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简介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底蕴且拥有两个校区的完全中学。
学校位于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教育街-文德路,校园环境幽雅,翰墨飘香,承载了百年的育人重任。
北校区校址一带古称番山,番山是广州老城区最高的山岗,它一直是广东文化教育的“圣域”,从宋朝开始就有在番山设学课士的最早记录。
北校区地处番山之中,秉承了广东文化的英气。
南校区坐落在禺山附近,两校区的合并强化了学校历史的根基。
十三中前身为私立教忠学堂,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光绪27年,清廷鉴于内外忧患日益严重,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光绪28年(1902年),在籍翰林丁仁长、吴道容,举人汪兆铨等绅士在广府学宫孝弟祠(今市13中)筹建了一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式学堂——教忠学堂。
孝弟祠曾留下很多墨士文人的足迹。
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巨人康有为,8岁时在孝弟祠接受启蒙教育,33岁重返孝弟祠教冬课。
教忠学堂成立后,清末名流翰林丁仁长任监督(即校长)。
1906年,教忠学堂改为教忠师范学堂。
辛亥革命以后,又改为私立教忠师范学校。
抗战期间,学校几经迁徙,在澳门、郁南连滩等地创建分校,继续秉承“为国力学”的校誉。
1952-1953年,政府先后将教忠中学、万川中学、力行中学合并为一校,1953年正式改名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
2006年,学校又与前身为诚信中学、机电职中的39中合并,成为今天辖属教育强区——越秀区的省一级学校。
二、继往开来,成绩喜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市、区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对校园全面规划,重新设计并建造了形态优美,寓意丰富的学校大门,改建了实验室,对体艺综合楼进行功能的改造。
2007年底将兴建100米直线跑道以及塑胶运动球场。
在争创省一级学校过程中,对各教学功能室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装修,以满足新课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学校在各间课室和教学专用室都建有多媒体教学操作平台,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条件。
整个校园环境幽雅,整洁美观,绿树参天,鲜花常开。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在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激励教育、自主发展”模式,在推行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1988年全省完全中学分类检查中,我校是受省教育厅表彰的全市唯一一间市属普通中学;1993年我校因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达标优秀而受市的表彰奖励;1994年10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为首批的“广州市一级学校”;1997年和1998年分别被评为广州市、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1年获高中毕业班工作评估一等奖,2004年高中、初中毕业班工作评估双一等奖,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重点、本科比率均超市下达的指标数,实现100%升学。
我校还先后被定为国家教育部科学规划“九五”和“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广州市学校三星级(最高等级)民主管理单位。
2006年我校再接再厉,荣获广东省一级学校称号,这标志着我校发展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近几十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办学规模都得到增添和扩充,学校两个校区,高、初中共43个教学班,学生2068人,教职工168人。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成绩裴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累计获得过600多项次奖励,其中1999年以来,我校连续三年组队参加广东省“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一等奖,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特别奖。
2006、2007年学生们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全国“华罗庚杯”少年数学决赛获全国二等奖等奖项,初中学生美术作品还在《广州日报》教育专栏中展示。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钻研、创新、严谨”的干部、教师队伍,168位教职员中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人、广州市模范教师1人;高级教师34人,硕士研究生及完成研修研究生课程的教师有36人。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校每年教师到国内、国外学习、培训、考察,以鼓励教师成为新时期学者型、专家型的教育家。
三、春风化雨,人才辈出
一个世纪以来,我校师生默默耕耘,乐于奉献,为祖国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大军注入新鲜血液。
创校伊始,学校即成为当时爱国青年求学的地方。
孙中山先生得力助手之一,著名近代爱国志士朱执信先生就是我校第一届学生。
据《广州市志卷十九》记载:朱执信“光绪二十八年考人广州一所新式学校教忠学堂读书,和学友共同集资购阅新学书报,并组织‘群智社’,探求新知识,议论中华民族前途。
”1904年,朱执信应广东省留日考试,名列第一,以官费东渡日本留学。
三、四十年代,抗日高潮风起云涌。
我校一大批进步学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进步团体“中国青年抗日同盟”,在中共党员、教忠中学教员的虞焕章(即杨康华同志,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帮助指导下,学校学生卢子贤、王磊、张江明,胡明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支部,直接由中共广州市委领导(我校是当时中学中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学校之一)。
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学校的党组织领导并组织了学校爱国学生青年参加广州青年学生的抗日示威游行,我校学生的爱国表现,为学校的光荣校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教忠学生的“爱国为民,求学进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这批学生中许多人在解放后仍活跃在各行各业,为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
