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元瑞,男,1930年生,扬中市关工委老干部团副团长,镇江市十大杰出志愿者。
鲍元瑞是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83年退休后,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八荣八耻”、时事政治等多种主题教育。
自1995年以来,鲍老克服年高体弱,肺气肿、气管炎常年缠身,患癌开刀老伴急需照料的困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学校、军营、社区、机关企业,共义务讲课1500多场,听课人数突破40万
扬中老人陆明才十年资助枝江孤女
昨日,刚刚到大连海事大学报到的湖北新生袁军,又收到了来自镇江扬中的2000元汇款。
收到汇款后,袁军赶紧给远在扬中的“爷爷”、“奶奶”打来电话,在电话中,这位孤儿泣不成声,她说“爷爷、奶奶对我的恩情就像长江水,我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你们……”
1995年5月28日凌晨,湖北枝江市船民袁孝清夫妇驾驶着铁驳货船,满载着70多万元的农用卡车和柴油机从无锡运往常德,行驶到扬中八桥干劲村水域时,江面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货船在江面上打了几个旋转,转眼被翻扣江底。
当时56岁的陆明才闻讯,立即披衣解缆,跨上自家的小船和水手们一道直奔出事地点。
他纵身跳入江中,几经周折,终于将奄奄一息的袁孝清三人救起,但袁的妻子和另两名船员不幸身亡。
第二天,陆明才主动为精神处于崩溃状态的袁孝清联系打捞货船,又到信用社为他担保4万元贷款,还拿出5000元积蓄给素不相识的袁孝清,同时四处张罗,帮助料理死者的后事。
前前后后一个月,袁孝清以及赶来的10多位亲戚吃住在陆明才的家里。
临走时,袁孝清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在陆明才面前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认了我这个儿子吧!”袁孝清和陆明才约定:来年春节,他一定带着两个孩子来扬中看望他们二老。
然而,一直等到第二年正月十五,仍然见不到袁孝清的身影。
陆明才按照袁孝清留下的地址去了两封信,也是石沉大海,直到5月初才收到署名“您的孙女:袁军、袁玲”的回信。
信的内容可谓晴天霹雳!为了偿还银行货款和支付两名罹难船工的赔偿金,袁孝清回家不久便一个人驾船出江。
当年秋天,在湖南岳阳水域遭遇狂风,连人带船葬身江底。
8岁的袁军和6岁的袁玲瞬间成了孤儿。
收到信后,好心的陆明才立即坐上长途汽车,赶到枝江,为一对可怜的孤女安排生活和上学事宜。
临别时,他又拿出身上的1200元,留给两个孤女,并郑重承诺,一定要资助她们完成学业。
10年来,寄钱和写信成为陆明才了解、关心、教育两个孤女的主要方式。
每到逢年过节或学期开学,他总要设法先把学费寄过去,并附信鼓励她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才。
其实,陆明才并不宽裕。
两个儿子已另立门户,上还有80多岁的老母,全靠捕鱼为生,每天最多只能挣20多元,少时10多元,而且很多时间不能出船,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10年来,陆明才共资助两个孤儿15000多元。
这对于有着沉重负担、勉强温饱的六旬老人来说,是何等艰苦。
2003年8月,眼看着暑假结束了。
而由于长江禁捕等原因,一时又凑不足两个孩子的学费,他只得把半大的猪卖了,汇寄了300元。
为了保证不耽误袁军、袁玲的学业,他暗自为自己立下规矩,再苦再累,也要保证两位异乡“孙女”完成学业。
两个孤女也十分争气,在校学习成绩优异。
她俩每次考试后都要向爷爷奶奶报告喜讯。
已上高三的袁军年初就和两位老人约定,如果今年考上大学,一定来看望爷爷奶奶。
今年暑假,袁军以517分的高分被大连海事大学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袁军就来到扬中看望从未谋面的爷爷奶奶。
其实,陆明才此举并非偶然,10多年来,他不顾个人安危,先后在江上救起9条人命,抢救受灾船只9艘,帮助船主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他还主动为落难船员担保借贷款5万多元,个人捐献给落难船员现金和物资3万多元,组织社会捐款5000多元……为此他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光荣称号
“笛箫大王”的幸福生活
在新坝镇,一家规模不大的长鸣乐器厂却名声远扬,因为这里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当地的老百姓,不仅为“笛箫大王”常敦明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更为常氏一家三代人弘扬民俗、追求艺术、不谋名利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在这个爱好笛艺、追求民俗的“艺术世家”中,常敦明是一家三代人的核心。
1996年,常敦明制作的“巨笛”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赞赏,还获得了世界乐器比赛金奖、文化部科技三等奖,并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更令常敦明的儿孙们感动的是,常敦明50多年来一直坚守着“将民族乐器推广延续”的梦想,从未放弃。
