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罗氏源流考
(1)容县罗氏基祖
容州市境内罗氏基祖,是自宋、元、明间,陆续从广东徒迁入容定居的。目前有不同基祖宗支十多支。分布在容州境内八十多个村落,后发人丁计不少于19000多人,裔衍人口超过2000者有沙棵罗、长河罗、大鹏罗、六王罗、泗关罗等基祖。其它宗支:如黎村罗、菠萝塘罗、三窝水罗、西章罗、绿荫罗裔发人丁累计也有800以上。
沙棵罗氏,先祖从广东嘉应州宁县东厢地迁居罗定东安川心白石社。入容始祖仕旺公于明末崇祯年间到自良圩谋生,于清初移迁顺里太平沙棵垌开居创业。二世显贵,配刘氏,生六子:名威、名亮、名广、明兴、明秀、明发。现黄蟮堂、平坡、中信、旧洲棒射村均属沙棵基祖后裔。台湾、南洋各国亦有仕旺公后裔客居经商。名誉 、名秀、名发子嗣有待查实。仕旺公裔今已衍发至十五代。
松塘、长河、白饭三处罗氏,同属来自粤东韶州英里,信务社黎垌。四世祖时诸兄弟各自谋生,淑仕公由黎垌移居水边鸟石垌。六世祖英玉于清乾隆初年由广东到长河街对面香塘入赘黄家江氏。七世祖昌鼎也迁籍容县长河街。昌武公迁至长河冲松塘。八世清汉公由长河街移居白饭口。清洋公居白饭冲肚。从此形成四大房永世长兴。
六王罗氏-远祖始于隋朝末年由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垌葛藤村,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白石社珠玑巷定居。宋淳熙年间,因战乱,吾祖特公,名国器,举家逃至广西梧州府岑邑荔王(即今南渡镇荔王村)沙梨化定居。后裔大经公于明末清初年间,迁容六王镇维村定居。距今已300多年,大经公乃容县六王始祖。后裔分居维村、大公、六位、六槐、谭螺、谭禾、双头、座塘、上垌等村镇。
大鹏罗氏-是洪德公后裔。其分支文享公移居福建漳州,生四子,三子德成、四子德昭迁兴宁铁罗坑开基。数年后德成公迁南雄珠玑巷白石社,配陈氏,生二子:章麟、章恒;章恒长子纪公移籍顺德;次子纲公迁居罗定;三子绩公迁居阳春;四子继公迁居岑溪西乡黄荔花梨地居焉。数年后,继公之次子第元迁居顺里长奇,约于明末移居风水宝地十里大鹏创业。入容至今裔发到十九代,丁旺势强。后裔散居各地,或居台湾、马来西亚等地,民国文官司武将曾称誉容州。
泗关罗氏入容始祖贵仲公,祖籍广东德州合龙村五府社,于明朝天顺七年迁籍容县,先在东华瓜村暂住,后迁泗关雍塘定居。后裔发展到二十三代。莲塘罗、长兴罗、石寨罗、松山罗、县底镇罗、东瓜罗、平山罗、北流小一里塘头罗均源于贵仲公宗派。
(2)贺州地区罗氏
贺州市信都地区包括信都、甫门、仁义、灵峰等乡镇,古称封阳县,为罗姓聚居地,有“无罗不成县”之谓。有罗氏人丁六万多,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
* 十甲始祖为珠系47世孙彦政,于明朝洪武初年因避乱,自金陵(今南京)徙迁广西平乐封阳县芦冈(今贺州甫门三元村)开基,为最早迁居广西桂东地区罗氏开基祖之一。600多年,繁衍25代,七传元绅,开基贺县桂岭白泡罗屋寨,元轸分迁桂岭黄寨,八传辅明移居公庆,健儒占籍贺街,九传万殊分迁大宁杨梅,万兴分居桂岭莲花,启运移迁桂岭平安,元谓移籍门楼等。彦政后裔播迁贺州甫门、信都、仁义、灵峰、步头、贺街、鹅街、桂岭、公会、莲塘、大平、水口、沙田等乡镇、柳州、梧州及广东封开县南丰等地。其班衍诗日:
