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
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 ;为政席仁,义设常平仓,减免赋税, 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 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李光地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均在康熙帝执政时期。他病逝时,康熙帝深为震悼,谕朝臣曰:“知之(李光地)最 真,无有如朕者;知朕,变无过于光地者。
不过我想你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的毁誉参半。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仕途的第一件大功“蜜蜡献策”。康熙十二年十月李光地省亲归里,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反清,次年三月,耿精忠、尚可喜分别在福建、广东起兵响应。耿精忠为维系其统治,多方收罗人才。耿精忠更逼令福建各地知名人物齐集福州,出任伪职。李光地几乎同时收到了耿精忠和坚持抗清的郑经逼降、诱降之信。第二年,即康熙十四年年初李光地派其叔李日蚃[xiǎng] 至福州探听消息。这时与李光地同榜进士侯官(今福州)人编修陈梦雷,也因回乡省亲之故被逼授伪翰林院编修之职,梦雷不受,耿精忠怒降其为户部员外。陈梦雷托病不出与之周旋。当他见李光地之叔前来,并得知李光地亦即将来福州之消息,大为震惊,遂亟催促其“速归”,并请其劝阻李光地千万勿自蹈凶地,“勿陷网罗”。他又恐李日蚃[xiǎng] 不能劝阻李光地,于是特派人辅之同行。正当此时,李光地已“自泉州五百里外,方巾大袖”,来到省城福州,投见耿精忠,继至陈梦雷家。陈梦雷对其轻率投耿精忠甚为忿慨,不愿与见。后在陈梦雷之父的解劝下,两人相见。陈梦雷将“耿逆之狂悖,逆党之庸暗,兵势之强弱,间谍之机宜”,向李光地作了详尽的分析介绍。李光地“见其凿凿可听,始为恍然”。于是两人商定,陈梦雷继续留在福州“从中溃其心腹,睽其党与”,做内应;李光地借口父病速归,并遣人从山路将耿军虚实速报朝廷。陈梦雷表示在耿精忠面前设法关照李光地全家安全,并以“全家八口为保”。李光地说:“果能保全者,本朝恢复日,君之事予任之。”又说:“他日幸我之成功,则能白尔之节;尔之节显,则能白我之功。”未几日,李光地以父病离福州归安溪。五月,李光地遂具密疏陈破贼机宜。他在疏中献策破贼,并大表忠心,但却只字未提陈梦雷。三藩平定后,李光地因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闰八月,康熙帝御乾清门召李光地,命其奏进家居时所作。李光地遂汇集读书笔录及论学文章为一卷,另加一序言进上。其序言对康熙帝做了肉麻的吹捧;当然也有用的建议,建议任用素习海上情形的内大臣施琅领兵往取。康熙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收取台湾。因此深得康熙宠信。但这是的陈梦雷却因出任伪职而被捕。不过他在入狱之前写了《告都城隍文》,开始揭露李光地的背信弃义行为,朝野一片哗然;最终,在舆论压力和同期翰林的逼迫下,李光地不得不联名具疏,称陈梦雷“其心未丧”,“其心实有可原”。陈因此免于一死而被流放。这件事是李光地一生都磨灭不了的大污点,是他能力卓绝、人品卑劣的最大佐证。
另外,因为康熙的赏识,李光地多次担任会试同考官,泉州举子为避嫌没有应试,对此民间多有怨言。实际上,在他的家乡,李光地的形象并不是当朝能吏,而是妒贤嫉能的小人,现在安溪还流传着李光地怕出现能人盖过他的风头而到处破坏人家风水宝地的民间传说。更有一个同乡上官翰林跟他斗智斗勇的故事流传下来。(李光地去世的时候,官献瑶才十几岁而已,并不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事实上,官献瑶还曾经在李光地孙子的府上当过家庭教师。)
晚年的李光地仍极得康熙宠信,但仕途的风光并不能掩饰他晚景的凄凉,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早逝,对他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李光地是生病死的。
李光地在1642出生于。是清王朝康熙皇帝年间的大臣,也是一位理学名臣。1670年,李光地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考中了进士,在康熙在位期间李光地曾经担任过翰林院编修。
