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 概述通俗的讲,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葬于此处,可令后代富贵、显达。
严格的讲,就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即所谓“好风水”)的地理位置或环境。
风水宝地标准: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令生人纳福纳财、富贵无比;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
【著名风水宝地城市】 杭州:天目余脉、山青水秀
杭州,旧称临安,五代的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建都。
杭州位于镇江的北岸,大运河在此与钱塘江相交。
它的西北是天目山,西南和东南是龙门山和会稽山。
它风景如画,封建统治者很乐意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所以在此建都。
以至于宋代诗人林升斥责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
有关杭州的风水,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记载明正德三年( 1508 )郡守杨孟瑛所述:“杭州地脉,发自天目,群山飞翥,驻于钱塘。
江湖夹挹之间,山停水聚,元气融结 …… 南跨吴山,北兜武林,左带长江,右临湖曲,所以全形势而周脉络,钟灵毓秀于其中。
”
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论杭州干龙说:“杭州干龙自天目起,祖远不能述。
从黄山大岭过峡后,一枝起南高峰,从石屋过钱粮司岭,起九曜山,越王山,过慈云岭。
起御教场、胜果山、凤凰山,过万松岭,起吴山入城。
一枝起北高峰,从桃园岭青芝坞断,起岳坟后乌石山,从智果山保叔塔入城,来龙沿江而下,皆自剥星峦遮护,隔江诸峰,远映护龙,直从萧山至海门。
生天弧天角星,从别子门石骨渡江,起皋亭诸山,作下砂兜转。
右界水自严州桐庐流入钱塘江;左界水自余杭西溪流入官河,惜两界分流未合,城中诸河塞阻秽浊,脉络不清。
”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它有 3 千多年的历史,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此,当时叫蓟丘,后来成为燕国的国都。
辽代以北京为陪都,称燕京或南京。
金代于 1153 年迁都北京,改名为中都,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元代以北京为大都,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设北京,奠定了北京城的规模。
明初定都应天(今南京),为了杀元代的王气,拆除了元朝的宫殿,把北城墙向南推移。
明成祖迁都北京,为了体现皇权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 150 米,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又在线北堆筑了一座景山,用以镇元代残余的王气,以便明代长治久安。
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增建了地坛、日坛、月坛,用以祭祀。
北京城南面有天坛,北面有地坛,东面有日坛,西面有月坛,分别表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北京之所以历来成为军事重镇、政治中心,这与其地理形势有关。
它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原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南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渤海湾。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处于北京小平原、南方大平原、北方山地之间,必然引起历代先哲的重视。
元代蒙古贵族巴图南曾对忽必烈极力推荐北京,《元史·巴图鲁》记载巴图南语:“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于是,忽必烈决定定都于燕。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赶走明惠帝后,他不愿意到南京云当皇帝,有意留在北京。
因为北京是他的封地(时称燕京),龙潜于此,多有经营。
上有所好,下必应之,他的臣僚纷纷表示赞同。
《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群臣上疏:“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
”明人普遍认为定都北京是明智之举。
万历年间修撰的《顺天府志》卷一云:“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而居中以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之朝宗,西北诸关壮九边之雉堞,万年强御,百世治安。
”
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
南京的西面有座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像一个蹲着的考虑,东面有钟山,像盘曲的卧龙。
所以,历来的人们称南京为“虎踞龙盘”。
这个称呼由来已久,据晋代张勃的《吴录》,刘备派遣诸葛亮到南京,诸葛亮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北周庚信在《哀江南赋》云:“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书志》解释说:“虎踞龙盘,帝王表其尊极。
”唐代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云:“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可见,“虎踞龙盘”一词已为人们认同。
南京先后有不少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三国的东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宋、齐、梁、陈连续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古都。
以后,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蒋介石国民政府都在此建都。
南京的名称多有变化,战国时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东吴称建业,晋及南朝称建康,明称南京,南唐和清朝称江宁府,太平天国称天京。
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
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
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等沙州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宝地。
不仅如此,南京还处在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大环境中,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资源丰富的粮仓,形成了很好的经济基础。
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汉,沿江下行可到上海,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达。
风水先生对南京的龙脉走向有过描述。
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谈南京寻龙时说:“若南京牛首之龙,自瓦屋山起,东庐山至漂水蒲里,生横山、云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双峰,特峙成天财土星。
左分一枝,生吴山至西善桥止,复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
右分一枝,生翠屏山,从烂石冈落,变作冈龙,至麻田止。
中抽将军山,过黄泥冈,起祝禧寺,至安德门,生雨花台,前至架冈门上方门而止。
”这一套说法很烦琐,我们切不可拘泥。
洛阳: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洛阳是九朝故都,跨越时间长达千年有余。
“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洛阳城北的邙山是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邙山上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更有6代24帝长眠于此,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堪称中国之最。
“邙山属崤山余脉,高出黄河、洛河水面约150米,地势开阔,南有洛水,地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水口’是上上之选,整个陵区的风水是不错的。
在邙山地表以下5 ~ 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最适于安置墓穴。”
在风水理论中,葬地讲究生气凝聚、风吹不到,并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气,由晋郭璞写就的风水名著《葬书》对此的解释是:能够给人带来福音的葬地,靠的是葬地内的生气。
生气在地里流动,遇见风一吹就散了,遇见水流一拦挡,就停止不动了。
这其中的气,指的是阴阳二气。
宇宙间存在的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气,时刻不停地在消长变化,当阴阳二气彼此平衡为最佳状态。
邙山一带“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风聚气”的理想营坟之所。
西安:南阻秦岭,北滨渭河
西安,古代称为镐京、长安,它是我国著名的古都。
西周以丰、镐为都,秦以咸阳为都,均在西安附近。
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在西安建都。
东汉、曹魏、后唐都在西安建有陪都。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这与西安的地理形势有关。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史记 留侯世家》记载汉代张良对西安的赞誉:“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进而,天府之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