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美都榕江边,有座美丽的小山峰,叫青屿狮山,正是俗称“狮象把海口”。
狮山,据说古时候是只活狮,卧北朝南,面向榕江,传说明朝时候潮州府官林鉴成,因为受了刘龙图“晒袍”之辱,决心破除潮汕地理。
林鉴成自从破了“浸水莲花”和“通天蜡烛”之后,有一日,他乘船到此,一眼望见狮山雄踞江边,是快活地,即命从人停船登岸,走到狮山下,看准狮喉,一剑刺去。顿时,整个狮山摇晃了一下,宝剑抽出,青狮便被刺死了。随后林鉴成遂登舟而去。
自此,这里留下了林鉴成刺下的剑孔,在这剑孔中,清泉涌出,甘甜无比。青屿村乡民此后到此挑水饮用,时长日久,成了一口古井,因为位于狮喉地方,人们称它为“狮喉井”。
关于莲的传说故事
1、莲花的传说故事篇一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2、莲花的传说故事篇二
位于澄海界内的莲花山,俊秀挺拔,风光秀丽。莲花山南麓的半山腰,有一个地方叫“陈金巷”,这里并不是住着人家的街道,而是一道天然的峡谷,周围只有乱石和赤土。
“陈金巷”又叫“铜金巷”,常年是寸草不生,赤土裸露,宛如铜色,故名。传说,当年有一个叫林监丞的官员,嫉妒潮州人杰,存心使坏,要大破潮州风水。
一天,他来到莲花山,但见山岚秀色,主峰红光焕发,误认为其是一支“通天蜡烛”。便自忖道:自古以来,水火相克。要灭这通天蜡烛,须以水浇灭。于是命令士兵挖地掘泉。
谁知不挖则已,一挖,但见山摇地动,风云突变,吓得林监丞慌了手脚,士兵也面面相觑。情急之中,林监丞将他随身所带的朱砂笔奋力一掷,只见山峦中裂开—条褐色小道。
林监丞便带着随从从小道逃命去了。“铜金巷”后来又被称为“陈金巷”,也有一段故事。相传南宋时期,陈吊眼拥兵10万,在闽粤一带抗击元兵,并在莲花山设立了一个据点。
派他的胞妹陈金花驻守在铜金巷这—要塞上。由于“陈”、“铜”潮音相同,因而她的士兵及当地百姓就把这条狭长的峡谷称为“陈金巷”。后来相沿成俗,便都写成“陈金巷”。
3、莲花的传说故事篇三
在澄海县境北端与饶平县交界处,有一座海拔500多公尺的莲花山,五峰高耸,形如莲花。山巅有一座仙翁庙,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这里时兴“圆梦”民俗。
相传这座庙里的仙翁能示人以梦,预卜人之休咎。重阳节正适逢仙翁诞辰,据说这一天“圆梦”最灵验。重九前之一夕,各地善男信女都备带香烛供品,登莲花山卜梦圆愿。
登山圆梦的人须心正意诚,才能得好梦兆。从农历九月初一日起便要戒荤用素,止房事净身;九月初八日登山前必用井心水伴石榴花枝净体,穿新衣服。
登山祭拜仙翁后,当晚需露宿于仙翁庙外的大石块或山坡地上,入睡受仙翁示梦,晨起拜谢仙翁而回。梦兆是人们原始信仰之一种,被当作是事物发生前或结果的预报。
但潮汕人对梦兆的看法很独特,往往像猜谜一样,把梦中显示的情景当作谜面,预报的结果要像谜底一样另作一番别解。例如梦见在路上拾到金银财宝等东西都被当作坏事。
相反在梦中踩到一大堆粪便就认为能获得财利。由于这种心态的支配,这些善男信女到仙翁庙圆梦,不管梦见什么,都会往好处去猜想。不灵验则归咎于心未正意未诚所致。
因而使这一民俗久传不衰。澄海人历来把“海底捞针”的民间故事传为仙翁庙圆梦的佳话。相传清康熙辛卯年(1711年),澄邑苏湾都秀才陈春英将赴乡试,诚恐怀才不遇。
于重阳节日往仙翁庙圆梦,梦中仙翁示语曰:“此科得中,正如海底捞针。”春英一觉醒来,反复斟酌,大失所望,郁郁不乐,想改变主意不去赴试了。
科期将近,秀才们都认为春英才学过人,错失良机太为可惜,遂邀他同往,春英只得勉强成行。赴省城应试,行装不免要收拾一番。贤淑的妻子为他缝补衣衫时,叫春英取来插在门扇上的针。
这根针恰好插在门联“韩潮”“苏海”的“海”字上,他蓦地悟解了仙翁示语,高兴得跳起来说:“佳兆、佳兆!”这一年,陈春英果然中了解元。自此重阳节登莲花山圆梦的人更不胜数计。
4、莲花的传说故事篇四
传说古时湘潭县白石铺的紫荆湖,湖边山上有一个莲花寨,这一带归寨主马万财所有。他雇用了一个叫王玉的后生为他种莲子。王玉为人勤劳诚实,白天替寨主种莲。
