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经典的江南小镇,发展到现在,高楼大厦和白墙黛瓦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互相交融,无法分离。
绍兴的水道也是随处可见的,乘坐一只小小的木船,在江南的水乡里慢摇,没有目的地,随意漂流,任意东西,十分惬意。
绍兴依旧有一部分人过着与古时相似的生活,悠闲而平静,不在意外物的存在与否,只是单纯的享受着世界赋予的一切。
作为一个正常的现代化城市,绍兴也是有高楼大厦的,我个人认为,绍兴这个把古镇和高楼分开建立的方法很好。
碧绿的湖水闪烁着粼粼的波光,湛蓝的天空上漂浮着朵朵白云,挂在天边,映衬的城市愈发精致可爱。
绍兴的水路多吗?
全世界除了威尼斯,绍兴能数第二没有一座城市敢数第一。不管哪做城市从山里到城市,再从城里到乡下再到郊区,河网密布,相互贯通;唯独最最遗憾的是,绍兴的年轻人被早些年的自驾车攀比物质化了,水路交通几乎空白,那么大一座东方威尼斯水城,却在水路上没有利用价值,绍兴人的悲哀啊
绍兴的消费水平怎么样?
#了不起的城市#
个别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专家认为,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从经济学概念上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世界银行不同阶段的收入标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标志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发达状态”。
再来看看2014年,绍兴市的GDP值
4265.83亿元,增长7.5% ,位列全省第四
其中,柯桥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03.1亿元,增长8.5%。
绍兴市两会代表,周一农委员曾说“7.5%背后的内容‘蛮丰富’的。”,适当放缓GDP增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绍兴确实到了变速换挡期。作为文化学者,这份思考他已积淀了很久。周一农委员直言,绍兴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仓廪实而知礼节”,富裕的绍兴已经从物质追求转向文化需求。绍兴有沉甸甸的文化资源,其产业效应远远没有发挥。(摘自绍兴日报)
原来不知不觉绍兴人已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绍兴到底哪里好?
绍兴出名人,看看这些绍兴名人:大禹、勾践、西施、文种、范蠡、王充、贺知章、王羲之、 陆游、唐宛、朱买臣、王冕、马臻、虞世南、徐渭、陈洪绶、章学诚、赵之谦、王阳明、曹娥、元稹、蔡元培、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邵力子、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竺可桢、许寿裳、夏眄尊、马寅初、柯灵、孙越崎、朱庆澜、范文澜、陈建功、范轹、六小龄童、陈道明 ……这许多响当当的名人出自绍兴就足以证明绍兴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读过鲁迅的文章的人都知道绍兴有乌篷船,有茴香豆,还有一张著名的书桌:刻着一个“早”字的八仙桌,还有一段充满无限乐趣的泥墙根……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绍兴是中学课本中的绍兴,绍兴是带着期盼而来,带着回忆和感慨离开的绍兴。
绍兴盛产什么?
绍兴盛产什么,以上网友回答的够多了,多的快要溢出来了。绍兴的酿造工艺发达,最有名的还是名扬四海的绍兴老酒,绍兴黄酒;另外绍兴还盛产茶叶和蚕茧,还有锡箔纸等。上世纪80年代后,纺织品产业规模最大。谢邀答!
去绍兴怎么玩?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又具有江南水乡的灵秀,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等。旅游资源丰富,如果有时间,可以慢慢品味。下面推荐三种玩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选择。
第一:文化游
主要景点相对集中,除鲁迅故里是免费的外,其余也可以买联票,把主要景点放在一起。古城13景点联票是140元,主要是沈园、东湖、大禹陵(会稽山)和兰亭四大票价较高的景区和城区内的一些名人故居(周恩来祖居及纪念馆、秋瑾故居、徐渭故居青藤书屋等)推荐以下几条线路供参考。
1)从大禹陵开始,然后鲁迅故里(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再到咸亨酒店,东湖,晚上可以夜游环城河。
2)从柯岩风景区(柯岩、鲁镇、鉴湖)开始,然后鲁迅故里(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再到咸亨酒店,兰亭,晚上夜游环城河。
3)从兰亭开始,然后鲁迅故里(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沈园,八字桥,周恩来祖居,夜游环城河。
第二、老街游:
1) 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从蔡元培故居开始,然后笔飞弄,笔架桥,西街,戒珠寺,蕺山街,题扇桥,探花桥,胜利东路。
2)八字桥历史街区,主要是广宁桥和八字桥两个桥。
3) 前后观巷历史街区,主要有前观巷,青藤书屋,后观巷。
4)仓桥直街,有状元楼和状元府两家食府,都是当地人喜欢去的地方。仓桥直街到秋瑾烈士纪念碑,然后宝珠桥和府山。
第三、古镇游
安仓古镇也是比较有名的,很不错,很有年味,推荐去一天。
还有一些景点,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吼山等,总之绍兴可以游览的景点很多。
绍兴出过哪些名人?
