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故事——茶余饭后说秦桧
地处婺源县赋春镇境内的古城村,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屯兵之地。不远处有一千年古溶洞,洞内妙趣横生。说来也巧,几百年前,同朝称臣的岳飞和秦桧,各有各的事因,都来此走过一遭。
《婺源县志》记载: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抗金英雄岳飞征讨叛将李成途经婺源,见古城四周山峰环抱,其内方平入口处仅仗许,形如古城堡,岳武穆赞曰:“真乃古城也!”,遂屯军在这里休整。古城从此叫开了。
民间传说秦桧被金兵追赶,无处藏身进了山中一古溶洞,洞内一片漆黑,几口在网上守株待兔的蜘蛛吓了一跳,等秦桧进去后,立即织起了蜘蛛网,金兵追至溶洞口,用火把照了照,见洞口的蜘蛛网完好无损,以为他向后山跑了,没有进洞搜查,是蜘蛛救了他。秦桧躲过一难,甚是侥幸。又一传闻,说岳飞征讨李成,要途经婺源,秦桧得知,因婺源古城是救他性命的地方,故临行前,请岳飞吃饭,席间,秦桧希望他到婺源后,遇事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岳飞性情耿直,听不出味来,以为是说他的眼睛时睁时闭,所以非常恼火。他到婺源后,破了许多风水龙脉,要不然,婺源早期年间就能出许多大人物,乃至天子。自然这是人们的主观臆测,客观地来说,又要另当别论了。岳飞毕竟是公认的抗金英雄。
婺源故事——江湾萧江的来历
江湾镇江湾村,原名叫云湾。现今半数以上的村民都姓江。江湾的江姓祖先原本姓萧,故称萧江。萧江一世祖江祯为唐朝宰相萧遘的第二个儿子。萧祯天生英杰,文武双全。僖宗广明年七月,因平黄巢起义有功,被皇帝敕封为柱国上将军,江南节度使。赐府第于安徽县篁墩,唐朝未年,光启三年秦宗权叛逆,萧祯奉旨领兵保金陵,剿灭秦宗权。后朱温纂位当了皇帝,灭唐,建后梁,萧祯因耻待二主,指江易姓,改姓为江。从此隐居篁墩到死,人称萧公。
萧祯生有三子,长子江董,二子江威,三子江郑,遵父之命,全改姓江,江董大唐天复年迁入婺源皋径(今大畈水路),曾任婺源主簿。后加赠银青光禄大夫,是迁入婺源之始祖,庄严肃穆的董公陵园墓便是他安息地。
到了八世祖江敌,于宋元丰已年(1709年)从旃坑迁入江湾村居住,所以说江姓来自萧江,这就是江湾江姓的来历。
婺源故事——绿色宝库—大鄣山
大鄣山,古又称三天子都、率山、张公山。
西汉间(公元前206—公元25年),有张公(字金仙)由黄山跋涉至此隐居修炼。故昔有白云庵、须弥庵、张公洞。张公洞洞旁有仙人药臼,天生棋局。西行20里有仰天台,仙人跨涧,景致幽奇。清著名学者江永等有文记、题诗。
大鄣山为庐、浙两水发源地之祖。山巅之峰擂谷峰,海拔1629.8米,登临其上,可“西瞻彭蠡,北眺白岳,东望黄山,南瞻信州。”山上林木苍翠,有杉、松、桦和毛竹,珍贵树种有红豆杉、香榧、兰果树等。初步探明有植物83种,动物77种。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黑熊、山羊、猴、獐子、豺狗、野猪,物产以大鄣山茶、鄣山顶茶著称。上鄣山道路崎岖,鄣山顶有人小村叫鄣山村,百余户人家,主要靠种茶叶为生,附带种些自给自食的蔬菜,该村连片茶地,已建成茶叶生态观光园。
名胜主要有清风岭、瀑布泉、那伽井、龙井、张公洞等。古人汪循有诗:“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登大鄣山有上庐山之感。
婺源故事——龙尾砚的传说
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产于婺源溪头乡的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县古属歙州,故也称“歙砚”。关于龙尾砚的来历,还有一段民间传说呢!
唐开元间,婺源万安乡长城里,有一位姓叶的猎人,为追捕一只金钱豹,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了一片葱翠欲滴的丛林里,群山茂林覆盖,山谷流水潺潺。叶氏来到这里,金钱豹已不见了,他感到有些失望,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突然,他发现溪上游,有云气缭绕,行云有龙的灵气,于是他好奇地向上游走去,见溪中有不少石块,如城垒状,莹洁可爱,闪闪发光,随手捡上一块,细看原来是不少如谷粒一般大小的金星。融结于石块中,叶氏爱不释手,将石块带回,请工匠把石块雕琢成砚,该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敲击有金属声。石质象皮肤一样细腻。叶氏十分高兴,他决定在有云气缭绕的山上定居下来。此地正处于宛如苍龙昂首的山尾端,故将该山取名为“龙尾山”,又称它为“砚山”,砚也就以此随名了。
百余年过去了,叶氏的子孙为了龙尾山上的宝藏能被发掘,专程到歙州,把那方宝砚献给了歙州令。歙州令见后拍案叫绝,当即召来名砚李少微,令其重新精雕细刻,在砚台上刻下“蛟龙喷水”的图案。然后进京献给南唐宗主李璟,后李璟传给精于翰墨的南唐后主李煜。据传,李煜拿起这方龙尾砚,准备加水研墨试笔,忽见龙嘴里吐出几滴水珠,恰好流入砚池中,倒掉后,又吐出几滴水珠,正好研墨。李煜不禁惊呼起来,真乃神砚也!好砚!好砚!歙州令因献砚有功,官升三级,砚工李少微也受到皇上的赞赏,擢为砚官。在龙尾山专管砚务,为朝廷督制龙尾砚。龙尾砚从此名扬天下了。
婺源故事——凤游山的传说
凤游山,又名大游山,在镇头镇近内,是婺源与景德镇的界山,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75米,山上树种繁多。
唐末,德兴海口有一位姓金的人来到这里,他发现此地山美水美,就不想走了,在大游山的东面定居下来,以后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若干年后,成了一个村庄,他用自己的名字把村子命了名。可是有一年,村庄背后的大游山上来了一只美丽的大鸟,此鸟不仅外貌好看,叫起来的声音也好听,婉啭动人。全村人都跑去看了,可都说不出来叫什么鸟,碰巧一位过路的老者经过此地,一捋胡须说:“这鸟叫凤凰鸟,凤凰那是贵鸟,没有灵气的地方,它是不会来的,你们这里是吉祥之地呀!”凤凰鸟居住一段时间后又飞走了。从此大游山改叫“凤游山”,村子也叫“凤游村”了。