彦福显荣化,富元焕英昌,祥应泽润色,品超益世扬,义厚渊源久,仁深对誉香。
* 三甲仁义渭河罗氏始祖47世彦邦生四子:仁通、仁祥、仁富、仁贵,分四大房,其后裔57世子茂为仁义渭河开基祖,配黄氏,生子仲回→复诚→宗经→贤重→璧,字东晟,浙江会稽县令,升靖江府事,配张氏,生七子:一龙、一凤、一麒、一麟、一鲲、一鸿、一鹄。
* 一龙,字子云,配卢氏,生三子:大顺、大化、大治;大顺子孙居石龙,分支苍梧沙头横江大片村;大化子孙居渭河;一麒配陈氏,生子大本,后裔居大荣、牛坪头;一麟,字瑞书,配冯氏、祝氏、黎氏、陈氏,生二子:大相、大魁;大相子孙居渭河、大荣、勒竹、西辇、官坡;大魁子孙居渭河、浮莲、百福;一鲲,字云衡,配蒙氏、黎氏,生五子:大观、大焕、大彰、大壮、大霖;大焕子孙居渭河寨荔枝根、旺民寨;大彰子孙居渭寨;大壮之孙显杰自仁义渭河移居新田、獭窝、西辇、双桥、关塘坪、渭河;一鹄,字云隐,生三子:大宾、大卿、大年,后裔居渭河、林洞。
* 48世礼三公,由南京移居三甲仁义村开基。生二子:以良、以才,分二大房,已繁衍25代,传至十六传碧龙,支分本坊东冲东庆村开基。
* 甫门三冲桂洞开基祖彦从公,于明洪武三年跟随权叔祖朝秀(时任桂林临桂县知县)到衙议事。叔祖解组回京,彦从公则来封阳县沙田寨升科开垦,其后移迁三桂洞立籍,至今已600多年。
* 甫门笛口村开基祖彦兴,字兴诗,明洪武初年因避乱,自南京迁此定居。生三子:福经、福缘、福红。至今历600余年,世传二十四代。
* 莲塘基祖65世纬经公,清乾隆庚寅岁生于广东兴宁,与弟纬卓迁广西贺县莲塘。兄配林氏,生二子:胜奇、凤奇;弟配林氏、生子:爵奇,已延衍九代。
* 大拱桥罗氏基祖应为52世9公后裔。因族谱被虫蛀,先祖名讳失考。十传至福林、福炳、福康兄弟;福林配陈氏,生五子:仲弼、仲昭、仲兰、仲径、仲八;福康配刘氏,生子魁英、仲广;福康偕侄仲兰于清同治三年自长乐县棉洋镇坑口迁贺县莲塘大拱桥立业,至今已衍八代。
* 沙田基祖为南秀、应良和昌火、昌旺兄弟。南秀自惠州归善县青潭约何洞社三坑杉子园迁贺县沙田逸石开基;至今已七代;应良自广东徙广西昭平县水源冲,后移籍贺县沙田帽山,已生息七代;另有庚先、桂福、苟秘先祖,分别由广东嘉应州或公会、钟山羊头迁入,上世欠详。
* 南乡基祖为法政、法旺兄弟。于明朝成化二年二月初八随带湖南乌石庙祖宗香火,自湖南江华县金田洞锁枝寨徙迁贺县南乡竹根寨落籍,至今已传23代,子孙分居初洞、大汤、杉木、大宁、螺石等地。配黎氏、陈氏,生子玉和、元春、元光;车地基祖穆汉公,则由贺州桂岭白泡迁入。
* 大平古那基祖尊明公,原籍广东怀集石东乡大村,于清咸丰元年携妻、子启文、启成迁入,已传六代;另一支现和公则于清咸丰戊午岁,从苍梧到沙头深塘雅运冲迁入,已衍六代;大平街文韬公,由广东清远迁广西苍梧沙头,迁移居贺县大平,已传十代。
* 沙田道西基祖57世经凤公,是昭远-友臣后裔,原籍广东兴宁县黄塘里,生子统仑;统仑,妣余氏,生二子:炳臣、伟臣;炳臣生子元洪、元习;元洪,生五子:传秀、接秀、立秀、春秀;立秀与弟春秀于清末由广东兴宁县黄塘里龙坑堡,以沿途补鞋为生,迁来广西贺县沙田道西开基立业,妣梁氏,生二子:世琳、世兰;世琳妣黄氏,生三子:永福、永禄、永章;世兰妣彭氏,生四子:永利、永祥、永礼、永龄;春秀妣国氏,生子世球;世球生子永安。
* 三川坡罗氏基祖为元善公后裔:50世元善→51世洪进→52世铭9→53世9→54世才胜、才利、才荫。
