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个西洋味十足,一个是中国古典园林,但这一中一洋的设计竞都出自一位美国建筑师
墨菲之手。为清华园、燕园定下首期校园风格的,是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Murphy)。
清华园因为他而西洋味十足,燕园则因他而透着中国古典文人园的诗情与画意。
1914年,大概是初到中国罢,墨菲在规划清华校园时,将保存完好的中式园林“清华园
”(工字厅)轻轻地避开了,作现状保存。而在它的东边和北边,操起了他所熟悉的西方园
林的手法:大大的草坪、长长的轴线、西式的建筑。于是,1911- 1920年间,由大礼堂、科
学馆、同方部、清华学堂、体育馆及图书馆等西式院落组成的早期建筑先后落成。这批建筑
大都采用红砖砌筑,为校园中心区定下了一个明显的基调,清华师生喜欢形象地称之为“红
区”。
到 1920年,已在中国“摸爬滚打”数载的墨菲大概已经对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有所了
解,且为其所吸引。在为燕京大学校园作规划时,他熟练地运用起了中国的古典造园手法:
因地制宜、多轴线穿插、散点地布置建筑院落。他将校园主入口(西门)及主教学楼群(贝
公楼一带)朝西布置,借景西山围绕着未名湖,北部安排男生宿舍(现德、才、均、备等斋
),东部安排体育活动场地与公共设备用房,南部广阔地带布置公共活动房(现南、北阁)
、教学用房(现俄文楼)、女生宿舍(现一至六院)及教工宿舍(燕南园);建筑采用中国
传统风格,亭、台、楼、阁兼有,甚至将校园的制高点水塔也设计成通州一座密檐砖塔的样
式,放在未名湖东南角。这样,到1929年,一座有山有湖,有塔有亭,粉墙红柱、古色古香
的中国园林式校园便基本落成。
墨菲最初规划的部分,可谓一锤定有,如今已分别成为两校最具特色的环境景观。这种
特色也分别得到两校新规划者的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校园环境。
清华的科学馆和北大的红楼是最值得瞻仰和留恋的所在,是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重镇清
华园内,横贯东西的主校道旁,有一座白色三拱的“牌坊”,大拱两侧各嵌两根陶立克西式
立柱,上有清末要臣那桐书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它便是清华建校之初的主校门——二
校门。这座建筑造型奇特,线条流畅精细,外形挺拔清丽,在背后两棵古柏的呵护下显得美
丽而有内涵。钱钟书被破格录取从这里走过;受清华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特许,由杂货店小伙
计身份直接进入数学系当文书的华罗庚也曾从这里走过……。文革期间,这座具有象征意义
的建筑物曾经被巨大的雕像所取代;改革开放后,走下神坛,二校门得以重立。
二校门往里,穿过林阴道,前面豁然便是一方绿色的大草坪。草坪那端,稳稳当当端端
正正坐落着的是巍峨的大礼堂泛着铜绿的圆顶、红色敦实的墙身,四根汉白玉大石柱撑起的
白色门廊以及泛着金光的大铜门。在蓝天绿草之间,大礼堂给人一种不屈不挠、雄浑踏实的
感觉。它是清华园的标志,也是长期以来清华师生认为是清华人性格的象征。而位于大草坪
正南端, 1920级校友赠送的日咎上刻着的“行胜于言”,也将清华师生这种朴实进取的性
格特征表露无遗。
大草坪东侧,有“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部,及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是二层
的德国古典风格式建筑,青砖红瓦,坡顶陡起,细部精美。入口设在转角处,上有那桐书写
的“清华学堂”四字,春天有校花——紫荆花迎风摇曳。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国学
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
李济、文学家吴宓等人在这里举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建国初期,梁思成为
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楼,曾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那时,一走进大楼的门厅及长廊,一
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便随着满目的名画奇雕扑面而来,令人心怡。
大草坪西侧,大礼堂的西南,有一座外观普通的三层建筑暗红的砖墙,灰色的坡顶,除
大门上方刻有金字:“SCIENCEBUILDING”及“科学”以外,装饰极少。它却是20世纪中国
