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兼卦一般是不用的,如果不是很精通的人,通常都会出现兼向有煞,这个如果外部山水杂更不利于兼向,乾山不利于立正向是因为怕很多富薄之人,说白话抗不起来,这样反之不好,可以正向兼2到5度就可以。这个即使福德不大的人,也不会有反作用,但下葬之人不能是火命,这个切记,不是左右人做乾朝巽都是好的,
诸葛亮哪个地方的
据陈寿所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琅玡阳都,是汉代县名,其故城遗址在山东沂南县。
所以,诸葛亮应该是山东省沂南县人。
从哪儿到哪儿叫嘉陵江,流经哪几个主要城市?
嘉陵江古称阆(làng)水、渝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 嘉陵江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全长为1119公里,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超过汉江,居长江支流之首。
城市主要有: ●宝鸡
宝鸡,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6.25万,其中市区常驻人口91.5万,流动人口8万。
●天水
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陇南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川、陕两省。现辖成县、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康县、武都、文县、宕昌等9县,占地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有人口250多万。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4°1′--106°35′,北纬32°38′――34°31′之间。东西长221公里,南北宽220公里,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广元
广元,古称利州。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山区、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诞生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建立省辖地级市,辖利州、元坝、朝天三区和苍溪、旺苍、剑阁、青川四县,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3万,城市人口27万,市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是对外开放城市、全国首批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四川省山水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
●阆中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确认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设阆中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南充
南充是四川第一大二级城市(总人口750万)
南充历史悠久,公元前202年汉朝汉高祖刘邦设安汉伊始,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交通枢纽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信息中心,享有“川北心脏”“川北重镇”之称。
●武胜
南朝齐始置汉初县,元初置武胜军,后升定远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为定远县。1914年设武胜县。因武胜山而得名。一说取以武取胜之意。1950年至1993年先后属川北行署和南充地区行署。1993年划归广安地区(1998年改为广安市)管辖。 千里嘉陵江纵贯全境,蜿蜒武胜117公里,素有“千里嘉陵,武胜最长”之说。
●广安
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1993年7月设立地区(之前大部分县份属于四川南充市管辖),1998年7月撤地设市,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是四川省毗邻重庆最近的一个地级市之一,是四川进入三峡经济区的“东大门”。
●达州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达川地区更名建立。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有“川东明珠”之誉。总面积16591平方千米,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巴中
巴中市(bāzhōngshì),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拟建区的有 江北新区 南坝开发区 四区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华蓥
华蓥市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华蓥山脉中段西麓,渠江以东,东接邻水县,南连重庆渝北区,西接合川市和岳池县,北邻广安区。幅员面积470平方公里,辖9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几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0万。华蓥区位独特。该市是四川以东进出重庆的门户,襄渝铁路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市内设有4个火车站,其中华蓥站为客运三等站。
●万源
万源市是四川省省辖市(县级市),由达州市代管。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经107°28′—108°31′之间,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7个县市的交汇处,襄渝铁路、国道210线(包南路)及川东电网纵贯全市,是进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门户,是连接川陕渝经济、文化、交通的重镇,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
●遂宁
中国著名的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地处成都和重庆两座特大城市的中心节点,介于东经105°03′-106°59′,北纬30°10′-31°10′之间。东西宽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城区平坦,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均为146公里左右,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市城区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非农人口50.3万。
●绵阳
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江油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距离绵阳市30公里,成都160公里。市幅员面积271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87.76万人,人口密度322人/平方千米,其中城市人口31万人。处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数1367小时,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280天,年均气温16.2℃。江油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这里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无霜期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基地,冶金基地,建材基地。据2007年的统计江油城市规模居四川前十(包括地级市)属中等城市。
