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杨廷和,杨一清,张璁、桂萼、严嵩,夏言,曾铣,李时,熊浃,徐阶,张经,胡宗宪,张居正,陆炳,高拱,沈炼,杨继盛,戚继光,俞大猷,杨博,葛守礼,李默,毛伯温…暂时就这些吧,睡觉去了
自学周易风水学,读哪种书比较好?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刘伯温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台湾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著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心水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有哪些明清野史的书籍
编年体有谈迁《国榷》、陈建《皇明从信录》、陈鹤龄《明纪》、夏燮《明通鉴》等;纪传体有查继佐《罪惟录》、张岱《石匮书》等;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等;人物碑传有焦竑《国朝献征录》等;笔记有张怡《玉光剑气集》、谈迁《枣林杂俎》等;记明朝开国至隆庆时期的野史笔记,有陈建《皇明通纪》、余继登《典故纪闻》、宋端仪《立斋闲录》等。其中有专记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笔记,如专记朱元璋开国事迹的《平吴录》、《平汉录》、《平胡录》等;记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汇编》等;记朱棣事迹的《奉天靖难纪》等等
记明朝后期万历至明亡的野史笔记,有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王世德《崇祯遗录》、钱《甲申传信录》、计六奇《明季北略》、卫匡国《鞑靼战纪》等。其中有专记晚明奴变、农民起义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吴伟业《绥寇纪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郑廉《豫变纪略》、彭遵泗《蜀碧》、费密《荒书》、〔意〕利类思等《圣教入川记》等。记明季党社运动,有吴应箕《东林本末》、吴伟业《复社纪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记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传附考》、查继佐《国寿录》、李天根《爝火录》等。其中专记福王南京弘光政权及江南抗清活动,有李清《南渡录》、应廷吉《青燐屑》等;专记潞王杭州监国,有张道《临安旬制纪》等;专记鲁王舟山政权,有徐芳烈《浙东纪略》、黄宗羲《海外恸哭记》、李聿求《鲁之春秋》等;专记唐王福建隆武政权,有华廷献《闽事纪略》、苏国祐《易箦遗言》等;专记郑成功父子抗清斗争,有杨英《从征实录》、夏琳《闽海纪要》、阮旻锡《海上闻见录》、〔日〕丸山正彦《台湾开创郑成功》、〔荷〕揆一等《被遗误的台湾》等;专记桂王西南永历政权,有钱澄之《所知录》、王夫之《永历实录》等。
清代因文网苛密,史案频兴,特别是康熙后期至乾嘉时期,尤为炽烈,野史笔记大量被禁毁,文人动辄惹祸,只好钻入故纸堆中经营考据,故而清代的野史笔记出现“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即顺康初期与道咸以后野史笔记较多,而雍正、乾嘉时期较少。至于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笔记,几乎涸之阙如,仅有魏源《圣武纪》而已;私家的碑传史书有晚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桓《国朝耆献类徵》、钱仪吉《碑传集》、缪荃孙《续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
清初文网尚未森严时,有一些记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孙延龄诸王事迹及西南战事的野史笔记,如许旭《闽中纪略》、刘献廷《广阳杂记》、王士禛《池北偶谈》等。
记清初文字狱案的如《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等。
道咸以后,文网稍弛,野史笔记亦趋于繁兴,记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李文成起义,有黄育楩《破邪详辩》、佚名《当阳遇寇记》等;记台湾天地会起义,有沈如瀚《戎马风涛集》、蓝鼎元《平台纪略》等;记太平天国事迹,有陈微言《武昌纪事》、邬西野史《粤氛汇编》等。
2、经济史类。记明代社会经济的野史笔记,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谢肇淛《五杂俎》等;清代有屈大均《广东新语》、叶梦珠《阅世编》、李斗《扬州画肪录》、钱泳《履园丛话》、昭梿《啸亭杂录》等。
其中记述农业生产的,明代有陆容《菽园杂记》、张瀚《松窗梦语》、徐光启《农政全书》等;清代则有张履祥《扬园闻见录》、周亮工《闽小记》、邵晋涵《南江文钞》等。