上世纪50年代初,20多岁的常敦明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生活,他独自闯荡上海,一心想学门手艺养家糊口。
随后几年中,他白天学习吹笛、制笛,晚上苦读夜校,一心钻研笛子吹奏技艺。
1962年,常敦明拜师被誉为“国内第一笛”的陆春龄老师门下,开始了更为刻苦的求艺生涯。
在陆春龄老师的指导下,常敦明既学会了吹笛,又学会了制笛的高超手法。
由于学习刻苦,常敦明的制笛、吹笛技艺取得突破,奠定了他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地位。
1989年,常敦明退休回到家乡扬中,可他依然对笛子一往情深。
出于爱好,他拿出自己的养老积蓄50万元,创办了长鸣乐器厂,并建起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个人筹资创办的民族乐器陈列馆,收藏自春秋时期以来,我国吹、拉、弹、打各式民族乐器。
常敦明的儿子常本荣也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逐渐了解各式乐器的知识,帮助父亲管理乐器厂的相关事务。
在常敦明的思想感召下,他的孙子孙女从小就迷上了民族乐器,开始主动练习。
平时,一家三代人常常围绕着某个问题谈得津津乐道,开怀不已。
逢年过节,常敦明总要抽出时间和孙子孙女们一起,用笛子和其他乐器欢快地合奏一曲。
如今,常敦明的几个孙子孙女都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
大孙女常筝大学毕业后成了上海戏曲学院的教师,孙子常阳笛子吹奏技艺精湛,也即将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
小孙子常源在上海被学校推荐赴新加坡参加笛子演奏比赛,获得了铜奖。
说起如今这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常敦明很开心,他说:“搞民族乐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发展中国的民族乐器事业,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做不完的,可以由我的儿孙们去做。”
河豚大师——周长顺
在“中国江鲜之乡”扬中市,周长顺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人所皆知。
他的精湛江鲜烹饪技艺引来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湾八大电视台和日本东京电视台以及江苏卫视等国内外数十家媒体慕名采访,他亲自掌勺的河豚宴风味独特,令数十万中外食客赞不绝口。
这位大名鼎鼎的扬中市特级河豚烹饪师领军的长顺河豚馆如今门庭若市,人气飙升。
转眼又到烟花三月江鲜飘香的
季节,长顺河豚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春节以来的一个多月中,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西安等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预订长顺河豚馆的“江鲜宴”,大有来到扬中不尝长顺河豚宴心存不甘的感叹。
长顺河豚馆生意爆满,目前已预订到4月下旬。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脍炙人口的河豚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之手。
而“化剧毒为美食,神奇也!”则是上海一家媒体对周长顺河豚烹饪技艺的由衷赞美。
每年一度的扬中江鲜美食节期间,作为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经过周长顺大师的巧手制作,使得中外宾朋“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客商以及全国各地的客人争相品尝长顺河豚,目睹这位“河豚大王”的风采。
2004年以来,扬中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江鲜美食节。
长顺河豚馆接待的宾客有4万人之多。
一位远道而来的食客在品尝周氏美味河豚后感叹:现在我才明白广告牌上为什么写着一则很“牛”的广告语:“世界河豚在中国,中国河豚在扬中,扬中河豚在长顺”,这不仅是周大师的自信,更是他实力的象征。
中国菜肴美食的主要特点是色、香、味、形四式俱佳。
为使江鲜菜肴色香味形俱佳,清鲜嫩脆兼容,周长顺采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在选料、火侯、烹调技法和调味上既保持传统技法,又吸纳外地技巧,在具体操作中别具匠心,使江鲜菜肴别有风味。
河豚菜系是江鲜菜系的首推代表,而“周氏河豚宴”则是河豚菜系的杰出代表。
周长顺所创的“周氏河豚宴”共28道菜品,大多为扬中传统河豚菜以及由民间河豚菜提升的品种。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乔德林在考察长顺河豚馆后欣然题词:“长顺河豚馆,美味冠江南”;中国烹饪大师、杭州新新饭店总经理徐步荣称赞长顺河豚“五味调和、美味无比”;北京一位官员说,长顺河豚宴真可作为国宴精品在全国各地展示。
周长顺烹制江鲜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
他练出了一手绝活,一条河豚鱼在他手上做出几十道各具特色的菜,周记河豚籽香酥脆肥,咀嚼留香;周记河豚肝鲜香肥嫩,回味无穷;生吃河豚片清嫩爽口,红烧河豚口感细腻;白煨河豚汤入口奇鲜,还有水晶河豚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剧毒的河豚肝和河豚鱼籽乃毒中之王。
