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这位《大公报》前主编的遗体,被从重庆迎返陕西故土,在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下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如今,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陵园几乎已经彻底被毁,在仅剩的一片一亩见方的土坡上,张季鸾后人补立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丛生的杂草间。 在公祭的前一年,当时任《大公报》主笔的张季鸾在重庆病逝时,国共两党最高层都在第一时间发来唁电,蒋介石、周恩来更是亲自前往丧礼,吊唁这位报人。当时的公祭,城里来的戏社搭台唱了好几天大戏,周围几个村的厨子都被请来村里,以便接待前来吊唁张季鸾的宾客。公祭开始前,五六十个穿着军装的人组成的军乐队进行演奏,天空中的飞机低低地盘旋在陵园的上空。发来吊唁的书信成堆成堆地摞着,陵墓周边人山人海,前来看热闹的人把周围几百亩麦地都踏光了。 张季鸾祖籍在陕西榆林,当时之所以选择将他葬在西安,是因为墓地所在的樊川,是专门为了迎接他所挑选的“风水宝地”。当地人们传说,这里背靠高山,两侧两条水渠流淌,号称“双龙戏珠”。而在文献记载中,这里被誉为“天留佳壤,以待大贤”。在这场公祭之后,一座“又大又有气势”的陵墓,就在村子东头的塬上盖了起来。有高高的围墙,门口的几个石墩子“两三个人都抱不住”。走进大门,砖铺的一条大路,连接着一道长长的台阶。陵园院墙外本来种着一排茂盛的洋槐树,通往墓碑的那条砖铺小路,两侧也有两道繁茂的花墙。陵园的里面,有两片桃园,而在台阶的尽头,墓碑周围,则是一大片的松树,那是专门从周围的山里移来的“秦岭松”。陵园建成之初,曾经有一个连的队伍驻扎在这里,专门为张季鸾守墓。没过几年,这些国民党的军队随着战事吃紧,不知所踪。这个庞大的陵园从此没了人看守。 解放后,特别是接踵而至的“大跃进”,为配合大炼钢铁,周围几个人民公社争先恐后地派人赶来这里。很快,陵园院墙内外的洋槐、白杨,还有坟前的秦岭松,都被干劲高昂的人们争抢着砍倒,送入土法炼钢的炉子里。《大公报》各大版面纷纷改组,新闻界与它的过去进行了决裂。在几十公里外的西安城里,张家的后人此时已无暇顾及这些了。直至“文革”开始后,这些用江南运来的石材刻成的石碑,连同墓基上砌的石条、青砖,都被彻底砸碎,成为村民们用来盖房子的边角碎料。最后,在“破四旧”的运动中,一辆属于生产队的拖拉机从坟顶推过,将半个土包夷为平地。整个陵园瞬间变成了庄稼地,并且按照地界,被分成两半,划拨给了两个不同的村子。在一片混乱中,村民们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张季鸾的墓地已经被人挖开了。打开的墓地好像一套“院子房”,里头有一间厅堂、两间小室,里面的陈设只余下一张石几,一把茶壶、一副麻将、一只烟斗,散落在上面。这便是这个庞大的陵墓保存下来的全部葬品。之后的几十年里,张季鸾的墓带着赤裸裸的裂痕,躺在这片凌乱的庄稼地里。即使是“文革”结束后,也没有人想要重新修整一下这个这只剩下半个土包的陵墓。 1994年,一名当地的记者寻访到这里,面对墓地惨状大为震惊。他在随后的报道中写道:“一代报人张季鸾墓,早已沦为荒郊野冢,无任何标识,人迹罕至。一抔残土,面对着暮春寂寞的阳光,不堪凭吊。” 1999年的一天,张季鸾旅居香港的孙女突然打来电话,告诉张季鸾的外甥女李赋英,一个曾经在《大公报》工作的老人,辗转找到陵园,却发现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墓园又荒又乱,土包也只剩下了半个。“墓一定要重修,这是我的责任。”这个女孩在电话中说,“我只能拿出一万元港币,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下?”李赋英立刻答应了下来,为了批下一块地,她坐着公交车,从西安市市中心到长安县县城,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一开始,当地政府以为是港商回乡投资,热情很高,但结果发现只有一万港币,立刻“失望得不得了”。几番协商后,李赋英最终拿到了一亩地。这正是当年陵园尽头墓碑所在的地方。虽然与陵园最初40亩的规模仍相差甚远,但她已经觉得 “很满意”了。 李赋英按照子孙给长辈树碑的口吻,拟了“先父张季鸾先生之墓”几个字。至于石碑的背面,最后选择了两条和周恩来的唁电,放了上去。最后的碑文,是李赋英请自己在水电工程局的一个同事写的。至于搭建这个墓碑的工匠,李赋英在村子里打听了很久,最终找到做了几十年石匠的邢炳年。没过几个月,这个经验丰富的石匠不仅盖好了墓碑,还从生产队的饲养室,把陵园里原来摆放的供桌又搬回了墓地。那是他在“文革”期间运回村里的。当时,因为供桌太大,又想不出能做什么,他就把这张石台丢在了饲养室里。如今,这张和生产队饲养的牛、马、驴子共处了几十年的供桌,终于又回到了墓碑的正前方。因为小时候常去张季鸾陵园玩耍,邢炳年对于这次重修墓碑的活计分外用心。等到墓碑搭建了一大半的时候,他自作主张,在斜对门的工匠那里,花了35元,刻下了一方写有“报界宗师”的小石碑,又把它加在了墓碑的顶端。这几个字,是他从李赋英送他的《张季鸾文集》中看到的。“这是周总理唁电里的话,”李赋英还听从了邢炳年的另一个建议,按照她原先的图纸设计,墓地的土包应该浇上水泥砂浆,把它整个覆盖起来,但邢炳年说,被水泥砂浆包裹的墓地,长不出草来,“人丁不旺”。回想起张季鸾年届五十才得独子,李赋英心中一动,立刻爽快地答应邢炳年,让墓地的逆土裸露着,多长些草。1999年秋天,新的墓碑终于立了起来。