记手工业生产的,明代有顾起元《客座赘语》、沈德符《敝帚轩剩语》等;清代有吴骞《阳羡名陶录》、王士禛《香祖笔记》、俞正燮《癸巳类稿》等。
记商业贸易的,明代有沈榜《宛署杂记》、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清代有朱彝尊《日下旧闻考》、查慎行《人海记》等。
3、科学技术与文化史类。记医学、地理学、应用技术的,明代有高濂《遵生八笺》、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杨明《髹饰录》、方以智《物理小识》、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等;清代有王徵《奇器图说》、顾炎武《日知录》、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
记文学家、戏曲家,明代有蒋之翘《尧山堂外记》;记诗人,明代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清代有郑方坤《本朝诗抄小传》;记思想家、哲学家,明代有黄宗羲《明儒学案》,清代有唐鉴《清儒学案小识》、江藩《汉学师承记》;记文化名人,明代有何乔远《名山藏》、黄宗羲《思旧录》,清代有钱林《文献征存录》;记科学家,清代有阮元《畴人传》;记书画家、篆刻家,明代有周亮工《画人传》、《印人传》,清代有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震钧《国朝书人辑录》等。
记书画艺术,明代有朱存理《铁网珊瑚》、都穆《寓意编》等,清代有孔尚任《享金簿》、顾复《平生壮观》等。
4、民族关系史及中外交通史类。明代有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张燮《东西洋考》等;清代有毛奇龄《蛮司合志》、魏源《海国图志》、谢清高《海录》、徐松《新疆识略》等。
其中记鸦片战争的有王韬《华英通商纪略》、夏燮《中西纪事》、魏源《夷艘入寇记》、林则徐《信及录》、梁廷枏《夷氛闻纪》、薛福成《庸庵笔记》等。
当然,上述分类是很不严格的。野史笔记本来就是一种不拘形式、随感而录的文献,内容往往纭繁复杂,所以常常是一种野史或笔记就包罗万象,涉及政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因而要把它们严格地别类分门,显然是困难的。我之所以采用侧重某方面内容的分类,无非想让读者对明清野史笔记的概况有个初步的了解而已。近人谢国祯先生《增订晚明史籍考》、《明清笔记谈丛》、《江浙访书记》、《瓜蒂庵明清史谈丛》等,论述和介绍明清野史笔记较详,读后可以令人对浩如烟海的明清野史笔记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二,要带着问题去利用明清野史笔记。
我们了解明清野史笔记的概况,做到胸中有数,就不会在查阅史料时感到束手无策。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有个明确的目的,即要带着问题去查阅利用明清野史笔记,“知彼知己”,这样可以避免被文献的大海所掩没。因为无目的地泛泛翻阅,只会徒然浪费宝贵的时间。
一旦问题确定了,或研究某人,或研究某事,那就可以去叩击明清野史笔记宝库的大门了。当然,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须查阅与该问题时代背景有关的野史笔记。如研究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我们可以先在《明史》上查阅他的传略,知道他是桐城人,崇祯年间任翰林院检讨,入清亡命南方,变服为僧。这样我们就应查阅记载崇祯至康熙时期的野史笔记,如谈迁《国榷》,计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张岱《石匮书后集》、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传》、刘湘客《行在阳秋》、蒋臣《桐变日录》、瞿昌文《粤行纪事》等,从而可以具体了解方以智的生平活动、时代背景、著述情况等。
又如,我们要研究明初永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问题,就须查阅记载有关永乐时期的野史笔记,如朱存理《铁网珊瑚》、陆深《续停骖录》、张萓《西园闻见录》、叶盛《水东日记》、李默《孤树杂谈》、舒荣都《闲署日抄》、谈迁《国榷》等文献,从中找出资料以进行研究。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的编制是什么?
国民党军的编制(师)
在1925年之前,中国的军队编制除了奉系曾经用过以军-旅-团编制编组,晋系的编制
为师下辖一个旅又一个团外,其他的都是师下辖二旅四团的编制。
国民党军在黄埔建军之后,师法苏联,改行为三三制编制,即师辖三团,团辖三营,在
编制上大致一师为5500人,在北伐的八个军中,除第七军是承袭护法军的编制,下辖
九个旅(即1旅2团,1团4营,1营3连),且只设旅部,到战时成立第*路指挥部来
统辖几个旅外,其余均为三三制编制;而后收编的各路军队也多采用三三制编制。
而到了北伐结束后,一方面蒋介石出于“削藩”的目的,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当时
的军队数已达200万之多,因此、决定裁军,将全国的军队裁减为50个师。