登堂上桌,在扬中尚属首家,在世界也绝无仅有。
即使同行人中,也无不欣赏周长顺的创新绝活。
生吃河豚片,蘸芥末膏是上世纪90年代末周长顺创新的菜肴。
2004年,他自费组团赴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考察,与外国同行交流厨艺,在借鉴外国先进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对原有制法作了改进,使生吃河豚片不仅口感滑嫩而且富有韧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厨艺。
周长顺认为,河豚宴做起来是给客人品尝的,关乎性命,在这一点上安全重于泰山。
因此,杀、洗、炸、煮、尝河豚鱼必须严格操作规程,环环紧扣,道道把关,程序不能颠倒和出一点差错。
江鲜美食名副其实,“长顺绝技”有口皆碑。
勇于化险为夷、善于开拓创新的周长顺大师博采众长,集四海之精华,创个人之特色,打破了河豚某些部位不可食用的禁区,首开中外河豚烹饪史上的先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成功的人。
在2008年新年前夕举行的江苏省第五届烹饪技术大赛中,代表扬中参赛的长顺河豚馆勇夺主题宴、热菜和团体赛三枚金牌,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三金的参赛单位。
去年秋天,周长顺又代表镇江参加中国上海国际餐饮博览会再次获奖,让同行刮目相看。
攻克动力技术制高点——记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最近签署通令,给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伟明记一等功。
现年42岁的马伟明是如何获得这一殊荣的呢?近日,笔者走近马伟明,了解到这位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的一串故事。
1996年,我国引进的某大型设备发电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马伟明受命主持技术检查,发现制造工艺存在重大缺陷,这一结论反馈到生产国,10位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飞赴中国。
外方首席专家断定这一故障是“中国人操作不当”造成的。
马伟明沉着地铺开一张图纸:“先生,这是我们根据测试绘制的设备结构图,请看这里……”说罢,有理有据地谈起对故障原因的分析。
外方专家细细审视这张图纸,听了马伟明直指要害的表述,不得不佩服他的分析,但还是想推卸责任:“马博士,你的计算不准确。”
马伟明心平气和地答道:“我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而且与试验结果完全吻合。
”说完,将一本试验数据递到对方面前。
外方首席专家顿时哑口无言。
马伟明研究发现,我国从国外著名的M公司引进的某型发电机存在致命的“低频振荡”现象。
这种“振荡”好比电机“发疟疾”,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造成整个动力系统瘫痪。
然而,对于中方专家提出的迅速拿出解决“振荡”对策的要求,M公司代表却置之不理,大谈他们产品如何先进。
“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马伟明发誓一定要攻克外国人没有攻克的高科技堡垒。
当时,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要解决“低频振荡”这一困惑电机界的世界难题谈何容易。
缺少试验场地,马伟明和课题组的同志们将一个20多平方米的洗漱间改造成试验室。
缺少资金,他穿上工作服下到车间和工人们并肩制作模拟样机。
他还带领技术人员跑研究所、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计算,一张图纸一张图纸地设计。
18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马伟明带领课题组先后解决了包括系统稳定性在内的8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当他再次来到M公司参与第二套发电机验收时,“低频振荡”在工作电压范围内发生了。
M公司紧急召集各路精英,连日攻关却一筹莫展。
马伟明作为中方专家,坐在了索赔谈判桌前。
当他提出利用振荡信息消除振荡的解决方法,并提笔画出稳定装置原理示意图时,对方明白,这位年轻的中国博士已经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马伟明主持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性能指标优于西方国家的这种整流发电机通过鉴定,并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扬中三叶咸秧草创始人:顾国祥
一
2006年夏,扬中城区一位姓杨的干部到北京某公司办事。
闲谈中,公司负责人饶有兴致地说:你们扬中的土特产真好!杨同志立即接过话头:是呀,我们扬中的“长江三鲜”全国闻名,鲜美绝伦,去年底还获得“中国江鲜菜之乡”的美誉。
只是江鲜美食节年年都在三四月份,眼下的江鲜比起春季来要逊色不少。
那人笑笑说,“长江三鲜”可不是你扬中独有的,算不上土特产,我说的是秧草菜,三叶咸秧草。
消息传来,顾国祥兴奋不已。
三叶咸秧草问世仅仅两年,便小有名气,他怎么能不高兴?