科学史上不能忽略的建筑物——清华科学馆。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赵忠尧、周培源、
钱三强、王涂昌、王竹溪、钱伟长、林家翘、朱光亚、周光召、李政道、杨振宁、赵九章、
陈省身、华罗庚……单从这些在中国乃至世界灿若群星的科学家名单上,我们也会不由自主
地对这栋建筑产生敬意。站在这座建筑前,很容易使人想到著名的北大红楼,北京沙滩那边
连系着蔡元培、胡适、李大利、鲁迅、陈独秀、、钱玄同、辜鸿铭等名家的红楼。确
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清华科学馆与北大红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份量是一样的。
杨廷宝和关肇邺主持的清华图书馆扩建,是新建筑与老建筑对话的典范。
大礼堂后面的图书馆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师生们匆匆走过的背影,闪烁着学术的薪火传
递。清华图书馆的首期工程始建于1916年,后经1930年及1989年两次扩建。两次扩建都表现
出了设计者对老建筑的高度尊重,同时又不无创新,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享有盛誉。第一次
扩建的设计师是清华校友杨延宝,他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
第二次扩建则由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院士主笔设计。虽然经过了两次扩建,但设计者在
体量及材料细部上充分注意了与老建筑的协调,如采用温暖的红砖墙,砖迭的拱形门窗符号
等,整座建筑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杨延宝通过高起的入口门厅实体与旧建筑连接,而关肇
邺则通过新老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即虚体避让的入口空间与老建筑形成对话,两者都非常
巧妙,令人叹绝。杨廷宝设计的入口空间(门厅)通过门前台阶拾级而上直到二层,门厅不
大,却有古色古香的拱券及地板细部及优美的弧形楼梯,让人感觉一种温馨的文化氛围。而
关肇邺设计的入口院落风格突出的是宁静,特别是早晨,排队入馆的学生以及清澈见底的大
喷水池更显得这院落有股醇香的人文气息,令人陶醉。
7O年前,朱自清在清华近春园遗址,面对月色下的满塘荷花,写下了文学史中的散文名
篇《荷塘月色》
大礼堂往西,有一处幽静的池塘,人称“水木清华”。晋人谢琨诗云“惠风荡繁囿,白
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清华”一词即来源于此。工字厅的后厦至此一变
为“水木清华”一区的正廊,上悬一联日:“滥外风光历着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
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瞻荡洵是仙居。”不大的池塘因此而让人感到空间开阔不小。洁白的朱
自清坐像端坐池塘北边,静观一池静水里春夏秋冬的万千变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提起朱自清,不禁让人想起《荷塘月色
》里写的情景。1927年的一个夏夜,朱自清先生站在清华园的近春园遗址(荒岛)旁边,面
对月色下的满塘荷花,心有所触,回去写就了《荷塘月色》这篇清丽脱俗的美文。如今的荒
岛,四面环水部分依然满种莲藕,夏天六月荷花开时,全岛飘香。岛上有高大的柏、杨,掩
映着“荷塘月色亭”、“晗亭”等建筑物,树丛竹影下,还有孔子、吴晗等雕像以及埋头看
书的老师学生。在月朗星稀的夏夜,晗亭旁临塘的露天舞场荷香袅袅,舞曲悠悠,是清华人
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当下北大清华的学生出国留学几乎成了风尚。我曾经戏言这跟美国人MurPhy当年设计的
两校“风水”有关。你看:清华园的建筑几乎都是西方的式样,在如此环境下成长,心能不
“洋”么?而北大的燕园,虽然建筑全是中国传统式样的,而主校门偏偏朝向西边,朝西者,
西游去也!
当然这只是戏言。
不过,由西校门等组成的燕园东西主轴线,可以说是墨菲的神来之笔。这条主轴线由当
时的主楼贝公楼定位,跨石桥,穿西门,直指京西玉泉山顶,从而使未名湖畔的博雅水塔与
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遥遥相望,形成巧妙的借景关系。看来,墨菲当初不仅因地制宜地解决了
校园的功能关系,而且,他竟深谙了明朝米万钟在经营勺园“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
西山”的浪漫,从而一反北京坐北朝南的传统,将燕园的主校门定向西边。顶好!
