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437997人。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
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
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
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浙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
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
他们自称“伶”、“谨”。
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佬”。
“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建国后统称仫佬族。
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其余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等县境内,与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杂居。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数为207352。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等。
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语与毛难语、侗语、水语相近。
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语。
通用汉字。
仫佬族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屋内有专烧煤的地炉。
以稻米、玉米、薯类为主食,忌食猫、蛇肉。
衣服尚青色。
至清代,仫佬族妇女仍穿统裙,今已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饰以耳环、手镯、戒指。
男着对襟唐装。
过去,婚姻多为家长包办,少数在“走坡”中恋爱成亲的,亦须经家长同意。
盛行早婚,有婚后女方在一段时间内“不落夫家”的习俗,生育后始居夫家。
与壮族、汉族通婚。
婚仪繁杂,耗费颇大。
也有入赘的。
丧葬仪式隆重,墓葬信风水龙脉。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苗族和仡佬族有什么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