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大哥管谟贤在《大哥说莫言》一书中爆料说:我和弟弟(莫言)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爷爷不识字,但很会讲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已被莫言写入小说中,有的还留在记忆里。今天,和大家说说“南方人会看地”这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古人说,南方人会看地,北方人会看天。只要天气变化,北方上了年纪的人都会预测个差不多;南方人因为他们那地方阴天多,又潮湿多雨,适合种稻谷,所以他们不太关心天气(说到底是因为他们那天气变化不大,所以不用看)。但南方人会看地、看风水,北京城的的构造、看地形、定地方的大部分是南方人。
有一年,两个南方弟兄俩到高密东北乡看风水,说:“如果有好地,我们就把去世的父母的骨灰装在罐子里,拿来埋上,我们家的人就会发科得功名当官。”两人走到南荒地里,其中一个说:“这块地是宝地,能出状元!”另一个看了看说“这地不咋滴”。两人互不服气,那个说宝地的就去砍了一根桑树枝子,对他兄弟说:“我把树枝插在这里,明天早上就会发芽!”时值初春,天气还很冷,连柳树都没发芽,桑树枝怎么会发芽呢?他们的话被在树丛里割草的两个小孩子听去了。
其中一个小孩第二天早上老早就跑了过来,一看,哇,真的发芽了啊。回家就把这事绘声绘色的学给了大人听。恰巧,他舅舅来他家出门,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他舅舅是即墨人,回家后,马上把托人把这地买了下来,把去世的父亲的坟迁到了那里。等到看风水的那南方哥俩把其父母的骨灰带来埋时,已经晚了。过了些年,小孩子的舅家表哥真的中了状元,名字叫蓝田。
那两个南方人还不放弃。民国三年的时候,又来高密寻风水宝地。刚走到大栏桥头,其中一个口渴,就到胶河里去喝水,上来后对另一个说:“不得了,快走吧,黄河水已到这里了。”两人赶紧跑了。果不其然,到了夏天,高密发了大水,平地水深三尺,连梓潼庙顶上都飘着浮柴。一直到了秋末冬初,水才退净。要不是黄河里的水来了,光凭胶河,哪里那么多水啊。
作者简介
管谟贤,山东高密人,1943年重阳日生,莫言的大哥、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沈阳军区旅大警备区守备三师锻炼一年,后在湖南浦沅工程机械厂工作了十七年,当过工人、子弟学校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1987年调回家乡,在高密一中担任副校长,后兼任党委副书记,2003年退休。
本文系《今日高密》原创,百家号首发!
《今日高密》百家号,拒绝低劣文章,致力于原创文学、文化、民俗、风俗等中华文化传播。更多精彩,请关注该号后观看。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汕头年夜饭
福州年夜饭
饭后看春晚吃零食、水果
南方人为什么不吃鲤鱼?
鲤鱼在中国分部的比较广泛,算是一种常见的鱼类。民间关于“鲤鱼”的传说故事与俗语谚语着实不少,像“鲤鱼跃龙门”形容的是平民通过某种平台或手段达成了门第或阶层的跨越。同时鲤鱼还有富贵、吉祥等图像意义,很多民俗符号或日常用品都可以看到“鲤鱼”的形象,其中多是红、黄鲤,成双作对,人们也常会在结婚、做寿等喜庆场合看到它们的形象。在日本,鲤鱼旗象征着家里的男孩子,有几个男孩就挂几条鲤鱼旗,同时鲤鱼的顽强生命力也被融入到民族文化中。
在北方地区鲤鱼也可以是一门常见的食材,如糖醋鲤鱼、红烧鲤鱼、德莫利炖活鲤等。鲤鱼对生长环境不甚挑剔,生命力和适应力也很顽强,人们经常从市场买回或从河里打捞上来静置很久后发现它还活着,有的还会在内脏被掏空后从油锅里蹦出来,因此有的地方会说“地上的老鼠,水里的鲤鱼”,形容“好活”、“命硬”。同时对于喜食鲤鱼的人来讲,其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如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当继母的就“好(号)”这一口。可是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鲤鱼的泥土气或者人们常说的“土腥味”太重,完全盖过了其肉质的鲜嫩。
所以所谓的“南方人不吃鲤鱼”,大抵包括了以上两个原因,一个是鲤鱼具有一定的“灵性”,不应该被吃掉;还有就是不喜其味道。另外,在地化的中医药常识通常认为其具有某种“毒性”,有的认为是“热毒”,对于本来就“水热”的地方不适合,而这大概就属于民间中医和民俗疗法的范畴了。PS在广州这几年,亲测真没吃到过鲤鱼。
为什么南方人洗澡不用搓澡巾?
我是南方人,二十多年前有个朋友从外地回来送了我两块搓澡巾,第一次用时用搓澡巾在手臂上擦了一下立刻就擦起一层污垢,吓得我当时“啊”的一声叫了一下,不敢相信那玩意这么管用,更不敢相信我身上这么脏,接下来我在澡堂全身上下擦了一个遍,感觉那是我洗得最干净的一次,后来多洗了几次污垢就少了,找不到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