贝公楼为主的院落前,修剪整齐的松柏围出绿绿的草地,石雕的华表麒麟在阳光下透出
些许威严与古朴。贝公楼前两侧的二层教学楼均为庑殿顶建筑,往北是同样屋顶的考古博物
馆,贝公楼是歇山加庑殿顶式样,显得与众不同,当年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司徒雷登就在这
里办公,至今这里仍然是北京大学领导的办公楼。
贝公楼东北角,是两组“品”字形的原燕大男生宿舍楼(现为德、才、均、备等斋),
与南边湖山背后原燕大女生宿舍楼群(现一至六院)遥相呼应。男生宿舍品字形院落中间部
分是食堂与公共用房,其庭院与建筑有女生宿舍小院的两倍大,气势开敞、豪放,建筑体型
雄浑有力,这很像男生的性格特点。而面向未名湖园林空间的南山墙则设计成透空的柱廓形
式,为课余休息的男生们提供了一个敞胸舒怀的观景交往空间,湖面也因这些透空的柱廓,
飞出的翼角增添了美丽。
女生宿舍则不同,6个小院落对称朝内地布置在第二体育馆为主轴的长方形草地两侧,
小巧而宁静。每一小院都是由二层小楼围成的三合院,向草地一边由小巧的门楼及短墙相隔,
建筑精致亲切,院落安全而温馨,这又很适合女生的喜好。朝向草地的硬山墙上开两扇六方
形的窗,仿若女生明亮淘气的大眼睛;而屋下轻轻开了扇圆形的小窗,则像是为女生的眉宇
间点了一粒美丽的朱砂,妩媚之极。好的建筑跟人一样,是有性格的。能让人看起来兴致勃
勃,甚至浮想联翩。
走过开敞豪放的男生宿舍,仿佛能听见费孝通先生从这里开始走向中国乡土的重重足音
;站在精巧温馨的女生宿舍前,恍若可见冰心女士曾在这里留下的清丽梦影,不禁想自己也
作它一个……
未名湖是燕园风景最美的地方。这里湖光潋滟,塔影婆娑;亭立湖心,石船横卧;石鱼
翻尾,欲含塔影;垂柳环湖,岗峦起伏;小桥流水,松柏叠翠。未名湖周围路面高低不平,
曲折回环,很符合崇尚自然的中国古典造园精神。这曲折幽深的线条吸引了北大学子对新思
想新知识的探求;路面的高低左右则振荡出他们活跃的思想火花及对自由的深刻理解那湖光
塔影、钟亭落霞,则让他们生出诗情与画意……
古板”的清华人生活在中式、美式、德式、希腊、罗马式、苏联式的“多元自由”的建
筑环境里,而“自由”的北大人却生活在‘千篇一律”的中国式大屋顶之下。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从此以理工科专业为主,而北京大学则偏重文理科。
因为专业的差别,清华师生给人的感觉是“工程师”、“科学家”型的,踏踏实实,行胜于
言;而北大人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文人骚客”,崇尚思想自由,富有反叛精神。虽然这几年
两校已经大力营造多种学科,往综合性大学发展,但传统形成的这些“性格特点”依然存在。
这些“性格特点”与他们各自所生活的环境有如下有趣的对比:“古板”的清华人生活在由
中式、美式、德式、希腊罗马式、苏联式等各类建筑构成的“生动”的建筑环境中;而“活
跃自由”的北大人却活动在“千篇一律”的中国式大屋顶之下。
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国家,而“科学家”清华人就在西式的清华园里工作学习;中国古
典园林从某种意义讲就是“文人园”,而作为“文人”的北大人恰好就生活在按中国古典园
林手法规范的燕园里。
有建筑系的清华园建国后发展脉络清楚,有条不紊,由西往东可明显地分为:“灰区”
(中国古典园林区)、“红区”(西方古典建筑区)、“黄区”(仿苏建筑区)、“白区”
(新科技教学区)。基于西方古典式的建筑环境,有西式建筑作参考,清华园内建筑的发展
可以说相对容易协调。
清华大学的建筑风格和北大有什么区别
清华园先是采用了苏式建筑风格,而后更是打破传统的理念,建设了一系列形态新颖的现代化建筑。并且最终清华大学形成了他西洋味十足的建筑规划形式。
北京大学,在后期的发展之中却是一直在遵守着因循原有自然形态,充分尊重古园林的山形地貌、河湖水系,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建筑与园林相依成景的布局手法。所有建筑物虽然功能要求不尽相同,但一律采用中国传统三合院形式成组设计,中高边低,主次分明,重复总体的品字形建筑格局。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色彩绚丽和谐。建筑外观采用中国传统艺术特点,而整体结构则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燕京大学校园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精品,具有较高的环境艺术价值。可以说中国风浓郁。
清华大学风景
清华北大风景异
北大、清华被人们谈论得很多,但很少有人把这两座校园当作“值得一游”的景观去观
赏。作者不仅这样做了,而且为读音设置了游览的路线,绘制了游览图。更有意义的是,作
者对两座校园的景观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一个西洋味十足,一个是中国古典园林,但这一中一洋的设计竞都出自一位美国建筑师
墨菲之手。为清华园、燕园定下首期校园风格的,是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Murphy)。
清华园因为他而西洋味十足,燕园则因他而透着中国古典文人园的诗情与画意。