▲才胜→55世赫恕→56世福进→57世应聪→58世鸣→后裔元琳由龙川迁贺县三圳坡开基。
▲才利→55世友全→56世福孙→57世应养→58世龙→后裔元琳由龙川迁贺县石龙湾开基。
▲才荫→55世先聪→56世文晋→57世经一郎→58世日化→后裔作成迁贺县桂岭上咸开基。
贺州地区人杰地灵,罗氏后裔昌盛,崇文重教之风浓炽,贤人英才辈出。明朝有藩内府六镇正统兵,官都督府兼提督锦衣卫锦鼎公;广东 万州通判罗毓;清朝出过进士罗易赞等共十八人;民国有第一届国大代表、广西省政府咨议罗世泽、曾任两广总督卫戌警备司令、广西省辛亥革命军统领,授六等文虎勋章罗世甫、国民革命军第七独立团司令、陆军少将罗传扬等;今有留美博士罗宇、留德博士罗三胞兄弟及一批多才博学后昆。
(3)钟山罗氏基祖-支分太平、上洲表塘等地
* 清塘江和基祖启鸣公原籍江西吉安,于明朝迁湖南承德居焉,后转迁清塘开基,迄今历300多年,廷衍十五代。五村岭基祖福位公携子正明、侄正祥,于清咸丰年间由湖南衡阳府清泉县塘河皂入,迄今历150余年,世传九代。大埠屯基祖时稳公,原是富川红花古楼元金公之苗裔,移居大埠屯至今已繁。
* 同古路底基祖善武公,因生活亿迫,于清康熙年间从广东流浪到钟山公安新妇山暂住,后移籍同古路底村,迄今世传十五代。裔孙罗锦新留学美国,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同古板桥基祖赞胜公,于清康熙年间从湖南迁入,已世传十八代。
* 英家东平门楼竹村基祖广通、广英、广兴兄弟因逃荒,于清咸丰年间从广东阳春县梆井寨移居该地,迄今有150多年,世传九代。溪波基祖正纪,又名元祥,于清康熙年间由红花古楼村移居牛庙,后又携子自会、自学入籍古楼开基,迄今已300余年,传十四代。
* 上洲基祖上科、上达、上美兄弟,于清朝中叶从外地迁居于此,迄今250多年,世传十二代,并分支立头村、大平村、羊头街、同古等地。
* 东乐街基祖道和,其先祖永芳,从江西逃兵荒到湖南永州喜塘乡陡村立籍,十六代至道和公于清光绪年间,再迁东乐立业。笋塘基祖庆进公,于明朝末叶,从湖南入迁于此,迄历400多年,传廿一代。
(4)藤县罗氏基祖-支分木依、梅冲、木花咀
* 木依基祖舜一、舜二兄弟,其先祖于清顺治十六年自广东翁源县醉翁岭九牛铺迁梧州居焉。三传舜一、舜二兄弟迁瓦窑大屋垌开基。其后舜二公以卖墨砚为生走江湖,走向不明。其长子振亨,于清乾隆五年迁石桥乡木依村开基。已衍十四代,有红丁2500多人,并支分和平雷庙、韩冲、大心坡、大平瓦厂、大塘、平福古凭,古龙大村、合龙、上寨、四竟、水儿冲、东荣夏垌村等地。
* 新庆梅冲基祖喜振公,其先祖居金鸡秀成村,生三子:长子移籍容县,次子居天平乡,三子迁梅冲开基,支分巢垌,延衍十二代。
* 金鸡木花咀基祖仁慈公兄弟,于清康熙年间从广东龙川县宁都耙卡社迁藤县北流河口后,兄弟分手,一溯浔江而上,后下落不明。一沿北流河、义昌江走,到达金鸡大平、白藤山、文帝等地暂住数年,最后定居木花咀开基。已历300余年,传十二代,后裔1000多人,分支打铁咀、扶泥垌、学沙村、古相、旺国、苍梧夏郢、倒水暨南宁、柳州、梧州及云南等地。
(5)富川罗氏基祖-支分竹稍、观音塘、大田寨
* 竹稍基祖文富公,于清康熙年间,由湖南江华县涛圩枧头村迁入,迄今世传十七代,裔孙朝才公分支本榔寨亦已繁衍十一世传。
* 观音塘基祖芳盛公,清末从湖南江华县塘下洞迁入,到今已繁衍七代。
*柳家乡大田寨基祖万盛公,于清乾隆年间从湖南道州流浪至此定居。