凤游山山顶建有静隐寺,附近的善男信女每年都要来朝拜。山南有一佛教高僧圆寂之所舍利塔。外用岩石砌成八角形状,高约2.5米,半径2米,前方石碑镌刻阴文楷书“神光寂照”四字,明万历丁已年建,清乾隆丁丑年修,山腰路边的剑泉,为吕洞宾挥剑捅出,泉水清爽甜润。
婺源故事——灵山的故事
灵山为大畈、江湾、溪头的界山。与大鄣山、石耳山并称三大名山。相传古时乡人有祷多灵,故称灵山。县志载:山顶有悬瀑,下有深潭,有石房,房有石笋。此山钟灵毓秀,终年云雾缭绕。最高海拔有997米,形似芙蓉,又名芙蓉山。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山上建有登云庵,是南唐国师何令通修真之所,当年何溥(字令通)被贬后,就隐居在灵山修仙悟道,并与江董玄孙江文采交往甚笃,两人常在“碧云庵”内品茶论道,秉烛长谈。有一次,何令通指着山下的董公陵对江文秉说:“你祖之墓,灵泉宝地,人丁必昌,为吏必灵,是大富大贵的地方。”后来萧江董公后裔从宋至清共出过四十六名进士,八名尚书,明嘉靖已未年,江湾江天赐在殿试中高中第一,被嘉靖帝点为状元。另灵山脚下的大畈村、梧村人才辈出,侍郎以上的官员有24位,进士近百名。
江湾人为纪念何令通,在村中央修了一座仙坛,并将一条巷命名为“仙坛巷”。何令通精通“堪舆术”,人称“何公仙”。
婺源故事——荷包红鲤鱼的故事
荷包红鲤鱼是婺源县四大特产之一,它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背部隆起,腹部肥大,形如荷包,体色全红,不仅有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起到治病的效果。1985年,钓鱼台国宾馆将它列入国宴,受到外国元首的赞赏,1994年,该鱼被省九会选定为吉祥物,赐名“跃跃”。
荷包红鲤鱼现已有了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婺源沱川理坑村人余懋学任南京户部侍郎时,神宗念其“代天巡狩”有功,特从御花园的鱼池中选出数尾红鱼作为赏赐。余懋学告老返乡后,将皇帝恩赐的鱼放养在一口特制的石缸里,供人观赏。待繁殖成多,他就送给亲友乡邻,传入民间,与山乡的塘鱼一起放养,大家自养自食。解放后政府重视繁殖培育工作,数量越来越多,如今全县总产量已达1500吨。2001年5月30日下午3时过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同志视察婺源时,来到了县荷包红鲤鱼研究所,询问了红鱼的养殖情况。对荷包红鲤鱼这一人间尤物养殖、做大特色产业寄予希望,如今,荷包红鲤鱼更是婺源人的骄傲。
婺源故事——江永与江湾雪梨
江湾雪梨因产地江湾而得名,以体大肉厚皮薄核小、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而驰名。
《婺源县志》载:明代,婺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并以柿油渍纸为袋将果逐个包封,一可避免虫蛀,二可档风雨,三可保护梨的“皮肤”,令其光洁雪白,嫩薄细腻。成熟果实雪白松脆无渣。江湾雪梨品种繁多,有“六月雪”、“西岗坞”、“白梨”、“苏梨”、“马铃苏”等多种,其中尤以“西岗坞”梨为上品,是梨果品种的佼佼者,江湾雪梨有不耐储运的缺陷。民间传说一生清泊乡居的江永先生研究过江湾雪梨的储运。他81岁时,选了一个江湾雪梨中的上品“西降坞”封存后吩咐童子送给他的学生——著名学者戴震。当远在千里之外的学生启开包裹时,见雪梨鲜白脆嫩,甜香扑鼻,一分为二,切痕如新。戴震“啊呀”一声:“吾师去矣!”,童子急返乡里,江永先生已于几日前仙逝,他研究的储运方法也就没有流传下来,后人不得而知了。江永62岁时,遇见戴震,那年戴震才20岁,拜门下问业。在江永的熏陶点拔下,成为江永之学集大成的高足弟子。
婺源故事——灵岩洞洞群轶事
位于婺源县古坦乡通元观村的灵岩洞群,在方圆两公里之内有三十余个溶洞,是国家森林公园。有涵虚、凌虚、卿云、萃灵、琼芝、莲华等洞。洞内石乳、石幔、石柱千姿百态,兽类、人物造型逼真。洞内还有相连宽敞的大厅,幽长的长廊。如涵虚洞内上下七层,游程2100多米,洞外奇木珍禽数百种,可与国内外一流灵岩洞穴媲美。故有“黄山归来不看山,灵岩归来不看洞”之说。
古洞的洞壁上至今保留着唐代以来的游人刻墨2000多处,卢燔、宋泽、岳飞、朱熹、戴铣、齐彦槐等名流学者均有题墨。
民间有传闻,当地一村民手持松脂火把,进入古洞之一的莲华洞,他想试试这洞到底有多深。他走呀走,不知走了多久,怎么也见不到头。火把烧完熄灭了,周围是一片黑暗,他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正处绝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老者,老者面含微笑,手捋胡须,不慌不忙地点燃一根蜡烛给这位村民,这位村民借着烛光,艰难地走出了洞口,在洞口他细看,哪有什么蜡烛,原来他的大拇指在发亮,到明处便熄灭,手指毫无损伤,众人都说这人在洞里遇到仙人了,是仙人救了他。
早在唐代,此处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南宋祝穆写的《方舆胜览》中有记载。当年这里建有36寮(就是旅店),可见其盛。唐会昌四年间,道士郑全福还在此修真。
当年的旅游空前盛况,达官贵人吃喝玩乐,不务正事,不管百姓疾苦。引起民众反感,一度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众怒之下大家一夜之间把所有的洞口都堵了起来,外面伪装好,想找都找不到。从此,灵岩洞群销声匿迹,不为人知。直至1982年,婺源县才发现挖掘了这地下瑰宝,古溶洞群揭开千年面纱,让我们观瞻她那多彩多姿的容颜。
