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受风水的影响很深,追溯根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谈。
一、影响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规划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1.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形成。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的墓葬方向是上南下北(按照古代的习俗,生者南面,坐北向南;死者北首,头北脚南),墓穴南部呈圆形,象天;北部呈方形,象地。
整个墓穴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以后在建筑上有许多地方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特别是地方观念。
如:穹隆顶墓室,半球形封冢,方形墓穴,城市和居室都是方形,跟墓穴为方形的意思一样。
皇城、内城和外城的城门,均呈现“上圆下方”的形状,以象天地。
紫禁城城门之“内圆外方”造型,表示紫禁城内外的差别犹于天上人间,城内为天,住着天子;城外为地,住着老百姓。
紫禁城中太和殿内,有“上圆下方”的藻井(又称龙井),这种结构,即所谓“上仿像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
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善因殿,大钟寺内的钟楼等,均为上圆下方之重檐建筑。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距今5000多年的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有一处大型祭坛建筑基址,整个布局由中心、两翼和前后两端组成,按南北轴线对称分布,南圆北方,也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
距今五千年左右的良渚文化中,出士了大小不等的玉琮,它外方内圆,寓意也是天圆地方观念。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式盘,是天圆地方观念的典型体现。
式盘中的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方形。
在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也曾显现过地圆的思想,但只是昙花一现,不为社会主体思潮所接受和承认。
唐代外国的地圆观念曾传入中国,但也不为中国人所接受。
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也把西方的地圆思想和地图传入中国,但接受者寥寥,反对者则浪高。
直至清末,地圆观念才在中国站住了脚跟。
因此,天圆地方观念不仅影响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技术达两千多年,而且一直影响中国的城市规划,这事并不奇怪,是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的。
2.天人合一的有机论自然观
有机论自然观认为,天、地、人等自然界万物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每一个现象都是按照等级秩序而与每一种别的现象联系着。
其表现有4个方面:
1).天地之间的关系。
风水家认为,天地相通,天地是一个整体。
因此,有天理则有地理()。
比如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天有象,地有形()。
这种思想最初来源于《周易》,“《易》与天地准”,它把整个自然界作为摹写的底本,因而它与整个自然界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在《周易》中已奠定了基础。
风水家在《周易》的基础上,对有机论自然观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山形与天上的星体相合,地球上的河岳就是天上的星辰,原非二物。
如天东有苍龙在九天,谓之苍天,其下即为东岳。
北有玄武为玄天,其下即为北岳。
南有朱雀为炎天,其下即为南岳。
西有白虎为昊天,其下即为西岳。
中有北极为均天,其下即为中岳。
天上有天河天汉,地上即有长江、黄河。
天上有四垣九野,地上即有垣局以造王城,有分土以域九州()。
这里讲的天上各种星宿名称都是人为的,人们用帝王百官和宫室土地人物等名称来表示空中星宿,将天空星座分为中央、东、南、西、北五部分,称作五官。
中央是中官,包括三垣:上垣太微垣,即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的天区。
中垣紫微垣,即北极周围,包括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地区(地理纬度约度)常见不没的天区。
下垣天市垣,即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等以北的天区。
三垣中每垣都有若干颗星作为框架,界限出这三个天区的范围,它们好像是围墙,故称垣。
三垣中,紫微垣是天空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因此,人间天子居住的宫殿也叫紫微宫、紫禁城。
由于这个缘故,风水家在选择国都时,地上的山川形势也要符合三垣。
这种作法除了有机论自然观起一定的作用外,还有皇权天授或皇权神授的思想在作怪。
《人子须知》讲,帝都乃至尊之地,地理之大莫先于此,必上合天星垣局,下钟正龙王气,然后可建立。
2).天人之间的关系,又称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意指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
《周易》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生的理想境界。
在西周时代,把人和社会看得很重要,与天地并称三才。
它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作为主体看待。
无论怎样谈天谈地,最后总是归结到人和人的事业。
宇宙自然界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
大自然的天象变化与人体的气化活动有直接的相互感应和共通的规律。
