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苗族普遍实行以父系为中心的小家庭制。
家庭成员以两代或三代同住者多,四代以上同住的极少。
多数是儿子结婚以后,即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
父母多同幼子或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一起生活。
在家庭中,男性家长有较大权力,女性家长其次,成年子女有“参议”权。
家庭财产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
分居时,除留一份给父母作“养老田”外,其余由儿子继承。
兄弟多的实行平均分配。
没有长子(或幼子)继承制。
有些地方前妻长子可多分点,但没有形成制度。
女子没有继承权。
有的地方,如黔东南地区的部份苗族中,对未出嫁姑娘也分给小部份田产,供其作生活开支,叫“姑娘田”,由其同住父母或兄弟掌管,但姑娘出嫁后,便无权享受,也有的要到姑娘死后才收回。
赘婿有财产继承权。
寡妇若不另嫁,也可继承亡夫家产,如果转房,则由原夫儿子继承。
苗族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关系,一般比较亲密,仅有程度轻微的亲疏之分。
他们组成一个家族,守望相助,贫困相扶持。
在家族同辈成员中,不分直系旁系,不计亲疏远近,皆以兄弟姐妹相称。
对与父辈者,均以叔伯父母称呼。
对与祖父同辈的人,均以祖父或祖母称呼。
对祖父以上的辈份,概以老祖父、老祖母呼之。
对下辈,一般是直呼其名。
苗族很讲究家教家规。
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传统美德。
叔嫂之间不可越伦。
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
晚辈不能在长辈前面戏耍轻浮。
苗族家族内部聚合力很强。
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间比较关心。
若某家有重大困难,则举族相助;有贫困无衣者,全族极力扶持。
相互相若发生纷争,小事则批评劝解,大事则由族中有威望者召集族人公议处断。
家族中,团结对外的观念也很强。
苗族家族过去都有自己的姓氏,即苗姓。
它起源于古代氏族,一般称为某某支或某某分支。
有的支以其首领名字命名,有的支以地名、动物名命名。
为了便于追叙族谱,个人取名时多采用父子连名制,按连名顺序上溯,就可追溯到本家族的起源。
父子连名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也有个别加连祖父名,如父名保,子名岩,即取名岩保。
如祖父名里,连起来就成了岩保里。
这是一般直系血统成年人的正式取名法,小儿取小名不在此列。
安顺地区取名很隆重,要到藏有神鼓的人家举行仪式,并办招待,于席间取名。
紫云地区取名要办盛大宴席,用很多四方高桌相连,从堂屋一直摆到屋外院子,本家族坐一边,岳父家族坐另一边。
边吃边议。
取名以吉祥为利,但不能与双方家长长辈之名雷同。
婚俗
古代多是男女双方通过唱歌建立感情,结为良缘,不须经过父母同意。
结婚也是男女双方自主完成,双方家长只临时加赞助或事后认定,可谓自由自主。
如约定地点,于五月端午节由男女将女方接到家中成亲。
结婚生子以后,夫妻关系才算完全确立,始由丈夫陪同妻子带着礼物拜见岳父岳母。
黔东南地区以“游方”为男女交际的主要形式,许多村寨都有“游方坡”、“游方坪”作为固定的男女社交场所。
若离开这个场所去“游方”,就会被人看作是伤风败俗,而受到惩罚。
黔西北未婚男女多在白天“跳花”结识后,晚上再唱歌、密谈,所以又叫“踩月亮”,或叫“跳月”。
通过接触,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可定下终身。
随即叫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家撮合,叫做“定亲”。
结婚一般多在十月秋收完毕后举行,也有延至第二年的正、二月间举行的。
即农闲季节,具体日期则择吉而定。
结婚时由男方到女家迎娶,女方母亲和姐妹陪同,亲人护送,新娘打伞步行。
但黔西北一带兴骑马,松桃等地新娘则坐轿。
结婚宴客期间,新娘妆著艳丽,行止端庄,不苟言笑。
而新郎的穿着却极为平常,颇不显眼。
黔东南多数地区苗族结婚时,新郎一般不在前来祝贺的亲友面前露面。
在结婚宴客期间,新娘只与其送亲的姐妹或小姑伴宿,散客时就回娘家去了。
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母权制的遗俗有关。
黄平、施秉、凯里的苗族婚礼别具特色:男女双方决定结婚后,男方先找三五个要好的男友到女家去接新娘;新娘也请几位相好的姑娘陪同,一齐来到男家男家父母则杀鸡热情款待,表示欢迎。
寨上青年男女也来庆贺。
三天以后男家才请人到女家报喜。
女方父母如若同意,就以酒肉招待,共商女家宴客所需的肉、米、酒数量,并将绣花衣裙和首饰托来人带给姑娘。
第十三天,才是男方正式请客的日子,并于当天组织人送姑娘回门,女家则以酒肉盛情招待。
至此,婚礼才算结束。
散客时,主人要在村口摆上若干酒坛,拦客人敬酒,客人必须唱歌答谢,不善唱者则被罚酒,否则不能放行。
在黔南和黔东南部份地区,婚礼结束后,新娘即回娘家常住,直到农忙或夫家有事派人来接才到夫家暂住。