(6)、苍梧罗氏基祖-支分京南纯涌、夏郢沙路、分界村
* 京南纯涌基祖显真公,明朝中叶由广东南友珠玑巷迁广西永淳县,后于正德初年移居纯涌开基,迄今历400余年,繁衍二十代。其十四传孙罗栋材,登清光绪庚寅恩科进士,授广东川县正常兼理化州府职;罗梁材,中同治十年举人第一名,任广东封开县正堂,擢封开府府台。
* 京南城洞 冲尾基祖文敬公,于清顺治年间由广东迁入定居,迄今已历300多年,世传十七代。二传法通、法纲;三传芝英、芝杰。裔孙分居多贤、龙江水、立蛤、狮寨、古东、文科等地。
* 夏郢沙路村基祖海真,原籍江西。相传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南雄珠玑巷迁思委喜祚村定居,迄今已历400余年,世传21代。清乾隆年间,八传罗锦灿赠文林郎,其子瑶光、孙秉学父子荣登进士。
* 分界村基祖志统,于清康熙年间由广东罗定县连滩村拭携妻史氏、子君相、君锡、君荣迁入,迄今已历200多年,世传十二代,君荣后裔支分梧州珠品村定居。
(7)、柳城罗氏基祖-支分古仁、西安村
* 沙埔古仁罗家屯基祖华公,由贺县莲塘长岭迁入,至今已衍七代。另一基祖新福、新德、新全兄弟,于清光绪三年,从昭平巩桥对步村迁入开基。
* 西安村基祖朝瑾公,为洪德大六公后裔。于清同治年间,朝瑾公后裔其恩由广东恩平西路坪塘上村迁柳城县西安村西岸屯定居,迄今120余年,世传六代。
(9)、兴安罗氏基祖-支分升坪、白竹园、铁炉村等地
* 升坪大神岭基祖春益公,原籍湖南湘乡,由于兵灾,移居广西兴安华江升坪村开基。裔孙分居升坪三条糟、大岭老、老街等地。
* 白竹园基祖能公,于明 弘治成戊午年由江西吕仑县蜈蚣坝迁徙湖南东安井头圩鲁家田,后迁广西甸村、花桥罗家、曾家园、白竹园、全州炭棚、杨家庄等地。
* 畔村基祖庭华公,于明万历年间由江西瑞金迁入,迄今历400余年,世传十六代。
* 莲塘新村基祖兴辅公,祖父贤佐,原籍江西吉安府理民县急水滩鹅经大丘,进士出身。于明永乐乙未年升授湖南永州知府,落籍城北石马塘。至七世祖仁卿公迁居零陵县辛兴里九甲小板田,繁衍至二十代。清乾隆庚申年由臣廉公升授广西安县正堂,而定籍西乡大营村。支分娘娘庙、通济、戴花铺、大溶陆家凸等地。始祖圣授公迄今660多年,传世30多代。
*湾岭基祖必富公,原籍江西广陵府(今吉安市)赣江上游之罗家头,于胆正统四年迁湖南新宁县金石田中。妣彭氏,生四子:荣、贵、铭;荣迁居西蜀;贵迁云南立业;华、铭兄弟随祖居金石镇石湾田中。华公传十代,至正满公,其子:成成柏从湖南移居广西全州县蕉江乡石桥村。于明正统戊午年,我祖时王、时相由湘迁入,而进显移居洞江司门台背,迄今历562年,繁衍二十四代。
(9)、灵山罗氏基祖-支分那案、大竹麓等地
*太平镇那案基祖贵松公,乃是洪德-大一公十二传裔孙。于清康熙丙午年从广东高州府石城县丹竹水村迁入。迄今已衍传十五代,1,000多人。后裔支分那案、那露、平天、那雾塘等地。
*太平镇大竹麓基祖光松光,是洪德-大一第十二代裔孙。于清康熙丙午年,从广东高州府石城县丹竹水村,与贵松史弟同迁广西灵山县,光松公占籍大竹籍大竹麓开基。后裔分居大山村等地,已传十五代,100多人。
(10)、合浦罗氏基祖-支分总江口、上那隆、白沙湖口
*总江口基祖世雄,号茅坡。于明正德年间,随母曾氏淑兰从福建汀州府迁徙灵山大山,后又移到合浦 总江口开基创业。迄今已传十八代,20,000多人。后裔支分西场、岑屋寮、北海、南康、乌家、沙岗、星岛湖乡、那丽等地。