2004年,与竹林村相邻的玉村率先将自己所拥有的陵墓周边土地租给了一所砖窑。随后,竹林村的生产队也将属于自己村的土地出租,建起了一家种猪场。当种猪场开始动工的时候,墓前的一条土路被截断了。在长安区杜曲街道的曹国斌主任看来,这所新建的种猪场,是显而易见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惠农项目”。如今,这个“陕西省万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基地”已经拥有超过5000头种猪。在场院围墙外,两条用来排出猪粪的沟渠肮脏不堪,散发出浓重的臭气。至于张季鸾,“项目审批的时候,大家对他并不了解”。没有人知道这座在猪圈和砖厂夹缝中的墓地属于谁,没人知道墓室的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许多辉煌的记忆。
2008年4月,这里举行了纪念张季鸾诞辰120周年的祭拜活动。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陕西日报社、西安日报社、香港《大公报》陕西办事处、新民晚报社、榆林日报社的代表以及西北大学、西安外事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一行百余人专程赶到长安区杜曲镇,祭拜这位德高望重的新闻界前辈,张季鸾先生的孙子张哲明也专程从上海赶来纪念祖父。上午9时,众人在长安区杜曲镇镇政府设置的祭奠现场内,向张季鸾先生的遗像三鞠躬,表达悼念和崇敬之情。在听过张季鸾先生生平事迹之后,人们对其敬重之情又增添了几分。张季鸾先生的亲属和来自各地新闻界的代表宣读了纪念文字,简朴的祭奠仪式结束后,一行人捧着鲜花,前往6公里外的张季鸾先生墓地进行祭扫。
在祭拜仪式上,陕西省记协主席尹维祖感慨到:张季鸾先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的危难时刻,他从民族大义出发,刊发了一系列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文章,呼吁国共合作,共同抗战。他崇尚“文人论政”,以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写出了一批分析透彻、文风犀利的好评论、好文章。“今天,可以告慰季鸾先生的是我们的国家已经以一个独立、民主、富强、文明的大国形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新闻事业也在改革发展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西安日报社社长郝小奇表示:张先生早年走言论救国之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成为享誉中外的新闻工作者和时政评论家。张先生祖籍陕西榆林,他对中国现代新闻事业贡献卓著,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先生病逝后安葬于长安杜曲竹园村,他的精神永存。他说:“我们怀念先生的目的是秉承先贤的意志和事业,我们将努力办好《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更进一步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新民晚报新闻总监蔡伟表示:张先生一生以言报国,为民谏言,其所办《大公报》享誉海内外。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或檄文激辩,或慷慨议政,冲锋在新闻第一线,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伟大胸怀。
从2004年以后,“猪场逼侵报界宗师墓园”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但直到现在,站在张季鸾的墓前,噪音与臭气依旧扑面而来。“我们也没办法”,长安区杜曲街道的曹国斌主任说,“搬迁需要的几百万元经费,我们也出不起,而且要找到一片工业用地,也是很困难的。”在2010年5月底长安区的一次会议中,当地政府再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除了耗费巨资将猪场搬走,另一个选择,则是将张季鸾墓搬迁到同在西安市长安区的“历史名人区”。