绍兴被称为“名人之都”,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歆动中外。自唐迄清,共有文武进士三千多名(含历史上的萧山、余姚),是全国最多城市。近现代名人更犹如过江之鲫,赞谓“鉴湖越台名士地”。一代代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赓续相继,灿若群星。
部分名人
舜—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
禹—夏朝第一位天子,治水英雄
勾践
(公元前520年-前465年)春秋末期越国君主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欧冶子---古代铸剑的鼻祖
王充(27—约97)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马臻生卒年不详 东汉水利专家,疏浚鉴湖
嵇康(224—263)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王羲之(303- 361)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谢安(320年-385年)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东晋书法家。
梁祝----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谢灵运(385-433)东晋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陆游
(1125 -1210)南宋爱国诗人、学者、史学家王冕(1287~1359)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
陈洪绶(1598~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
章学诚(1738~1801)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
任伯年(1840-1896)近代杰出画家。
蔡元培(1868-1940)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徐锡麟(1873-1907) 辛亥革命烈士、安庆起义领导人。
秋瑾(1875-1907)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资产阶级女革命家
经亨颐(1877—1938) 近代教育家,书画家。
陶成章(1878-191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倡导者、革命家,是光复会创立者及领袖之一
刘大白(1880~1932)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开创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民族之魂。
马寅初(1882—1982)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邵力子(1882—1967)教育家、政治家。
马一浮(1883~1967)现代思想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胡兰成(1906~1981) 散文家、评论家、思想家。
许寿裳(1883 —1948)传记作家、教育家。
周作人(1885~1967)鲁迅之弟,散文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夏沔尊(1886-1946) 文学家,语文学家。
周建人(1888—1984)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
竺可桢(1890—1974)科学家和教育家,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陈建功(1893—1971)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范文澜(1893 -1969)历史学家。
孙伏园(1894~1966) 散文作家、编辑。
金岳霖(1895-1984)哲学家、逻辑学家。
吴觉农(1897—1989)农学家、茶叶专家和社会活动家。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朱自清(1898—1948)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任光(1900-1941)革命音乐家。
俞平伯(1900-1990) 诗人、作家、红学家。
诸涨富(1900—1967) 种兰专家,兰界尊为“中国三大兰将”。
钱三强
(1913-1992) 核物理学家,院士。胡海牙(1914- )著名中医师,中国道家仙学学术的继承研究者。
经叔平(1918— )民生银行董事长。
袁雪芬(1922—2011)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戏剧泰斗。
谢晋(1923-2008)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之父。
王文娟(1926—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越剧王派宗师。
曾培炎(1938— )高级工程师,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俞正声(1945—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宋卫平(1956— )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
章金莱(1959- )艺名:六小龄童,演员 。
马晓春(1964— )中国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曾任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之职。
陈天桥(1973年—)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孟关良(1977—)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皮划艇项目奖牌获得者,2届奥运冠军。
绍兴有地铁吗?