*上那隆基祖尹赞公,生于清康熙庚子年七月肝广东潮州瘁大埔县大麻乡。于康熙年间迁徙广合浦西场上那隆立业。至今已传十四代,1,500多人,分布西场圩、马屎沟等处。
*白沙湖山罗氏,源于广东大埔湖寮洪德-大一公后裔。于清乾隆年间,德垂公十七世系罗上凤
湖寮三塘辰、唇随主考官览廉州府,慕恋山清水秀,携妻儿卜居白沙镇开开基创业。二百多年来蕃衍十代:上凤生五子:书登、标登、榜登。书登嗣子公缵(诗登长子过继)生子安喜(失考)。诗登生三子:公赞、公硕、公乘(失考)。标登嗣子长庚(揖登长子过继,失考)揖登生八子:长庚、长宁(失考)、长寿、长发(失考0。长寿生三子:安谦、安埠(失考)、安澜。安谦生子宪斌、安澜生四子:宪敏(失考)、宪淳(失考)、宪明、宪达。
(11)、钦州罗氏基祖-支分板城
板城基祖宥广公,乃洪德-小六公九传裔孙。于明嘉靖年间,与同乡古屋村兄弟一起从广东嘉庆州松口溪南下寨迁钦州板城立业。迄今已传传二十三代,繁衍15,000多人,分布于小董、大寺、贵台、久隆、大番坡、明阳等地。
(12)、横县罗氏基祖-支分南岸、中团村等地
*新福南岸村基祖元广公,字振扬,乃洪德-小九-新翰第十世代裔孙。于清代嘉庆二十年,由广东归善县梁化屯水井乡迁入。迄今已传十代,繁衍500多人。
*校椅镇中团村先祖枝通、枝发、枝旺三兄弟,明朝年间人氏,从何处迁入待考。繁衍至今已廿一代,1200余人,是横县大姓之一。其衍为;枝有朝惠,明传国宝,金玉文中,圣法思达,士居正大,广其仁声。至“广”字辈为廿一代。
(13)、邕宁罗氏基祖-刘圩班岭
刘圩镇班岭罗村基祖海好公,于元朝末年,由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广西南宁苏罗安吉,后移籍邕宁罗村落业。至今传世二十四代,6,000多人,后裔分播于百济板罗、屯元、佃肥、灵元、山尾、罗屋、长滩殿城、小董老罗岭等处。
(14)、马山县罗氏祖先来自多路。其中一路来自山东。传山东祖先罗彪生四子二女。长子罗洪周、次子洪胜、三子罗洪忠、四子罗洪昌。洪周、洪忠、洪昌三兄弟于明随王守仁南下广西。战事结束。洪昌留在马山。现在的百龙滩镇的弄昌、大隆 、大完、在球各村罗氏大都是洪周子孙;现在的合群、乔利等乡的罗氏大都是洪忠的子孙。
另有加方、古寨一带的罗氏,部分是从河池一带迁来的洪昌子孙。加上从广西各地迁来的罗氏子孙,其人数在马山,已有万人左右。
(15)、岑溪中村基祖
岑溪南渡中村始祖罗第合是洪德公后裔。先祖由福建移居广东南雄珠玑巷白石社。明末期间因世乱,其斗恒公之四子各分散谋生:长子纪公一支迁至顺德;次子纲公一支迁至罗定;三子绩公一支迁至阳大;四子继公携子第荣、第源、第合同避难至广西梧州府岑涨县西乡黄荔花梨启。越数年,第荣迁北流鸭榔;第源迁容县鹏冲;而第合则留居黄荔花梨启。妣廖氏,生一子:嘉现;嘉现妣陈氏,生子锡俊;锡俊妣廖氏,生子大任;大任由花梨启再迁现止中村。迄今千300余年,世传十五代。八世孙罗桂中已丑科举人;十三世孙罗宗南毕业于政法大学,行广西自治区荣改局书记;罗桂松(女)毕业于广西大学,任自治区物资厅副厅长。
(16)、昭平古盘等地基祖
*仙回古盘始祖罗任才,原籍广东翁源县。于清朝中叶期间携子罗新仔现址而居,迄今已历200余年,传世十三代。其八世孙罗绍徽北京大不毕业,民国时期曾任《梧州日报》社长和广西恭城、都字、永淳、荔蒲、花梧等县县长及平乐专员兼保安司令、昭平县国大代表。
*古袍花罗村罗氏,是花梧县京南纯冲开基祖罗显真的后裔搬迁来此定居,迄今已繁衍十九代。