事实上,在种猪场和砖厂尚未建起来时,社会各界已开始呼吁保护张季鸾墓。2000年2月,西安市人大代表白瑞就提出“张季鸾先生墓应予保护并逐步恢复陵园原貌”的建议。对此,当时的长安县政府答复,已免费“提供了坟头所在的耕地一亩”,欢迎张季鸾亲友“投资修建张先生墓园”。
2002年1月27日,西安政协委员、陕西省记协主席尹维祖提出对张季鸾墓保护维修的建议,当时西安市政府复函称,长安区政府“已组织文管办、土地局、杜曲镇政府对墓园进行了修建,并在坟地周围栽植了花木”。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保护”状态下,种猪场和砖厂还是顺利地建起来了。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曾在1990年去过墓地一趟,当时面对残景,有些伤心,2008年在张季鸾诞辰120周年时再去墓地,就感到极为愤怒,“路被占了,养猪场、砖厂包围了整个墓地……”
在媒体和有识之士的不断呼吁下,2011年1月,西安市长安区区长杨建强现场查看后,要求分管副区长牵头,相关部门和街道办负责,由区财政出资,做好墓园修葺、隔离围墙、道路修建、植树绿化,将“猪场逐步转移、砖厂逐步关闭等环境治理工作”。“重建墓地的设计图纸做了三稿,可是搬迁进行不下去,最后就搁到那儿了。”杜曲街道办主任张权日前称,自己调来不久,对于张季鸾墓以前的事并不清楚,但知道张季鸾其人,所以也着意保护,“墓园内,干净整洁,都是工作人员不定期打扫的结果”。张权称,关于新墓地的设计,找的是一家颇有实力的公司,根据设计图,新墓园将在砖厂西面,也就是墓地东侧开一个门,但对此设计家属方面不同意,坚决要求搬迁种猪场和砖厂。可事实是,种猪场和砖厂分属杜曲和王莽两个街道办,要“搬迁并不容易”。杜曲街道办介绍,就搬迁一事曾与猪场多次协商,对方也同意搬迁,但杜曲范围内已没有用地指标。一份资料显示,要搬的种猪场,占地50亩,投资800万元,2007年被省上确定为“省万头瘦肉型生猪繁育基地”;而砖厂属于一家建材公司占地70亩。街道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种猪场猪最多的时候超过了5000头,若要搬迁,需800万元~1000万元左右。至于砖厂,一年产值300多万,“根本负担不起”。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古老的屯
古屯,指古老村庄、古镇;
1,中国四大古镇:木渎,同里,周庄,乌镇;
2,江苏的同里,周庄,角直,
3,浙江的南浔,乌镇,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
4,丽江古城、凤凰古城、芙蓉镇等!
5,古镇、古村观览
同里,江南小家碧玉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
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同里的民居、园林都很好看,不过我在同里最偏爱的莫过于桥了。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在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形,小巧玲珑,堪称一绝。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
乌金桥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
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种古桥吸引着游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河桥让前来古镇的人大开眼界。所谓河桥,北方人称之为水码头,南方人叫它河埠头、河桥头。同里是水乡,镇区河道总长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古镇。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的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的,石板街和古老的店铺保存完好,尽管许多已经空置,雕栏、门楣色彩不再鲜艳,但还是依稀能感受到旧时的熙攘和繁华。古镇现存11座宗祠,古家祠、吴家祠、梁家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盘道石鱼”,是一条两尺长的石鱼在街中心露出石板,也算是古镇的一个小景。“仙人古井”分作饮用、洗菜和洗衣3部分,至今仍在使用。这里每天早上都聚集了很多用水妇人,非常热闹。古戏台分前后台两部分,前后台间修了板屏,前有朱漆的木栏杆,天花板上彩绘着各种花草虫蝶,台基全用大青石板砌成。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古戏台唱大戏。
黄姚的古榕很多,在村内处处可见,这些古榕经历了千年的沧桑,见证着黄姚的历史。据说每棵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呢!