婺源故事——皇太子隐居婺源
今婺源县高砂乡考水村有一皇太子墓。墓高6米,宽0.5米。上刻阳文篆字“始祖明经胡公之墓”。墓中之人叫胡昌翼,是唐末皇帝李之子。
唐天佑甲子年,梁王朱温构乱,因唐被梁所灭。皇子流亡,被在长安为官的婺源人胡三遇见,将其掩带回原籍。更名改姓胡昌翼。后唐同光三年,胡昌翼考中明经科进士,但不做官,仍隐居乡里过了些年,胡三去世,享年84岁。胡昌翼知恩图报,厚葬胡三之后仍然生活在乡间,讲学施教。他时常教导子孙,李改胡姓要代代相传,不能复宗。在考水村,他与妻子詹氏生有3个儿子,长子胡延进,因平蜀有功,被敕封中王,赐居安徽绩溪胡里。次子胡延宾,为官迁歙州紫阳(今歙县),三子胡延臻世居考水,其后裔名儒辈出。其中有宋代文学家胡伸、胡次燚、元代文学家胡炳文等。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胡昌翼离世,享年96岁。
婺源故事——朱熹祖坟的传说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在国内外的声望都行高。婺源的百姓把他尊为圣人,当地有名民谚,说婺源出了“三仙、四相、一圣人”。圣人指的就是朱熹——朱老夫了。有关他的民间的传说很多,这里只记下一二供参考。
说的是婺源晓林乡(文公山所在地),有一看风水的先生,帮人看地很灵验。这位先生姓吴,据说他当年在皇宫里测过风水,有神算之称。此人很有本事,真的能看出个所以然来。有一回他到婺源,同徒弟从文公山上经过,忽然闻到一股异样香味,徒弟说:“看来此地要出妃子或娘娘了”。吴先生说:“不是胭脂粉香,而是翰墨香味,此地必有圣贤出,是块宝地啊”二人便在山上测了起来,在山的背面,还找到了一眼翰墨泉,那井口形状象墨盒子,那水是黑色的似墨汁,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吴先生掐指一算,几日内定有人找他看墓葬风水。果然不久,朱熹第四世祖朱惟甫之妻程氏病故,朱家派人找到他,吴先生和朱家交情甚厚,而且也只有他们家的先人才配得上这块宝地,于是就把日后有灵验能发迹之事明说了。他还嘱咐朱惟甫,此风水墓穴要自已动手参与挖,要挖到如有“碎碗吃饭、葛藤系腰”的景象出现,方可停止。
朱惟甫言听顺从,同乡人一起上山挖墓穴,每天挖土不止,因离家远,中饭是一村妇专程送来的,她每天挑着担要走几十里路,连续送了许多天,累得腰酸腿痛。有一天,快到墓地时,脚绊着葛藤摔了一跤,把一担饭菜全散了,饭碗打碎成碗片,挖墓人都责怪她,可有什么办法呢?离家又那么远,肚子又饿,大家只好拿这碎了的破碗盛饭吃,朱惟甫见此景,心中暗喜,吴生生讲的“碎碗吃饭”灵验了,可“葛藤系腰”呢?村妇告诉他,刚摔了一跤,裤带断了,就只好用一根葛藤先系上。朱惟甫马上通知大家立马回去,墓地不用再挖,可以了。
待下葬那天,棺木已抬到山上,可吴先生却不让入土,说是在下黄金(即撒石灰)之前,还要有三种景象在一个时辰内出现,否则不宜入土。这三种景象是“鲤鱼上树”、“头戴铁帽、脚穿套鞋”、“人驮马、马还要驮牛”。说来也怪,吴先生神算,这几种违反常理的景象一个时辰内都出现了。因群山岭上有人来此奔丧、立墓,村民觉得稀奇,都围拢过来看。先是一位网鱼的村民,或许觉得手里提的鲤鱼有些沉,于是就往树上一挂,不就是“鲤鱼上树”吗?大家在围观的人群里还注意有木工从邻村做手艺回来,肩上扛着固定树木用的作马(三角形),作马的一只角上挂着刚割来的牛肉,不是“人驮马,马还要驮牛”吗?还有一村民是放鸭的,所以晴天穿着套鞋。忽然之间下起几滴雨来,另一位汉子因图方便就把买来的铁锅倒扣在头顶上了,又有了“头戴铁帽”。这些景象都出现,程氏豆蔻夫人顺利下葬。下葬前,吴先生还在棺木底下用七颗石子摆了个七星阵,后朱熹出世,右脸上有了一个七星阵形的痣。别说,此处还真是风水宝地,听当地人讲,棺木入土后不久,文公山岭一面田里的水没有了,另一面坑里的水也没有了,全干了,水份被吸收,所以这边的村子取名叫干坑,那边叫干田,现今还这么叫,只是干坑村因出了几任官员,后改叫官坑。
婺源故事——婺源古代四大名建筑
——江湾祠堂、汪口碣、方村牌楼、太白塔[/COLOR]
江湾祠堂 又名“永思堂”,位于婺源县江湾镇原政府附近。
永思堂占地面积五亩,三进两院的永思堂,规模和气势十分壮观。前进是二层的五凤楼大门,中进也是二层,底层享堂悬巨匾“永思堂”。后进寝堂,高达三层。永思堂的高度在徽州祠堂中可算得上是最高的,五凤楼式的大门如同张开的巨龙之嘴,俯伏在地,吸山水之灵气,有很高的地理风水理念,留给后人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为大兴旅游业,再现历史风貌,江湾镇已规划重建落成。“永思堂”建于明代,是江湾镇人,都御史兼户部侍郎江一麟捐资所建,因火灾被毁,清代重建。
隆庆元年(1567年),江一麟升广东监军副使。奉旨征讨倭寇,他带领军民英勇奋战,身先士卒,收复了被倭寇占领的村寨,立下战功。皇上重赏了他。江一麟将赏银连同积蓄、筹措的资金一并带回家乡,建了“永思堂”。江一麟为官多年,生前无积蓄不置宅,死后皇帝赐御葬回乡。
汪口碣 又称曲尺堰、平度堰。在江湾镇汪口村头的河中。是清代著名学者江永设计。碣呈曲尺形,用鹅卵石砌成,长120米,面宽15米,经历200多年,完好无损。
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汪口河水流漩急,又是段莘水与大畈水汇合处。每逢洪水涨落,船舶易颠覆,加之给当地村民出门行走带来不便。为平缓水势,江永先生设计了一座既能通舟放排,又能提高水位、灌溉农田的平渡堰。并且从坡度、弯度、长度、高度、水的冲击力等进行测算。堰坝由片石直立砌筑,坝体中间部位片石横砌,与水面组成“丁”字结构,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该碣虽经200多年的水流冲击,仍横卧河中,成为一大景观,吸引着游人前来观赏。
