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对于陵墓选址是极其重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对皇帝本人来讲,选择一个万年吉地是一大心愿,他希望死后继续享受帝国的荣华富贵和皇帝的威严,希望他的威严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延续。
其次,对于整个皇族而言,这是关系到龙脉兴旺的重大事情,所以不得不慎重。
最后,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也是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一般来说,政府会设立专门负责修皇帝陵墓的机构,比如,在明朝主要是工部负责,而负责的大臣,主要是内阁大臣。
主持修陵工程不但是一种荣誉,而且也是被皇帝信任和重用的表现,主持者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会获得丰收。
那么,选择陵墓地址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第一,皇帝召开御前会议,宰相大臣、各部尚书必须参加。
皇帝提出具体要求,大臣们讨论补充,商量成若干原则;然后成文,呈给皇帝,皇帝批准后,就可以执行。
第二,请当时最权威的风水大师一起参与勘察,选择几个方案由皇帝最后定夺。
当然也不是某个风水大师的一次勘察,而是很多大师联合作业,甚至是不同批次的实地研究,然后做好方案,主持大臣再修改补充,呈交给皇上。
第三,皇帝看后,再和大臣讨论,把不符合皇上意思的地方修改过来,以及不符合本朝基本原则的地方修正,尽量追求完美。
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在民间看来,皇帝选择陵墓玄机重重。
秦始皇陵朝向的“秘密”
按照中国古老习俗,凡修庙、造坟、建房,通常要坐北朝南。
中国历代帝王之陵,绝大部分也是坐北朝南的。
但赫赫有名的秦始皇的坟墓,却很奇怪的是坐西朝东的。
过去一直以为秦始皇的墓是朝北的,因为根据一些军事、政治理论认为,他修筑长城,是防患匈奴。
但匈奴直到秦始皇死了仍没有消灭,他死不瞑目,所以他的坟墓是面朝北面的渭河,表示时刻注视敌人,戒备不懈。
但是,作为秦始皇陵园组成部分之一的秦兵马俑出土后,人们发现,这几千个兵马俑都一齐面向东方。
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便认为,秦始皇墓葬本身并不是坐南朝北,而是坐西向东的。
那么,它为什么要坐西向东呢?
一种看法认为,秦始皇“灭六国,定一统”是成功了,但统治并不十分巩固。
秦始皇常说“东方有天子气”,一直放心不下。
因此,他命人修驰道,先后四次东巡(仅作过一次北上),绝不会是单纯的寻欢作乐,游山玩水,而是出于“安内攘外”的考虑。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秦始皇陵之所以坐西向东,除了显示自己雄踞西北,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威风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生前无法觅到不死之药,死后也要闭着双目瞻望东方,以求神仙引渡到天国。
纵观秦始皇一生,他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州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碣石,南达会稽,在琅琊、芝罘一带留连忘归,由此可见,他对东海仙境是何等地向往。
此外,人们发现骊山的西边,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秦孝文王(爷爷)、秦昭襄王(秦始皇的太爷)、宣太后(昭襄王之母)、悼太子(昭襄王之弟)的四个陵(其中孝文王和昭襄王合一陵园)与骊山东边的秦始皇陵,都是秦东陵,同属秦代的正阳县,这些陵墓都坐西朝东。
再向上溯源,凤翔的秦陵(春秋时代秦国诸侯多葬于此)也都坐西向东,这表明了秦人,由西向东进入中原政治舞台的轨迹。
宋陵
宋代帝王为了稳坐江山,也十分迷信风水。
宋陵在河南巩县南部,到过此地的人,总不免要问:为什么北宋的七个皇帝都要把陵墓修在远离开封二百公里之处?为什么宋陵的南面入口处高于北面的地形?按传统的丧葬习俗,进入南边的陵区后,往北的建筑群落应当越走越高,而宋陵怎么背道而驰?
