还有很多的见解,“自省自律才是最好的答案,也只有这样才能学会进步。
”就是继承者这种思想,求前大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失败虽然有千万种理由,但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粗心大意,小看问题(轻视对手、敌人)那么失败是必然的,既然是这样,那还有什么可解释的呢?大师的思想广阔,我们如果都能有这样的见解,那么我们的人生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还有希望那些给这个行业抹黑的人,请你们不要再做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重庆还有那些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