方村牌楼 方村牌楼,坐落于婺源县中云镇方村村委会范坑村口,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该村进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方帮庆所建。方村进出全是清一色的石板路,牌楼立于古道正中,宽度8米有余,高6米多,有6根石柱直立,左右各有4只石狮雄视,共是8只石狮,口含龙珠,神态威猛。上方悬梁长有6米,是整块青石凿成,刻有“长龙覆雨”图案,其石雕精堪逼真,据村民讲:有石狮跑到河里去喝水又回来之说。整个牌楼全部选用福建运来的名贵石材建成,并采用了钢筋加固。牌楼顶端修了屋脊,有倾斜度,防止雨水滴在青石上生色。悬梁下面,还有挂有一只欲啼的金鸡。正中一块青石板上写“方邦庆进士福建省布政司”字样,是皇宫里有名的雕刻师所刻,其工艺雄伟,江南罕见,名气特大。
为什么要建这么好的牌楼呢?据说范坑前后有狮形和象形的山体,前方又有笔架山,山脉下行。方邦庆看中了村边的这块风水宝地可出天子,而方村的刘百万也想要这块地,争执未果,将关帝庙的关公像搬下来放在风水地上,不让这块地发起来。方邦庆一气之下便花巨资请能工巧匠建了这座牌楼,把这块地镇住了。有了牌楼在,这块地谁也不好要。只可惜该村牌楼文革时被毁,其基地、遗址依在。
太白塔 太白塔位于婺源县太白镇潘村南面山上。所说的塔是一对双塔,两塔间距离相隔一里,建于明代。塔共有7层,每层有3.3米高,有六个窗户,内可摆三桌酒席。层层檐角挂有铁铎,风起铁铃以出响声。塔顶为铁攒尖顶,塔高30米,站在最高层方圆十里地一览无余。两塔全部用青砖砌成,每块青砖重40斤。塔外刷桐油石灰,十分坚固,是了不起的高建筑,可惜其中一塔于清末被雷击后倒塔,另一塔文革中拆除。传说潘村有三兄弟,三兄弟就是三个百万。大儿子为显示有钱造了太白塔,二儿子把村庄围了起来修城墙,三儿子在河道里铺石板,三个百万的来历另有故事。
婺源故事——九田十三村与婺源会馆
古婺源人多田少,山高地狭,经济基础薄弱,一部分婺源人不得不远走他乡,走向经商的坎坷路。明清兴盛时期。有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人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之说,即十分之三的人在家,十分之七的人都外出经商。
这些商人通过同乡之谊与宗族之好,结成既亲密而又松散的商帮,足迹踏遍江南大地,是古徽商队伍中的一支劲旅,主要从事茶叶、木材、粮食贩运等。为方便联谊,叙同乡之情,婺源商人还在外经商的都市设立会馆,这些会馆是属于商人自己的地缘组织,如在外经商失意,或遇到困难事,只要求助到会馆,并可获得免费的食宿,领取回家路费,但必须是婺源人。如何证明你是婺源人呢?
按当时的要求,若能说出“九田十三村”便是婺源人。村与田还需相邻。如冲田赋春(村)、大田江村、严田王村、香田王村、浪田金村、枧田、梅田、丰田、罗田......... 。共是九田十二村。
江西的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江西的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 1、南昌“外嫁女”中秋送鞋祈健康。
在南昌的古老习俗中,有中秋节吃柚子、送千层底鞋的风俗。
过去,每当中秋节,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回到娘家。
除了是与家人团聚外,最主要的就是送一双千层底鞋给父母。
因为在中秋节过后,马上就要到重阳节,女儿们希望老人能够在重阳节外出登高,同时也是祈愿老人身体健康。
每年的中秋佳节,除了要吃月饼外,还习惯吃柚子。
柚子谐音是“有子”,因此中秋节吃柚子也有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
2、湖口:全家团圆做糍粑。
每逢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
从新拾起时代晚期开始,湖口人就开始用陶臼制作糍粑。
湖口粑食品种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等二三十个品种。
在这些粑食品种中,印粑上印有菊花、梅花、桃花、荷花、鲤鱼、喜鹊、福、禄、寿等文饰,以示喜庆和吉祥。
“做粑”也象征着一种团员,每逢“做粑”时,都是一大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互相分工协作,其乐融融。
3、宁都:火龙虎月下进村 随着“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一串串清脆的童音在村中响起,这是中秋宁都县南云村的一道独特景观。
中秋当晚,卢氏七房各处7名壮汉,每人一根竹篙。
竹篙选用长约八九米的毛竹,从尾部往下层层扎好竹枝,竹枝上再捆上浇注过植物油的纸卷。
夜幕降临后,各房人马举着40根竹篙汇集卢氏家庙前,依次点火,火苗迅速化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煞是壮观。
4、资溪县:畲族乡亲唱山歌 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是一个小山村,全村畲族人口400多人,民情风俗浓厚。
畲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唱歌,每逢节日便以歌助兴,以歌抒情,中秋节也不例外。
到了中秋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一个山头,然后便可自由唱山歌,唱歌形式有三种,即独唱、对歌、齐唱。
畲族歌手们随兴而唱,即景编词,使新月畲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族风情村”。
5、婺源:龙灯越长越兴旺 在婺源,每逢中秋节,有摆龙灯的传统习俗。
摆龙灯也叫“迎龙灯”,这是当地人迎中秋的方式。
所谓“龙灯”是由干稻草捆接而成。
用收割后的干稻草绑接成龙的形状,在稻草上插满香,到了晚上月明之时,由村民用棍子插入稻草中并点燃上面的香,高举着来回游走于各村庄之间,形成了一条火龙,“摆龙灯”因此而得名。
参考资料:凤凰网—看看江西各地是怎样过中秋节...