*走马坪大坡罗氏,是该县北陀黄竹阁开基祖罗天赋的后裔,迄今世传十一代。
(17)、宾阳罗氏基祖
始祖华爵公,号义勇,行罗四郎,祖籍福建漳州府平和县延藤村人,于明朝崇祯年间任广东高州石城县都闻府副总兵,擢广西南宁左江总戎,莅任而终。妣曾氏,生一子:奕乾,号大郎,年方九岁,难回福建,祖妣携子卜居广西思源府宾州马村团居焉,即今宾阳县芦圩镇大罗村。生殁未详,塟于马坡岭二龙岗。妣钟氏,生三子:大郎(妣蔡氏三娘)、七郎(妣范氏一娘)、十郎(妣江氏三娘)。后裔已衍二千多人,分布于宾阳、上林、鸣武、来宾、田东、龙州、都安、海南等地。由于世远年湮,族谱残缺,只知派衍。
华乾元国广汉正焕世承,先锡儒仁本,书声日庆明。
(18)、东兰丹州基祖
邕祖罗海玉、原籍山东。于宋元9七年随狄青将军南下,后定居东兰丹州。至第八代孙罗世贵在九里府做官,世贵之子罗国才从军,入王守仁部。后定居忻城县新圩弄岑村板老屯。罗国才生九男一女,具后裔散居于忻城、来宾、上林、马山等县地。
(19)、忻城新圩基祖
始祖罗国才,原籍山东。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随同王守仁督师广丁。而后解甲归田,卜籍忻城县新圩乡弄海村。生九男一女,公将其宝剑折为九段,分给九子各持节,作为久后相认作凭证。公殁后塟上泵。从鲁至桂已有600多年,子孙繁衍至“士”字辈,世传十六代矣。
(本基祖史料由罗敬波、罗绍彰 罗斌、罗森 罗宾、罗仁甫 罗居殿、罗居俐提供)
宋代的大谢和小谢指的是谁
谢灵运和谢朓
大小谢,指的是大谢“谢灵运”和小谢“谢朓”。谢灵运,东晋人,是山水诗的开创者,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谢朓,南朝齐人,因与谢灵运的经历非常相似,因此被称为“小谢”,他的山水诗风格清俊秀丽。
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汉族。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因为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后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谢灵运他发明了一种木屐,后人称为“谢公屐”,就是为了纪念谢灵运。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诗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谢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父谢纬,官散骑侍郎,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初任豫章王太慰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意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后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当今我国广东省十大姓是那十大?