诛蔼亮的故事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3]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4]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隆中对策
主词条:三顾茅庐、隆中决策
诸葛亮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5]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6]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7]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赤壁大战
主词条: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8]
刘备败
诸葛亮舌战群儒
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9]
足食足兵
主词条:益州之战、汉中之战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平定
诸葛亮
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10]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11]
先主托孤
主词条:刘禅、诸葛亮南征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
白帝城
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12]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13-14]
北伐中原
主词条:诸葛亮北伐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15]
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中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诸葛亮北伐形势
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今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兴八年(230年)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天,魏军撤退。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16]
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
据《汉晋春秋》记载,同年五月,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司马懿退还保营。该史料后被《资治通鉴》引用。
《晋书》则记魏军卸甲轻装,日夜兼程,在汉阳与诸葛亮相遇,司马懿派将军牛金率轻骑做饵,诸葛亮退兵至祁山,屯兵卤城,据南北二山,堵水筑围墙。魏军攻破,大破蜀军,俘获斩首数万。[17] 而陈寿所著《三国志》里,两种说法均无记载。
诸葛亮
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师。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18]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对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
司马懿曾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19]
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20]
病逝五丈原
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来到,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返回来的意图,近来虽然整天谈话,有些事还没有交待,又来听取决定了。你所要问的事蒋琬适合。”李福道歉说:“日前确实不曾询问,如您面年这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可以继任。“又问费祎之后怎么样?诸葛亮没有回答。[21]
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
诸葛亮
宝鸡境内),享年五十四岁。杨仪等率军还,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见蜀汉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于是便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22]
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23]
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24]
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诸葛亮归葬定军山勉县的武侯墓。诸葛亮曾经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25]
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26-27]
诸葛亮死后30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
龙的最早形象与典籍出处
据我所知,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彩陶瓶,这个彩陶瓶的外腹上,绘有一只圆首、圆眼、张口、身折曲、饰有方格纹的龙形纹。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
所以最早应是在水中的。
至於中国传说中龙的形象呢?据说龙是可以幻化成任何形象的,他可以像一条小虫一样,也可以变成天上腾云驾雾的的神兽,他也可以幻化成人等等的各种生物,不过在传说中,或是在民间艺术中,龙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形象的;「三停九似」,就是一只龙的基本形态描写,在古籍中看到的记载,说龙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而三个部分之间都是长度相同的,「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相停也」《渊荐类函》卷四三十八引《会编世传》。而九似则是宋人罗愿在《尔雅翼、释龙》中所提出来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后来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用了这种说法,并且将「鳞似鱼」换成了「鳞似鲤」,而且增加了「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的说法,也因为九九阳数的这种说法,解释了为什麼传说中龙具有降妖伏怪的本领,因为九九乃至阳,至阳之物当然能够轻易的降服一些属阴的魑魅魍魉、妖邪之流。而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到,黑水之西有一座夜来山,山上有一座射龙庙,庙里珍藏著一具龙舌,「其形如剑」。而古代的人在替这种神兽作画的时候,也有一些绘画上的忌讳:嘴忌合、眼忌闭、颈忌胖、身忌短、头忌低。在画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画龙点睛」,「画龙点睛」这句话到了后来则变成形容人用精辟的诗文或语句来点明一篇文章的主旨的成语,但这句话是怎麼来的呢?
南梁画家张僧繇是个专门以画龙闻名於世的画家,据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张僧繇曾应邀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白龙四条,龙须龙爪龙头龙身龙尾龙鳞一应俱全,但他就是不肯点睛,且说一但点睛,这些白龙就会乘风飞去,百姓们不肯相信,以为他信口开河,再三要求他为龙点睛。张僧繇实在熬不过大家的要求,於是提笔蘸墨,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只白龙,只肯为另外两只白龙点睛;锋毫落下,两条白龙就有了炯炯有神的眸子,须臾间雷鸣电闪,白龙身在的画壁从中裂开,两条白龙乘云驾雾而去,只剩另外两条没有点睛的白龙还留在画壁上。张僧繇除了会「画龙点睛」外,据说他还能「画锁制龙」,他在昆山惠聚寺,「画神於两壁、画龙於四柱」,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若是患了疾病瘴疠,只要来到壁下虔诚祈祷一番,再停留个片刻就可以痊愈,但是每逢天色阴暗,风雨欲来的时候,墙上的飞龙就蠢蠢欲动「潗潗其润,鳞甲欲动」彷佛要乘风飞去一般,於是张僧繇就画了一把锁将龙制住,让他不能逃脱这个地方。
