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会因为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发生收缩与膨胀,也会因为作用于其上的荷载、其下的支撑和相邻结构的变动而变形,当这些作用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发生开裂。
造成混凝土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施工质量方面
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
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
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
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
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裂缝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
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
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工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变形。
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此类因变形引起的裂缝几乎占到全部裂缝的80%以上。
在变形作用下,结构抗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当抗拉应力超过设计强度时,应验算裂缝间距,再根据裂缝间距验算裂缝宽度。
混凝土地面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结构使用功能决定的。
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
其实这个问题,与你地坪所用的固化剂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你用好一点的固化剂,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少很多,固化剂品牌,我推荐纳固盾!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混凝土地面开裂原因分析及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