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昆明市 滇池路属于昆明的西山区。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西部,地处东经102°21′~102°45′,北纬24°41′~25°26′。东西宽36.8千米,南北长72千米,形如灵芝状。
辖区东与五华区、官渡区毗邻,南靠晋宁区,西与安宁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禄丰县相连,北同富民县、嵩明县交界。总面积881.32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660.49平方千米,占74.94%;坝区面积220.83平方千米,占25.06%。区政府驻市区秀苑路188号。
西山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居住着彝、白、回、苗、纳西、壮、哈尼、傈僳、满、蒙古等25个少数民族。截止2014年,西山区辖马街、金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西苑、碧鸡、海口、团结10个街道。
参考资料:百度地图:滇池路
问一下昆明市有什么寺庙是最好的
昆明最大的寺庙圆通寺:云南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
同时它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
它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
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圆通寺,元朝皇帝“赐玺书嘉”。
扩建工程历时18年,直到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
明朝时,圆通寺得到扩建,山顶又新建接引殿。
清朝时也得到多次重修。
增建寺前的八角亭和四周水榭回廊,开辟了圆通胜境、胜境坊、前门以及采芝径,形成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的佛教圣地。
圆通寺有高大壮观的圆通胜景坊、圆通宝殿、八角亭,有我国内地目前独一无二的一座上座部佛教佛殿——铜佛殿。
殿内铜制的释迦牟尼坐像(高3.5米,重4吨)与圆通宝殿的释迦牟尼塑像,形态各异,显示了佛教两大部派间的差异,令人大开眼界。
圆通寺外表壮丽,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楼阁独特,山石嶙峋,削壁千仞,林木苍翠,吸引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的诗句,并被誉为“螺峰拥翠”、“螺峰叠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
现在经过大修,更显其风采,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乡园林。
从建筑学上讲,它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圆通寺内青山、碧水、彩鱼、白桥、红亭、朱殿交相辉映,景色如画。
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进山门后不是上坡,而是要沿着中轴线一直下坡,大雄宝殿地处寺院的最低点。
寺宇坐北朝南,富丽堂皇,整个寺院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
殿内供奉有清光绪年间精塑的三世佛坐像,大殿正中两根高达10余米的立柱上,各塑有一条彩龙,四壁还塑有五百罗汉像,均堪称中国佛寺中的上乘之作。
滇池地区现存的佛寺中,建造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佛寺当数圆通山下的圆通寺。
昆明市内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
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在滇池北岸筑拓东城,同时,也建起了一批具有南诏佛教特色的寺院,建于拓东城东北郊螺峰山山崖下的补陀罗寺就是其中之一。
而补陀罗寺即为圆通寺的前身。
“补陀罗”是梵文potalaka的译音,亦有译作“布达拉”,或“普陀”的,意译是“开着小白花的光明山”,为观音道场。
“圆通”是观音三十二名号之一,观音又称为“圆通大士”。
所以,“补陀罗”也好,“圆通”也好,都是供奉观音的寺院。
佛教称观世音为大慈大悲的菩萨,有多种化身,苦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观其音声”,即时前往拯救。
所以很受信众的欢迎。
观音随着西藏佛教密宗传入云南,最早在洱海边落脚,成为云南佛教密宗主要偶像之一。
南诏王公把拓东城视为“东都”,建城伊始,便建造观音寺补陀罗寺,当在情理之中。
这座“补陀罗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之一,比四大佛教名山之浙江普陀山要早100多年。
在汉传大乘佛教中,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名列“南海三圣”之一,也是四大菩萨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寺的佛教流派虽然有所演变,但作为观音的道场,却总是一脉相承。
补陀罗寺存在了400多年,毁于元初的战火,寺宇成为废墟。
元大德五年(1301年)至延祐六年(1319年),元人用了18年的时间,在补陀罗寺废墟上重建规模较大的寺院,并更名为圆通寺。
圆通寺建成后,改由汉传佛教禅宗的名僧主持,遂成为本地禅宗最早的丛林之一。
明季,圆通寺围入城内,并得到云南的最高统治者黔国公沐氏家族的特别关爱。
圆通寺是沐氏做佛事的主要场所,沐氏也成为圆通寺的大施主。
沐氏家族多次捐资募资修葺扩建,圆通寺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昆明城内最大的佛寺。
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吴三桂统治云南时作过一次较大的修葺,山门南移至今圆通街面,并建“圆通胜境”牌坊和八角亭,奠定了今日圆通寺的基本格局。
同治十年(1871年),大水淹寺,佛像遭损坏。
光绪年间重修佛像时,将大殿供奉的主尊改成了释迦牟尼“三身佛”,但是,大殿并没有按常规改为“大雄宝殿”,仍然保留了“圆通宝殿”的名称。
因此,出现了观音殿供奉如来佛的奇观。
圆通寺本为观音道场,观音寺不能没有观音,于是,观音便进了大殿前的八角亭。
圆通寺前临五华山,后接螺蜂山(圆通山),地处两山之间的谷地,因此,进入山门后便是一路向下的缓坡,精美的圆通胜境坊便屹立于缓坡的中段,坡底便是天王殿,分列着护持一方天下、劝善惩恶、兼司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
天王殿后,便是放生池。
“不杀生”居佛教戒律之首。
佛教认为,杀生为最大的恶业,受恶报;放生为最大的功德,是善举。
圆通寺的放生池方正扩大,中心是垂檐翘角,轻盈秀丽的八角亭,周围以水榭回廊环绕,令人仿佛置身园林之中。
肃穆的佛教寺庙与轻松的园林风格浑然一体。
放生池中间两座三孔石桥,暗含佛教“普度众生”的妙旨,同时又把天王殿、八角亭、圆通宝殿沿寺院中轴线连成一个层层递进的整体,与两侧的水榭曲廊一起,组成别具一格的全国罕见的“水苑式”建筑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云南 昆明市 滇池路属于昆明的哪个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