说起龙,一般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凤了,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於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於龙象徵著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而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虎,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著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所以在山风极大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所谓的「虎」字碑来镇压这些怪风,台湾的早领古道就有一个十分有名的虎字碑)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鍊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鍊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於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於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於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於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而在古代的中国到底存在过哪些龙类呢?我们就从黄帝的时代开始讲起吧!当年黄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战的时候,蚩尤带著手下的魑魅魍魉出战,而黄帝则带著他所训练的一些猛兽以及神兵出动,双方各出奇兵,黄帝派出了手下的「应龙」,他是一条掌管雨水,长著翅膀的龙类,本来想要以他的大水来淹没蚩尤的大军,没想到蚩尤那边的风伯、雨师率先出动,打得「应龙」根本无法发挥他的实力,最后狼狈而逃(据说后来又投奔到大禹的旗下帮他治水和规划水道的工作),迫不得已黄帝只好请出他的女儿「旱魃」将风伯、雨师的水全部给蒸发掉,让黄帝在这一回合中赢得了胜利,但是在后来战争结束后「旱魃」因为耗了太多的法力,没有办法回到天上,所以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灾害;就这样,我们掌管雨水的「应龙」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很狼狈的吃了败仗,不过以后每当人们要求雨的时候,就会塑出一个「应龙」的形象,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回应,这样也不算败的太惨,至少和「旱魃」比起来,他是输了片刻,但是后来则是受到大家的欢迎,「旱魃」则还是四处游走,给人类带来不幸的旱灾和饥荒.......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著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而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於夏朝是属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鲤鱼跃龙门」,一只小小的鲤鱼在跃上龙门之后,就可以变成骄傲尊贵的的巨龙,这中间到底要经过什麼样的过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条引《三秦记》中记载了:「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难怪许多人会把科举制度或是现今的考试比喻做「鲤鱼跃龙门」,看看这麼激烈的竞争,几乎可以说是比台湾的联考还要可怕,而且上不了龙门的鲤鱼,往往因为耗尽力气而不能继续游回原来的出发点,最后只有「曝鳃龙门」,变成虾蟹食物的一条路。这里所指的龙门是黄河的「禹河口」(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就向上文所讲的,两岸峭壁对峙,的确很像是一个雄峻的门,而这里也是禹当初传说中疏导洪水时所开凿的一个水道;当地的传说则是,有一群各式各样的鲤鱼自东海而来,逆流而上到黄河龙门附近向禹报名,大禹鼓励他们说:「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鲤鱼们鼓鳃摇尾,用尽力气向上跃,跃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有到达龙门,因为龙门高达百丈,后来他们又一条为一条垫高,再跃上七七四十九丈,这加起来总共有九十八丈了,大禹眼见这些鲤鱼们这麼努力,於是搧过一阵清风,让这些鲤鱼都藉著风力跃上龙门,只剩下最后为大家垫背的一只金背鲤鱼没有办法跃上龙门,他灵机一动,藉著水力跃上浪峰,再用尾巴拍击浪尖,一跃就姿态优雅的越过了龙门,大禹看了心里高兴,马上就给这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於是鱼龙变化,从此这条由鲤鱼变成的龙就奉大禹之命镇守此处龙门。
另外一种为人所熟知的龙类则是蛟龙,传说中他是能够引动大水的神异龙类,他的形象则在晋人郭璞为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所做的注中有提到「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有白廮,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据说他的尾部有个环,能够在身体穿过某些东西之后,在用头去穿过这个尾部的环,来把这个物品束绑住,不过传说中没有说明蛟龙做出这种奇怪行为的原因,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是为了神格更高的天神充当钥匙圈之类的物品?不过蛟龙的生性凶猛,在地方上常常危害很大,甚至连饮水的猛虎都会被拖进潭中,而过河的船家和渡客也都非常害怕这种为祸的龙类,在遇到蛟龙袭击的时候,受害者往往会「必笑而没」,被吓得痴呆了,反而笑起来,最后跌入水中,成了蛟龙的饵食,另外有一些龙格比较低下的蛟龙,他们攻击人的方有点类似水中的吸血鬼--八目鳗,会先用他们腥臭不已的口水将你全身舔一遍,最后再将受害者拖入水中,从胳肢窝下吸血,血不尽不罢休,常常有人遭到这种蛟龙攻击之后,数天以内,尸体浮上岸边的时候,两腋下会有大如酒杯的洞。而周处除三害中的斩蛟故事自然也是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听过的故事,这里也不再多言。而在传说中有也所谓的蛟人的踪迹,往往在海边可以看到这些形体类似外国传说中的半人鱼的生物,有许多的渔夫不慎将他捕上岸后,会好好的照顾他,不过最后不是蛟人过度悲伤而死,就是渔村被大浪吞食,蛟人又重返家园,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这些蛟人的泪珠都会化成极为闪耀动人的大珍珠,十分值钱,有许多蛟人都是以这些泪珠帮助他们的恩人,或是换取自己的自由,龙宫中自然也收集了许多这样的宝物。
