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秦时代的人名都那么奇怪呢?
中国人最早有了姓氏,是要追溯到西周时期,有姓氏的原因,最早也是为了避免同宗族成婚,影响后代质量。所以在先秦时代,起名字的讲究,也和今天好些不同。
首先一个区别是,先秦的人,都是小时候先取名,然后成年了再取字,因此称呼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字,名可以随便取,字一定要高大上。
特别是一个人的名,在先秦时代,都是按照他生下来长啥样,或者有啥风波,所以取出来就五花八门了。
比如晋文侯,因为出生的时候,老爹战败被揍,为了记住耻辱,就给儿子取名为“仇”。
晋成公出生前,他母亲梦见一个黑臀,因此就给他取名叫黑臀。
孔子出生的时候,因为额头一个大包,所以就取名叫丘。我们叫他孔丘,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说,在先秦年代,说到一个人的名,基本就像农村叫人“铁蛋”“狗剩”差不多。
但是当一个人行了冠礼,标志成人后,取字就要慎重,决不能像取名字那样随便来了。就连儿子对父亲,也是称字,只有在国君面前,才称呼父亲的名字。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一个人的姓氏,在我们看来是一回事,先秦却是两回事,姓是大家族称呼,但是氏分下来却有很多种。比如秦始皇,是嬴姓,那是姓,但是他自己叫赵政,赵就是他这一支细分下来的姓。包括汉朝名将马援,是战国赵括后人,也是这个情况。
有哪些会读错的历史人名?
筛选了一读就会错的历史人名,看你会读吗?
皋陶 gāo yáo
皋陶的陶读yáo,不读táo
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后来常成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皋陶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妲己 dá jǐ
妲己的妲读dá,不读dàn
妲己,历史上是帝辛的妃子,商朝灭亡后被周武王所杀。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
妺喜 mò xǐ
妺喜的妺读mò,不读mèi
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的全称和简称方式,妺喜应姓喜,即嬉(也作僖)。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妹”字字形相似,且在《庄子》等作中也有以妺为妹的用法,因此常误作"妹喜"。
高渐离gāo jiān lí
高渐离的渐,读一声,不是四声
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郦食其 lì yì jī
郦食其的食读yì,不读shí,其读jī,不读jī
郦食其,汉朝时期的开国谋士,为刘邦出谋划策,游说四方,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名字却往往不为后人所熟知。他喜欢纵酒使气,疏阔狂放,有个词“高阳酒徒”典故便源于他,指的是好饮酒、狂放不羁的人。
术赤 zhú chì
术赤的术读zhú,不读shù
孛儿只斤·术赤。成吉思汗长子。蒙古汗国军事将领,追谥元穆宗道宁皇帝。出生于战乱年代,母亲曾经被当地部落的蔑儿乞惕部所掠,后来救了回来,而术赤恰恰是在途中生下,成吉思汗取名为 “术赤”,意为“客人”。
嫪毐 lào ǎi
嫪毐的嫪读lào,不读miù,毐读ǎi,不读dú
战国末期秦国人。他受相邦吕不韦之托为伪宦官入宫,与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赵姬私通,因而倍受宠信,被封为长信侯,并自称是秦王嬴政的“假父”。后来因事情败露,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呼韩邪 hū hán yé
呼韩邪的邪读yé,不读xié
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呼韩邪,蒙语为:Uhaanyehe(古蒙:Huhaanyeke)。意味“广智,多智”。他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因迎娶王昭君而广为人所知。
你听过最唯美的人名是什么?
穆筱悦
挺好听,好像是一年级同学,在六年级毕业班转学了,记得她还没走的时候,我们全班都很喜欢看她的长头发。
苏浅浅
“浅微之漾”是她的网名,是初中的,很好听吧?!我有篇短文就是以她的名字做女主的!
超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