#了不起的城市#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于2014年11月7日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审议。根据最新修编成果,设计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6条,总长约264.6公里。其中一期建设2条,分别为1号线主线(鉴湖镇-笛扬路)及支线(站前大道至柯桥客运中心)、2号线一期(越西路-越兴路)。线路长度约为74.8公里,估算投资约377亿元[1]。计划将与杭州地铁成网运营。预计地铁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00点至晚23:00点,全日运营18小时。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采用4动2拖6辆编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主线初、近、远期均开行大小交路,支线和主线开行贯通交路,初、近、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开行对数分别为18对/小时、24对/小时和30对/小时。[2]中文名
绍兴市轨道交通
外文名
Shaoxing Metro
线路
六条
进展
建设中(1号线,杭绍城际铁路)
区域
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杭州市
地铁规划 听语音
一号线主线:解放南路-解放北路镜-解放大道-体育路-站前大道-群贤路;
一号线贯穿主城区东南西北走势,主要连接了老城区、商业CBD、南部生态居住区,整体呈南北走向,支持老城功能疏解、强化对CBD的发展支撑,缓解交通持续拥堵的压力。
一号线 支线:站前大道-兴华路;方便柯桥市民前往高铁北站,带动高铁北站的人气,利于镜湖新区的大开发。
二号线:兰亭-中心路-二环西路-凤林路-解放大道-洋江路-石狮商贸城;
三号线:滨海江滨-袍江两湖-城东迪荡-城南大道-福全;
四号线:柯岩-胜利路-人民东路-岭光;
五号线:柯岩大道-金柯桥大道--滨海-滨海江滨;
六号线:上虞新城北-梁湖镇
线路介绍 听语音
一号线: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鉴湖镇站至笛扬路站(不含)段,沿解放南路→解放北路→解放大道→体育路→站前大道→群贤路敷设,在笛扬路站与杭绍城际铁路衔接。长23.6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7座,全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39km。设置一座停车场(鉴湖停车场)和一座车辆基地(万绣路车辆基地)。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起点为与1号线主线的接轨站站前大道站,终点为柯桥客运站。沿站前大道→兴华路敷设,长约6.7km,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6座,全部为地下站。
二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程线路主要走向为:兰亭站—中心路—二环西路—凤林路—解放大道—洋江路。线路全长约22.720km,其中兰亭站~木栅桥站区段为高架线,长3.00km,敞开段0.36km,地下线19.36km,共设车站16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14座,平均站间距1.47 km。全线设兰亭停车场一座、袍江车辆段一座。一期线路为越西路站至越兴路站,线路长10.79km。
杭绍城际铁路: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其中涉及杭到绍兴城际铁路,是绍兴接轨杭州的重要交通要道。估算投资约81亿元。城际铁路从杭州地铁5号线香樟路站出发,之后向南,在萧山境内基本沿萧甬铁路南侧行走,再下穿沪昆高速,绕过傅家畈村落,穿过杨汛桥镇牛头山后进入钱清镇,然后沿钱陶公路、万绣路、群贤路东行,最终到达柯桥的笛扬路站。线路全长约24.2公里,设站点8个(其中绍兴境内6个站点分别是杨汛桥、钱清、轻纺城、万绣路、稽山路、笛扬路),平均站间距3.4公里,地下线长度7.5公里。
城际铁路的设计时速一般为120~160公里/小时,从香樟路站到笛扬路站,全程大概只要25分钟左右,2020年前建成通车。
项目建设
从绍兴市柯桥区发改局获悉,绍兴的城市轨道有望与杭州至柯桥的城铁同步建设,而远期绍兴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6条。目前,能肯定的是杭州地铁5号线终点香樟路站也将是绍兴1号线的起点。至于绍兴地铁1号线终点站具体设在哪里,具体的路线、车型、班次时间等则要与市级协调,统一部署。
从绍兴市发改委获悉,绍兴市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规划,从2020年至2050年将建设6条城市轨道线。其中近期为到2020年,规划启动地铁1号和2 号线建设。“1号线的主线是南北走向,从越城区城南走向镜湖,分为主线和支线,一条通往柯桥,一条通往高铁绍兴北站。”绍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至于 2号线和其他线路,该负责人则坦言,要等1号线落实后才会进一步推进。该负责人表示,现在还是决策阶段,许多内容不能给予明确答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越城区更多的是地下路段,同时为了节省资金,也会多考虑地上建设。“杭州到柯桥的城际铁路线长约20公里,耗资控制在100亿元以内。绍兴1号线主线部分就不止这个规模了。”该负责人透露,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一公里地下建设需要资金8亿元,地上部分需要5亿元左右。“这么大的项目,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详细的前期研究工作。
绍兴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先期开工“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共4.5km线路。”试验段的主要用途就是为整个一期工程全线开工积累施工组织、技术及管理经验。
步行天堂
打造成为“步行者的天堂”
自从市区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以来,很多市民都喜欢这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一些外地游客也纷纷通过租借公共自行车,来实现游览绍兴的目的。
公共自行车作为慢行系统的组成部门,今后将进一步倡导和发展。根据规划,我市将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管理有序的安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慢行交通系统,使绍兴成为“步行者的天堂”。打响绍兴“住—行—游”一体化,宜人、便捷的城市出行品牌。