要谈到种种的龙类,自然不能少掉耳熟能详的「龙王」,不过龙王一词却是从西域引进的,在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中第一次出现了龙王的名称,而这里的龙王有八位,一难陀龙王,二跋难陀龙王,三娑伽罗龙王,四和修吉龙王,五德义伽龙王,六阿那婆达多龙王,七摩那斯龙王,八伏钵罗龙王。而在《华严经》中,则出现了十位的龙王,而且跟《妙法莲华经》中的龙王名称不完全一样,一毗楼博叉龙王,二娑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幢龙王,六德义伽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静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恼龙王,而这些龙王的职务是什麼呢?在《华严经》中的记载是这些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些龙王扮演的是跟兴云布雨有关的神职,而这些传说到了明清的小说时更有了许多的分支出现,在《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是敖光,南海龙王敖顺,北海龙王敖明,西海龙王敖吉,而在《历代神仙通鉴》中他们的标签更长也更为详细,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而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大王孙悟空为了找到一些称手的兵刃,一路杀到了东海龙王敖广的龙宫,拿到了一个「天河定底神珍铁」,就是金箍棒,而得到了这神兵之后,老孙仍不满意,再向南海龙王敖钦要了一顶凤翅紫金冠,向西海龙王敖闰要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向北海龙王要了一套藕丝步云履,穿戴妥当之后,老孙感到十分满意,一路打了出去...。而在道教的经典中,承继了佛教的概念,出现了许多的龙王,四海龙王、诸天龙王、五方龙王等等,而这些龙王都必需要听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旨意来进行他们的职务。印度传说,雷雨之神因陀罗,就是佛教中的帝释,住在须弥山顶,当帝释要出巡的时候,伊罗婆那龙王,就幻化为庄严的六牙白象,帝释就骑乘而去,这既是乘龙也是乘象,印度的「那伽」一语,可以是蛇,也可以是龙,也可以是象,所以当时佛经的翻译者将「那伽」译为龙象。
龙的身份、种类复杂自不在话下,但是连他们的龙子龙孙都是复杂的紧,「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而且这民间传说中的九子还都不大争气,没有一个有龙的神威的;他们是:一曰霸下,形似龟,好负重。宫殿、祠堂、陵墓的石碑多竖在龟背上,而这些被重物压得不亦乐乎的家伙就是龙子中的老大,二曰螭吻,形似把尾巴去掉的四脚蛇,好东张西望,宫殿阶柱及殿顶,以及在民间房屋上雕的兽头是其遗像。三曰蒱牢,有点像龙,但是非常喜欢大吼大叫,虽然生活在海边,但是却没有办法像他的父祖辈一样呼风唤雨,相反的还十分害怕鲸鱼,所以古代人掌握了他这个弱点,在寺庙、祠堂上的铁铸钟钮就是照著他的形象来做的,而撞钟的木柱都是雕成鲸鱼状,这样据说撞击起来会特别大声,这个家伙可真是把他老爸的脸都丢光了!四曰狴犴,形似虎,有怪力,又好讼,古代监狱门上刻的虎头是他的样子,五曰饕餍,形似狼,好饮食,鼎盖上雕的兽头就是这位龙子。六曰狻猊,形似师,好烟火,又好坐,庙中菩萨坐骑和香炉上雕的兽头是其遗像。七曰囚牛,形似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平生好音乐,胡琴上刻的兽头就是这一位龙子。八曰睚疵,形似豺,性好杀,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所以大多将其雕像雕在门上,取其好闭之意,当然是希望除了主人之外,不要有人能进入这个家中,免得宵小光顾。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句话相信只要是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是十分熟悉的,有关屠龙刀的故事也不需要在这里再多提,只不过在历史上的确有种宝剑是跟龙有关的,而且这些神兵有些时候还会以龙的形象出现,他们就是所谓的「龙泉」剑,原产地是浙江。据说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铸剑家欧冶子,四处云游要找寻可以供他一展身手的地点,当他来到秦溪山下时,发现了一池清冽甘寒的湖水,湖边有井七口,恰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欧冶子就在山边架起了炉火,采附近山中铁矿之精融铸,并且用七星湖水焠鍊,铸成「龙渊」、「泰阿」一雌一雄两剑,剑一铸成,就化为飞龙双双飞去。於是此处就改名为「龙渊」,后来到了唐代时,为了避唐高祖的名讳(古代人对这种东西可是很认真的,父亲若是名号里面有什麼字,子孙辈的大都会避而不用,以示尊敬,不过也有些特立独行之士对此大表反对,认为拘泥於形式,十分可笑。),而将「龙渊」改为「龙泉」;而那座湖也被称为「剑池湖」,并且该地建有欧冶子庙,代代铸剑人无不奉祀;近代考古工作者曾在一座楚墓里发现两把越王剑,据说是由欧冶子所铸造的,埋藏於地下两千多年,出土后不但毫无绣蚀,光彩逼人,而且依然锋利无比,有时候不禁要想,到底是什麼样的技术能够让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人制造出现代人还没有把握能够与其比较的宝剑呢?龙泉宝剑之所以会受到历代英雄的另眼相待,多半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第一是坚韧锋利,第二是刚柔兼备,第三是寒光逼人:龙泉宝剑全凭手工磨光,用的磨石是龙泉境内的一种名叫「亮石」的石头,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但磨出便青光悠悠,光彩耀人。第四是纹饰巧致:在剑身上雕刻花纹是龙泉剑的另外一项绝技,也是一个传统标志,所刻的花来自宝剑起源传说中的七星和飞龙图案。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凭著数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一番,刻好后浇上铜水,再铲平加磨,七星和宝剑就永留剑上了。
甘肃省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甘肃建省约有700 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元代建立大一统帝国后,创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兰州:兰州位于黄河上中游的西北黄土高原。兰州名称的缘起,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山得名。由于古人约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又据《皋兰县志》记载:“皋兰即兰州,皋兰之名,以南山名皋兰而得名。李唐时浑部内向以为兰州都督府,而兰州之名始焉。”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41年7月始设兰州市。现为甘肃省省会。兰州又称“金城”,古时沿用此称时间最久、流传地域最广。
榆中:县名。早在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皋兰:县名。因县地处皋兰山北麓而得名。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皋兰县,始有皋兰县名。
永登:县名。永登县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前凉时期,后几经易名,1928年恢复永登县名。因地处河西干旱区,意含祝愿五谷永远丰登之意。
嘉峪关: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万里长城西起点── 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嘉峪关市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有人口10万。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
金昌:金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从境内流经,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由永昌县析置金昌市。金昌盛产镍,其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类矿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镍都之称。
永昌:县名。永昌之名始于元朝,取“永远昌盛”之意。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赐名永昌府,明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沿袭至今。
白银: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在这里建厂采矿冶炼金、银。又因所采之矿多为白银,故也称“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
景泰:景泰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据说以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又曰建县之时,以县境由原靖远县北区、原红水县两地组成,用靖字代靖远区,用永泰的泰字代红水县地,先拟为靖泰,后取靖字谐音恰为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景泰.