黄姚是宁静的,碧波荡漾的小河,寂寥而悠长的街巷,院落古韵犹存,人们和蔼可亲。在这里,仿如远离尘嚣。镇内石板古街、小桥流水,都会让你迷恋、陶醉,使您不愿离开。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体会黄姚的古朴、清凉,也可以用心体会古镇的岁月悠长,感受历史的久远。
黄姚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逗留在此,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特色饮食、特产
姚豆腐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酿,两种都应该尝尝。
黄姚还有新鲜的平菇、糍菇,蔬菜也很鲜甜,市场还有草鱼和鲤鱼。
不过,黄姚的餐馆不多,而且都不怎么会做菜,所有的菜都是炒菜,想要吃广东的煲仔菜是找不到的。
古镇酒家做的菜相对好吃些,斜对面的饭店旅馆冷清些,基本上是叫了菜才去市场买,不过这里较古镇酒家更便宜些。
另外,广场对面有一家粥店,有鸡、田鸡、塘虱等粥品,一锅10元,晚上也照常营业。
街上有个叫做"权二"的店子,每天白天供应好吃的米粉和云吞,一元一大碗。
市场里有汤圆店,汤圆又大又圆,一元钱可以买到五个或六个。
黄姚也卖油茶;
不过如果想找可口可乐就比较难了,那天我走完了一条街也没找到一罐可乐。店主人都说夏天卖完了就不再进货了,怕冬天卖不出去。
黄姚豆豉很有名,可作调味。
黄姚家家都有吃不完的红薯,户户都晒红薯干,每天都有小孩在街边、路边、村口煨红薯,所以在黄姚,红薯你一定不会少吃。
黄姚市场里卖的是菜园鸡,味道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你到农家去买,味道更好。黄姚人家都养鸡,喂的是大米,所以特别好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黄姚人很热情好客,如果你跟一户人家聊几句,很可能他会请你到他家里吃点东西,从红薯、稀饭、米粉、糍粑到正餐,从早餐、中餐到晚餐,你都有机会被邀请,如果你有心试试农家饭的话,最好带一点小礼品赠给他们(或者买些水果)。
不过一两年之后就难说了,游人多了,民风就难免坏了。
崇武,惠安女的家
崇武
我知道崇武,是先从知道美丽的惠安女开始的。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筒裤的惠安女担着沉重的担子在海边堤岸上行走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见过的人难以忘怀。
崇武的惠安女大多住在崇武的大祚、小祚和东岭一带。她们是汉族,却保留着与其他汉族完全不同的服饰与风俗,这不得不令人称奇。
走在崇武的大街上,如果你看到惠安女在干着粗活、重活,而她们的丈夫却在看店带孩子,那么,你一定不要吃惊。因为,这是那里的风俗。不但如此,惠安女在结婚后也不入住夫家,而是仍然住在娘家,直到生了孩子,才跟丈夫搬到一起。
现在,大祚和崇武古城之间有班车相通,交通便利。因此,惠安女又多了一项开“摩的”的工作。
崇武建城的历史,算起来也有600多年了。崇武古城因为处在海边,因此,它全部是用白色花岗岩垒成的。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4个城门,而城门外就是海湾。全城可称得上是一座可攻可守的战略防御体系。城内的每一座建筑,无论民宅还是寺庙,则都是这军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崇武非常美丽,在它的海岸线上,分布着12个妩媚动人的金沙海滩,岩石礁屿形态各异,在傍晚的落日余晖中,意境尤为深远。所以,我认为,傍晚时分,是在崇武吹海风赏美景的最佳时间。
特色饮食、特产
碗糕、咸粽、芋果、桔红糕、嫩饼菜、元宵丸、花生仁汤等食品味道鲜美,可让爱食之人享尽口福。尤其是咸粽和花生仁汤,看似普通,其实在做法上全都有些过人之处。
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等颇为有名,其中木偶头造型优美,做工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小收藏。
西递,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 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清泉穿村而过。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
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这些建筑和物件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向人们展示着旧日的繁华,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皖南古村。
安昌,绍兴师爷的荟萃地
安昌
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间或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安昌“绍兴师爷”群落,更使这里浸淫着一股深厚的书香。位于绍兴西北的安昌,素有“金柯桥银安昌”的美誉。
