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郡,上林县境为桂林郡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分其地为九郡。
交州郁林郡下置潭中、岭(领)方等县,上林县境大部属岭(领)方县,西北部则属潭中县。
三国:吴元兴元年(264年),改岭(领)方县为临浦县。
7月,分交州置广州,上林县境分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及桂林郡潭中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吴。
太康年间(280年至289年),改临浦县仍名岭(领)方县。
上林县境分属岭(领)方、潭中两县。
东晋,于郁林郡下新设新林县。
上林县境为新林县、潭中县地。
宋、齐仍之。
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置龙州,新林县属龙州马平郡。
又设定州(后改称南定州)岭(领)方郡,上林县境为马平郡新林县、岭(领)方郡岭(领)方县地。
陈仍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岭(领)方郡。
岭(领)方县仍属郁林郡。
开皇十二年(592年)置马平县,隶始安郡,上林县境大部属岭(领)方县,西北部属马平县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于原岭(领)方县地置方州(即南方州),析岭(领)方县地置无虞、上林、止戈、岭(领)方、琅玡、思干、贺水等县隶之。
县治设上林洞口(有上洞、下洞)的上洞(“上”系壮语“洞”的近音,“林”系壮语“水”的谐音,“上林”意为有泉水流出的洞,即出水之处),故此得名。
是为本县得名之始。
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方州为澄州(治所在今上林县城大丰镇)。
天宝元年(742年)改澄州为贺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澄州,辖上林(治所在今澄泰乡古城村)、无虞(治所在今澄泰乡江那村)、止戈、贺水四县,州治设在上林县。
上林、无虞二县均在今上林县境内(无虞县在今三里、澄泰乡一带)。
贺水县部分地区在今上林县境内(乔贤乡的木山、古楼、那良、厂圩、琴水、黎密等村)。
贞观初隶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为东、西两道。
岭南西道,下分桂管、邕管、容管。
上林县隶岭南西道邕管。
五代:属南汉,建置不变。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止戈、无虞、贺水三县,并入上林县。
并废澄州,上林县隶邕州。
开宝六年(973年)复称澄州。
端拱二年(989年)又废澄州,上林县改隶于宾州。
宋初隶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则隶广南西路。
治平四年(1067年)拨上林县之止戈地入武缘县(今武鸣县)。
元:上林县属宾州,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安抚司。
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下路总管府,直隶湖广行中书省广西两江道宣慰司。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升宣慰司为广西行中书省,宾州直隶之。
明:上林县初属宾州,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改隶广西行中书省柳州府。
洪武四年(1371年)划上林县地述昆、白山(旧为止戈县地)二乡入武缘县(今前者属都安瑶族自治县,后者属马山县)。
洪武九年(1376年),改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宾州仍属柳州府。
清:顺治初,上林县仍隶柳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宾州升为直隶州,以上林、迁江、来宾、武宣县属之。
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宾州直隶州为散州,上林县乃改属右江道思恩府。
咸丰七年(1857年)八月,李锦贵率农民起义攻下上林县城,改上林县为澄江县。
同治元年(1862年)李锦贵病逝,不久清军攻克,复改为上林县。
中华民国成立后,上林县名沿清代不变,初属广西南宁道。
民国15年(1926年)废道,直隶广西省政府。
民国29年(1940年)划属武鸣行政督察区。
民国31年(1942年)并区,属广西省第四专区。
民国4年(1915年)拨古零土司地27村隶上林县管辖。
民国22年(1933年)将上级乡划归隆山县(今马山县)。
民国24年(1935年)又将思陇、邹圩两乡划归宾阳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林县初隶南宁专区专员公署。
1951年改属宾阳专区。
1956年,桂西壮族自治州成立,直隶自治州。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改属南宁专区专员公署,1971年属南宁地区行政公署至今。
1952年10月,上林县北部的蓝甲、古蓬、安良、北更、马蹄、思吉等6个乡划归忻城县。
1953年划马山县福兰乡的弄步屯归本县管辖。
1956年划忻城县龙门乡的内释屯归本县。
1958年冬,上林县、宾阳县合并,改称宾林县。
翌年夏,上林、宾阳分开,恢复上林县建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