会宁:会宁位于甘肃省东部。该地原来先后称西宁县、会州。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会宁附近发生一次毁灭性的地震,当时人们都在窑洞里熟睡(当地以窑洞为主要住房),躲避不及,伤亡很重。当地地方官把严重灾情报告给皇帝,皇帝除照例拨款拨粮予以救济外,还“诏改会州为会宁州”,取会州安宁之意。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之会宁县。会宁名由此得名。
靖远:靖远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靖远地名取边远之地已安定之意。靖远历史悠久,自秦、汉至宋,先后有祖厉、鹑阴、会宁、乌兰、敷文、保川之称。明置靖虏卫,清改靖远县。沿用至今。
武威: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妈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1985年改为武威市。
民勤:县名。古称宣威县、武安县。1928年以此地“人勇知义,俗朴风醇,男耕女织”易名民勤,沿用至今。
古浪:县名。因境内有古浪河而得名。明筑古浪城,设古浪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古浪所为古浪县,县名沿用至今。
天祝:县名。以取县内佛教寺院“天堂寺”和“祝贡寺”的第一个字而得名。因县境内藏族人口较多,1955年成立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水:天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游和嘉陵江上游,地当陕、甘、川三省之要冲。天水地名的由来,据《水经注》载:邽(今天水)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为天水郡。《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相传,汉武帝时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与天河相通之说,当地民众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县之名始于五代。
清水:县名。清水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据史料记载,“其板(指清水县所处古陇板,俗称关山),上有清水,四注而下”,下有县,因此得名。
秦安:县名。秦安在西周时,为秦亭的一部分。金正隆二年(1157年)始置秦安县。秦安之名,意取“期盼古代秦亭之地安宁的愿望”。
甘谷:县名。甘谷古称冀城,县名历代多变更。据传甘谷县名,因宋代名将杨文广曾在县城北的城子村筑筚篱城抵抗西夏,取名甘谷城,遂有甘谷之名。
武山:县名。武山原名宁远县,1914年改名武山县。因县城南有武城山而得名。
张家川:县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曾在此地筑漳川城,后“漳川”传为“张川”而得名。由于张家川多为回民,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掖: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炖煌之取义大盛,并非实指其时郡治之城市规模的大盛,而是用以象征汉朝的文明道德犹如日月之光辉一样大盛。故其首字应以从火的炖或焞为正,无火字旁的敦为俗写假借。两郡的命名显示了汉武帝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的雄才大略。
民乐:县名。原名东乐。1932年迁县址于洪水城,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改东乐县为民乐县。
临泽:县名。西汉时置昭武县。西晋时以县境地貌多沼泽,改昭武县为临泽县。后来县名多次变更,1929年复称临泽县至今。
高台:县名。高台名始于明初设置的高台站,因城西有高高的古台基而得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置高台县,县名沿用至今。
山丹:县名。原名删丹,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删丹县。三国时曹魏因此县南、北、东三面环山,改名山丹县,沿袭至今。
肃南:县名。因地处古肃州(今酒泉)以南而得名。因县境内裕固族人口较多,1955年成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平凉: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公元358年,秦符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 。
泾川:县名。西汉时期,曾在泾河川道设安定县。北魏太武帝初置泾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为泾川县,始用泾川县名,因地处泾河川道而得名。
灵台:县名。始建于隋、唐时期。因相传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密民感念文王功德,遂于今中台镇筑灵台,灵台县由此得名,相沿至今。
崇信:县名。崇信在唐代为“京师西北八镇“之一,后置崇信军,始有崇信地名。北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始置崇信县,县名沿用至今。
华亭:县名。北魏晋泰二年(532年)设华亭镇,以境内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隋大业元年(605年)始置华亭县,县因镇而名。
庄浪:县名。因境内有庄浪河而得名。元朝初年置庄浪路。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庄浪县。
静宁:县名。以“平静安宁“之意取名。元、明、清代为静宁州,1913年改为静宁县至今。