如果说“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是安昌独特水乡景观的形象描绘,那么“社戏锣鼓伴月升,腊肠香味随风飘”则是安昌浓郁风情的具体写照。安昌古镇延续了绍兴百年来的民风习俗,今年的安昌腊月风情节已是第4届,逛逛老街,坐乌篷船游古镇,看各式石桥、青石小弄。老街东市段更是民俗风味集中之地,可观看当地人在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更不要错过热闹的社戏,喜庆的船头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和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迎接新年的习俗,说不定还能碰上水乡婚礼。
除了“闹腊月”,其余时间的安昌更多呈现出一种水乡小镇惯有的淡泊甚至冷清,使你在悠然和闲适里,清晰地触摸到一种熟稔的亲切平和,浓浓地体验着一种温暖的真实平常。尤其是杏花三月,春雨绵绵的老街韵味无穷,阳光灿烂的早晨别忘了去泡福安居茶馆,老虎天窗斜射下来的金光将一个带毡帽的老头子罩住。
当明亮而慵懒的阳光透过廊棚将斑驳的石板照得清晰光洁,蹲在河埠与乌篷船老大共咂一碗黄酒,或索性什么也不做,静静地坐在廊棚下任过往行人三三两两从身边走过,听家居妇女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
阆中古城 韵味横溢
阆中古城
阆中,一座独具魅力的旅游城。早在13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阆苑仙境”、“阆州天下胜”之誉。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阆中古城 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构成了阆中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繁复中见别致,玲珑中显精巧,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古街巷: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阆中山、水、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人居环境妙趣天成,堪称典范。自战国中期巴国迁都阆中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三国时期,阆中便是声名远播的“古城”了。尤其是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广建殿堂,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品位、成规模,始有阆苑之称。此后历代王子皇孙,朝廷命官在羁留这块“风水宝地”期间,也纷纷广聘能工巧匠,或兴土木以建府第,或择佳处以修别殿,逐渐使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总面积达2.1平方公里。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堪称中国“四大古城”之首,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见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专家学者誉之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古城的古街巷命名也挺有历史文化底蕴: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白果树街、古莲池街、槐树街;有以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状元街、三陈街、良牧街;以商贸命名的广东会馆、浙江会馆、陕西会馆;有以地理风水命名的管星街、笔向街;有以手工业发展内涵命名的机坊街、醋坊街、蒸馍巷……它们各有风貌特点和悠久的历史。
古院落:建筑美学的“百科全书”
阆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为古城营造了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
叩开古街巷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无论是张家大院、马家大院、蒲家大院,还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的孔家大院,那恬淡雅静的亭台楼榭,那一窗疏影映出几枝素竹,那几峰假山衬出一壁浮雕,那砌工精湛的花台、花园和葱茏的古树名木,以及回廊和画宇下的笼中画眉,青石阶沿下花缸中的嬉戏游鱼,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图画,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审美愉悦。在这样的人居环境里,古院人家尽情享受着一份生活的恬美和艺术文化的滋养。
古窗花: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