根据规划,绍兴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中,5公里以内的出行占总出行比例的70%。为达到此要求目标的比例,规划称应加强城市道路断面中的慢行道路建设,逐步改善中心城区的步行道路宽度和路面铺装质量,并连通城区内商业步行街道,提高步行道路的面积比例,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以保障慢行交通的道路路权保障措施。[3]
水上线路
规划多条水上公交航道线路
水乡绍兴如何利用河网密集的优势,打造便捷的水上交通网络?根据公示的规划方案,我市规划近期建设3条以镜湖核心区为主体的水上公交航道线路,在镜湖新区形成“一纵一横一环四连”的水上公交线路体系。
这“一纵一横一环四连”具体是,一纵:高铁站-高教园区-东浦地块-上下官渡-家私城-越城方向(迎恩门);一横:柯桥方向-大树江区块-官渡区块-中心外滩区块-袍江方向;一环:环曲屯、外滩、核心、官渡等南部区块外围,接越城(城北桥);四连:两处连通越城、一处连通柯桥、一处连通袍江。
此外,规划还涉及远期的水上航道,远期以镜湖核心区的3条水上公交航线为基础,逐步建成贯通绍兴中心城市的水上交通网络。规划6条航线分别为:水上交通一号线,连接高铁站和城区火车站;水上交通二号线,连接袍江、镜湖、柯桥;水上交通三号线,环镜湖区航线;水上交通四号线,环老城区航线;水上交通五号线,连接镜湖、袍江、越城、东部工业园区航线;水上交通六号线,连接镜湖、高铁站、柯桥、越城航线。[3]
最新进展
2017年2月9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透露了更多绍兴地铁的细节。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起于迪扬路站(不含),终点为鉴湖镇站,路线长24.2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8座;支线起于柯桥客运站,终点为站前大道站,线路长7.1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6座。本次实施试验段工程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路线长4.5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4座(换乘站1座),平均站间距1.5公里;同期实施镜湖中心站,为1号线主线、2号线和预留线换乘站。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用B型车,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采用4动2拖6辆编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主线初、近、远期均开行大小交路,支线和主线开行贯通交路,初、近、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开行对数分别为18对/小时、24对/小时和30对/小时。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392216万元,其中1号线一期试验段工程投资估算284936万元;同期实施镜湖中心换乘站等投资估算107280万元。本项目资本金156886万元,占总投资的40%,由绍兴市政府负责筹措,其余申请银行贷款解决。项目法人为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期约48个月。
地铁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00点至晚23:00点,全日运营18小时。(来自于腾讯大浙网)[2]
2017年1月10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最新公开信息中,多了一条关于绍兴地铁的批前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1145号)及《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的通知》(浙发改交通[2016]356号),批准绍兴在2021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支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共4.5km线路。根据市委市政府最新要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将作为全省第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绍兴分会场。为保证工程进度,现上报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项目选址范围。
目前,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以及贵厅关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行政许可的受理条件和要求,特将项目情况呈报贵厅,恳请核发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一号线(试验段)先期开工
“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为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共4.5km线路。”试验段的主要用途就是为整个一期工程全线开工积累施工组织、技术及管理经验。
2.开工时间为今年第二季度
“根据绍兴市委市政府最新要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将作为全省第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绍兴分会场。”也就是说,开工时间会在4月-6月。
3.一号线(试验段)地铁站点详细介绍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镜湖中心站-火车站站均为地下站。
镜湖中心站选址位于解放大道与洋江路交叉口,车站长约609m,标准段宽约40.9m,总占地面积39715平方米;
凤林路站选址位于解放大道与凤林西路交叉口,车站长约203m,标准段宽约19.7m,总占地面积8050平方米;
二环北路站选址位于解放大道与二环北路交叉口,车站长约268m,标准段宽约19.7m,总占地面积8458平方米;
火车站站选址位于车站路道路下方、大观园足浴南侧,车站长约294m,标准段宽约22.9m,总占地面积10183平方米。
2016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绍兴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包括1号线主线、支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291.63亿元。