李光地帮助过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造反和统一台湾,康熙皇帝为了嘉奖李光地升任他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717年康熙皇帝召唤李光地进京商量事情,在返回家后李光地因为疝疾的发作,死在了自己的家里,享年七十七岁。
扩展资料:
康熙皇帝对李光地特别的信任,而李光地也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以其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向皇帝提出了道统与治统合而为一的观点。
他说服皇帝的方法很巧妙,李光地说孟子曾经说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因为从朱熹到了清初又是五百多年,因此李光地说:皇帝您要是实行道治合一的治国方略,也就是说如果您要实行朱子的理学,那么您将成为像尧舜那样伟大的帝王。
并且您肯定会这么做,因为孟子说过了,五百年后必然能出伟大的帝王,而这个日期算下来,恰好就是到了您的这个阶段。
康熙皇帝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于是康熙皇帝定下国策,以后就要以程朱理学来作为国家的政治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光地
我们安溪流传一句俗语 湖头李光地,泼屎自己跪.到底李光地和官献瑶是同个时期人吗
李光地大力推荐施琅将军率军平定台湾,施琅的部队中有许多安溪籍的兵员,所以说安溪人渡海到台湾拓垦,应是开始于康熙执政的时代,在同一时间,安溪人也透过各种直、间接关系,渡海到南洋一带,其中尤以菲律宾、印尼为最多,部份亦有先到台湾的,经亲友的联系帮助再转到南洋各地。
安溪人士在有清一代,出了一位宰相,他就是鼎鼎大名居相位十年的李光地先贤。李光地卒于一七一八年(康熙五十七年),一生为人耿介,以进士进身而至权高位重的行政首脑,以现在名词来说,他是学者从政,所以他对孔、孟、程、朱非常推崇。据说李光地每次返乡度假,安溪名界都前呼后拥地陪着他在安溪各地参观。他对建修文庙广设书院不遗余力,及后安溪文化的滋长及传承,李光地实功不可没。与李光地同时代的学者尚有何焯、蔡世远等人,这些人对于中国学术各有专精,连带地也肩负了培育人才的重责大任。
在泉州、南安、安溪一带,有关李光地的传说很多,甚至传言他“妒贤”,据泉州研究文史的黄先生说,李光地做了宰相以后,为学更勤,写作以外,对于诸子百家莫不用心研究,全国名流学者都推崇他的道德文章,安溪人亦奉他为贤人典型,大家都认为除朱熹外,李光地对安溪的文化发展,有非常积极而显著的贡献。
李光地生于一六四二年,卒于一七一八年。他的诞辰是农历九月初六,今年新历恰是十月一日。诞长三百五十周年之际,拟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及学术讨论会。已经着手搜集文物、手稿和史料,修补《榕村全集》,修复历史遗址,并在贤良祠立李光地铜像,开设纪念馆,以供后人瞻仰,发扬先贤精神,开发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参观了贤良祠和安溪三中,深感到这里的山光水色特别清爽宜人,确实是个难得的读书处。李光地一生著述甚丰,他在任上校理《御纂朱子全书》、《周易折中》,著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考经全注》、《大学左本说》、《中庸全集》传世。这批宝贵的学述巨著,无疑得益于这里青山绿水的滋养。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安溪湖头人。有关李光地的略历,本文前章曾大概介绍过。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李光地是安溪人的骄傲,为闽省增光,为中华增色的历史人物。李光地生于明朝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二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一八年),在世七十七岁。李光地父亲李兆庆,母亲吴氏,据传李光地出世时,大地出现亮光,所以他父亲就给他命名光地(以现代科学知识而言可能是地震时的磁光或北极光)。历史没有记载李光地从师何人,但他十二岁就博览群籍,读毕四书五经,以现代语来说,他不仅是资优班,简直是天才儿童了。