1914年,大概是初到中国罢,墨菲在规划清华校园时,将保存完好的中式园林“清华园
”(工字厅)轻轻地避开了,作现状保存。而在它的东边和北边,操起了他所熟悉的西方园
林的手法:大大的草坪、长长的轴线、西式的建筑。于是,1911- 1920年间,由大礼堂、科
学馆、同方部、清华学堂、体育馆及图书馆等西式院落组成的早期建筑先后落成。这批建筑
大都采用红砖砌筑,为校园中心区定下了一个明显的基调,清华师生喜欢形象地称之为“红
区”。
到 1920年,已在中国“摸爬滚打”数载的墨菲大概已经对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有所了
解,且为其所吸引。在为燕京大学校园作规划时,他熟练地运用起了中国的古典造园手法:
因地制宜、多轴线穿插、散点地布置建筑院落。他将校园主入口(西门)及主教学楼群(贝
公楼一带)朝西布置,借景西山围绕着未名湖,北部安排男生宿舍(现德、才、均、备等斋
),东部安排体育活动场地与公共设备用房,南部广阔地带布置公共活动房(现南、北阁)
、教学用房(现俄文楼)、女生宿舍(现一至六院)及教工宿舍(燕南园);建筑采用中国
传统风格,亭、台、楼、阁兼有,甚至将校园的制高点水塔也设计成通州一座密檐砖塔的样
式,放在未名湖东南角。这样,到1929年,一座有山有湖,有塔有亭,粉墙红柱、古色古香
的中国园林式校园便基本落成。
墨菲最初规划的部分,可谓一锤定有,如今已分别成为两校最具特色的环境景观。这种
特色也分别得到两校新规划者的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校园环境。
清华的科学馆和北大的红楼是最值得瞻仰和留恋的所在,是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重镇清
华园内,横贯东西的主校道旁,有一座白色三拱的“牌坊”,大拱两侧各嵌两根陶立克西式
立柱,上有清末要臣那桐书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它便是清华建校之初的主校门——二
校门。这座建筑造型奇特,线条流畅精细,外形挺拔清丽,在背后两棵古柏的呵护下显得美
丽而有内涵。钱钟书被破格录取从这里走过;受清华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特许,由杂货店小伙
计身份直接进入数学系当文书的华罗庚也曾从这里走过……。文革期间,这座具有象征意义
的建筑物曾经被巨大的雕像所取代;改革开放后,走下神坛,二校门得以重立。
二校门往里,穿过林阴道,前面豁然便是一方绿色的大草坪。草坪那端,稳稳当当端端
正正坐落着的是巍峨的大礼堂泛着铜绿的圆顶、红色敦实的墙身,四根汉白玉大石柱撑起的
白色门廊以及泛着金光的大铜门。在蓝天绿草之间,大礼堂给人一种不屈不挠、雄浑踏实的
感觉。它是清华园的标志,也是长期以来清华师生认为是清华人性格的象征。而位于大草坪
正南端, 1920级校友赠送的日咎上刻着的“行胜于言”,也将清华师生这种朴实进取的性
格特征表露无遗。
大草坪东侧,有“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部,及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是二层
的德国古典风格式建筑,青砖红瓦,坡顶陡起,细部精美。入口设在转角处,上有那桐书写
的“清华学堂”四字,春天有校花——紫荆花迎风摇曳。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国学
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
李济、文学家吴宓等人在这里举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建国初期,梁思成为
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楼,曾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那时,一走进大楼的门厅及长廊,一
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便随着满目的名画奇雕扑面而来,令人心怡。
大草坪西侧,大礼堂的西南,有一座外观普通的三层建筑暗红的砖墙,灰色的坡顶,除
大门上方刻有金字:“SCIENCEBUILDING”及“科学”以外,装饰极少。它却是20世纪中国
科学史上不能忽略的建筑物——清华科学馆。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赵忠尧、周培源、
钱三强、王涂昌、王竹溪、钱伟长、林家翘、朱光亚、周光召、李政道、杨振宁、赵九章、
陈省身、华罗庚……单从这些在中国乃至世界灿若群星的科学家名单上,我们也会不由自主
地对这栋建筑产生敬意。站在这座建筑前,很容易使人想到著名的北大红楼,北京沙滩那边
连系着蔡元培、胡适、李大利、鲁迅、陈独秀、、钱玄同、辜鸿铭等名家的红楼。确
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清华科学馆与北大红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份量是一样的。