据悉,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组成,总长约260公里。预计至202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为2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为15%。 绍兴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近期建设方案如下:至2021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支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41.1公里。1号线主线从越城区鉴湖镇至柯桥区笛扬路站,线路长23.6公里,设站17座。支线工程为站前大道至柯桥客运站,长约6.7公里设站6座。主、支线投资214.11亿元,建设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2号线一期工程自越西路至越兴路站,线路长10.8公里,设站8座,投资77.5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年至2021年。
绍兴地铁的主要技术标准将采用B型车,6辆编组。在规划实施阶段,将进一步优化列车运行速度目标值和运营组织方案。从最新公布的路线图来看,绍兴地铁2号线已经有所调整。目前官方正式公布的绍兴地铁2号线规划图,与之前曝光的规划线路相比,有8个站点被取消。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轨道交通2号线上报方案为兰亭站——越兴路站,全长22.7km。2015年10月,2号线一期工程提出了调整意见,调整后2号线一期工程由越西路站至越兴路站,线路长10.79km。与之前上报的2号线比较,共有8个站点取消,分别是东浦站、家私园区站、青甸湖站、胜利西路站、客运西站站、亭山站、木栅桥占和兰亭站。
规划路线
规划未来绍兴中心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四条线路组成的“井字型”结构,远景考虑补充环型轨道交通联络线。通过萧山机场联络线实现绍兴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与萧山机场及杭州轨道交通的联接。
1.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0.4公里,共有6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柯桥与越城区之间的联系,线路沿着解放路进行布置,经过绍兴火车站,向北连接新的市政府后,继续向北连接绍兴高铁站后转西至柯桥,终点站与萧山机场轨道连接线相连。轨道交通1号线是绍兴最重要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议优先建设该线路。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周期较长,短期内成线有难度,而未来高铁站仅靠小汽车交通难以解决出行问题,因此近期规划快速公交线路进行衔接。
2.轨道交通2号线全长19.4公里,共有5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柯桥与袍江之间的联系,远期与滨海新区相连。
3.轨道交通3号线全长28.5公里,共有6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柯桥-越城区-东部生态产业园之间的联系,远期预留与上虞轨道交通对接的接口,轨道交通3号线是重要的东西向轨道线路。
4.轨道交通4号线全长15.6公里,共有5个换乘站,主要为加强袍江与越城区之间的联系,远期向北向南连接滨海新区与南部鉴湖镇。
如何评价绍兴?
#了不起的城市#
绍兴有很多很多历史文化底蕴很强的特色,今天就来说说小编情有独钟的红茶,因为这是绍兴人的爱国情怀。
据记载,三国至南北朝,会稽人士已有饮茶习惯。绍兴茶叶兴于唐,盛于宋,自清代进入鼎盛时期。
早在南北朝时,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载:嵊州有人“好饮茶茗”。茶圣陆羽遍尝天下茶,在《茶经》中盛赞:浙东茶叶“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当代茶圣吴觉农生于绍兴上虞,他一辈子致力于家乡的茶叶发展,在绍兴开辟了大批茶园,传授种茶技术,改良茶叶品种,传承了茶文化,促进了绍兴茶业的新发展。
而人们对绍兴红茶的了解,印象最深的当数早期的“越红”。
越红,其实就是产自浙江绍兴市一带的红茶,因为绍兴曾经是越国的首都,故取名越红。现如今,即使在越红的主产地——绍兴县、嵊州也很少有人知道越红的历史,因为它几乎销声匿迹了。
爱国情怀——为国偿债
“越红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帮助解决了部分外债。”会稽红茶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他们对越红的评价。
1950年下半年,因为沿海港口被美国封锁,浙江的珠茶难以出口。再加上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以中国茶叶等物资偿还贷款。于是,中国茶叶公司决定大规模改制红茶。因此,从安徽、江西抽调了1000多名技术工人先到杭州参加专业考试,考试通过的工人继续在杭州训练3个月,这样经过选拔留下了500多人成立了红茶推广大队,并且分成三界小分队、绍兴小分队和诸暨小分队。
另外,据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主任谢丰镐介绍,1951年,绍兴地区所产的红茶达到2218.55吨,成为浙江省的主要红茶产区。当年,作为我国当时唯一的出口口岸--上海口岸出口越红2600吨,占我国红茶出口量的37.85%。1955年因红茶外销形势转好,绍兴、诸暨两县继续生产红茶并筹建了2座现代化的红茶初制厂,于1957年投产。同年,绍兴、诸暨两县红茶产量达2045吨,占浙江红茶产量的60%以上。对于并非红茶主产区的绍兴而言,越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越红的发展受到了冲击。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红茶市场走向疲软。1985年,全国内销茶市场全部放开,浙江因盛产绿茶,特别是龙井茶,加上绿茶价格高,茶农、茶商都转做绿茶,主销国外的越红受到了双重打击并于21世纪初在市场上基本消失。
直到2012年,绍兴市委、市政府为推进茶业强市战略,延长茶产业链,丰富茶叶品种,决定探索开拓关于红茶的产业。随后,绍兴市多次派人前往福建武夷山考察。几经寻觅洽谈,最终确定与武夷山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绍兴市场所独缺的高端红茶。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和绍兴6家茶叶企业,成立了浙江绍兴会稽红茶业有限公司,为传承绍兴的红茶文化而不断努力。
风水是迷信吗? ?