李光地于康熙五年中举,四年后又考上进士,以后,他一路官运亨通,并且一面做官,一面做学问。这期间对李光地而言,是一生中学问大进的一段时间。及后,李光地出任内阁大学士,并在康熙皇帝面前大力推荐施琅将军。当时台湾仍有郑成功的兵马,海峡两岸仍是对峙局面,李光地向康熙力言施琅不仅是位很好的作战官,也很熟悉台海情势,他向皇帝请命,派施琅去征台,在当时没有“海军陆战”观念的时期,李光地这种大担的保举体现了他知人善任的观察能力。在康熙的批准之下,施琅果然不负使命,不到几个月就平定了台湾,而使美丽宝岛纳入大清版图。
清政府为了宣导及记载平定台湾的经过,特召请了一批写史的及参与斯役的人写了一本“靖海纪事”,这本书的序言由李光地执笔,共六百多字,广征博引,十分精彩,抄录如下,并藉“思源”篇幅流传,与两岸的安溪乡亲及读者共读。
从李光地这篇“靖海纪事”的序文中,我们发现他对施琅将军十分推崇,文中“耀兵之非得已”,在说明清延派施琅在风高浪急的台湾海峡用兵之情非得已。总的来说,在施琅入台这件事上,李光地始终都扮演了主导的角色。
一代名相李光地担任相位十年中,做了许多福国利民的事,史家之笔,均有记载,“细说安溪大地”只谈些乡野铁事、遗闻、能提供乡亲、宗亲多了解一些我乡的人、事、地、物,就是最大的愿望了。
在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八十多年间,泉州、安溪、晋江一带,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尤以李光地为翘楚。有关李光地的遣闻轶事至今尚为闽南大地上的百姓所津津乐道,安溪县能出一位名相,也是安溪人的无上的光荣。以现代眼光来看,李光地做康熙时代的宰相,决不是空降部队,他没考上状元,只中了二甲五名进士,他能登上宰相宝座,是从基层一步步升起的,在仕途之中的资历非常完整,换句话说,他是一位合格的公务员,我们看看他的个人档案,就可明了做为一代名相,李光地是当之无愧的。
在福建地区,学者们都专称李光地为榕村先生。榕村先生不仅是一代名相,也是理学大儒。他在殿试时以一点之差没中状元,只以进士资格当上国家公务员。他初任翰林院编修,继而作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并终于登上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李光地从基层到层峰,资历十分完整,按部就班,真正是布衣宰相。诸葛亮曾自谦他是南阳耕读,布衣出身,但是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礼聘出来的,而李光地却是一步一个履痕,依行政体系逐级升迁的。在以满治汉的满清帝国时代,李光地布衣拜相更为难得。
据资料记载:李宰相为官清正、廉明,政绩也令朝野交口称赞。康熙在有清一代算是英明的君主,他能逐级授权,尊重部属及专家,所以李光地在康熙手下,宰相一做就是十年,深受皇帝信任,所以康熙乐得屡次下江南到处旅游,在李光地任相位的十年间,天下太平,海晏何清。
李光既是对“大清”与天下苍生有如此大的贡献,安溪人自然引以为傲,包括闽南邻近几县,也都与有荣焉。在那个时候,安溪以荒陬之县而能出一位理学家兼政治家,以迷信的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风水了。安溪湖头镇李光地的故乡距泉州四十公里,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料认为李光地曾负笈泉州,可是据常理判断,李光地在学问上的成就绝对和当时文风鼎盛的泉州有关。
在泉州、安溪、晋江、甚至南安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有关李光地的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带有神秘色彩,也很富人情味。
昔日有“小泉州”之称的湖头镇,如今又重振雄风,湖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协力同心的干劲,从纪念李光地诞辰三百五十周年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毫无疑义,李光地一生追求岁丰民乐的理念已在每个湖头人心中再次萌生,而湖头这个山镇必会有更多杰出人才诞生的故事。
清代名臣李光地是咱安溪县湖头镇人,是安溪乡亲一向引以为荣的。
安溪湖头在明末清初,可以说人才辈出,文贞公李光地居宰辅后,告老还乡,积积写作,勤于笔耕,可惜他一生呕心历血的巨著:“礼祀纂编”及“文略内外编”三书皆毁于康熙乙酉保定官署的一场大火。传世的只剩下“韵笺”、“四汉文目”,但也因为民国以来,战乱频仍,加上“文革”浩劫,此二书是否会有有心人珍藏?希望能够公诸于世,以光耀我安溪文采,发扬我中华文华!