扬中土特产——三叶咸秧草,两者之间划上联线,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实实在在的口碑,可不是产品广告词。
兴奋之余,顾国祥深感责任重大,三叶咸秧草成为扬中土特产,实现了自己的初衷,然而,这一品牌能否持久,能否走红,能否畅销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真正成为扬中人的名片,令扬中人骄傲自豪,肯定要走的路还很长,难度很大,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只能勇往直前,把三叶咸秧草做强做大。
(二)
土特产是什么?词典中、网页中的释义不尽相同,但大多认为它是土产与特产的并称,是指本地出产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著名产品。
说白了,“土特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富有地方特色与著名产品。
扬中是冲积平原,成洲方千年,居民多迁徒,有的是沙滩薄土,缺的是物产资源,文化底蕴也不厚实,要独创自己的土特产品牌实属不易。
往日,“扬中三宝”芦、柳、竹称之“土产”,也曾轰轰烈烈过,可惜未有精品,且日趋衰弱,谈不上“著名”。
近来,“长江三鲜”河豚、刀鱼、鲥鱼谓之“著名”,烹饪独特,名扬全国,荣获“中国江鲜菜之乡”美誉,但其原料乃长江人之共有,并非“土产”。
因而提起土特产,扬中人只会脱口而出“镇江香醋”。
如今,扬中人也有了自己的土特产:三叶咸秧草。
三叶草,学名苜蓿,又名金花菜,秧草则是扬中人的俗称。
据史书记载,秧草源于印度,是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将种子带入长安的,在我国落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汉书?西域传》云:“有苜蓿,……汉使采苜蓿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
美丽而清雅的三叶草是苜蓿家庭中可以食用的特殊品种,古人吃苜蓿多有研究。
玄学大师谓之“牧宿”。
唐孟称之“利五脏,轻身健人。
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将此列入菜部,“干食益人,可久食,利五脏……”清时曾奉为贡品。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巡幸镇江时,地方官贡以“京江三鲜”河豚、刀鱼、鲥鱼,辅以当地的蔬菜,帝心大悦,特别是对咸秧草兴趣尤浓,返京后颁诏,将“咸秧草”与“京江三鲜”、“京江醋”等并列为贡品。
别看秧草是民间自然野生膳菜,却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以及维他命K、微量元素较多。
并且还有医药价值,它含有的植物皂素能和人体内的胆固醇结合,可促进排泄,从而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保护动脉壁,对防治冠心病有功效,常食用具有降血脂、抗凝血、防出血、清内热的效用。
扬中人对秧草怀有一种特殊感情,年长者称之为“救命草”。
独特的地域条件决定了扬中秧草独具特色。
原因有三:一是生命力强。
扬中多沙土,呈微碱性,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最适宜秧草生长,也使得秧草的品质极佳。
家前屋后,田头路边,哪怕只有巴掌大的一小块,都可种植,都有收获。
并且秧草多在冬季种植,耐寒抗旱,抗病虫害,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化肥治虫害,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其二,成活期长。
从冬到春达半年之久,且长得特别快,如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一茬,多的可割十来茬。
每年早春二月青黄不接时,秧草便成为穷苦农民充饥的主食,支撑着人们渡过那些艰难岁月。
其三,食用方便。
秧草一直是寻常百姓的家常菜。
可爆炒,其柔软鲜嫩,清口解腻;可作冷盆,其色泽碧绿,清心沁脾;可煮粥烧汤,可包圆煎饼,可腌制储藏。
如今烧江鲜大多以秧草为配料,如:秧草烧河豚、秧草烧刀鱼、秧草烧河蚌等这些名肴,使秧草更加鲜美,身价百倍,成为宴席上的“上等菜”。
宾朋们多喜食,大有喧宾夺主之势,盘中秧草往往一扫而光,河豚、刀鱼却反遭冷淡。
从“救命草”到“上等菜”,这一嬗变是扬中人告别贫穷、落后、封闭,走向富裕、繁荣和开放的最好诠释。
而把土生土长的“救命草”演变成“扬中土特产”,把甘当配角的“上等菜”打造成“江苏名牌产品”、“国家有机食品”、“国家绿色食品”的创始人,正是扬中市三叶咸秧草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国祥。