如:胡明(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同志夫人,曾任国家轻工部二轻局局长)、王磊(曾任广东国防工办副主任)、张江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50年代也是人才济济,如曾任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广东江门市五邑大学校长、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别奖等称号的叶家康;入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获香港杰出成就奖的平面设计师靳棣强;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口及航运局船只维修辅助设施委员会会员,香港房地产建筑业协进会监事的司徒宏;亨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中心客座教授,在飞船神舟2号、3号中负责某科研项目的攻关工作的梁泽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广州专业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广东省特等劳动模范林骥等校友。
60年代的学生中,有担任云峰画苑董事长、国际收藏家交流协会会长、沪港文化交流协会首席艺术顾问、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会员、美国皇家百圣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被中华爱国国典编委会评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爱国英才”的郭浩满;现任美中文化交流总会永远名誉主席、中国民主统一党名誉主席、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深顾问、中国将帅墨迹展组委会副主任、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副会长的卓文波;现任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华教育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广州市特级教师协会理事长、曾荣获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优秀专家等称号的谢国生;现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国家《清史》项目《清代稿钞本》项目主持人,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监事会副会长。
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曾任广东省清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李昭淳等。
70年代后毕业的杰出校友,更是不胜枚举。
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挥洒着青春与活力。
现任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区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第十届广东省委候补委员,第九届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的贡儿珍;出任广州市公关协会常务理、广东省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副会长的麦捷骅;曾被评为厂、轻工系统的五好工作者、热爱企业职工、先进生产者、优秀工作者和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广州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谢慕贞;光荣地代表“三八带电班”集体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电力系统先进生产工作者、现任广东申网公司广州供电局输电部党总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广州市劳动模范谭惠霞;曾任广东省女记者协会会长,广东省教育记者协会会长,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社委、主任记者、广州市第十届青联副主席、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陈心宇等校友。
还有许许多多不能在此列举的杰出校友!
回顾建校近百年的历程,学校从私立到公办,从学堂到现在成为一所有一定规模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的省一级完全中学,是在党和人民政府、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育改革,推行创新教育的结果。
海纳百川,才能成就其浩渺博大;山雍万丘,才能铸造起巍峨雄壮。
岁月如歌,星火不灭。
作为一所有105年历史,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今天,迎来了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学校提出“秉承百年校蕴,融入现代理念,创出教育特色”的办学思路和目标,以百年积淀的传统文化精髓立校,以“绿色、人文、科技”的理念办学,以“激励、自主、发展”的模式育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十三中,一定能够以跨越式的发展跻身于南粤一流学校的行列。
学校沿革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鉴于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把兴学育才作为当务之急。
1902年,在籍翰林丁仁长、吴道鎔,举人汪兆铨等绅士,筹建一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面向广府各县招生的新式学堂。
办学经费以广府学宫明伦堂管辖的惠济义仓每年捐拨白银9600两为主,辅以各县明伦堂或册金局等绅民社团的集捐,采用捐款与学额挂钩的办法,共筹得开办费19297两。
1902年,在广府学宫孝弟祠(今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创办了中学规制的教忠学堂,翰墨池(今莲塘)南边的明伦堂也可随时借作讲堂。
与康有为创办的、至今仍受到高度评价的万木草堂旧址--仰高祠相距很近。
(万木草堂1893年冬由卫边街迁此,1898年停办,约在今文德路华师大接待站一带。
)光绪二十八年二月,“教忠”在贡院(今省博物馆)招考,一时官绅毕集,总督陶模、巡抚德寿、学政(后改称提学使)文治等“会同招考”以表重视,由学政亲定甲乙以示公正。
第一期考取54名,“皆一时之选”,朱执信(大符)榜上有名。
七月开学,连同其他学额约有百余名学生。
由丁仁长为监督(相当于校长),经督、抚等向朝廷奏请立案。
这是广东较早兴办的学堂之一。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广东兴学热潮日趋高涨,但欠缺师资,经学政同意改办初级师范,称教忠师范学堂。
以孝弟祠为校务处,在翰圃的空地上建讲堂和宿舍。
分四种学额:一是通额,由惠济义仓每年捐款项下招考60名,免收学费,全省士子均可投考。
二是公额,各县明伦堂、册金局等每捐银100两可占该县学额两名,免收学费,多者类推。
三是义额,凡士绅捐银500两以上者,永给学额一名,免费入学。
四是附额,因额满未录取,每年缴费24两可作“附学”生。
当时风气初开,各县多未设学堂,都乐于捐助。
?