湖头,位于安溪县西北隅,四面崇山环抱,一水拖蓝中分阆苑,因地形颇似大湖,由南宋大儒朱熹路经此地雅称湖头至今。
由于得天独厚,这里山青多呈秀色,乡境内有“碧翠闻钟”、“阆山雪意”、“泰山浮云”、“东甲晓霞”、“三台夕照”、“月峰樵径”六大美景。这里水美不失灵气,有“白漱溪声”、“成云观瀑”、“西湖夜月”、“霞浦渔登”、四大奇观,加上六景,合称湖头十景。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头这个名闻遐迩的“小泉州”,数百年来绿水青山孕育了无数名士贤人。
据非正式统计,仅从明永乐(公元一四零三年)起,至清光绪(一九零八年)的五百年中,湖头籍(感化里和来苏里)入科第者就有九十九人。各级科第名为诸生一人,监生二人, 荐辟三人,武生四人,贡生十一人,武举人三人,榜眼一人,举人五十二人,进士二十二人。其中最为显赫者乃清初闽学派领袖、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他维护国家版图统一的历史功绩,治程朱理学的学术成就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观往以知来”,湖头人见贤思齐,而又呐喊着乐观进取地奔向未来,安溪湖头,这块位处闽南金三角的宝地,将以其更加耀人眼目的璀灿辉映着明天,光泽于千秋万世!
湖头四面环山,中间盆地中村落棋布,纵横十余公里。湖头镇的宗姓以李氏最多,其次有苏、陈、林、许、董等。在历史上,李姓光耀门庭,不仅出了一位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李光地,也出了不少进士、举人、贡生、秀才等。
湖头因四面环山,其状若湖,市街长二里许,与蓝溪平行,帮称作湖头。在晨曦初起,或夕阳斜照之下,四面山光与蓝溪水色,使湖头的风景更有一番情韵。湖头白李光地身登宰辅而后,人才辈出,湖头人也以人杰地灵为荣。
乾隆的两个老师的名字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潘仕权——清乾隆皇帝启蒙老师潘仕权,字三英,号龙庵,生于康熙四十六年,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尤精象、数、音律、八卦,著有《学庸一得》、《大乐元音》、《洪范补注》等书,颇得吏部尚书赞赏。在京时为钦天监博士、太常寺博士。潘仕权出生在湘西舞水河畔的荆坪古村,荆坪自古以来就对易经特别信奉,整个荆坪村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龙脉。潘三英出生在这样一个风水宝地,当然很早就接触了易经等天文地理学说,所以他十六岁就进京,雍正年间考补天文生,后授予钦天监,为皇宫中的御用风水先生,撑管礼乐。此时正值大清朝的“康雍盛世”,天下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时康熙最疼爱的小孙子弘历出生了,弘历从小就十分聪明活泼,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但弘历从小就不太喜欢读四书五经的传统八股文,皇上请了很多博学多才的翰林大学士来教他都无济与事。久而久之,弘历都不肯开口说话了,这可急煞了皇宫上下文武百官们。实在没办法,一天足智多谋的大学士纪晓岚向皇上献计:“皇上,听说太常寺有位钦天监潘仕权很厉害,要不把他请来给弘历上上课试试如何?”皇上正犹豫着想:“一个钦天监有这么大的能耐吗?满朝的文武百官翰林院大学士都没有办法,难道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纪晓岚见皇上拿不定主意又说:“那就叫他先试教三天看看,如果太子爷开口说话了就继续用他,否则就把他处置了吧。”皇上还是有点不放心地说:“纪爱卿你看着办吧。”就这样,纪晓岚亲自来到太常寺内求见潘仕权。因为潘仕权早就算到皇上会派人来找自己去教太子,但这件事非同小可,弄不好可要掉脑袋的,所以他一早就在房间里打座念禅。等到纪晓岚来到太常寺找他的时候,他已闭关座禅了,纪晓岚只好在外面等。