晚上为寨主看守山上的林木。为了守护的方便,他在山上搭了一个茅草棚安身。王玉种莲藕结实多,颗粒又大,为寨主赚了不少的钱,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王玉渐渐地人老了,他没有娶妻生子,人老了,变成了孤苦老人。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茅棚,当他揭开锅盖时,发现锅里已有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一碗他十分想吃的白糖莲子汤。
他也顾不得多想,就美美地吃了起来。这之后他力气大增,神清气爽,仿佛年轻了好多岁。以后接连数日,天天如此。他决心弄个明白。一天,他提早收工,躲在茅草棚附近的树丛里。
看有什么人来。忽然一阵芳香飘来,莲池中飘起两片翠绿的大荷叶,接着长出一枝未开的莲花,莲花渐渐开放,花蕊中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满面粉红,像莲花一样美丽,身材窈窕。
上穿粉红衣,下系翠绿裙,光彩照人,从莲花上走下来,上了岸,走进茅草棚去了。不一会儿,茅草棚飘出饭菜的香味。一会儿,姑娘又拿出他脏衣服,在池中洗干净。
傍晚,那姑娘从茅棚中出来,走到池边,手一招,池中又出现先前的那朵大莲花。姑娘走进莲花之中,霎时,荷叶莲花沉下水去。
这样又过了好几天,王玉觉得人家天天帮自己做事,连谢都没有谢一声,太对不住莲花仙子了。有一天,莲花走进茅草棚后,王玉也跟了进去,他在门口咳嗽了一声。
姑娘听见人声,立马要走。王玉挡住说:“我知道你是莲花仙子,天天帮我做事,我只想当面谢你一声,没有别的意思”。姑娘说:“我不是莲花仙子,是莲花仙子的弟子,叫金莲花。
池塘里的莲花都是我的好姐妹。莲花仙子感谢你精心照料我们姐妹,又见你孤身一人,生活困苦,派我来帮助你”。说完要走了,王玉也不强留。
只是叹了一声气说:“我一个孤老头子,要是有你这样一个孙女就好了,希望你以后常来”。金莲花同情地点了点头,飘然而去。一天金莲花又来了,并告诉王玉。
说是莲花仙子同意将她给老人做孙女,以后便再也没有回去了。金莲花女善良、勤劳,又心灵手巧,还会做一些好看的荷藕莲制品。她每天做好饭菜等爷爷回来吃。
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给爷爷穿。后来,他们砍了一些木头,盖了一栋小巧玲珑的木房子。每年,池塘里长出茂盛的莲花,结的莲子又大又好,成熟期得早,寨主看王玉得了孙女。
想知是仙人所助,发了善心,划出一片池塘给王玉,让王玉挑到市上去卖,生活过得富裕起来。从此,种莲逐渐在白石铺一带多了起来,这是在湘潭白石铺一带关于莲子的传说。
这一传说,与道教的尊崇和赞美莲花的思想相符,道教称莲花为仙花,称莲藕为灵根。旧时,在白石铺一带,道教盛行,有好几处道观。
5、莲花的传说故事篇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大明湖的最好写照。漫步湖畔,但凡垂柳飘拂,红荷点波,景色如诗似画。看到红荷绿柳,人们自然会想到有关柳荷的美丽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湖边有一对青年男女痴心相爱,男的叫杨柳,女的名荷花。小伙子英俊潇洒,姑娘如花似玉。杨柳诚实勤劳,荷花美丽聪慧。
她们自小便在一起游戏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以后,便互生爱慕之情,且情深意笃,曾互指湖水为誓:非君不娶,非君不嫁。
两家的家长也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准备待筹备妥当之后,择日为他们完婚,结成百年良缘。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湖畔有一官宦人家的恶少,垂涎荷花的美貌,生出歹心。
一日趁荷花家中无人,带人抢走了荷花,欲行不轨。杨柳闻讯,追来救人。恶少指使家丁对杨柳动武,杀死了杨柳,他含恨倒在了明湖畔。
荷花见状,悲痛欲绝,挣开众人之后,纵身跳入湖中,殉情自尽了。他们死后,湖畔杨柳被害的地方,长出了茁壮的柳林;湖中荷花自尽的地方,生出了艳丽的红荷。
柳枝拂水,向着荷花点头。红荷挺立,朝着柳枝传情。湖民们说:这是杨柳和荷花的化身,她们活着不能在一起,死后要日日厮守相聚。
揭东所以旅游景点的名字
——锡场镇——