一 陈姓
陈姓在潮汕人口超过10%,在澄海甚至超过20%,在湛江市区也超过10%,在广东的比例应该超过了8.5%,接近9%(考虑到在广州、粤北、客家等许多地区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二 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达到10%(如电白、化州,原茂南区则不如陈姓),另外还是鹤山、怀集、梅县、五华等地的头号大姓,在潮汕地区总体比例只有6%,在全省来看应该有7.5%左右.
三 黄姓
黄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过在台山这些地方有着极高的比例,全省应在6%-7%之间。
四 张姓
张姓在粤语地区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间(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过5%算较高的了,据说在开平更是前两大姓),而在潮汕地区张姓有4%-5%的比例,张姓在粤北、粤东北的客家地区是五大姓之一(陈李张刘黄),在大埔、蕉岭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个别地区达到7%以上,就全省来看张姓大概有4.5%左右,稳坐第四位.
五 梁姓
梁姓是纯粤语地区的前四大姓(陈李梁黄),特别是肇庆、云浮地区的超级大姓(我们要留意这正是粤语的发源地),在至少两个县是第一大姓,还有几个县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过6%个别县甚至达到10%!
另外在顺德、中山、新会、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过10%,同属粤语区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间,即便在雷州话地区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区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张姓之后,大约在4%-4.5%之间.
六 林姓
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东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区排第二,达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对较少,普遍不到3%(在新会及个别县超过5%),就全省来看总人口和梁姓相仿但还要略少.
七 刘姓
刘姓是客家地区五大姓之一,在兴宁、南雄等地人数极多,超过6%,在广州的粤语区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陈姓当地最多),另外在个别粤语区也有很好的表现如高州,不过由于在珠三角、粤语区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应该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八 吴姓
吴姓是南方大姓,在粤语、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过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于超过4%的"超级仓库"不多,所以人数还不如刘姓多。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
九 杨姓
杨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过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过了2%到3%,在如电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总体应该超过2%.
十 罗姓
罗姓在粤语、客家地区普遍有超过1.5%甚至3%的表现(部分地区更多),但很难超过2. %的人口比例.
扩展资料: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姓氏
朱元璋与沈万三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故事:
据《留青日札》记载,当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万三与其弟万四(沈贵)在两浙豪富中首先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太祖军食,多取资焉”。但是贪得无厌的朱元璋却要“务罄其所有金”,想方设法来消耗他的家财。据董谷《碧里杂存·沈万三秀》记,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见他,给他一文钱要他生利,从初二开始,一文取两文,初三日取四文,初四日取八文,每天翻一倍,亦即按等比级数增长,以一月为期。沈万三不知就里,欣然接受。哪知回家一算,一月之后,该付给朱元璋利息为五亿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九百十二文。按,洪武钱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则共计三千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四百三十二斤。沈氏虽富,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盘剥?