课程有经学、史学、外语、算学、理化、体操等科目。
教学仪器向日本购买,图书则靠捐赠与购买。
丁仁长能“事必躬亲,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鉴于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把兴学育才作为当务之急。
1902年,在籍翰林丁仁长、吴道鎔,举人汪兆铨等绅士,筹建一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面向广府各县招生的新式学堂。
办学经费以广府学宫明伦堂管辖的惠济义仓每年捐拨白银9600两为主,辅以各县明伦堂或册金局等绅民社团的集捐,采用捐款与学额挂钩的办法,共筹得开办费19297两。
1902年,在广府学宫孝弟祠(今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创办了中学规制的教忠学堂,翰墨池(今莲塘)南边的明伦堂诱掖后进,视学生如弟子,规模宏远”,甚获好评。
1901~1904年是科举考试与学堂并存时期,许多“教忠”学生参加了科举考试,考取秀才的为数不少,其中梁鸣皋、梁鸣治兄弟同时考中举人。
这无疑是新旧交替时期的怪现象,在“教忠”尤为突出,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教忠”学生旧学根底深厚,文笔优长。
宣统年间,学部规定“毕业考试复试法”,各府、县学堂毕业生要由省的学使复试;因“教忠”直辖于提学使,毕业考试时,派员监考,可免复试。
例如,1909年,教忠师范生毕业考试,被梁启超誉为晚清“诗界革命之巨子”的丘逢甲,当时就以广东学务公所议绅的身分“会同考试”。
据仁长记载,从1902~1911年,共有五期毕业生,共2000人,其中师范生1200人,中小学生各400人。
那时“教忠”的师范毕业生,各县学堂争相延聘。
?
辛亥(1911)革命后,丁仁长自动离职,由汪兆铨继任。
学堂改称学校,曾一度被改称“广东公立师范学校”,后经汪兆铨等上书省民政厅长并转呈教育部,认为一向是“民捐民办”,属私立性质,最后同意复称教忠师范学校。
但“教忠”两字并没有因帝制的推翻而更改,学堂的创办者的确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忠君卫道”,但“忠”的含义较广泛,如《孟子·滕文公》“教人以善者谓之忠”,《说文解字》“忠,敬也”,所以“教忠”沿用了50年。
?
民国建立的头10年,时局不稳,“校款样舍,屡感飘摇”(金曾澄语),学校没有什么发展。
据官方的史料记载,1913年,在校生只有134名,教师9名;1921年6月,在校生是185名,教师20名,毕业生则有341名。
1923年改办初级中学,1928年8月,增办高中师范科。
1931年分为高初中男子部和女子部及附属小学,继续办高中师范科。
1932年12月,教育部颁《师范学校法》,规定私人或团体不得办师范学校,“教忠”在次年改为“私立教忠中学”的可能性较大。
据1934年统计,学校的建筑面积约40000方尺(旧制,下同),其中有教室、办公室、实验室30多间,还有学生宿舍(当时有寄宿生140人)、礼堂(约3000方尺)、图书馆(约1000方尺,图书8000册);空地面积约28080方尺,其中有操场(约20000方尺)、园艺实习场(约1000方尺)。
仪器标本约值2500元。
1935年办高初中完全中学,是“教忠”全盛时期。
高初中和附小共有67个班,学生达3000余人。
?
