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四水归堂的天井,高墙深宅,绿水环绕构成富有强烈微州文化特色的皖南民居。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色彩
皖南民居的色彩,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
建筑采用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灰色青砖,墙角多采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砌,黑、
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
单纯质朴的白墙、黑瓦颜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山川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淡雅明快的美感。
这种水墨
画般的隽永意境,渲染出皖南传统民居极具地域特色的基本风貌。
2、建筑形式
皖南民居的造型颇有特色,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
为了避
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度过大,采用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
这种做法原是为了防火,故
俗称“封火墙”。
它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一些大型宅院由数间、数十间不同朝向的房屋组成,马头墙也就随之出现交
错不同的朝向。
加之房屋宽度、进深的不同,地形高低的变化,马头墙的高低随之有所不同,就形成了更丰富的空间变化。
3、实用、美观的漏天之井
皖南民居的基本形式为庭院式布置,院内以南向房间为主,东西两侧为辅,中为东西较长的天井,平面组成口字形。
也有在入口处设进厅
的口字形布置,以及两个庭院前后重复拼接的日字形庭院组合体等。
皖南的这种庭院型住宅与北方的四合院及江浙一带的合院型宅院不尽相同。
北方的合院,分别由正房和东西两侧厢房组成,天井较大,四面建筑与天井大院是相隔开的。
江浙一带的个体院落略小,一处宅院一般仅为一家使用,但东西厢房分明,仍是作为正式房间。
皖南民居则不同,它主要的房间位于南向,而东西向是次要的、开间较小的辅助房间,一般为廊屋、楼梯间、储藏等性质。
正因为这样,所以天井较窄。
这
种天井院在功能上除采光、通风、承接和排除屋面流下的雨水外,还是建筑空间的补充,是与建筑相渗透、融汇的部分。
由于天井较狭小,风沙对院内的干扰也较少,因此有可能将南屋厅堂临院的一面门扇打开,或根本就不设门,几乎与天井是统一体。
厅内见院,院内见厅,相辅而
就,由厅至院,由院至厅几乎是一个天地。
这与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4、建筑装饰
奇巧多变的梁架结构皖南民居的梁架结构均为木结构,梁架构造奇巧,装饰丰富多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月梁中部略微起拱,两端雕出圆形或扁圆形花纹,中段常雕刻成多种图案,通体显得异常宏大壮美。
这些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覆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是徽州居民高格调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观的反映。
5、精致优美的雕刻装饰
建筑雕刻艺术是徽州民居最主要、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徽州民居建筑中几乎每一种建筑材料都可以用来雕刻,每一建筑构件都加以雕刻,
形成一种清丽高雅的建筑艺术格调。
雕刻分为砖雕、木雕和石雕等几种方式。
其中砖雕的主要装饰处为门罩、门楼、八字墙及马头墙的端部。
其镂刻的内容、题材极为丰富,凡神仙人物、亭台屋宇、飞禽走兽、花草静物应有尽有。
为了表现人物的逼真和楼台的主体感,多采用高浮
雕、透雕和半圆雕的技法。
6、皖南民居的群体布局
皖南为山岗丘陵地貌,溪流水塘遍布,民居多借助山水布置,强调自由式的布局。
其依山者因山而建、其临水者沿水而建,房屋群落与周
围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优美的村镇风貌。
如黄山市的洽舍村,位于丰乐水库岸边,前临清澈的湖面,后依郁郁青山。
黟县的屏山村沿着一条
曲折有致的溪流,排列着一栋栋形式即统一而又富变化的各式民居,建筑借溪流形成了优美的画面,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景色。
扩展资料: 皖南民居的代表景点 1,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 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著名景点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2,西递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