如此二三年,才长居夫家。
在许多地区苗族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姑表婚习俗,即舅舅有取外甥女为儿媳的权利,称为“还娘头”。
一般是娶长甥女或被看中的某个女儿,不论女方愿意与否,都须服从,谓之“舅家要,跑不掉”。
如若外嫁,须备一份重礼送给舅家,叫“还娘钱”。
而清镇、修文、毕节部份苗族的姑表却相反:不是舅舅的儿子娶姑妈之女,而是姑妈的儿子有权娶舅舅的女儿,叫做“侄女赶姑妈”。
在苗族中,离婚比较自由。
一般是先提出离婚者给对方以赔偿。
若是男方先提出离异,除不得向女方索取“定亲钱”外,还要另交一笔“赔礼钱”。
若是女方先提出离异,则须付给男方的“定亲钱”和所花的“婚礼费”以后,才可另婚另嫁。
寡妇在大多数地区有再嫁自由。
民间习惯是“先内后外”。
兄死而弟未娶者,弟有权娶嫂,略带强制性,如女方坚决不同意也可外嫁。
弟死而兄鳏居者,兄亦可娶弟媳,但不能强迫。
这种婚姻,俗称“转房”,但仅限于同胞兄弟之间。
寡妇“转房”,其未成年子女由转房丈夫抚养,若系另嫁,可发带走襁褓中的婴儿,产业由伯叔照料;迨至长大后,男的须回原来的家族里,女的听其自愿。
苗族婚姻有许多限制,最大的禁忌是同姓、同宗不婚,否则会被看作是乱伦。
这种性氏概以苗性为准,汉姓不起作用。
但有的地方苗姓失传,也以汉姓为准。
部份地区由于异性很少,本姓子孙太多,寻找配偶困难,不得不将本姓远宗支系另立姓氏,与近宗支系“破姓开亲”。
丧葬
苗族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
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
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
这类葬法主要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平塘、都匀、独山、罗甸、平坝、长顺、紫云、望谟等县的部份苗族中。
近几年来在民族考古研究中发现了这类葬法的大量遗址。
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清两朝止,历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为最多,但迟至明清时期方有记载。
长顺县交麻乡的天星洞,平坝县的棺材洞,是其中几大大型的洞葬群,除朽榻不可计数外,可辩认的灵柩在百具以上,多的达五百余具乃至千余具,而且都是头东脚西方向陈列。
这类葬式今已绝迹。
悬棺葬:即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存放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中,或在悬崖上打洞插上木桩,将灵柩横放于上。
早在唐代,五溪地区就有这类葬式的记载。
明代时黔中南地区苗族还普遍实行这种葬法。
清代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到抗战前仅有个别人家保留这种习俗。
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区)。
葬式有顺葬和横葬两类。
横葬是一种极古老的葬俗,头东脚西,过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现在还有部份人家采用这种葬式。
树葬:是人死后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这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今大部份地区已绝迹,仅个别地区对非正常死亡者采用。
老人临终时,一般要烧“落气钱”,有的要放在火塘边落气,这显然是受了汉族的影响。
人死后一面以鸣枪、放炮为号,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亲朋。
还要给死者剃发、沐浴,换上寿衣,停尸于堂屋中,供亲属吊唁。
惠水地区要把尸体停放在竹席上,挂于堂屋中柱横梁上,离地五六尺。
这可能是古代悬棺葬的一种变异。
停葬期间,亲人亲族都来哀悼,妇女的“哭丧”尤为哀恸,全村全寨的妇女,即使与死者毫无戚族关系,都要集体前来哭丧,极尽悲痛之情。
旁产的男从无论老少,也感动得嘤嘤而泣。
尸体入棺前,黔东南地区要将几钱碎含于死者口中,作为死者灵魂回东方故土的“路费”,称为“买水钱”。
在停丧期间还要请祭司给死者“开路”,交代亡魂去处,从开天辟地讲到伏羲兄妹造人烟历述祖先来源和迁徙经过,要亡魂随着祖先迁来的路线按站逆行,回到本民族发祥地的东方故土,和祖先亡灵欢聚。
出丧时,孝子拿着弓箭或刀剑在送丧队伍前面“开路”。
意在表示祖先是辟山开路,披荆斩棘、除魔隆怪而来,所以老人亡故,亦要为其扫除障碍,使亡魂能顺利回到祖先故地。
墓地一般是请风水先生选定。
黔东南地区有的是葬在家族公墓里,有的不择地。
葬具普遍用木棺。
葬式主要是顺葬,即头朝山梁上方,脚朝下方。
望谟、罗甸一带还保持了头朝东方的古俗。
娄顺地区部份苗族还有“停丧待葬”的古俗,即灵柩出丧停放在山中数年以后才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