民国年代对学校影响较大的事情是1919年广州的马路建设。
市政公所要把府学东街开辟成文德路,要把“教忠”紧靠府学东街的教室、宿舍、操场拆建成马路。
幸好在市政公所当“坐办”、主管广州拆城筑路的曹汝英,曾在教忠学堂当过数学教师,经汪兆铨校长多方斡旋,市政公所给“教忠”开创了“赔偿补建”的先例,在原广府学宫的贯道门(今学校的西北部)补建教室、宿舍,在番山(又称龟岗)右旁补建操场。
原设在名宦祠(介于翰墨池与仰高祠之间)的附属小学也因拆平筑路,亦在贯道门附近的“深柳书室”旧址补建附小教室。
学校师生原由崇圣殿(今中山图书馆南边)后、番山旁进出,不太方便,于1926年在文德路增辟侧门。
?
日本侵华战火扩大,广州的学校纷纷外迁,但“教忠”的负责人却没有外迁的打算,曾发出“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豪言壮语。
但现实是残酷的,广州沦陷前几天被迫停课,使数十年来购置的图书仪器等教具在日伪统治时期损失殆尽。
广州沦陷后,金曾澄等在澳门筹设分校,艰苦备尝,有条件的“教忠”学生都陆续到了澳门复课,又招收当地的学生,一年后中小学生已达1000余人。
澳校校长由学校董事长金曾澄暂兼。
1942年初,金曾澄回内地任新职,校董会举朱葆勤继任。
教务主任沈芷芳也由澳门转入内地,在郁南连滩镇另设一分校以收集内地学生。
抗战期间,两分校同时存在。
?
日本投降后,校董会立即派员返广州筹备复校事宜。
校舍大半被敌伪毁坏,图书仪器校具荡然无存。
经过惨淡经营,于1946年春,教忠中学终于复校,仍由金曾澄兼任校长,复校三年才将校舍修复。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了,教忠中学和全国人民一样获得了新生”(朱葆勤语)。
据1950年11月的官方史料记载,教忠中学有11个班,学生407名,教职员25名,其中教师17名。
1952年9月与力行中学合并,1953年7月又与万川中学合并。
10月,校董会与全体师生热烈请求改归公立,市政府接管“教忠”,并更名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老校从而迈进了一个新时代。
?
50年来,“教忠”是一所享有较佳声誉的学校。
万千学子在此接受基础教育,他们“或升大学以期深造,或谋职业以展所长,士各有志,不必尽同”(金曾澄语)。
校友朱执信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能有这位举国知名的校友是“教忠”的莫大光荣。
能有像丁仁长、金曾澄这两位广东近代最为资深、颇负时名的教育家当“教忠”一始一终的校长,也是很值得称道的。
?
从人文地理而言,“教忠”这块“风水宝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秦置古县番禺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史料说,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有的认为番禺是一座山。
持二山说的,普遍认为位于广州市第十三中学与孙中山文献馆之间的高地就是昔日番山的遗迹。
1990年市第十三中学兴建新校舍时,挖地基挖出的全是红土层与红砂岩,说明学校是番山的主体部分。
五代十国时,南汉皇帝刘凿平番山,积石为朝元洞(后更名为清虚洞)。
在番山,北宋绍圣三年(1096)官府就设学课士,南宗淳?四年(1244)已建有番山书院,元朝则改创为“庙学及东西斋”,到明清两代更扩建成规模宏大的广府学宫,清末康有为的万木草堂以及丁仁长的教忠学堂,现代的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文德路小学、孙中山文献馆,它们的面积、规模、功能,历代虽有大小不同之分,但作为文化教育的“圣域”却长达900年,历久不变,教泽绵长,人才荟萃,这在广东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来看也是少见的。
承载百年校蕴创出教育特色
本文来自:16禁讨论区
bbs16jincom
把空格换成.就是地址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广州市第三十中学是怎么样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