婺源旅游最值得去的景点?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历史悠久,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一直以来,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被广大游客评为人一生50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中国四大花海(油菜花)、中国十大踏青的好去处、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等。
2007年,婺源县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15个旅游强县之一 一.作为老徽州的一部分,淳朴厚重古村文化成为婺源的灵魂。
伟人故里——江湾,孕育了众多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其风水文化和徽州文化让人钦佩。
灵感的源泉——理坑,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村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黛瓦粉墙映衬,古道石梁与湍湍流水相伴,构成了一幅清丽脱俗的乡村画卷。
沿清溪构筑的明清府第群翘角飞檐,雕刻工艺精湛,图案寓意隽永,被艺术家称为获取作灵感的源泉。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一条小河九曲十弯贯穿其中,村中明清古宅沿河而建,粉墙黛瓦,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徽州古商埠——汪口,是明清时期徽州与饶州重要水上商业交通的集散地,古埠头、古商业街至今保存完好。
俞氏宗祠气势宏伟、工艺精巧,被国内外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 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保存着56座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高大气派的房屋精雕细刻,万寿坊的搁扇门上镌刻着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更是独树一帜; 宋代廊桥——彩虹桥,桥身宛若一道跨越时空的彩虹,全长一百四十米,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设计最为科学的一座古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生态家园——晓起,古树观赏园荟萃了千余株古樟树群、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及罕见的大叶红楠树,有一首诗“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就是晓起的真实写照。
桃源深处——庆源,“空山隐卧好烟霞, 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 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
国际建筑艺术精品——百柱宗祠,一九八二年,在法国巴黎庞毕度文化中心举行的“中国民俗展览”上,江西婺源黄村的百柱宗祠作为宗祠的代表而参展,被誉为民间的“金銮殿”。
长寿古里——洪村,洪村位于婺源县清华镇西偏南6公里处。
是洪姓聚居的村落。
按《村谱》记载,洪村始建于北宋初,最早迁居这里的人,名字叫洪济。
洪村是婺源著名的长寿地。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历史上洪村最长寿者达119岁,就是现在,村里长寿老人不仅有七、八十岁的,还有很多九十多岁的。
村口有一距今已1000多年的银杏树,相传是洪村的始祖洪济亲手栽种。
古银杏树高30多米,胸围5.20米,枝繁叶茂,每年可产白果800多斤。
银杏叶能释放微量的氰化氢,氰化氢是一种剧毒化学品,而这种极微量的氰化氢恰恰具有抗癌效应。
洪村能成为“长寿古里”,大概与此不无关系。
银杏树旁边还有一棵古樟树,比银杏树还粗,虽早年遭受雷击,主干已腐空,今仅有一根侧枝,但仍历风雨顶天立地,傲霜雪苍郁不黄,生机盎然。
二. 诗境画意山水风情是婺源的脉源。
森林水世界——大鄣山卧龙谷可以说荟萃了九寨的水、雁荡的瀑、黄山的岩、版纳的树,是夏季戏水纳凉的绝佳去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灵岩古洞群早在唐宋就名扬天下,洞内保留岳飞、朱熹等名人的题墨2千多处。
石城名木古树园内名贵树种达300多棵,石城赏红叶已是婺源秋季旅游大餐;朱子文化园——文公山,因朱熹得名,朱熹曾两次回故里省亲扫墓,在这亲手种植了象征24孝的24棵古杉树,至今还保留有16棵。
山上还建有朱熹纪念馆,从品行道德、修身劝学、忠孝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展示了一代理学大师博大精深的思想脉络和教育理念。
生态奇观——鸳鸯湖,鸳鸯湖位于婺源县西部的赋春镇,离婺源县城有44公里,距景德镇41公里。
鸳鸯湖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生态奇观”。
鸳鸯湖湖水面面积有1250亩,水质清洌,湖畔青山环绕,环境优雅,是全国唯一的鸳鸯湖。
因为湖畔阔叶林的果实是鸳鸯最好的食物,每年有大约2000对的鸳鸯来此过冬。
湖面上鸳鸯多的时候,一片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场面十分壮观。
娇媚的湖光山色更是令人神往。
诸候朝圣——五龙山,五龙山位于赣皖两省交界,主峰1580米,山高地沃,雨量充沛,山体宽厚,绵延小山如诸候朝圣般圃伏在周围,终年云雾起舞,壮如五龙,故得名。
春天的五龙山,郁郁葱葱,山花烂漫,站在山顶俯视山脚的徽州村落。
金黄的成片油菜花,曲曲的河流,流入如天镜一般的高山平湖。
游览五龙山,沿途有记载着历史的古庵、古墓、有隐居于山半腰的老人住过的石屋,还有神秘传说中的藏宝图。
在...