几个时辰过去了,还不见潘仕权出来,纪晓岚有点坐不住了,但他心里清楚的很,此人博学多才、造诣高深,是不可多得的贤才,不可轻易打扰。所以他只好在外面说:“潘老先生,在下有一事相求,只因先生有事在身不便打扰,我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纪晓岚如期而来,但潘仕权闭门打座,仍不接见。直到第三天,潘仕权才出门接见纪大学士,一见面不容纪晓岚开口,潘仕权就说:“先生是想要我去教太子爷弘历吧。”纪晓岚心想:“果然是高人,早已算到了。”潘仕权接着说:“别的我没什么,只是有一事想请纪大学士先答应我如何?”“先生请说。”潘仕权沉思片刻说:“我只教三年,而且无论我怎样教你们都不准干预我,弘历登基后就准许我告老还乡。”纪晓岚也是聪明人,心想他一定是害怕皇宫里人心险恶,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吧。想到这里也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在弘历六岁时,潘仕权开始做起了太子爷弘历的启蒙太师。他深知弘历天资聪明,只是因为长期受到不正确教育方式的压制而导致的沉默寡言。潘仕权一开始并没有教弘历学习文化,而是找来一帮子年龄相仿的阿哥、格格们陪他天天玩乡下的一些土游戏。晚上就边弹奏自编的宫庭音乐边给他讲天文星相,讲民间神话故事。说来也怪,过了三天弘历真的开口说话了,而且比以前更活泼聪明。这下可把皇上高兴坏了,文武百官也对潘仕权另眼相看,但其中那些个大学士们却不很服气。潘仕权从此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教了弘历三年,期限满了后仍回到他的太常寺做钦天监。这以后,潘仕权几次想告老还乡却都得不到皇上的恩准,弘历登基后还是得不到恩准,因为皇宫上下都不愿这么一位才学高深的风水先生离去。直到潘仕权四十二岁那年,从家乡传来噩耗,父亲年老去世了。这才借丁忧三年的机会向皇上恩准其告老还乡,因为乾隆对他这位启蒙恩师感情至深,临走之前把潘仕权传到身边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您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为使恩师能荣归故里,特为恩师备了七顶官帽,您随便挑一顶吧。”潘仕权沉思许久,回答说:“臣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求高官奉禄。”乾隆感触地说:“恩师真是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呀,我朝如都能像您这样,那我大清江山定能保万万年。”乾隆感动之余御笔给恩师提写了一封圣谕“见官高三级”。潘仕权回乡后,在当地的威望很高,也为荆坪村的文化、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有了皇上赐的这封“见官高三级”的圣谕,在当地的官员和路过此地的文武百官都得敬他三分,所以在荆坪古渡码头边修有一座“下马亭”,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直到解放后才被拆除。清乾隆皇帝老师徐用锡徐用锡,原名杏,字增长,号鲁南,清代宿迁大兴集北汉林庄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登进士,改任庶吉士,授编修,预修《朱子全书》、《周易折衷》、《性理精义》等书,五十四年(1715年)分校会试不久被免官归里。乾隆初年,授翰林院侍读,以80岁高龄参与纂修《三礼》,后以原来官职的品级而告老还乡,卒于家。据宿迁文史资料记载,徐用锡在宿迁城内有别墅一处,位于极乐庵草园南、华陀殿北。徐用锡自幼即以好学知名,后游学京师,遂入大兴县籍,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人。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聘请他教自己几个孙子,并时常同他一起讨论治学的道理和方法。于是徐用锡学问大进,于经、史、性、理,旁及乐律、音韵、历数、书法,都有精深造诣。