广安寺位于揭东县锡场镇东仓乡与后围交界处,该寺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成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因年久失修,1990年4月住持释耀瑜法师住广安寺之后,着手进行修建,已初具规模,成为揭东县一处佛教胜地,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志塔
北标窥日是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揭东县地都镇鸡笼山南麓,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由浮雕地球仪、“北”字承重架和观赏台三部分组成,塔高13.6米,底坛直径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点,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能透过标志塔地球仪的中轴线管,在观赏台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标志塔建成于1986年6月。塔的基座为花岗石砌成的三级圆形平台,平台上的主体建筑是用汉白玉石铺面的”北”字变形为支架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支柱上托着一个直径五米的地球仪,地球仪的中轴自上而下有一根直径为45厘米,长5米的不锈钢钢管。每年农历夏至日正午,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塔时,日影穿过此管,就投射于观赏台中心设置的黑色花岗石圆心上。
在观赏台的东西方向上,铺设一条黑色的石板带,标志此线就是北回归线,两边种植温、热两带植物。当我们两脚跨踏此石板带时,就置身于北温带与热带之间,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转动,有一身跨越两带的神秘感。 “北标窥日”,就是“夏至”观日的真实写照。每年夏至(6月22日正午),观日者十分踊跃,都争相竞睹这一年一度的“立竿不见影”的奇观,亲身感受这春夏交替的时刻。
在揭东县地都镇206国道北侧,倚傍桑浦山,由外商投资经营,方圆30平方公里,是潮汕地区最大的山地旅游区。以碧湖为中心,散布着金狮临津、伯公灵庙、通天蜡烛、风门古径、碧湖叠翠、关公醉酒、龟蛇仙会、桑浦双龙等景点,又有儿童乐园、钓鱼台、游艇码头等配套设施,自对外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具有广泛发展前景。
——揭阳市三洲拦河闸位于榕江南河中游,南(右岸)接普宁市南溪镇,北(左岸)靠揭东县白塔镇、霖磐镇,是一宗以灌溉、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闸坝工程,为榕江南河中下游16万亩农田稳产高产和近100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发挥了巨大的效益。工程上游集雨面积2110平方公里。三洲拦河闸工程分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两大部份。灌区工程受益范围包括普宁、潮阳区、潮南区、揭东两市一县共15个镇,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该工程于1957年1月动工,同年4月竣工并发挥效益。1997年经省水利厅批准同意,对主体工程进行全面除险加固。
——揭东县风门古径是一处自然风景旅游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径有风格独特的风门古庙,庙旁有六百多年树龄的古榕,枝叶满盖,老干参天。还有常年不竭、清洌甘甜的仙泉井。近年在庙左侧兴建碑廊,海内外名家墨宝琳琅满目,为风门古径增加了传统而又新鲜的文化氛围。右侧新建有三层楼接待室和“桑浦山文化陈列馆”;前下方是“腾龙溅玉”大石柱。古庙、老榕、清泉、碑廊、石刻、龙柱……融汇成一体,形成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