婺源最受欢迎的几个景点,人气较高值得一看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历史悠久,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一直以来,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被广大游客评为人一生50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中国四大花海(油菜花)、中国十大踏青的好去处、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等。
2007年,婺源县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15个旅游强县之一一.作为老徽州的一部分,淳朴厚重古村文化成为婺源的灵魂。
伟人故里——江湾,孕育了众多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其风水文化和徽州文化让人钦佩。
灵感的源泉——理坑,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村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黛瓦粉墙映衬,古道石梁与湍湍流水相伴,构成了一幅清丽脱俗的乡村画卷。
沿清溪构筑的明清府第群翘角飞檐,雕刻工艺精湛,图案寓意隽永,被艺术家称为获取作灵感的源泉。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一条小河九曲十弯贯穿其中,村中明清古宅沿河而建,粉墙黛瓦,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徽州古商埠——汪口,是明清时期徽州与饶州重要水上商业交通的集散地,古埠头、古商业街至今保存完好。
俞氏宗祠气势宏伟、工艺精巧,被国内外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保存着56座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高大气派的房屋精雕细刻,万寿坊的搁扇门上镌刻着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更是独树一帜;宋代廊桥——彩虹桥,桥身宛若一道跨越时空的彩虹,全长一百四十米,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设计最为科学的一座古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生态家园——晓起,古树观赏园荟萃了千余株古樟树群、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及罕见的大叶红楠树,有一首诗“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就是晓起的真实写照。
桃源深处——庆源,“空山隐卧好烟霞, 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 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
国际建筑艺术精品——百柱宗祠,一九八二年,在法国巴黎庞毕度文化中心举行的“中国民俗展览”上,江西婺源黄村的百柱宗祠作为宗祠的代表而参展,被誉为民间的“金銮殿”。
长寿古里——洪村,洪村位于婺源县清华镇西偏南6公里处。
是洪姓聚居的村落。
按《村谱》记载,洪村始建于北宋初,最早迁居这里的人,名字叫洪济。
洪村是婺源著名的长寿地。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历史上洪村最长寿者达119岁,就是现在,村里长寿老人不仅有七、八十岁的,还有很多九十多岁的。
村口有一距今已1000多年的银杏树,相传是洪村的始祖洪济亲手栽种。
古银杏树高30多米,胸围5.20米,枝繁叶茂,每年可产白果800多斤。
银杏叶能释放微量的氰化氢,氰化氢是一种剧毒化学品,而这种极微量的氰化氢恰恰具有抗癌效应。
洪村能成为“长寿古里”,大概与此不无关系。
银杏树旁边还有一棵古樟树,比银杏树还粗,虽早年遭受雷击,主干已腐空,今仅有一根侧枝,但仍历风雨顶天立地,傲霜雪苍郁不黄,生机盎然。
二. 诗境画意山水风情是婺源的脉源。
森林水世界——大鄣山卧龙谷可以说荟萃了九寨的水、雁荡的瀑、黄山的岩、版纳的树,是夏季戏水纳凉的绝佳去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灵岩古洞群早在唐宋就名扬天下,洞内保留岳飞、朱熹等名人的题墨2千多处。
石城名木古树园内名贵树种达300多棵,石城赏红叶已是婺源秋季旅游大餐;朱子文化园——文公山,因朱熹得名,朱熹曾两次回故里省亲扫墓,在这亲手种植了象征24孝的24棵古杉树,至今还保留有16棵。
山上还建有朱熹纪念馆,从品行道德、修身劝学、忠孝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展示了一代理学大师博大精深的思想脉络和教育理念。
生态奇观——鸳鸯湖,鸳鸯湖位于婺源县西部的赋春镇,离婺源县城有44公里,距景德镇41公里。
鸳鸯湖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生态奇观”。
鸳鸯湖湖水面面积有1250亩,水质清洌,湖畔青山环绕,环境优雅,是全国唯一的鸳鸯湖。
因为湖畔阔叶林的果实是鸳鸯最好的食物,每年有大约2000对的鸳鸯来此过冬。
湖面上鸳鸯多的时候,一片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场面十分壮观。
娇媚的湖光山色更是令人神往。
诸候朝圣——五龙山,五龙山位于赣皖两省交界,主峰1580米,山高地沃,雨量充沛,山体宽厚,绵延小山如诸候朝圣般圃伏在周围,终年云雾起舞,壮如五龙,故得名。
春天的五龙山,郁郁葱葱,山花烂漫,站在山顶俯视山脚的徽州村落。
金黄的成片油菜花,曲曲的河流,流入如天镜一般的高山平湖。
游览五龙山,沿途有记载着历史的古庵、古墓、有隐居于山半腰的老人住过的石屋,还有神秘传说中的藏宝图...
浙江台州去江西婺源旅游!玩几天才能玩边!自助游!费用大概多少!...
婺源非通票景点旅游攻略线路与景点安排:D1:东线::婺源博物馆——月亮湾——上坦村——江岭——高山平湖——庆源婺源博物馆(这里有婺源风情概貌,还有此地千年的收藏,了解婺源的窗口);月亮湾(沙泊水,洲似月,静而可亲);上坦村(巷窄、村深、屋老,中国民俗文化村也非白得,不妨车停路边过河一瞧);江岭(春花灿烂、梯田绿夏、黄谷涛秋韵、冬闲油菜滋生);高山平湖(群山献翠,平湖汇碧);庆源(如世外之船泊于高山之间,远红尘离世俗,自古名号小桃源)D2:北线::长滩——远看彩虹桥——洪村——清风洞——严田古樟 长滩(以俯视的角度去看古老的村落,会发现原来我们是能容风景于怀的);远看彩虹桥(远望历经八百年风雨的古廊桥,让我们确切地体会到距离是可以产生美的);洪村(长寿故里、茶规之地体悟徽商宁静以致远的心态);清风洞(神仙洞府,瑰丽奇幻);严田古樟(婺源最休闲的地方,1800年的古樟为您抚去岁月的忧伤)D3:北线::龙天塔——理坑——篁村——溪头大峡谷——漳村龙天塔(登临塔顶看群龙叩首,谁敢说徽州风水之说尽是虚幻);理坑(千年书香至今还在明清的古宅大院、小巷深处弥漫);篁村(岁月的蹉跎里是否真的有秦桧的传说,不知您能探明);溪头大峡谷(婺源最原生态的大峡谷可溯溪、可游泳、可攀岩、可以赏瀑、可以歇息心事);樟村(江南最美的板凳桥依山跨水畔人家)应知事项:A:此线路属于半户外性质的。
适宜人群是:自驾、骑行、自助游(包车)休闲人士。
B:门票费用少,而且是单点票(用买通票的钱来包车),理坑20元\人、洪村20元\人、严田古樟20元\人、清风洞30元\人(除这四个景点外,其它都是免费的),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等另有优惠。
C:刀锋在设计三天的行程时,也考虑到各位的不同需求,可以跟据爱好、费用等随意减少景点,而想玩透点那改成四至五天也未尝不可。
(如增加个漂流、上石城、去长溪、游坑头、拍篁岭以及凤游山等,因为婺源有太多的风景可以停泊你的心灵)D:各景点都有食宿接待,可以游到哪就住到哪。
乡村住宿条件也是不错的了,有标准间(空调,独卫)。
这样才不会走马观花,急躁了心态,错过了风景!