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宿迁,驻跸宿迁皂河行宫,忽然想到自己的老师徐用锡就是宿迁人,便叫御史传报要去登门拜望。徐用锡闻之,想起当初在翰林院任侍读,由于治学严谨,对乾隆皇帝因年幼贪玩曾予以严厉的体罚,不由地吓出一身冷汗。于是,他与家人商议好,令全家人披麻戴孝,高搭灵棚,谎称自己暴病身亡。乾隆皇帝驾临徐府,一见老师突然过世,心里非常悲痛,便决意要前往祭拜。徐用锡于灵榻上听得真真切切,因为是装死并未入殓。也想,要是乾隆真的拜了他,事情就闹大了,便急忙折身爬起,扑跪到乾隆皇帝面前请罪,说明自己装死的原委,请求乾隆皇帝治罪。哪知乾隆皇帝听了哈哈一笑,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大加赞赏他当年治学有方,如果不是先生昔日谆谆教导,乾隆哪有今日如此的长进呢?言罢,君臣重新使礼共叙旧情。为此,乾隆皇帝宿迁拜老师的故事,一时在城乡传为佳话。徐用锡死后葬在宿迁北马陵山西麓(今属新沂市),就是人们常说的翰林墓。墓三面环山,前临绿水。在墓的东面右侧另有9座小山丘环绕墓地,当地人称为“九龙抱珠”。墓前有碑,碑文镌刻的是“清侍读徐公用锡之墓”。过去,墓地有族人出钱请人看管,现墓与碑保存完好,是马陵山名胜景点之一。
安溪出过什么大官?
罗豪才
全国政协副主席。
男,汉族,1934年3月生,福建安溪人,致公党成员、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
1951年4月至1952年7月在新加坡被英殖民当局监禁。1952年至1956年广东省广州知用中学、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学习。1956年至1960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60年至198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系副主任。1984年至1985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1985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1986年至1992年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北京市侨联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992年至1993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侨联主席。1993年至1995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1995年至1996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6年至1997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7年至1998年致公党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8年至199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9年至200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0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榕村,安溪湖头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壮宦48年,操守清廉,鄞政恤民,育材举贤,黜墨击贫
说实话是真的不少其实很稀的女娃拖行说很多女。有的你可能也都不知道,不过你多了解了解也行,这些人可能不太为人所熟知,但是安溪确实是一个好地方,好山水育好人,
康熙时代最有名气的几个汉臣是?