中国风水学
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因有风水著作《青囊经》、《青鸟经》影响广泛,故也有人称风水为“青囊”和“青鸟”。“风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
风水学是古代环境学
在古代又称为“堪舆学”。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风水释义
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它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协会理事高煜翔主张辨证研究风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释风水现象,它用于占卜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虽然其存在一些道理,但是只可用于趋吉避凶,若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枉然,不可痴迷其中。
理论依据
通俗的讲,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象征人事兴旺,盼望令后代富贵、显达。严格的讲,即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即所谓“好风水”)的地理位置或环境。
“风水”只是名称,而非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在中国古代的文义里,“堪”是天道、高处,“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它是以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把古代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步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风水术以气为万物本源,认为世界是从无(未见气)到有(气之始)。气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并且有了祸福(吉凶悔吝),这些祸福都是可以预测的。
渊源流变
谈风水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遗址就坐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到了殷周时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刘率众由邰迁豳,他亲自勘察宅茔,“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经·公刘》)
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司马迁《史记·樗里子传》载:战国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选地于渭南章台之东,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至汉兴果然,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反映了当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选择规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风水由以前人们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机械活动,升华到理论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水理论已经逐渐完善,如托名郭璞的《葬书》一直被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同时他还著了《葬书锦囊经》。当时的风水师也颇受推崇,如管辂以占筮、相术、相墓著称于世,据说他经过魏将毌丘俭的墓,曾“依树哀吟。”人问其故,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失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唐宋时期,风水学普及最突出的表现是《葬书》的流行、罗盘的广泛使用。《青囊奥语》的诞生,使风水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流源。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隋末到唐时,李播、李淳风父子作《天文大象赋》、《大衍历》、李淳风负责编纂的《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等诸多的天文书籍,皆对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详细的描述,使风水之学与天地相对应。在地理学上则兴起了对山川地形进行考察的热忱,从而促进了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对山川地形的踏勘。
到明清时代,风水发展到了极点,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后期蒋大鸿对地理风水在杨公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阶段。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风水宝地标准
首先要有山脉从很远的地方蜿蜒而来,这就是风水中所谓的来龙,将至到头处再隆起山峰,峰前有案山,峰左伸出青龙山、右有白虎、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福荫后人;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
风水在中国有着古往今来的漫长历史,几乎每个人对风水一说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常有很多人把风水和《看相算命》论为一体,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风水是一种人世间无形的科学,就像人的灵魂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依然存在,而看相、算命、卜卦、测字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道术。
所谓天有三宝日、月、辰; 地有三宝风、水、火;人有三宝精、气、神。风和水合之为气,则脉气,归之为灵气,得之可行昌运也,失之停滞不前;青龙为水,水化为气,阳宅风水定数为龙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堂正中。
阴宅风水定数为龙穴,上有仙气,下有兵马,前招阳,后至阴,四方猛兽来潮,堂中土壤有甜水,即是安息圣地。个人风水定数为天年,龙脉龙穴合一,即可增人体天年之气,德之涵养,福纳四海,寿与天齐,风水好必家安旺人丁第及状元,封侯拜相尽在气数之中!
阴阳之术
风水学《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
中国风水学,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如今,风水学已经上升到了准科学的地步,自王黛林以来,勘测风水已开始使用陀螺经纬仪、海拔测量仪、激光测距等工具。
风水准则
整体系统
风水学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水质分析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 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 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可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风水朝南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清代的《郇日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准,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适中居中
风水学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张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哽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顺乘生气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滚滚的生气,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