为什么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老表”江西省方言,意思同“老乡”近似,含有亲切意味。
江西老表,即是江西人。
(不包括江西境内婺源及上广玉吴语区)老表,也写作“佬表”,是江西人对同省老乡的称呼,带有一定的亲昵性。
表,有表亲之意,指父亲姊妹和母亲兄弟姊妹所生的孩子都称表亲;老,祖宗之谓也。
"老表"即祖宗的表亲,"江西老表",指江西、湖南两省人的祖宗存在表亲关系,是湖南人对江西人的一种昵称。
江西老表,成为外省人对江西人的一种较亲切的称呼。
有关“江西老表”的由来,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湖南人认为自己祖上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关系。
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还有一种说法是赣地的先人们很相信风水,另外在迁移的途中也便于掌握方向,老是爱带着一个表(古时的罗盘),因此外省人称江西人为“老表”。
...
洪英伦是洪秀全什么关系
洪英伦可能是洪秀全的上五代直系太祖。
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西晋怀帝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婺源、福建汀州等而入广东。
南宋名臣洪皓的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晋江。
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古代县名)的布心(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
据史料和洪秀全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四世,有洪氏念九郎(即梅州市梅县区石坑洪氏始祖)率妻子由丰顺布心迁到广东程乡县石坑堡杨梅圳(即后来的嘉应州石坑)定居,始建围屋“梅魁第”。
清朝康熙年间,洪秀全太祖随其父由嘉应州石坑堡(今梅州市梅县区石坑)迁往花县(今花都区)官禄布村居住(另有一说是:先迁福源水村后再迁官禄布村,但族谱中并无记载福源水村,只记有官禄布村,而洪秀全题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诗序说:洪英纶系由嘉应州石坑迁居花县福源水村)。
洪秀全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村后的第六代。
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和反金爱国民族英雄。
据传说,清朝嘉庆初年,梅县嘉庆州有洪族第十一世祖洪?三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洪?三去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
洪?三生有4个儿子,老二洪英伦懂得风水相术,他得知风水大师赖布衣在花县发现芙蓉嶂是块风水宝地,于是便按照诗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
此诗云“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
左有莺蜂窦,右有覆船岗。
鲤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
”这是赖布衣诗中前几句。
至于诗中的最后两句“谁人葬得中,世代出公侯。
”就使英伦难解其中奥妙。
他想来想去,认为把父亲洪?三的墓迁葬到这里,可以福荫后代子孙,得到“封侯”。
后来他邀请了另一位风水师再到土地坛堪察,在土地坛南面山麓,选定位置,这才把父亲尸骸迁葬到此,重建了坟墓。
墓形像一座太师椅,用青砖砌结,正中有载冠花岗石造的墓碑,碑上款刻“嘉庆二十年秋谷旦吉日重修”,正中是“清显祖考讳?三洪大人墓”,落款是“祀男英绎、英伦、英缄、英纬、孙会玄同立。
”到1851年,洪?三的第六代传人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定都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天王。
...
想去旅游,安徽有什么地方好玩?
潜山县的天柱山(原来的南岳),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徽州区的古建筑。
蜀源 蜀源,地处黄山南麓,因环境地貌酷似四川盆地,源于灵金山中的金带溪纵贯全村,溪水清浅,源远流长,古人迁徙于此,遂以蜀源定名。
蜀源环境优美,所处山谷名优昙谷,又称小桃花源 潜口民宅博物馆潜口民宅博物馆坐落在黄山第一峰-----潜口紫霞山麓,地当宁、赣、沪、杭进入黄山之要道,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博物馆”,4A景区:皖南最古老神秘的八卦村——呈 坎 (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二处)呈坎主题:天然山水交响园,风水典型古水利。
明代建筑大观园,英才荟翠文化村。
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田园山水之乐呈坎八景:●“永兴甘泉”“朱村曙色”“灵金灯现”“众峰凝翠”“鲤池鱼化”“道院仙升”“天都雪霁”“山寺晓钟”村落景观:●呈坎的景观非常丰富。
三街二圳九十九巷,竹树掩隐,漫步街头,一步一景,不移景异,风景如画,扑塑迷离,景观变化极多,变化幅度也大,大致说来有:街巷景观、山水田野景观、建筑景观。
文物古迹、明代建筑:●明清民居、技艺高超、博大精深、世之瑰宝;八幢三层楼民宅,世所罕见●民间故宫、中华第一祠----贞靖东舒祠●三处女祠、中国最早的女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二幢宋代建筑:其一是古代地方社坛---长春大社,其二是宋代建筑之谜---罗会泰宅(俗称老虎洞)呈坎古村落的主要内容为:●山环水绕、五星朝拱、负阴抱阳的完美风水环境(选址)●精心思考和谋划的三街九十九巷的村落街巷肌理和以“礼制”、理学“为依据的左祖、右社布局形态,成为中国古代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以风水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科学合理实用的水利系统(“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及其设施。
(规划建设典范)●江南第一桂:千年桂花树●古村历史的见证:吕家井(建于公元200年前的汉代)●四面环山,三面绕水的山水田园风光美丽的黄山脚下古老的徽州有一个古朴而神秘的千年古村落—呈坎。
早在宋代被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近代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中华八卦经典、徽州风水宝地”它是我国著名的“国宝之乡”。
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徽州文化完美的融为一体、让人惊叹、使人着迷。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皖南新安江上游,黄山白岳间,地处万山之中,四面环山,中间是1平方公里的盆地。
唐末黄巢之乱,豫章(江西、南昌)罗氏兄弟“仰慕黄山、避定来游”。
具历史记载罗家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两兄弟通晓风水理论,见此地万物中和,风水好,并请当时号称“国师”的风水先生,择歙西四十里地的龙溪村定居,并易名—呈坎。
“盖地仰露曰呈(阳)、洼下曰坎(阴)”。
呈坎古村:“山形交错;水色清澄;人情庞实;伦理端严;有田可耕;有水可渔;脉祖黄山;五星朝拱,可开百世不迁之族;因而古有认定这里是理想的人居环境,遂举家迁此,择地筑室而居焉”。
呈坎四面高山,有利于夏避东南飓风,冬避西北寒风恶劣天气,又利于避火防灾。
从高处看村落,呈坎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山与山似连非连,形似八卦的八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面:灵金山、峰山;西面:龙山、鲤王山;南临:观音山、马鞍山;北靠:葛山、长春山等八座山峰,成不规则分布四周,而山与山之间则有梯田,相互连接,地成八卦之(=-=)坎卦,即外八卦。
整个呈坎村就在八座山、夹一河的盆地当中。
《罗氏宗谱》记载;豫章(今南昌)柏林罗氏兄弟“天秩(号秋隐)、天真(号文昌)”,于唐末迁居呈坎金陵之鸡公山。
相传呈坎“长春山”有炼丹台遗址,天尊练丹于此。