陈廷敬,清代人,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 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上世纪末,陈廷敬后人、蜀中隐士陈光美病逝于四川乐山,其孙子陈恩田不负先辈遗训,在国学领域成果非凡,目前是当代跨领域华人学者、著名书法家,著有《大中华赋》、《中南海记》、《清字文》、《乐亭序》、《新重庆赋》等文字作品,目前出任澳大利亚ISTS(国际七三学社)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廷敬另一支后人出现了跨领域经济学家,畅销书作家陈云博士,幼年天资聪颖有过目成诵之誉,圆周率小数点后2000位数字倒背如流。1997年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破格录取后获得经济学博士。著有《30岁之后,用钱赚钱》《未来30年用钱赚钱》。陈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内外瞩目。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离石)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湖头乡人。清朝著名的清官、理学名臣,也是有争议却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其中还有段故事)。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明末以来,战争频仍,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水利失修,水患频繁。至康熙亲政,把“平三藩”、整治河务和漕运列为首先办理的大事。
奉天盖平于成龙,属汉军镶黄旗人,曾任直隶巡抚、镶红旗汉军都统、河道总督、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加赠太子少保,卒后谥号襄勤。当时民间流传谣谚:“前于后于,百姓安居”。本文所要介绍的是后者。(史称小于成龙) 小于成龙,便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清官”。该篇既没有通常大型历史小说的恢弘场面 ,更没有时下流行的狎情、武打、搞笑 ,以一系列的故事深刻描述了小于成龙“以亲民为心,尽亲民之职”。是一部反腐倡廉的生动历史教材。为官心清正,爱民意切至,颇有声望,与乡民同心声……
黄锡衮(1621-1707年)福建晋江潘湖人,又名炳朱字宗麟号肇盛晚号潘湖叟。糊口尚德天伦房。明金湖武士黄一鲁字国参号滨南曾孙,初祖元处士赠征仕郎天麟黄权之十二世孙。年七龄能诗,日诵千言,蚤岁母徐以俪受以书,辄念不忘;父黄振宇授以语,应答如响;就学于郡城南潘湖仁颖书院糊口乡塾。祖父仁颖书院山长黄魁南。受知于房师汤晴岭邑尊及舅父徐以任之门,少有才名。弱冠为诸生,治学严谨,俭约厚道,风节高峻,诗翰清美,素有名望。十九龄与族亲黄志美同中钟垣榜举人;二十龄与本邑霞行张潜夫同中魏藻德榜,联捷三甲第十五名进士;明末授广西巡抚,后弃官读书于武鸣县起凤山东峰读书岩,与黄燝作诗相唱和。崖书朝阳鸣凤犹存。世乱归家。清顺治五年复考选庶吉士授弘文院检讨,八年晋翰林院编修、受命典试江南。转工部郎中、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九年旋任巡按广西兼理湖南清军盐法,十年迁浙江道监察御史,丁未升通政使司通政使潘湖叟黄锡衮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迁湖广右布政使、转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十一年授弘文院内阁学士。建言撰修太祖太宗圣训被采纳;乙未秋寻丁父忧归故里守制三年后复原官,辛丑春丁母忧十二月癸未休致回籍,服除召回京师。十三年晋大理寺寺丞,十六年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康熙元年迁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六年例加一级臣晋通奉大夫、兵部左侍郎,致力整饬纲纪澄清吏治;五月兼理兵部事,考核百官,推行教化;他清慎待已,慈惠逮民。壬子平抚“三藩”叛乱,率军经略抵御参与叛乱的耿精忠等部,以平寇荣绩有旨复召入阁寻解兵部务直讲筵官,其它兼官如故。
朱国治(?—1673年),清朝汉军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顺治四年(1647)贡生,授固安知县,擢至大理寺卿。顺治十六年,任江苏巡抚,上疏献策抵御明郑成功入长江之师。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又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顺治十八年疏言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均为抗粮,后全部褫革,是为“奏销案”。又在哭庙案中,罗织罪名杀害苏州金圣叹、倪用宾等人。 影视作品中的朱国治康熙十年(1671)补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在任期间克扣军粮,导致生变。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正时欲胁降,他严拒,被杀。身为吴三桂将士分而食之,骸骨无一存。三藩之乱平定后,清廷将朱国治列入“忠义”死难臣子之列,加以褒扬优恤。《清史稿》中被列入“忠义传”中。
曹寅,汉族‘满洲人;清文学家,号荔轩,又号楝亭,生于顺治十五年(1658),卒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先世为汉族,原籍奉天辽阳(今辽宁)。自其祖父起为满洲贵族的包衣(奴仆),隶属正白旗,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准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曹寅是小说家曹雪芹的祖父。