当时的编制为废除军编制,师下辖三个旅(部分师为二个旅),旅下辖二至三个团。
而后,在1930年,又推出了所谓的“民国19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将国民党军的编制编
为三种:1、甲种师,二旅六团制,2、乙种师、三旅六团制,3、丙种师、二旅四团
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一方面都编为甲种师,另一方面又以独立旅,补充旅的名义扩
编部队,基本上都成为了三旅九团的编制。如第11师最早的编成是三旅六团的编制,
番号为31、32、33旅。3个旅长分别为桂永清、殷绳祖、余仲麟。而后将33旅的旅
部撤销,编为31、32两个旅总计六个团;
而后又编了个独立旅,3个旅长分别为李默庵、萧乾、李明。再如第1师,系由第1军
的第2师,22师与鲁军张克瑶33军的1个师合编而成,为三旅九团编制,当时胡宗南的
22师编为第2旅,后调整为二旅六团制时,编为第1旅,把作为杂牌的鲁军张克瑶部裁
编为两个独立团,到中原大战时又扩编为独立旅,在追击红军至甘肃后,又编成了1个
补充旅,此时第1师辖4个旅12个团。而嫡系各师的独立旅,补充旅在1931-1934年间
又大多扩编为师。
到1932年6月,国民党又推出了“民国21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当时准备将所有的国民
党军均编成二旅四团制的整编编制,但因为围剿红军与淞沪“一一二八抗战”之故,
只有87,88等少数几个师编为此种编制。
在1933年,国民党军根据与红军作战所得出的经验,感到以前的编制太大,在与红军
作战中很不灵活。于是又推出了“民国22年剿匪军编制”该编制分为三种,甲种为
二旅五团制,除了师辖二个旅,旅下辖二个团,师再直辖一个独立团或补充团,乙种为
二旅四团制,即师辖二个旅,旅辖二个团,丙种为三团制,师不辖旅,直接辖三个团。
从一些资料来看,当时是前后两种编制并存。如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时,第18军所属
的11师为二旅六团制,而52,59两个师则为二旅五团制,在这三个师被红军歼灭后,又
将11,14,43这三个师一分为二,分别编出67,94,97三个师,以上6个师均为三团制,再
如第1师在西北直到1936年6月仍为4个旅12个团。但以上编制仅实行于国民党中央
直辖地区与湖南,山东,陕西等地区,有不少地方实力派的部队的编制是自成一系,如
桂系为二二制编制,军辖二师,师辖二旅,旅辖二团,川军则自行编组,混乱不堪,滇军
则是总部辖旅,旅辖二团,东北军在九一八之前为军-旅制,旅辖三团,到长城抗战后
改为军-师制,师辖三团.晋系虽有军师编制,但其作战与补给的单位是旅。
到了1936年,由于日寇谋我日甚,国民党不得不进行抗战的准备工作,便开始整军,整
军的编制分为两种:1935年整理师编制与1936年调整师编制,打算在3-4年时间内整
编60个甲种调整师,与60个乙种整理师。
甲种调整师编制为师辖二个旅四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工兵、辎重各
一营,特务、卫生、通讯各一连,计有13854人,马3508匹,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
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战炮36门,但到抗战爆发为止,只有20个师
被编制为调整师,其中仅教导总队达到了该编制,其余部队为每师1万1千人,步骑枪
3800支,轻重机枪328挺,各种火炮与迫击炮共计46门,掷弹筒43个。
乙种整理师编制为两旅四团制。师有山炮营,装备卜福斯75毫米山炮12门;战防炮
连,装备奥地利百禄式47毫米战防炮4门;及工兵营、特务营、通讯连、骑兵连、
野战医院各一个。旅直辖部队为迫击炮连、(120毫米炮4门)、工兵连、特务连、
通讯排、卫生队等等各一个。团有4~6门81迫击炮,营有6挺重机枪,每连一个掷弹
筒。每班一挺轻机枪,每师约1万多人。虽然编制了50个师,但也只有部分部队达到
此标准。
大致上,在抗战爆发时,国民党军共拥有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
旅,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计170余万人。到武汉战役结束后,1939年初,国民党军
又将编制一律改为军辖两至三师,师辖三团,团辖三营的三三制编制,到1944年初,国
民党军在编制上拥有正规军步骑兵124个军,354个师,31个旅,112个独立团,非正规
军351个游击纵队及保安团,兵力总计为650万人。
但由于国民党军在敌后战场及豫湘桂战役中的失利,在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己下降
到了正规军120个军,340多个师,加上非正规军,特种兵与后勤单位等,计590余万人,
但这是在花名册上的数字,实际上,由于国民党军一贯的吃空额,虚报人数等原因,国
民党军当时的真实数字为400余万人,再加上收编的近百万伪军及敌后游杂武装,总
计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约有500万人左右。
当时,国民党军除少数单位外,多数师只有5000-6000人,但却照8000-9000人领饷,97
军只有1万3千人,战斗兵不足7千,却虚报为有2万人,再如晋军,在抗战时期人数不超