玲珑剔透,变化万千的雕饰镂刻,是阆中古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房屋上的握挑、吊檐、檐头、门窗、门楣,大多有雕饰。这些雕刻图案质朴,做工精细,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构件的某些部位,在整体结构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四合院中千奇百怪的镂空窗花,是这些古民居的精华和灵魂之所在,它使深宅大院显得敞亮、剔透,具有延伸建筑空间、扩大视野的功能,美学原理和实用价值在这里展示得十分酣畅。阆中古民居的窗花达百多种以上,有“中国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之誉。有描绘自然景物的奇花佳卉,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琴棋书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珍禽异兽,有表现古代人民不懈追求的“福、禄、寿、喜”之图案。其技法有浮雕、镂空、圆雕、多层雕。林林总总,生动、灵性,汇成一部再现唐宋以来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乌江明珠 古镇龚滩
古镇龚滩
话说龚滩
坐落在“乌江百里画廊”中的龚滩是重庆崇山峻岭中保存完好的一座千年古镇。据记载,龚滩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三国时涪陵郡汉复县就设于此,巴人与土著居民世代在此生息劳作。
龚滩地处重庆酉阳西部,阿蓬江与乌江交汇于龚滩。乌江西岸是一面如刀凿斧劈般的悬崖,悬崖下奔流着湍急的乌江水。龚滩则在乌江东岸,沿江一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顽强地撑起居民的生活,也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古镇。
行走龚滩
到龚滩,首先得把那条长约1.5千米的老街走上几遍,一家连着一家,全部是土家族特有的吊脚楼。你可以和见到的每个人聊天,也可以走进豆花轩里吃点家常豆花饭或山珍炖肉,或是站在镇头的树下,听听乌江奔腾的浪涛声。
清早坐上班船去阿蓬江看廊桥和大石磨(直径两米的水磨,世所罕见),顺便在阿蓬江绿得妖媚的水边沉醉一回。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继续沿江而上,乌江百里画廊最美丽的河段将次第展开……
建在岩壁上的民居
龚滩有保存完好的武庙、川主庙、童家祠堂、西秦会馆等古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西秦会馆,高墙大院,内设正殿、偏殿、耳房、戏楼,雕梁画栋,历数百年沧桑,几经连街大火仍幸存至今,着实难得。
龚滩老街上的吊脚楼全系木料支撑、穿斗而成的梁架结构,屋高三五丈许,二至三层,木楼梯上下。楼下堆货,楼上住人,四周铺设走廊,是典型的土家族建筑。杨家行“大业盐号”是龚滩代表性的老屋,本世纪初它曾被乌江洪水冲毁,后又重建,整幢楼房所有构件全部凿挖活扣连接,可装可拆。其屋基建在石岸上,100年间虽历经多次洪水仍能结实如故。
龚滩多沟,桥是古镇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卷拱桥、平板桥、桥重桥、屋架桥、大桥包小桥。在一条顺岩壁而下的溪流上竟架了18座桥,当地人称“一沟十八桥”。
建在斜坡上的龚滩,根据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气候雨水条件,众多沟渠实际上是一套排水泄洪系统——有贯穿主街的干道,有连通各家各户的支渠,利用自然地势的错落,开敞与封闭交替使用。由于木制结构多,火灾曾经是古镇的一大患,为了防火灾,老街上还有很多兼作养鱼的消防池。
榆林,大漠中的古镇
榆林
榆林,又称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接地带,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
榆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无定河两岸。万里长城蜿蜒横贯榆林700余公里,高耸在榆林城北的镇北台是长城线上最大的峰火台。神木县杨家城是宋代杨家将镇守过的古麟州,米脂县的盘龙山是闯王李自成的行宫。还有统万城、佳县白云山庙、神木县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书法宝库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优美的神木县红碱淖……。
来到榆林旅游,你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悠悠古镇--青岩
青岩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这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游客来到这里,立即就会感悟到悠悠古韵。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贵(阳)番(定番,今惠水县)主驿道之中段,在驿道上设传递公文日"铺"和传递军情的"塘"。驻军于双狮峰下驿道旁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尢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演变为"青岩堡"。天启四年至七年(公元1624-1627年)时领青岩土守备,领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贵在离青岩堡约1公里的"四只把"坡(地名)建土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青岩城的雏形。土城居高踞险,原青岩堡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渐具规模,成了南下定番(今惠水),此上贵阳,西入平坝(县),东走龙里(县)的十字交通要寨。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墙、石砌街巷。于今青岩城成了一卒座明清风格的文化古镇。