酒泉:在酒泉城东一公里处,是一座清宣统辛亥3月立的大碑,碑面刻有西汉酒泉胜迹”6个刚劲的大字。石碑后有一清泉,名曰酒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据传,汉将霍去病在江江河西击败了匈奴,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赏赐御酒一坛。霍去病为让将士们共尝美酒,下令将御酒倒入金泉之中,让3军畅饮。从此,金泉泉水便带有浓重的酒香,故名酒泉”。还有学者认为,酒泉郡名,系以泉命名,具体说是因武帝初东方朔所著《神异经》记载西北荒中有一其味如酒的酒泉而得名。
玉门:市名。玉门之名,据史书记载:“汉置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名玉门。玉门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后置玉门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复设玉门县。1955年成立玉门市。
敦煌:市名。公元前111年,西汉设立敦煌郡,取“盛大辉煌”之意,始有敦煌之名。后各代又称“沙州”。1760年复设敦煌县。1987年改为敦煌市。
金塔:县名。昔名王子庄,因北凉王长子牧楗曾在此地建立牧庄而得名。1913年以县城东南的“金塔寺”取名金塔县至今。
瓜州:县名。清代始设安西府,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后改为安西直隶州。1913年改称安西县。2006年更名瓜州县,取古称瓜州得名。
肃北:县名。肃北之名,源于1938年在古肃州(酒泉)之北设立的“肃北设治局”。因境内蒙古族人口较多,1956年成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阿克塞:县名。以县城西部的阿克塞沟而得名,哈语为“纯洁”的意思。因1934年至1939年新疆东、北部的哈萨克族牧民东迁此地,1954年成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因为这个地方对开发广大的西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自汉代以来即取名为“敦煌”。
庆阳:庆阳位于陇东山区,地处泾河上游,黄土高原中部。一说因此面靠山,在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而得名庆阳。一说庆阳在远古时为不窟城,夏王二十二年,不窟的孙子公刘迁居陕西旬邑,后代为祭祖下榻方便,在庆阳该地修了庆阳行宫,而取名庆阳。庆阳古称义渠、郁郅、弘化、顺化、安化,宋改庆州为庆阳府。1914年废府存县,改安化县为庆阳县。庆阳县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为历代军事重镇,古人因势筑城,其形似凤,故又名凤凰城。
庆城:县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析置弘化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弘化县为安化县,宋、元、明代属庆阳府。1913年安化县改名庆阳县,以庆阳府得名。2002年庆阳地区撤地设市时改庆阳县为庆城县,以县政府驻地庆城镇得名。
环县:县名。古称环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环州为环县至今。环县地名的由来,据当地志书记载:因“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
华池:县名。以境内二将川河古名华池水而得名。南北朝时,西魏始置华池县。以后历代华池县名多次兴废。1934年秋重新成立华池县。
合水: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合水县。因当时境内建水与北岔水汇合后称合水,合水县由此得名。
正宁:县名。原名罗川县,唐天宝元年(752年)在罗川东20里处获玉真人像27尊,更名为真宁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之讳,改名正宁县至今。
宁县:县名。古称宁州。西魏时,取抚宁戎狄之意,州以宁名。1913年改宁州为宁县。宁县以古宁州而得名。
镇原:县名。镇原之名始于元朝。因唐代此地称原州,宋、金时曾设镇戎军(州),故元代合并镇戎、原州时称为镇原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镇原州为镇原县,沿袭至今。
定西: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名由来,宋时称兰州附近的西头城(今榆中三角城)为定西城,含安定西边之意,其后西头城改为通远军,遂将定西之名移到努札堡,改名为定西城,这就是定西名称的最早来源。金皇统三年(1143年)始设定西县。定西盛产胡麻,历年播种胡麻15万亩左右,所产油品营养丰富,色味俱佳。定西有扁豆之乡之称,每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其种子营养价值高,具有清热解署之效,并向外出口。洋芋为定西特产,味美质优,近几年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定西历史悠久,各个朝代遗存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衡器等屡有发现,故有古迹之乡之美称。
通渭:县名。通渭县名始于宋朝。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曾于擦珠谷(今什川古城沟)筑通渭堡,10年后置通渭县。通渭之名,取此地道通渭州之意。
临洮:县名。古称狄道,因此地为狄人(古代少数民族)行经之道,故名“狄道”。1929年改狄道县为临洮县,以其地临洮河而得名。
漳县:县名。古称鄣县。明因“漳水潆洄润地,宝井便民富国”而改名漳县,相沿至今。
岷县:县名。古称岷州。,因境内有岷山而得名。辛亥革命后,改岷州为岷县。岷县盛产当归等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渭源:县名。以地处渭水源头而得名。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分陇西郡置渭源郡,又改首阳县为渭源县。据《水经·渭水注》载:“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谓水出焉”,故名渭源。