除了巧取,还有豪夺。有一次,朱元璋召见沈万三,要他每年“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还命他造六百五十间廊房,养数十“披甲马军”,并对他的田产每亩征九斗十三升的重税。沈万三大概也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想主动报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1373)前后,当他得知京城(今南京)要筑城墙时,就主动承担了修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的任务。当时的南京城墙全长三万七千一百四十米,合七十四华里多,朱元璋的筑城计划,仅造砖一项,便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相当于军区)、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一人负责的城墙,占整个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他以一家之力,是怎样如期完成的?没有人知道。
今南京水西门外,有座赛虹桥,相传为沈万三儿媳所建。明人记载,沈万三建造数桥之后,很是得意,便在家中炫耀。谁知儿媳很不以为然,便用私房钱悄悄建了一座桥。该桥“工巧宏丽”,比公公所造之桥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把它叫做“赛公桥”——儿媳尚且如此,可见沈家确实实力不凡。沈万三处于事业巅峰时,他的弟弟沈贵(万四)已看到危机,曾写诗劝他说:“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何事百年长久计,瓦罐载酒木绵花。”要他低调做人,从事耕织,但沈万三没有听从他弟弟的话,终于招来了灭顶之灾。
沈氏家族败落之谜
沈氏家族的没落是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次打击大约在洪武三年(1370)至六年(1373)。朱元璋统一天下后,沈家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即便是沈万三已经不在人世,沈家也没人充军云南,但经过这番折腾,沈家的财富也蚀减过半了。再加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对江南富民采取了严苛的政策,多次强制迁徙,并课以重赋,从此之后,沈家也就一蹶不振了。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的春天,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旺之子)沈至、沈庄先后入狱。《故沈伯熙(庄)墓志铭》记:“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绁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入则抱其兄痛泣曰:‘吾兄素羸,不堪事,今乃至于斯耶!’既而伯熙先出,遂得疾甚,药莫疗……卒于京。”沈至入狱的原因是逃避赋役,沈庄入狱则可能是涉嫌“胡党”、逃避赋役而羁押至京,其事不小,连补带罚,再加上两兄弟最终都能出狱的上下打点,其数目也定在巨万以上。大约在同年,沈万三的女婿陆仲和却在劫难逃,被扣上“胡党”的罪名满门抄斩。
第三次打击是在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洪武二十六年(1393),“蓝党”案发,蓝玉被处死,株连则在全国蔓延。有一位叫王行的先生,曾两次在沈家坐馆,同沈家至少有三十年的交情,又两次在蓝玉家坐馆,前后也有十多年之久。通过王行的关系,想在新朝找到靠山的沈家同蓝家也有了交往。“蓝党”案发后,有人劝王行逃遁,这位迂腐先生说:“临难无苟免。”结果以同谋罪被诛。
当时,沈万三女婿顾学文因夺人之妇,仇家怀恨在心,蓝玉事发后,仇家即以沈家同蓝家的关系为据,诬告顾学文与蓝玉通谋。在严刑逼供下,顾学文招认曾收到蓝玉“钞一万五千贯”,为他购置粮米、绸缎等物,用来准备起事和赏人。《弘治吴江志》载:案情牵涉他的“妻族沈旺、沈德全、沈昌年、沈文规、沈文矩、沈文衡、沈文学、沈文载、沈海,凡八人。”其中沈旺是沈万三的儿子,其他人等也都是沈万三的子孙。《周庄镇志卷六·杂记》记:“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沈)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同日被杀的还有八十多人。
《乾隆吴江县志·旧事》载有胡蓝党犯人沈德全一家的处置细节:二月十八日载:“正党与户下户丁多着折了臂膊,未出动的小厮不打,且牢着他。供出的田口家财断没了。”二月二十日载:“正党与户下户丁都凌迟了,十岁以上的小厮都发南丹卫充军,十岁以下的送牧马所寄养,母随住;一岁至三岁的随母送浣衣局,待七岁送出来。”——真可谓惨不忍睹!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就这样急剧地衰落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广西全州的罗姓是从哪儿迁来的是湖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