杨廷宝和关肇邺主持的清华图书馆扩建,是新建筑与老建筑对话的典范。
大礼堂后面的图书馆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师生们匆匆走过的背影,闪烁着学术的薪火传
递。清华图书馆的首期工程始建于1916年,后经1930年及1989年两次扩建。两次扩建都表现
出了设计者对老建筑的高度尊重,同时又不无创新,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享有盛誉。第一次
扩建的设计师是清华校友杨延宝,他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
第二次扩建则由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院士主笔设计。虽然经过了两次扩建,但设计者在
体量及材料细部上充分注意了与老建筑的协调,如采用温暖的红砖墙,砖迭的拱形门窗符号
等,整座建筑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杨延宝通过高起的入口门厅实体与旧建筑连接,而关肇
邺则通过新老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即虚体避让的入口空间与老建筑形成对话,两者都非常
巧妙,令人叹绝。杨廷宝设计的入口空间(门厅)通过门前台阶拾级而上直到二层,门厅不
大,却有古色古香的拱券及地板细部及优美的弧形楼梯,让人感觉一种温馨的文化氛围。而
关肇邺设计的入口院落风格突出的是宁静,特别是早晨,排队入馆的学生以及清澈见底的大
喷水池更显得这院落有股醇香的人文气息,令人陶醉。
7O年前,朱自清在清华近春园遗址,面对月色下的满塘荷花,写下了文学史中的散文名
篇《荷塘月色》
大礼堂往西,有一处幽静的池塘,人称“水木清华”。晋人谢琨诗云“惠风荡繁囿,白
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清华”一词即来源于此。工字厅的后厦至此一变
为“水木清华”一区的正廊,上悬一联日:“滥外风光历着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
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瞻荡洵是仙居。”不大的池塘因此而让人感到空间开阔不小。洁白的朱
自清坐像端坐池塘北边,静观一池静水里春夏秋冬的万千变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提起朱自清,不禁让人想起《荷塘月色
》里写的情景。1927年的一个夏夜,朱自清先生站在清华园的近春园遗址(荒岛)旁边,面
对月色下的满塘荷花,心有所触,回去写就了《荷塘月色》这篇清丽脱俗的美文。如今的荒
岛,四面环水部分依然满种莲藕,夏天六月荷花开时,全岛飘香。岛上有高大的柏、杨,掩
映着“荷塘月色亭”、“晗亭”等建筑物,树丛竹影下,还有孔子、吴晗等雕像以及埋头看
书的老师学生。在月朗星稀的夏夜,晗亭旁临塘的露天舞场荷香袅袅,舞曲悠悠,是清华人
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当下北大清华的学生出国留学几乎成了风尚。我曾经戏言这跟美国人MurPhy当年设计的
两校“风水”有关。你看:清华园的建筑几乎都是西方的式样,在如此环境下成长,心能不
“洋”么?而北大的燕园,虽然建筑全是中国传统式样的,而主校门偏偏朝向西边,朝西者,
西游去也!
当然这只是戏言。
不过,由西校门等组成的燕园东西主轴线,可以说是墨菲的神来之笔。这条主轴线由当
时的主楼贝公楼定位,跨石桥,穿西门,直指京西玉泉山顶,从而使未名湖畔的博雅水塔与
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遥遥相望,形成巧妙的借景关系。看来,墨菲当初不仅因地制宜地解决了
校园的功能关系,而且,他竟深谙了明朝米万钟在经营勺园“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
西山”的浪漫,从而一反北京坐北朝南的传统,将燕园的主校门定向西边。顶好!
贝公楼为主的院落前,修剪整齐的松柏围出绿绿的草地,石雕的华表麒麟在阳光下透出
些许威严与古朴。贝公楼前两侧的二层教学楼均为庑殿顶建筑,往北是同样屋顶的考古博物
馆,贝公楼是歇山加庑殿顶式样,显得与众不同,当年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司徒雷登就在这
里办公,至今这里仍然是北京大学领导的办公楼。
贝公楼东北角,是两组“品”字形的原燕大男生宿舍楼(现为德、才、均、备等斋),
与南边湖山背后原燕大女生宿舍楼群(现一至六院)遥相呼应。男生宿舍品字形院落中间部
分是食堂与公共用房,其庭院与建筑有女生宿舍小院的两倍大,气势开敞、豪放,建筑体型
雄浑有力,这很像男生的性格特点。而面向未名湖园林空间的南山墙则设计成透空的柱廓形
式,为课余休息的男生们提供了一个敞胸舒怀的观景交往空间,湖面也因这些透空的柱廓,
飞出的翼角增添了美丽。
女生宿舍则不同,6个小院落对称朝内地布置在第二体育馆为主轴的长方形草地两侧,
小巧而宁静。每一小院都是由二层小楼围成的三合院,向草地一边由小巧的门楼及短墙相隔,
建筑精致亲切,院落安全而温馨,这又很适合女生的喜好。朝向草地的硬山墙上开两扇六方