张廷玉(1672 年—1755 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 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 张廷玉像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 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拆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不仅加强了皇权统治,避免了政出多门以及失、泄密现象的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办文机构,保证了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为利用和编撰方略(志)提供了方便。
姚启圣(1624-1683)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杰出政治家,曾担任福建总督,当政期间以执法严明著称。姚启圣(1624年-1683年),浙江会稽人,字熙止,号忧庵,从小就有豪侠之气。有一次他游萧山,遇见两个兵卒抢掠一双女子,姚怒夺佩刀杀了那些健儿,把受害女子放走。康熙二年他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被授以广东香山县知县。性爽朗,视钱如粪土。关心故乡绍兴建设,曾修郡邑庠及三江闸、西江塘。
王鸿绪(1645-1723)清代官员、学者。初名度心,中进士后改名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华亭张堰镇(今属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曾入明史馆任《明史》总裁,与张玉书等共主编纂《明史》。为《佩文韵府》修纂之一。后居家聘万斯同共同核定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献与玄烨,得刊行。一生精于鉴藏书画。书学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润之趣。为董其昌再传弟子。著有《横云山人集》等。
周培公,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人物,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平定察哈尔和吴三桂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挽大清于危难之中。周培公,汉族,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人。 康熙年间刊刻的《先贤诗佩》卷五记载:周昌,字培公,宛城人。父早丧。先生娠甫十岁,李自成寇荆郢间,母孙夫人殉难死,先生落魄无依。为州卒小吏,旋附显者入都门,充内阁供奉。康熙丙辰,固原提督王辅臣叛,先生进谋曰:“关陕天下之脊也,吴逆(三桂)不从川据陕而恋栈常岳间,诚出下策。今辅臣举足轻重,实系天下安危。虽因一时激变通吴、耿(精忠)二逆而心念国恩,犹盲之不忘乎视,痿之不忘乎起也。倘得能言士谕之,必复降。
黄梧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平和县衙当差役。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镳,反清复明。是时,黄梧虽为差役,但他“饶智勇,喜任侠”,久有投郑之心。不久,他与门役赖升密谋,杀知县,往投郑军。郑成功对他的机智勇敢颇为赏识,委以中权镇左营副将。顺治八年,黄梧升为英兵营统领。顺治十二年四月,升任英兵镇镇帅,不久改任前冲镇(今海澄)镇帅。八月,黄梧与前提督黄廷、左先锋苏茂同被派驻揭阳。 顺治十三年,清平南王尚可喜统兵万余回夺揭阳,使郑军损兵折将,败归城内。同年三月,郑成功论处揭阳丧师之罪,斩苏茂,黄梧被记责,“戴罪代守海澄”。黄梧虽免一死,但揭阳失利,他曾从恿苏茂进攻因而“心终不安”,另一方面,对郑氏“刻薄寡恩”感到心寒;同时认为清统一天下为大势所趋,遂萌发投清意念。同年六月,他和苏茂的堂弟苏明率众献海澄归顺清廷。 黄梧此举不仅使郑失去数百万计军械粮饷,而且失去一个拱卫厦门的重要据点。清顺治帝为此于同年封黄为“海澄公”,给予敕印,开府漳州;顺治十四年,追封黄梧祖上,并赐金在他家乡霄岭营造宗祠。对此殊荣,黄甚感新主之恩,实心任事,戮力征战、屡建战功。顺治十七年,黄梧晋太子太保。康熙六年,康熙表彰黄梧,授一等公,准袭12次,并赐予金匾。 康熙十三年,黄梧病逝于漳州,终年57岁。
施琅,祖籍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1] 施琅画像施琅1651年随郑下广东南澳勤王。后因与郑战略“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假人员返回厦门,时遇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时施琅亲率身边六十余人主动抵抗,勇不可挡,杀死清军马得功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擒,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清初著名将领。施琅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由于“施琅背郑降清”,施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分歧。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历史上李光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