天秩、天真二公深明堪舆之学,察其地,众山环抱,丰山挺秀,知后必能兴旺。
又因呈坎的“灵金山”阳气太旺。
(当地古人曰:“不识人间阴阳事,只看灵山半夜鬼点灯,现今“灵金山”每年6月至9月夜里都能看到“鬼火”)造成阴阳失律。
罗氏兄弟通晓风水、地理固把众川河改道前山,开凿河道、垒筑堤坝,引众川河水由北向南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穿村而过,成“∽”形,形成呈坎八卦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黑、白分界线。
然后取八卦中的“坎卦”,即“水卦”的“坎”字定村名,用“水”来克“火” 使整个呈坎村阴阳调和。
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巧借山水形势,形成二圳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
村北、村南,分别建有“龙山庙”、“观帝庙”,以有“上道观”、“下道观”。
并采用左祖祠、右社屋的风水理论建村。
当地民间传说:八卦‘阴阳鱼’始终是互抱着,相互追逐着,永不分离。
又因为:‘阴阳鱼’鱼的眼睛能看见一个人的前世修行,又则能看一个人你未来的旦息祸福,非常神秘。
正因为这样才使得呈坎能成为徽州绝佳的“风水宝地”为中华一奇。
呈坎是一个天然外八卦和人文内八卦巧妙而完美相结合在一起、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个神秘古村落。
成功的...
如何赞美江西是个好地方,百合花香
“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呀么好地方。
山清水秀,好风光……”不知你是否听过这首动听的歌谣?它歌唱的就是我的家乡——秀美江西。
江西地处我们祖国的中部。
她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人杰地灵。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庐山,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江西风景名胜众多,举不胜举。
D2江南西道,千年古郡,吴疆楚域,地广山深。
屏武夷兮衿连浙闽,巉崖峙立;耸罗霄兮襟掣湘鄂,层峦叠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白鹤鱼米之国”美誉,享“文章节义之邦”盛名。
D3我庆幸有机会来到江西,在生态江西、绿色家园里穿行,远离了喧嚣,亲近了和谐,放飞了心境,让生命回归;漫步于古宅小巷深处,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文景观中品味,远去了浮躁,陶冶了情操,悟人生真谛。
可是,这里峰峦绵延的山,绝不是天然就濡着绿的滋润;这里川流密布的水,也不是自然就清澈见底。
D4江西,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
1万年前这里即有人类,春秋战国为楚国地,秦属九江,汉为扬州地。
唐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为政区原始名。
宋为两路,元为江西行省。
明朝置江西布政使司,清朝为江西省。
D5古之扬州,洪都府郡,地貌多姿,山脉纵横。
大自然中之绿岛,亚热带上的明珠。
嗟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
群峰竞秀兮边缘山地,逶迤起伏兮红色丘陵。
葱茏黛绿大庾岭,玉龙神工幕阜山。
珠峰千仞绿,华东屋脊连闽粤;泽国芳草碧,红色盆地呑长江。
龙凤岩“七十二福地”,麻姑山“三十六洞天”。
绝壁峻峭,匡庐奇秀甲天下;突兀峥嵘,石钟雄峙“锁江湖”。
无石不龟惊天下,殊胜长城壮汉关。
云居山巅,真如禅寺“莲花城”;天柱高耸,群峰朝拱黄岗山。
井冈山兮五大哨口襟控东西路;大梅岭兮一座雄关隔断南北天。
D6婺源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
沱川理坑官宅府第、镇头游山村思口延村民居群等明清古建筑群,风格独特,造型典雅。
汪口俞氏宗祠气势雄伟,工艺精巧,被古建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馆藏商代到清初的各类文物万余件。
馆藏之丰,品位之高,国内罕见。
在婺源登山临水,访村徒步,给人一种久违的感觉。
行走在婺源,就像走在历史的风尘里,自然的深邃中。
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棵名木古树,一支牵缠古藤,一段残壁断碣,一眼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
婺源四色特产中外驰名。
D7美丽的江西婺源我攀登过险峻的雁荡山,游历过秀美的天钟山,但是江西婺源的山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江西婺源的山不高,最有特色的是山上的花。
目之所及,全是油菜花的海洋,油菜花的世界!这里的油菜花的确很多,山凹里,坡顶上,漫山遍野,连农舍的小院子里,溪边的柳树下,凡是能种作物的地方,都能看见油菜花那活泼的,健康的身影。
D8江西还是个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省份,特别是在现代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中,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而彪炳史册。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的革命家和领导人,有多数都曾在江西从事过多年的革命工作: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举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征…… D9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方虽然不大,但是无论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镇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瓷城。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也对景德镇的高度评价为“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陶瓷业是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开始的;经过三国、魏晋到公元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的陈朝,它的瓷业生产已较有名气了;唐代景德镇产的瓷器被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廷”名震天下。
D10鹅湖书院位于高耸云天的鹅湖山北麓。
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
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
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巧似垂挂的银钩。
书院所在的那块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
D11如果说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是波澜壮阔的,那么千岛湖的水该是碧波荡漾的了。
千岛湖的水是绿的,是青的,是纯净的,是无污染的。
双层豪华船硬生生地撕开水面,“卷起千堆雪”,又满载着游人趾高气扬地向远处驶去。
湖水她疼吗?水面上卷起旋涡,又慢慢平静了,湖水的伤口愈合了。
波浪层层袭来,又层层散去。
千岛湖多么热情呵。
D12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两百多年的建城史,因南方繁荣昌盛而得名,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此里诞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
D13江西历史悠久,向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是名符其实的“江南昌盛之地”和“文章节义之邦”。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里诞生。
这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