形的窗,仿若女生明亮淘气的大眼睛;而屋下轻轻开了扇圆形的小窗,则像是为女生的眉宇
间点了一粒美丽的朱砂,妩媚之极。好的建筑跟人一样,是有性格的。能让人看起来兴致勃
勃,甚至浮想联翩。
走过开敞豪放的男生宿舍,仿佛能听见费孝通先生从这里开始走向中国乡土的重重足音
;站在精巧温馨的女生宿舍前,恍若可见冰心女士曾在这里留下的清丽梦影,不禁想自己也
作它一个……
未名湖是燕园风景最美的地方。这里湖光潋滟,塔影婆娑;亭立湖心,石船横卧;石鱼
翻尾,欲含塔影;垂柳环湖,岗峦起伏;小桥流水,松柏叠翠。未名湖周围路面高低不平,
曲折回环,很符合崇尚自然的中国古典造园精神。这曲折幽深的线条吸引了北大学子对新思
想新知识的探求;路面的高低左右则振荡出他们活跃的思想火花及对自由的深刻理解那湖光
塔影、钟亭落霞,则让他们生出诗情与画意……
古板”的清华人生活在中式、美式、德式、希腊、罗马式、苏联式的“多元自由”的建
筑环境里,而“自由”的北大人却生活在‘千篇一律”的中国式大屋顶之下。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从此以理工科专业为主,而北京大学则偏重文理科。
因为专业的差别,清华师生给人的感觉是“工程师”、“科学家”型的,踏踏实实,行胜于
言;而北大人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文人骚客”,崇尚思想自由,富有反叛精神。虽然这几年
两校已经大力营造多种学科,往综合性大学发展,但传统形成的这些“性格特点”依然存在。
这些“性格特点”与他们各自所生活的环境有如下有趣的对比:“古板”的清华人生活在由
中式、美式、德式、希腊罗马式、苏联式等各类建筑构成的“生动”的建筑环境中;而“活
跃自由”的北大人却活动在“千篇一律”的中国式大屋顶之下。
现代科学发源于西方国家,而“科学家”清华人就在西式的清华园里工作学习;中国古
典园林从某种意义讲就是“文人园”,而作为“文人”的北大人恰好就生活在按中国古典园
林手法规范的燕园里。
有建筑系的清华园建国后发展脉络清楚,有条不紊,由西往东可明显地分为:“灰区”
(中国古典园林区)、“红区”(西方古典建筑区)、“黄区”(仿苏建筑区)、“白区”
(新科技教学区)。基于西方古典式的建筑环境,有西式建筑作参考,清华园内建筑的发展
可以说相对容易协调。
房子朝西风水好不好
风水是依据很多知识来定的,因此风水也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就类似于大门的朝向。大门的朝向风水是由很多的因素影响,大门朝东的风水无疑是好的,那么大门朝西的风水好吗?本期的大门风水就带大家去了解详细情况。
大门风水
风水讲的是按当地的山水情况来定方向,西面好当然就应该向西,东面好就应该向东。对不同的地方来说,方向应该是不同的。
大门不同朝向的风水吉凶事项
大门向西南:为五黄临门,五黄为第一病符星,所以老人家或本身健康较差的朋友不宜购买大门向西南的房子。
大门向正南:为三碧是非星临门,流年特别容易令家人争执不断和引发无谓的是非。
大门向正东:为六白武曲星临门,武曲星为退运财星,虽然并没有强大的招财之势,但仍以吉论,流年风水主正财收入有增、家人工作稳定。
大门向东南:为破军星临门,破军星主有盗贼之患及官非争讼之事,亦主家宅不和及家人在流年中容易被金属利器所伤(如动手术),所以购买大门向东南的房子时要尽量避免在大门位置“大动土”(如敲墙、挖地)。
大门向西北:为九紫喜庆星临门,与大门向正西相反,大门向西北在流年中特别容易招揽喜事,尤其有利于结婚及添丁。
大门向东北:为二黑病符星临门,此向房子在流年中不利家人的健康,且东北位同为是太岁方位所在,属于“犯太岁”的房子,若在门位动土更为不利,本身肠胃较差的朋友绝对不能选择此向的房子。
大门向正北:为四绿文昌星临门,此向在流年中对考试、升职及提升名气特别有帮助,所以为孩子读书问题而换房的家长可优先考虑此向的房子。
大门向正西:为一白桃花星临门,单身人士购买此房有利于增强异性缘。
大门不同朝向的风水吉凶
门的方位有助於命运的决定。基於八角形的易经符号,门向着八种可能方向,都有不同的幸运。
向北的门使业务兴隆,适合做生意的人家。
向南的门易於成名,适合爱好名利的人家。
向东的门使家庭生活良好,适合家庭成员众多,喜欢和乐的人家。
向西的门则荫及子孙,适合想造福后代的人家。
向东北的门代表智慧学术上的成就,适合知识份家庭。
向西北的门利於向外发展,适合于有经常出差或家人长年在外的人家。
向东南的门有利财运,适合爱财之家。
向西南的门则喜得佳偶,适合欲娶亲的人家。
你可能也喜欢:阳宅怎样看大门风水?一定要开在龙边进门看见什么最好,三见和三不见要区分大门朝北开好吗?风水学大门不能朝北开古代大门上的门钉数量,有什么说法讲究
相关文章推荐:使女人难怀孕的风水房子在桥的什么位置吉利古庙内摆放财神好吗九鱼图的鱼头向哪边好房子的侧面有丁字路口好不好
第2页/(共2页)
大门风水
一、大门向北,关系淡薄
从风水学上的角度,北方是冷空气的发源地,大门向北,直接迎面来的就是凛冽的“冷”,会使得屋宅内的夫妻、亲子间的关系变得淡薄,在居住上是不好的,破解的方法则是在朝北的大门装个屏风,或者挂上门帘。
二、大门向东北,最忌讳方位
在风水的角度里,东北方是五鬼的方位,总是给人昏暗、潮湿的感觉,所以,大门向东北,又被称之为“外鬼门”。如果真的不幸大门开向这个方位,可以在大门两侧贴上驱鬼画像、门神、祥狮等,或在门廊内多挂一些色彩鲜明的风景照或图画。