过10万,阎锡山却按18万人向重庆领饷。汤恩伯部,每军公开以1500-2000人的空额
军饷上交总部,连以廉洁自许的陈诚,所属部队也准许一个连可吃三个空额。蒋介石
有鉴于此,便于抗战胜利后进行整军,到1945年底,将正规军缩编为89个军,253个步
兵师,2个骑兵军,13个骑兵师。
1946年,经国共和谈双方商定,对全国军队进行整编,把原来的军整编成含有步兵旅
建制的整编师,总兵力约减少1/5,而战斗单位兵员比以前充实。从1946年3月起,
国民党军即将军队分期进行整编,其主要内容为:将集团军改编为整编军,军改为整
编师,师改为整编旅,旅将原辖的三个团改为二个团,原计划在46年7月完成,但是因
内战爆发,陇海线以北的部队未完成整编。
我曾见到一份朱继团写的《国民党军与整编师对照表》,大体上正确,但有一些错误
的地方,
现一一列举如下:
1,国民党军在编制整编师时,并非是从1到90一一编入,而是没有整编67、84、86、
87、89这5个师,朱继团说什么整67师准备由5军和18军各抽一个旅编成,整84师,由
吴化文部伪军新编, 整86师由新1军, 整87师由新6军一部+伪军编成,不对,新1军编
为整50师,新6军编为整14师,并非把新1军和新6军拆开分编,也无将5A和18A各抽一
个旅编成整67师之事,吴化文部也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编为整84师,这几个番号均不存
在,其实,当时在国民党军中,中央系部队已占有绝对优势,大体上,中央军嫡系与中
央化部队约占一半,加上依附于中央军的杂牌军,约占国民党军队的2/3,其他地方实
力派军队只占1/3,在国民党军内部,已无人能挑战蒋介石,而对\*\*\* 武装,国民党
对其甚为轻视,认为可以在一年内击败之,而且当时国民党的财政支出有很大的赤字,
军费开支占当时国民党财政支出的大半,因此,陈诚等人拟定了一份方案,决定在剿
共战争大体结束后,将国民党军削减为50-60个师,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怎么可能会
再扩充军队呢?而吴化文部是伪军,当时按陈诚等人的设想,伪军先暂时编为地方保
安部队,待剿共战争大体结束后都要裁撤,而后,因剿共战局败坏,便将伪军编为暂编
各师,但因吴化文作战卖力,才编为整84师。
2,并不是47年把新建的23军改为整2师,而是将整45师改为整2师,整45师由96军编
成,96军并不是抗战最后期建立的,其前身原为东北军系统之骑兵第二军,辖暂12师、
暂14师、暂15师。在编为整编45师后,番号分别改为211旅、212旅、213旅,在潍县
战役中,师部与212旅被歼,而后将整45师改为整2师,晏子风任师长,整2师在济南战
役被歼后,又以新兵与逃脱人员重建,番号改为23军,
3,整5师已完成了改编,不是“未全部完成,很快就恢复了传统的5A番号”,但它是
在1947年改编的,之所以说它未全部完成改编,是因为:原整编师的编制为一个旅辖
二个团,但在内战中,国民党军发现这种编制不利于作战,便改为旅辖三个团,因此,
在1947年改编的整编师均只改了个番号,另外,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歼后,以留在后
方的3个补充团和1个榴弹炮营重建,那3个团就是整编74师为了把二团制旅改为三团
制旅所组建的,大约到1948年初,国民党军的整编师均改为三团制旅,另外出于虚张
声势的考虑,整21师在赴台平息“二二八事件”时曾将番号改为21军。
4、榆林邓宝珊、四川刘文辉与山西方面并没有不接受老蒋整编,拒绝执行整编方
案,继续保持军的番号, 刘文辉的24军已改编为整24师,榆林邓宝珊与山西方面之所
以没有改编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在陇海线以北,未完成整编。
5,当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计有86个整编师及军,245个师及旅,其中有已被改编的为
56个整编师,147个旅,另有30个军,98个师尚未改编,其中马步芳部骑兵第5军原定为
须裁撤部队,但却保留了下来,只是下属的骑兵师改编为了骑兵旅,而后,国民党军又
改编了12个整编师,使整编师达到68个,到1948年2月,总计国民党军有整编师及军
104个,整编旅及师279个。到1948年7月,国民党军又取消整编师、整编旅的番号。
恢复了军、师番号,每军以三万五千人定编,实行三三制,军辖三个师,师辖三个
团;这种编制以后一直用到内战结束。
http://junmeng.nen.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1363
父亲姓李,母亲姓宋,是男孩,什么名字好啊,
不知道是千金还是公子。
如果是女孩子,可以叫李一诺(一诺千金) 若夫妻恩爱、长辈允许 也可以叫 李蔺一诺
男的叫 李睿 李梓博 李彦钦(本人觉得男孩子的名字还是应该取的大气点)
再给几个做下参考吧:李彦卿(男女皆宜)李弘 李岑 李默笙(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很浪漫的名字)
唉,这样有点无厘头,还是请提问人说下是男是女,想要哪类的名字:诗意、风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明朝嘉靖年间有哪些重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