陇西:县名。因位于陇山之西头而得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设陇西郡。隋开皇十年(590年)设置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
陇南(武都):武都区。周秦为白马氐羌地。秦置武都道,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武都郡。“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汉书·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故址在今西和县洛峪乡。东汉武都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永嘉之乱后为杨氏所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武都郡于石门县。石门以地有天然石门坎而名。同年又置武(阶)郡,郡治地以拾级而上得名。后魏置盘堤县,“以盘堤山得名”(《旧唐书·陇右道·武州》)西魏大统元年(535)置武州,因远离天池大泽省“都”,以扬武为州名。唐景福元年(892)更武州曰阶州,治兰皋镇(在康县境)。阶州之名据乾隆《阶州志》云:“因旧城地处陡峻,由城门而上如升阶然。”金元仍之。明洪武四年(1371)降州为县。“五年(1372)建千户所城于万寿山东,即今治。”(同治《武阶备志》)洪武十年(1377)复为州。1913年改阶州为武都县。县名始于郡名,沿称至二十一世纪。2005年,陇南撤地设市,武都县改设为武都区至今。
成县:县名。古称成州。明朝初年降州为县,因古成州而得名,相沿至今。
康县:县名。原名永康县,建于1929年,取“永宁康泰”之意。后去“永”字而改名康县。
文县:县名。古称文州。文县地名沿用“文州”而来。自南北朝时氐人在此创建“阴平国”割据政权后,百余年来武力相争,战乱不息。北周明帝时平定战乱,决意偃武修文,实行“文治”,故置州时封名为“文”,到明洪武四年降州建县,始称文县,沿用至今。
徽县:县名。古称徽州。因境内山川秀美,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始有徽县之称。
礼县:县名。源于地名“李店”。唐、宋时期,礼县东北部属长道县,县治在李店。元置李店元帅府。后因“李”字凡俗,借文雅的同音“礼”字代替,直到明成化九年(1473年)置县时,才正式定名“礼县”。
西和:县名。源于州名。南宋改古岷州为西和州。明初降州为县,西和县名沿用至今。
两当:县名。因境内有两当河而得名。两当县始建于北魏时期(439年),沿袭至今。
宕昌:县名。南北朝时期,羌人曾在今宕昌县境建立“宕昌国”,宕昌为羌族部落首领之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灭宕昌国后,遂设宕昌总管府。从此,宕昌之名延续至今。
临夏:临夏也称之谓河州(大夏河边的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
康乐:县名。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始置康乐塞,取“康泰安乐”之意。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
搬新家的忌讳有哪些
搬新家不能忽视六忌讳
1、天花板忌累赘
客厅屋顶的天花板,高高在上,对于住宅风水来说,它是天的象征,因而相当重要。现代住宅普层高都在2.8米左右,如果屋顶再采用假天花来装饰,设计稍有不当,便会显得相当累一,有天塌下来的强烈压迫感,居者会压力过大。
2、玄关忌玻璃
玄关之于家庭,有如咽喉之于人体,其风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最有效的发挥玄关的风水作用,必须重视玄关的组成部分在风水上的各种宜忌。
玄关吊顶宜高不宜低:玄关处的吊顶若是太低,且有压迫感,这在风水上属于不吉之兆,象征这家人备受压迫掣肘,难有出头。此外,玄关的墙壁间格应下实上虚:面对大门的玄关,下半部宜以实墙作为根基,扎实稳重,而上半部则可用玻璃来装饰,以通透而不漏最理想。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使用镜面玻璃,会反射的镜子通常不可面向大门,因为家中财气将会被反射出去。
3、阳台忌杂物
阳台是住宅纳气的重要通道,应尽量保持开阔明亮,种植物忌过密,将光线遮挡。
位于西南方与东北方的阳台就不太适合种植植物,否则会给家人的肠胃与运程带来不良影响,西南方种植物,还会影响女主人的运程,东北方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业。
4、厕所浴室忌显眼
传统的风水学理论,对厕所浴室的吉凶宜忌,除了指出要压在凶方之外,其他却很少提及,因而产生了不少附会的说法。到底厕所浴室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卫生间位置应尽可能隐蔽,不能直对大门,大门对着卫生间门,主财帛不聚。
卫生间不可设在走廊的尽头,这在风水上是大凶之兆,因为从卫生间溢出的湿气和秽气,会顺着走廊扩散到相邻的房间,自然不卫生,所以卫生间应设在走廊两旁,且卫生间内最好有窗。
卫生间门与厨房门应注意门当户对,不可正对,卫生间与厨房一水一火,两门相对,是水火不容的败局。如果家中供有神位,则卫生间不可在神位后面,也不可以在神位的楼上的房间,以免亵渎神灵。
5、书房忌复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在家中看书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在布置房间的时候,更加重视书房或学习角落的布置。
书桌不能摆在房间正中位,因为这是四方孤立无援格,前后左右均无依无靠,主学业、事业都孤独,很难得到发展。
书桌不能被门冲,因为如被门冲,读书、学习等就易受到干扰,不易集中精神,效率降低,容易犯错。
书房的门向也要注意,首先不能正对厕所、厨房、否则会令文昌受水火冲击,并引入秽气,导致精神不佳。除此之外,坐椅切记不要被横梁压项,及类似横梁的物件如空调器、吊灯等压在头上,如有这样的情形,则易于处处受制,难以舒展。
6、楼梯忌正对大门
楼梯不仅是连接楼上与楼下的重要通道,从风水上讲也是接气与送气之所在。楼梯的理想位置是靠墙而立。切忌在居室中央,这样等于把家中一分为二,会带来家中各种口角,甚至导致夫妻不和。 推荐阅读:搬家的讲究有什么要注意
新房搬家风水注意事项