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与季节气候有关的流行病,巳有越来越群体化和频繁发生的征象,这是宇宙大天地的阴阳失调造成人体小天地的阴阳失调。
天人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
《史记.乐书》也说,天与人相通,就好像是形和影的关系。
风水家根据“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提出城市选址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天人感应”说。
这是由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思想发展来的,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主要观点是天人一体,相感相应。
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天神意志的表现,灾异怪变以及吉利瑞祥,也都是天受感应后而施加于人的奖惩。
道教初期的经典《太平经》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说人是天之子,当替天行事。
人君至诚的心能感动上天,使阴阳变易。
如果人君逆阴阳,背天心,则会有灾异,这是上天对人君的劝告。
风水家把“天人感应”思想引入城市选址和规划中,从而出现了象天型的城市选址和规划。
4).三才论。
这是指天、地、人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就是说从包羲氏开始,人们就注意观察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了。
《周易.系辞下》明确提出“三才”之名,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吕氏春秋.情欲》曰:“人与天地同。
”人有主动性,能参天地,即效法天地,但不能改变天地。
风水家吸收了这种思想,认为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
风水家在选择城址和规划城市时,必须贯彻三才思想,天地人全面考虑。
3.生态环境选择思想
风水学说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生态环境选择思想,这种思想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只是本能地选择生存环境,被迫去寻找既能躲避自然灾害,又有丰富食物资源的地方居住。
这是一种下意识的环境选择。
由下意识的选择逐步过渡到有意识选择,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上百万年的时间。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积累了一些选择环境的知识,比如:居住地点基本上都选择在河流沿岸的台地或阶地上;或河流曲流的地形部位;或依山傍水,背风向阳之地;或大河下游平原的土墩上;或沿海岸边的高阜冈丘上。
此时人们对环境的选择大多数是有意识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环境选择思想。
也可以说出现了最原始的相地术。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卜问在唐土作新邑是否合适的文字,也是环境选择思想的反映。
周代曾多次迁都和营建新邑,每次都要相地,勘察地理环境是否合适。
《周礼.大司徒》把当时相宅(即选择地址)的目的讲得很清楚,说相宅是为了选择一个好地方发展生产,使生活更富裕。
以后历代都有都城(或城市、乡村聚落与家庭)选址的理论,这就是风水学说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风水学说中的精华。
二、风水家提出或接受的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
风水家提出或接受的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归纳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
1.在《易经》理论影响下的城市选址和规划。
从《易经》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离卦代表人的含义或乾卦六爻的位置中来规划都城城门或皇宫、衙署和寺庙建筑等,或是选择城址。
2.《管子.乘马》中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这个观点为后来的风水家所接受。
3.《考工记》中提出以中轴线对称的城市规划思想,也被后来的风水家所接受。
4.由《易经》“时中”发展到都城选址要“择中”的原则。
5.从后天八卦图式发展到法天象地来选择和规划城市的原则。
三、五种城市选址和规划类型举例
1.在《易经》理论影响下的都城选址和规划。
1).周代奄国都城----奄城,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西南,属于武进县湖塘乡淹城村,奄城遗址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建筑,有三重城墙,即王城、内城和外城。
每重城垣外都有护城河,三重城垣都只开一个旱路城门。
三个城门的方向也不同,王城门南向,城内地势高,中间有块高地,可能是宫室遗址。
内城为不规则圆形,门西南向。
外城也是不规则圆形,门西北向。
这个遗址表明,当时的城市规划设计已受后天八卦思想的影响。
将奄城遗址图与后天八卦图对照,即明白当时城市规划设计者的意图。
第一,王城门向南开,后天八卦为离,离之意即明,表明王向明而治,即向南而治或面南而王。
这个门的朝向代表人。
第二,内城门西南向,后天八卦为坤,坤代表地,代表阴。
地要顺应天,阴要顺阳,臣要顺王。
坤居西南为母道,母道在养育万物。
西南是万物长养的方位。
第三,外城门西北向,后天八卦为乾,乾代表天,代表阳。
乾居西北为君道,为父道,天道尊严。
可见奄城的规划设计体现了天、地、人的关系,是《周易》理论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典型实例。
2).隋朝的大兴城。
从地理角度看,汉代都城长安位于龙首原北麓,近渭水南岸,地势较低洼,水含一盐分高。
从军事上说也不利于保卫都城。
所以到隋文帝时,去旧图新,把都城大兴城建在龙首原南麓。
具体规划设计由宇文恺负责,他利用龙首原南麓大兴地区六条冈阜的地形特点,结合风水理论进行设计。
他把六条冈阜看作是乾卦的六爻,最高的一条上九置宫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稍低的第三条九四立百司,为中央各部办公之地。