三、大门向东,正常面向 大门向东基本上是安全的,唯一要注意的是大门是否属于凹陷的造型,因为凹陷造型大门容易让这个屋子活力不足,对居住者健康有影响,化解之道,则是大门两侧摆长寿型的植物,千万不可以让植物枯萎、凋谢。或是在门内装饰一些适合的水晶或竹制品。推荐》大门朝北开好吗?风水学大门不能朝北开
四、大门向东南,大吉好面向
这种大门面向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还是要注意大门不可以是那种有凹陷造型设计。
五、大门向南,首重明亮
在风水学上,南方是明亮度较不足的方位,必要时可以在门楣上方加装照明设备,至于门内则最好用木雕人像、或是供奉信仰的神灵,就可以发挥吉相的效果。南方也代表“名誉、权力”,所以,大门像南方,要保持清洁明亮,对于个人的名誉有加分效果。
六、大门向西南,最忌讳方位
西南方与东北方对应东北方属“外鬼门”,西南方则是“内鬼门”,负面的能量常常在此聚集,容易形成一个潮湿的气场,大门面向西南,“除湿”就变得很重要,玄关花草、民间镇宅用品都有帮助,可以加些水晶、碧玉类装饰品,将气场逢凶化吉。
七、大门向西,财源广进
这是大门代表金钱、收获的方位,不过,同样的必须看看大门是否有凹陷的格局,如果有,记住要用屏风、门帘遮住,不要让财运一泄而空,另外,大门上可以装置些“金色系的物品”,比较容易让大门产生“聚财”、“带财”的效果。
八、大门向西北,尺寸要放大
西北方向的大门,一定要宽敞舒适,屋内摆设不可以太随便,换句话说,屋内摆设经过确定后都要“定位”,尽量不要随便移动位置,在玄关可以多摆一些瓷器、陶器作为装饰,可以为家宅带来正面的气场能量,屋内尽量不要用绸锻、丝绣类的布料,包括窗帘、沙发、床组等等。
你可能也喜欢:大门朝南床怎么放?切记:门不对床大门材质风水介绍,安家置业的大门选择【大门风水】大门向东缺点包括哪些大门朝东的风水好吗?是最佳风水户型么
清华大学哪个门最值得一看
清华园门,这是早期清华的正门。由于校区的扩建,这个门现在就处于学校中央略偏西的位置,一般称为二校门。
临川最好的学校的全名是啥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临川一中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是临川一中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可观阵容。教育产业化使得学校铆足了劲争取高升学率,从而争取更多的学生和更多的学费
“江西小镇50名学子考上清华北大”,“一所中学38人考上清华北大”……
今年高考揭榜后,类似造神运动的宣传口吻,将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临川一中及其所在的上顿渡镇,卷入了舆论的漩涡。全国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不知名的农业小镇。在临川一中的校门上,比书法家启功的题字更引人注目的,是巨幅的贺喜标语。校门后并排而立的红榜上,记录着每一位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名字,以及部分考上其他名校学生的名字。
包括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名额在内,今年清华北大在江西省招生的名额仅166个,38名学生题名清华北大,意味着临川一中一所学校,就占据了清华北大在江西招生人数的近1/4。
“把中学当成航空母舰办”
上顿渡镇作为临川区的政治、经济中心,面积并不大,从小镇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只需半个小时。镇上无须公交车,人们出行以“蹬士”(人力三轮)代步。公交2路车将其与7公里外的抚州城连接起来。
曾有人分析过上顿渡的地形:南有赣江、崇江、抚河在此北汇入长江和鄱阳湖,西北有环行山脉挡住西北风,“山环水抱必有气”,使得临川成为聚集人才的风水宝地。
据当地工商局一位干部的说法,曾有风水先生说过,该镇“要有一座塔镇住,才会旺”。2004年,临川区政府募资400万元,在宜黄河中间的小洲上建了一座临川文塔,这座高56.8米的文塔成为临川的高度。
巧的是,在文塔建成后的3年里,临川像风水先生“预言”的那样,“旺”了起来。这股“旺”气源于镇上的两所中学: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这两所外表平常的学校,连续几年在高考中报捷,甚至惊动了深圳 市高级中学、湖北黄冈中学这样的全国名校前来取经。不过两校间也有差别,尽管均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且曾经一度互成瑜亮,但二中的声势如今已远不如距其10分钟路程的一中。
临川一中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始于2004年,这一年有12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这个数字在随后的两年里,变成14名和24名。与这个数字一同增长的,是一中学生的人数。在2002年左右,一中只有约4100人,短短5年间,一中就像一块巨大的人才磁石,将省内其他市县,甚至其他省份的学生吸纳至麾下。现在,包括复读生在内,一中已有11000人。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一中是在“把中学当成航空母舰办”。