1、搬家前注意新房的风水。
通常我们在搬家前都要新房的风水如何,若是不提前知道风水形煞的话,就直接搬进去,这样会对居住者的财运、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首先要注意新房的风水基本原则,如采光、通风、周围环境如何等这些基本常识。其次再看观察房屋内部风水如何,要注意以下风水禁忌,厕所有没有在中间,开门见厕所、灶台,厕所门对着卧室等等。再根据八宅风水学的理论,大门的朝向,观察本宅的财位、吉位、凶位在哪。凶位不宜作为书房、卧室、儿童房、客厅等重要场所,宜适合作为厨房、厕所、杂物间。
西北位属于男主人的方位,若是西北方为凶位,因此主卧室不宜设置在西北方。否则会影响男主人的财运。西南位属于坤卦,代表着女主人,老母亲,因此父母房跟主卧室不能设置在坤卦位。东方为震卦位,代表长子,若是凶位,子女房不宜设置在西南方。
2、搬家宜选择吉日。
若是房子风水没什么问题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是择吉日,迁涉新居。根据黄历上所说搬家宜选择驿马日、三合日、黄道日、成日等时间。象一些民俗忌日、黑道日、破日、败日等是凶日,不宜搬家。另外若是这日与家人的生肖相冲,也是不宜选择的。在择日的基础上,选择良辰,确定搬家吉时。搬到新居前后要拜神,搬离旧居第一次,向神明交待自己要搬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免惊动诸神。搬进新居第二次,按民俗来讲就是上香,财位、土地神、门神等神位。 推荐阅读:企业搬家风水
搬家注意事项搬家风水禁忌
搬家注意事项
1、搬家前,最好用烟雾杀虫剂,对家里的蟑螂、蚂蚁之类进行彻底的剿灭,避免带到新家。也可以在新房内放些绿色植物,可以解决新装修房子如何除味的问题。
2、如果新家地板不是耐磨的,最好先进行保护,不然搬运过程中难免在其上拖动物品,不要以为你告诫工人就会有效。
3、搬家时,新宅要移出之物,最好由他人经手。搬进新宅之物,最好亲自动手。搬进新宅时全家不可空手进入宅内。
4、家具上的大块玻璃,必须卸下来,单独搬运,避免危险。
5、票据证件文书之类贵重物品最好提早收拾出来,放到办公室保险箱之类稳妥的地方,以免丢失。
6、把所有易碎物品集中放到一处,并且做好醒目标记,认真提醒工人,易碎物最后搬上车,到达新家后,最先搬下车,最好是直接让工人搬运到新家卫生间之类的空间。
7、搬家公司到达后,和领头的人再次确认哪些东西需要搬运,搬到什么位置,什么楼层,核对搬运费用是否和以前约定的一致,避免搬到一半,工人坐地起价,而搬运费,也最好等所有东西到位后再支付。
8、打包的时候,最好给所有东西一个编号,贴上,到时候会一目了然。
9、 当天或事后请客:入厝当天请客,如果当天太忙可事后选个日子请客。或者呢,搬了新家之后,常常请好朋友来泡茶也可以。让家里人气更旺一点。
搬家风水禁忌
1、搬新家也是为了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新的东西对于搬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新的枕头新的床,用新的枕头开门入宅能使家庭人丁身体健康,精神极佳。另外如果入宅前在枕头里面放一封信件,信件里面放入138元,则代表“一生发”的意思。
2、入宅后不再修造施工
还没搬家前,可以尽量去隔间、敲敲打打、什麼地方要做都可以。一旦搬进去之后,尽量就不要再修造施工了。
3、搬家当天千万不能生气,绝对不可骂人、特别是不要漫骂小孩子。一定要说吉祥话、做吉祥事。
4、搬家的当天千万不要在新宅睡午觉,当天睡午觉以后容易得病,晚上睡觉时则躺下去过几分后又起来到处走走,这样代表睡下去之后还会起来。
5、家有孕妇不搬家:一定要搬家的话,可以请孕妇先回娘家住一阵子,等搬好后才入新居。孕妇尽量不要参加搬家的整个过程。
6、搬家的时候,新房里面有东西要先搬出来,一般由他人进去搬出来,搬东西进新房则要自己动手,最后入宅时全家都不要空手进去,每个人都应该拿些物品进去。表示这家里未来会很充实,财富越来越多的意思。
7、要择吉日,时间一定要午前:选好的日子、吉日,要注意不要冲克到方位。搬家时间尽量要在午前,因为中午以前叫做阳,中午以后就叫做阴。尽量在阳的时间搬家。
8、当天开火煮汤圆甜茶。搬家那天"灶"一定要开火,不要冷灶。可以煮些甜的东西,像甜汤圆或甜茶,吃点甜,求个喜气。
9、房门对大门,卧室门不可正对大门,否则易诱使居住者耽于淫乱色欲之中。
10、常青盆栽利家运,由于生活品位的提高,为了增加室内的绿意,常青盆栽是很好的室内饰物,但务必选择常绿、不易凋谢、落叶的植物。在搬新家的时候,最好在房屋内放一些绿色植物,一是净化空气,二来还可以舒缓心情。
11、入住时取21枝香点着, 从屋的左方入, 让浓烟上下熏扫厅房及厕浴厨灶,天花板,墙壁及至墙脚,从屋的右方出, 到外间安全的地方, 把它弄熄弃掉。以次去掉邪气,尤其对于那些盖在风水一般的地基上的房子尤为重要。
12、隔角煞冲射,宜盆栽抵挡 要想居家平安健康,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选择四周没有屋角射来成隔角煞的房屋。
13、现代大多数新房建房也会先看下风水,然而有些房子会建在风水很一般的地基上,风水一般的地方俗称会有邪气,那么搬家前要怎么才能去除掉这些邪气呢?可以在入住前拿21枝香点着然后由房子的左边进入,因为香的烟此时正浓,此时用用烟上下熏扫整个房间,然后从房子的右边出来,最后到安全的地方,把烟熄灭丢弃掉,便去除邪气了。
14、相信大家搬入新房后一定想让家庭财源广进,幸福美满,事事顺利,要想家庭财源广进,入宅时可烧一壶开水,代表财源滚进,另外开启家里所有水龙头,这样代表细水长流,让家庭幸福美满,还有可在房间里开着风扇,让新房每个地方通风。
15、倘若搬家的路途比较遥远,比如从这个城市搬往另外一个城市,可以在随身的行李上带些米,带些家乡的泥土和家乡的水进入新的家,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因为变迁带来的水土不服,还有起到人不忘根,后代孝顺的效果。
16、搬家之后如果当天没到安放床的吉时,可以先睡睡沙发,到了安床的吉日再把床安放好。
17、搬迁过后,为了让家人日后平安,所以不管时间有多长、举办的是否隆重,都要举行一次家神拜祭,如果实在没时间也要抽空在家中燃放爆竹。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甘谷县风水师 八运乾山巽向可兼针吗有师傅说正针为大空亡无气可乘又有师傅说不宜兼针左右兼针都犯煞不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