近几年来,风门古径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建的石碑坊式山门,雄伟壮观,潮籍先贤曾习经的“风门古径”四个大字增添了山门的份量和气流。新筑的山道,婉转而平坦;此外尚有怀远亭、黄榕树及潺潺流泉,一直伴随着游客到古庙之前。
——新亨镇背靠的美丽山峰,古称琅琊峰,古代有十八个庵寺,当代还曾经出土过相关的文物。原来地貌为覆盖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许多大石,包括纱帽石、石眠床、石狗等雄伟壮观、巧妙奇趣的景观,但许多景观在文革中被破坏殆尽,大部分大石也在当年建筑榕江北河需要石块而被开采去,再加上环境变迁,山体已演化为目前的秀丽幽美。
罗山上面的“仙拉尿”也是一个奇观,还有仙脚印(文革时候被炸掉了)。
山腰有罗山伯公庙,香火极旺,遍及潮汕地区甚至影响到加拿大、日本、澳洲、泰国。
山上有“百鸟朝王”风水宝地(可以望到揭阳市区的榕江,有江面的反光点),为潮汕有名的机灵、刁钻秀才夏雨来葬其祖之处,后来也在文革中被破坏。叶剑英的石碑也是在罗山取的。
——凤山寺位於广东省揭东县新亭镇美丽的罗山山麓,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经过多次扩建修辑,现已形成较大规模,建筑细腻精致,为邻近一大佛教净土和旅游景点。黄云法师始建於清乾隆年间,光辉法师、弘澈法师於1981年、1989年修整。现有大雄宝殿、地藏阁、观音阁、藏经楼。寺内珍藏《大藏经》一部。
——凤山寺现任方丈耀芝法师,56岁,广东省揭东县人,1984年出家,师从光辉法师兼任广东省揭东县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锡场村后有一座藤吊岭山,山的西侧半山腰间有一古刹叫宝龙岩,寺里有山洞,深遂莫测。洞口有一大青石,石上凿一八卦,人称为八卦洞。山顶还可以远兆巍峨神奇的桑浦山脉.沿途又是奇石生姿、曲径通幽、古榕如盖、胜迹繁多.是出游好去处。
——揭东县桂岭镇半村石母(古称磐溪都双山之一)双峰古寺,是潮汕三大名刹之一的今揭阳市榕城双峰寺之前身,创于宋,后湮废。1992年起,聘释耀瑜为住持,开始重兴,至2000年10月已建成大雄宝殿、鼓楼、钟楼,一座宏伟庄严的寺宇不久将耸立在石母山腰上。
古寺于宋绍兴十年庚申(1140),由释法山禅师创建,香火兴旺,造福四方。南宋景炎元年(1276)寺被毁,32年后规划重建,又2年动工,年余落成。元末又毁于战乱,至明初迁建于揭阳县城东门(1991年12月10日重建落成开光。)
——揭东县玉窖镇官硕腾龙寺,位于潮州市与揭阳市交界处公路旁,背倚大脊岭,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唐朝贞观(627—649)后期,属唐代二类寺院。1993年3月获县宗教局批准登记,1999重建告竣,规模壮观。1997年3月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现该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千多平方米,坐北向南,是四直巷四进式建筑,分为山门、放生池、四面佛祖亭、天王殿、大雄宝殿、后面建九间二层藏经楼。采用中轴座堂式结构,雕梁画栋,红楹绿角,琉璃瓦饰。
——紫林庵位于揭东县小北山玉湖镇东寮村东升山麓,以周围紫竹茂密而得名。该庵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
紫林庵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庵前屏风围墙,正面东西两侧厢房。后是佛殿,分中、左、右三殿,正中大雄宝殿,供佛祖塑像。左、右侧偏殿分别供观音娘、准持菩萨塑像。庵门两侧一概装饰洗石,配上嵌瓷。整座庵堂显得庄严肃穆,清幽圣洁。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潮州知府林鉴成的所有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