扬中竹编大师——耿月新
千杆修竹万般情
在一个秋色宜人的早晨,记者前往油坊镇良善村采访竹编艺术大师耿月新。
在他的竹编作品陈列室里,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的题词“青竹一到月新手,便成艺术新华章”格外引人注目。
抬首望去,墙上精美的竹编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百子图》、《牧牛图》、《中国百帝图》、《九龙图》、《奔马》、《马踏飞燕》、《板桥书画》……幅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坐在我面前的耿月新个头不高,一双不大的眼睛里充满热情,清癯的脸上始终漾满笑意:“我刚从北京开会回来。
这次去参加国际博览交流会收获很大,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36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内的行家对我的《板桥竹子》、《牡丹花》、《百家姓》等作品很感兴趣……”谈起他心爱的竹编事业,他格外兴奋,“我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很喜欢竹编,8岁就会编小鸟类的玩意儿……”
在他悠悠45载的竹编生涯中,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篾匠成为今天名闻国内外的竹编艺术大师,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梦!在成功的背后,他有着怎样不凡的奋斗历程?其间的苦与乐,又蕴含着哪些丰富的人生哲理?启开记忆的大门,透过岁月的帷幕,在耿月新的娓娓诉说中,一个直率、执着、真实的耿月新慢慢向我们走进……
“我一定要在竹编行业中干出名堂”
1948年,耿月新出生在油坊镇良善村,这儿是扬中有名的竹编村。
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长满郁郁葱葱的竹子,全村80%以上的家庭都从事篾工。
耿月新家祖辈三代都是篾匠,他是在“啪啪”的剖竹声、“悉悉”的编篾声中张大的。
耳濡目染,5岁的他便会用小刀剖篾,给父亲做小帮手。
由于家庭贫寒,加之兄弟多,小月新从小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他父亲眼看供不起孩子上学,无奈之下,只好让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小月新辍学。
遵循“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古训,15岁的耿新月便操起了篾刀,随父亲今年了村篾匠组学徒。
耿月新的悟性特好,在师傅们教导下,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学会了一套过硬的竹编技艺:选料剖竹、劈篾刮篾、编打成品、席、筛、篮、篓等活计,他件件得心应手,2年后已成为篾匠组里的小师傅。
艺高闯天下。
20岁那年,耿月新为了多赚钱,多长见识,只身离开家乡,来到上海青浦闯荡。
他发现,青浦的篾活比扬中精细、复杂。
戗席上都编有“忠”、“大海航行靠舵手”、“南湖船”等字样。
睡席上也编有“福”、“禄”、“寿”、“喜”等字样。
他被那精美的工艺迷住了,青浦成了他学艺的新天地。
凭着过硬的篾工功底,他很快揣摩出其中的奥秘:篾要窄、薄,编出的字画才逼真。
他试着将旧席子、戗席摊在底下模仿着编,不久他能不摊底样,信手拈来即能编出精美的图案。
好多人家争先恐后请他去做活计,还有几位慕名前来学徒。
小伙子很开心,似乎生活开始对他微笑了。
可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砍资本主义尾巴”之风在上海盛行,他呆不下去了,无奈的他只好卷起行李离开生活了2年的上海,回到家乡。
一天,一位朋友送来一幅“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草书,请耿月新打一幅戗席。
已在扬中众多的篾匠中崭露头角的耿月新,很想就此“露一手”,以此检验自己的技艺。
他试着将篾片煮染成红、绿色(另加本色)间色搭配,然后将篾片劈窄成1寸11根(一般一寸6~7根)。
为了充分表现草书笔锋,在编织过程中,他采取剖篾法,篾窄达1寸22根,使篾花色依字而行。
经过10多天的劳作,编成后的戗席图案逼真,纹理清晰,富有立体感。
消息像长了翅膀,四面八方的篾匠前来争相目睹,耳旁充满同行们的一片赞叹声。
他一有空,就揣摩别人的艺术品,然后操练,为此常常通宵不眠。
每逢看到图案就熟记于心,随手就能编起来,鸟类、花瓶类,各种各样的花,他都能编得十分逼真。
渐渐地,他从追求编织品的多花样、艺术化转而更钟情于竹编书画作品。
有时为了编好一幅书法作品,他先观赏原作,细细琢磨整幅书法的气势韵律,从单个笔画勾勒到其间的游丝牵引进行周密的设计。