根据抚州市政府前几年的规划,一中要创办万人学校,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目前这个面积仅为105亩的老校区,已经无法满足学校日益膨胀的规模,为此,该校不得不严格控制招生人数。一般而言,一中每个教室的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有的高三班级甚至坐了90多人,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往往椅背紧贴墙壁,而教室里的过道也仅能容人侧身通过。
今年,一中在小镇的新城区建设一个占地300亩的新校区。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介绍说,可以容纳10000名学生的新校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中的高中部。这个规模与市政府对该校“创办万人高中部”的要求一致。
神话,还是神化
今年的高考揭榜后,该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饶礼喜的名字,以“通讯员”的身份出现在多家媒体上。校方的积极宣传和媒体的配合,使得一中在全国的名气陡涨。一中的学生也迅速适应了媒体对自己学校的好奇,在采访中,一位学生对记者介绍,“央视和湖南卫视都来过,听老师说,美国的媒体也报道过我们”。
这种荣耀感在一中人身上变成了自信力。在百度“临川一中吧”里,有学生发帖说,“我们学校除了(江西)师大附中就没有对手了”。一个流传于学生间的故事是:在今年高考前,几次与南昌 一起的模拟考中,据说一中都只是报过去了应届生的成绩,但即便如此和师大附中比起来还是略占上风。一位老师说:“如果报了历届的成绩过去怕会吓到他们,到时他们奋发图强就不妙了……”
不应忽略的是,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阵容同样可观。
据徐武平介绍,今年一中的考生约为3800人——这个数字几近于一所中等规模中学的总人数。而被学生们认为已能与之平起平坐的江西师大附中,今年有25人考上清华北大,考生人数只有600人。
残酷的学习氛围
“也有很多人问过我,一中为什么能考这么好,我倒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只是我们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做得更好吧。”上届高三(0)班班主任曾长根说。在一中的分层教学体系中,所有班级被分为0班、重点班和平行班,其中0班集中了冲击清华北大的尖子生。曾长根所带的0班,今年有12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至于哪些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曾长根举例说,“就像研究高考试卷,大家都在研究,但研究的效果有好有坏”。任教高中数学10多年的他,根据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预测出今年高考最后几道大题会考到“放缩法”,“因为前两年都考了,而命题组长没换,第三年肯定还会考”。在考前的一个星期,他集中为学生讲解了相关题型。在他自己的班,学生高考数学平均分高达130多分。
教高中英语的佟玉(化名)老师认为,高考的出色发挥,与一中残酷的学习氛围有关。在一中读书,从初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学生进入高三后,并不会有负担突然加重的感觉,因为他们学习的量一直很大”,她说,“对我们老师而言,教高三是最愉快的,因为对于一中的学生来说,经过这么多年训练,基础知识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讲些综合性的能力题。”
一中的老师是“把自己卖给了学校”,佟玉说,每天早自习7点就要到,晚自习每节都得去。因此,很多老师在抚州城买了房子也没法住,只得在洲下租房。“在其他学校,可能只有高三老师才这样,但在一中,每个年级都是如此。”
而用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的话说,如此显赫的成绩,是以临川地区“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育、领导苦抓”的“四苦”精神为基础的。“学风好,抓得紧”,是当地人对一中的普遍评价。
徐武平介绍说,原来在一中正对面有好几家网吧。每到放学,教导主任都要亲自带队去网吧围追堵截,但仍有偷偷跑去上网的学生。最后,校方只好求助于临川区政府,政府将镇上所有网吧迁到位于新城区的“网吧一条街”。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去北京旅游,清华和北大两所学校只选一所参观,哪个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