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在那亘古不变的狮子山下,古镇胜迹随处可见。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其中8座石碑坊现存3坊。这些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
青岩镇的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古韵。新建的古镇商业街更使古镇遗风韵味得以弘扬。
伫立在已经修复的定广门城墙上,仍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面对"赵理伦百岁坊"上造型创意独到,被刘海粟大师叹为"实属罕见"的下山狮,以及另外两座石碑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你可以细细品味到古镇文化的部分缩影。踏进贵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赵以炯的府第、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平刚先生的故居,还有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以及周恩来、邓颖超、李克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亲属曾居地,你会为小镇佣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观面赞叹。
黑井,产井盐的重镇
黑井
黑井镇是云南三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禄丰县西北部玉碧山下,地处“曲径高山险,山峦欲接天,万山相对峙,一水送溪烟”的龙川江两侧。1957年以前,黑井镇曾是盐兴县的县城所在地,以后划归广通县,后来又和广通县一同并入禄丰县。
在古代,黑井是云南几大盐产地之一,所产的盐质高味正、渗透力极强,有“两迤名高第一泉”的美誉。黑井的盐税在明清时期“课甲两迤”来不得,是云南省的纳税大户。畅销各地的黑井盐,给黑井的发展乃至辉煌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当时的黑井,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仅清康熙到光绪年间,就有8人中进。元明清三代,在黑井这块两山夹峙的弹丸之地,就建盖庵堂寺庙56座、文笔塔5座,还留下了不少很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碑。 如今的黑井虽成为禄丰县管辖下的一个小镇,但镇上还有文庙、节孝总坊、诸天寺、飞来寺、五马桥、黑井文笔塔、摆衣汉文笔塔等古建筑;还有一块万春山真觉禅寺记碑、六尊古墓翁仲,几条青石板铺成的古老街道和几幢古色古香的走马转角楼;以及一座日产20吨食盐的现代化盐厂。
黑井文庙始建于明代,大成殿通面阔15.4米,通进深17.2米,高12米,单檐歇山顶。前檐由六层象鼻凤头斗拱支撑。东西墙基石壁须弥座上有浮雕6幅,其中“九狮戏珠”图,构思尤为别致。庙内的太平石牌坊四柱三门,高5.7米,宽9米,须弥座上四狮护基、四鼓拱卫,颇为壮观。
节孝总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高6米,宽7.4米,四柱三门,为石质榫铆结构。石牌坊的三门之上镶有大理石,中门书“节孝总坊”四字,左门书“霜筠”,右门书“雪操”。三道门的横梁上均饰有浮雕,中为四龙抢宝,左为四个鳌鱼紧护卯眼。三门横梁之上立有12个石阙,石阙正中有一五龙棒圣牌位,上书“圣旨旌表”。石阙由三层龙头象鼻斗拱组成。三层斗拱共有68个龙头、54个别象鼻。斗拱之间,雕有“牛郎织女”、“大舜耕地”、“二十四孝”、“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图案。该牌坊无论从规模和华美程度看,都是云南少见的石牌坊。
诸天寺位于玉壁山西麓龙川江东岸,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寺内悬挂有康熙御笔“柳露垂云”匾,乾隆年间的“慈航普渡”匾,道光年间的“心印苍穹”匾。大殿的佛座上还有三组明代的透雕花砖,花砖上雕有“鹤叼小鱼”、“蜂戏牡丹”、“双鼠品桃”、“双羊相依”、“天马行空”、“玉兔奔驰”等图案。 飞来寺修建在龙川江西岸、金泉山的悬崖上,与诸天寺隔江相望,地势十分险要。寺始建于明代,是一所佛道合一的寺庙。
黑井文笔塔坐落在黑井镇南1.5公里摆衣汉村的田中,为正方形九级密檐石塔,高14.5米,基座边长5.27米。塔基用大条石砌成,座高3.2米。塔的周身由许多小条石砌成,正北有一拱门可入塔内。该塔无塔刹,顶上有一铁锅覆盖。正北第三层开始有龛,第八层龛中有一亭阁。塔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相传建塔之地原有摆依(傣族)居住,他们搬迁后,汉人继而居之,故名摆衣汉。
万春山真觉禅寺是黑井规模大、年代较古老的一所寺院,现寺庙已毁,仅剩下一块刻于元代至元六年(1340)的“万春山真觉禅寺记碑”。该碑的碑文刻在一块天然的红砂石上,故俗称“天生碑”。碑文由云南中书省参知政事李源道撰,字为威楚盐使司提出举完者秃(蒙古族)所书。史称其文“古朴不佻”,“字法亦甚端楷”,是研究黑井元代盐业及佛教传入,兴建佛宇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