长时间的伏案编织,视力高度聚焦在作品的线条连接上,而脑子又要计算着成千上万根细如发丝的竹丝交错重叠,视觉疲劳和脑疲劳的双重影响,往往会给眼睛带来幻觉……对于耿月新来说,竹编艺术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都说世上有一种花最美。
观之,赏心悦目;抚之,心醉神迷!这种花就是爱情花。
耿月新20岁这年,一位姑娘走进了他的心里。
她叫施云芳,是他的徒弟。
姑娘常常用爱慕的眼光欣赏师傅精绝的手艺:只见又重又大的竹刀在他手里娴熟地上下翻飞,一根1米长的竹子在他的手中,好像变戏法一般,一会就变成了片片竹篾;不大的工夫,绽放在他手下的则是一朵朵竹编艺术的奇葩。
这是一双多么神奇的巧手啊!朝夕相处中,他的善良、聪明、勤奋深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也许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耿月新比任何时候都干得更欢,对竹编活也越来越爱不释手。
俩人在竹编技艺上常常相互切磋,技艺大大长进。
一个心愿在他心中悄悄萌生:一定要在竹编这个行业中干出名堂来!
“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这样才不枉人生”
人生征程难免要经历一次又一次挣扎奋斗,当处在人生岔道口时,我们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是走下去,还是放弃?关键处若走错一步,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扬中许多年轻人纷纷走进供销社队伍,短短时间内一跃为万元户者为数不少。
这着实让祖辈生活在封闭小岛上的穷苦人羡慕不已。
这期间,民间竹编工艺和其它手工业产品一度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日月更迭,寒来暑往。
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悄流逝。
不知不觉间耿月新已届中年,这时的他正处在人生岔道口。
由于竹编行业日趋萧条,妻子施云芳只好改行去镇办服装厂上班。
他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正在求学的一双儿女,日子过得很拮据。
耿月新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外出赚钱?还是干老本行?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在经纬线中编织他的一个又一个梦想,千丝万缕间融进了他全部的情和爱。
从豆蔻年华直到不惑之年,岁月的流逝带走了他人生中的最宝贵的黄金年华,他对竹编的爱却与日俱增。
就此改行,他有种心痛的感觉,可是生活是具体而实在的。
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勇敢地去承担家庭的重担!最终他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外出搞营业,业余时间干老本行。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那段日子每逢出差,他包里总是带一把篾刀,白天办完事,晚上回旅馆操练。
在编书画作品过程中他发现扬中的竹子欠柔、易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竹子?每当他外出,便处处留心观察当地的竹子,琢磨材质的优劣。
到书店找名家书画作品,细心观赏,回家构思作品的谋篇布局。
由于他竹编功底深厚,加之勤奋好学,他的技艺又有了突飞猛进。
编织的绘画和书法急具立体感,字行、笔锋酷似原作,似龙飞凤舞;蝇头小楷更显飘逸俊秀。
一天早上,他望着凝聚着自己多年心血的几十件竹编作品,突然萌生一个念头:何不去街上买卖看呢?于是,他选出部分中堂、对联以及几个小书法横幅赶到县城出售。
恰逢县文化馆的季成富、梅仁寿路过,仿佛伯乐相中千里马,耿月新立即成了县文化馆的座上宾。
在那里,耿月新第一次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竹文化、竹编艺术,还获知扬中曾出了一个竹编名人——新坝的郭国兴,他的竹编“二龙戏珠”至今还珍藏在巴黎博物馆内。
文化馆领导要他肩负弘扬传统竹编艺术的使命,并指导他在竹编内容上须向书画方向发展。
那晚,耿月新失眠了。
年届不惑的他似乎第一次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他想:人活着总得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这样才不枉为人生。
一番思索后,他毅然决定全身心扑到竹编艺术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