第二条九五虽然比上九低,但在乾卦中九五位贵,不是凡人居住之地,所以在此处盖庙宇,修玄都观、兴善寺等,让神仙菩萨去住。
这种设计,使统治机构处于全城制高点上,宫室、百官衙署都占据高地,显示出统治者高高在上,主宰天下,传之万世的思想和气派。
从安全上说,也比较可靠,处于监视下层百姓的位置。
从地理环境来说也是最好的,地势高,乾燥,不易生病。
2.因地制宜的城市选址和规划
1).南京城
历代中国都城皆方,宫城位于都城中轴线上偏北。
而南京城却随地形而建,全城南北狭长,不规则,属于因地制宜的城市规划。
三国时,孙权于公元211年迁都于此,在金陵邑的原址上建石头城,完全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形筑城,周长7里100步,南面开一门,北面开两门,东面开一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未开门。
以后各个朝代扩建,成了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朝的建康城(今南京市)因位于长江岸边的丘陵起伏地区,山、湖、河等地形较复杂,而且是各朝逐步扩建,因而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则形平面的典型。
2).杭州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市),城垣在吴越城的基础上增修,有13个城门。
宫城在城南凤凰山东,原是吴越时府州所在的子城,周围9里。
皇城内众多的宫殿、亭阁,都是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布置,主要宫殿位于南部。
全城分为8个厢,城外还有两厢,共有68个坊。
由于地形复杂,所以城市规划完全配合地形,城垣形状很不规则。
南宋迁都到此后,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有改建,官署也多利用原有建筑分散各处,道路系统也较杂乱,作为主要街道的御道也完全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
所以杭州也是因地制宜规划城市的典型。
3.以对称原则规划的城市
1).长安城
长安城平面方正,每面开三门,宫城居中,宫前左有宗庙,右有社稷等,都是《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规制。
在布局上将宫城放在南北中轴线北端,自承天门至明德门的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即是天轴的表现,宫城正门叫承天门,门前宽阔的东西大街是天界与地界的中界,由此向北是天上宫殿,由此向南是地上人间。
这种以中轴线为轴,左右对称的城市规划,白居易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莱畦”的诗句,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它的规划布局特点。
是对称型城市规划的典型。
跟长安城类似的城市规划还有汴粱(今开封市)、邺城和北京。
4.以择中原则选择城址和规划城市
中国古代“王者必居土中”,天子居中心至尊之位,意味着他替天行道,因而权威至高无上,行事光明正大,也便于国家治理。
《吕氏春秋.慎势》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
”这个择中统治国家的思想一直为统治者重视和继承,成为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论。
以洛阳为例,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东南西北的水陆交通枢纽,而且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周本纪》)。
地形险要,西依秦岭,东望嵩岳,北有邙山屏障,南对龙门伊阙。
洛水自西向东横贯全城,依山傍水,冬暧夏凉。
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
物产丰富,是一块物华天宝的好地方。
因此,历史上有众多朝代于此立都或建陪都。
是以择中原则选择城址的典型。
5.以法天象地原则来选择城址和规划城市
1).咸阳
秦都咸阳,其设计指导思想取法于天象。
“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三辅黄图》记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骊山。
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始皇……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文中的“天极”、“阁道”、“营室”、“端门”、“紫宫”、“天汉”、“牵牛”均是天象星宿名称。
可见秦都咸阳的布局呈现出一幅壮丽而浪漫的景色:沿着北原高亢的地势,营造殿宇,宫门四达,以咸阳城为中心,建造象征“天帝常居”的“紫微宫”;渭水自西向东横穿都城,恰似银河亘空而过;而横桥与“阁道”相映,把渭水南北宫阙林苑连为一体,象“鹊桥”使牛郎织女得以团聚,建阿房以象“离宫”,天下分三十六郡又似群星灿烂,拱卫北极。
2).北京
北京城的规划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紫禁城作为皇城的核心部分居于全城正中心部位,以此象征居天中心的天帝居住地紫微垣。
紫禁城南面的端门,其名称正是取自紫微垣的正门。
紫禁城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日精门,西有月华门。
皇城南面有天安门,北有地安门。
城南设天坛祭天,城北设地坛礼地,东置日坛祀日,西置月坛祀月。
这种天南地北,日升月降的布局,皆师法天地。
以上两例,以法天象地原则来选择城址和规划城市的作法都非常典型。
上面讲的以五项风水原理来选择城址和规划城市的例子,虽然都是国都一级的大城市,但其影响则涉及许多中小城市。
因为实例太多,这里不便一一列举了。
总之,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有密切的关系,虽然讲的是风水原理,但其实质内容也含有大量的地理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应该说是风水中的精华,值得后人采取以时俱进的态度来吸取这些精华,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古代城市规划五个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