回答这些问题,只能从风水角度加以解释。
宋代的风水先生把老百姓的姓氏统统按照古代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排列,这叫“五音姓利”。
选择地势,要根据姓氏的音属。
宋代皇帝赵姓属角音。
角音的人死了应当选择东南高而西北低的地势。
在开封附近没有适合角音的地势,只好在河南巩县安寝了。
这里方圆数十里地势平缓,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符合风水先生的要求。
宋陵还实际“昭穆之法”,南为前,北为后,东为昭,西为穆。
等级高的陪葬人员置于昭,等级低的陪葬人员置于穆。
宋代的皇后不能与皇帝同穴,男尊女卑,她们埋在西北角。
在这块风水宝地,除了七座皇帝陵外,还有三百多座皇族及功臣的坟墓,组成了一个大的陵区。
宋朝皇帝如此讲究风水,但仍然不能免除厄运,金人入侵中原,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身葬异乡,南宋皇帝的尸骨不得不远离祖宗,埋在江南。
看来,风水还是没有保佑北宋赵氏皇族。
明孝陵
安徽凤阳城西南十公里,有一座明代皇陵,陵墓里埋着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是明代最早建筑的一座皇陵。
有则传说,当年朱元璋和他的一个哥哥,抬着父亲的棺材去掩埋时,半路遇上大雨,只好把棺材暂时放在一个土坡上,兄弟俩找了个地方避雨。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睛,再去抬棺材时,棺材已被沙土掩埋起来,因此,人们都说这是“天葬”。
传说归传说,即使棺材被掩埋起来,也是土坡崩塌而下的偶然巧合,不值得大惊小怪。
当时穷人的埋葬,的确是非常简单不过的。
朱元璋称帝后,曾多次考虑改葬,有人奏谏,说那坟地“风水好”,皇业刚定,如若改葬,破了“兴龙宝地”,就会对大明江山不利。
于是,他便决定厚葬,就地建造陵墓。
于是在原地的土堆加高培厚,并根据当地所处的自然地势做了一番修饰。
这位明朝开国皇帝,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开始在南京营建自己的墓地——明孝陵。
当初,朱元璋为了寻觅葬身之地,叫风水先生跑遍了整个紫金山头。
最后,风水先生在梁朝蒋山寺宝公塔前停了下来,说:“只有这个地方紫气蒸腾,是藏龙胜地,风水最好。
”于是朱元璋就让蒋山寺和尚东迁2.5公里,另建寺院给他们,即现在的灵谷寺。
朱元璋死后,葬入明孝陵,设立孝陵卫,护陵官民达五六千人。
为防止“凿伤龙脉”,妨碍“风水”,朱元璋生前就立了陵寝例。
据《明会典》记载:“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
”过去,有的砍柴人误入山中,即被就地“正法”。
可是,大明天下也持续不到300年。
清东陵
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昌瑞山下,据说有一块“风水宝地”。
《大清一统志》是这样描述这块地形的:“山脉自太行逶迤而来,重岗叠阜,凤翥龙蟠,一峰柱笏,状如华盖。
前有金星峰,后有分水峪,诸山耸峙环抱。
左有鲶鱼关,马兰峪尽西朝,俨然左辅。
右有宽佃峪,黄花山皆东向,俨然右弼,千山万壑,回环朝拱,左右两水,分流夹绕,俱汇于龙虎峪。”
这块“风水宝地”一直沉睡了数千年,清朝顺治年间的一天,一队前呼后拥的狩猎队伍追赶猎物,偶至此处,为首一人突然停辔四顾,赞叹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他取下射御钩弘用的扳指,向空中一抛,谕示待臣说:“扳指落处,必是佳穴,可以作为朕的寿宫。”
这人,就是顺治皇帝。
这地,就是清代的孝陵,后来扩充为清东陵。
当时的风水先生称此地是“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即使让我们踏遍全国,也难得寻到这块万年吉地。”
清东陵建有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还建有孝庄、孝惠、孝贞(慈安)、孝钦(慈禧)四座后陵。
另有景妃、景双妃、裕妃、定妃、惠妃五座妃园寝,一座公主陵。
清东陵是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开始营建的。
陵区距北京125公里。
陵区东西宽26公里,南北长125公里,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跨遵化、蓟县、密云等县。
清东陵是一座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园。
它可分为两部分,以昌瑞山顶的明长城遗址为界限,在长城以南修砌了近40公里的风水墙,墙内是陵寝,称为“前圈”,长城以北是所谓的“后龙”风水禁地。
为了保持风水,清政府强令拆除了明长城,将周围的居民全部赶出。
风水墙外建有红桩灭道,防止百姓进入。
乾隆三十五年又设立新桩,每根桩上写道:“后龙风水重地,凡木桩以内,军民人等不准越入设窑烧炭,各宜禀遵,如敢故违,严拿以重治罪。”
清朝皇帝特别重视保护陵区风水,如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江西监生罗万象上奏,请求开喜峰口外桑园山银矿,但朝廷批复:桑园山虽然与东陵的雾灵山不同脉,但毕竟接近风水区,不能开银。
清东陵的主体建筑是孝陵。
孝陵坐落在昌瑞山主峰南麓,三面环山,陵前是开阔的平原。
为防止汛期山洪,修建了纵横的水沟,利用地势倾斜排水。
这样,北可避风,南可避水,使陵园得到有效的保护。
乾隆皇帝在选择陵地时,颇有踌躇。
当时已有了东陵和西陵,他本想子随父葬,在西陵选地,又担心冷落东陵,最后决定让雍正一个人睡在西陵,自己与祖宗去做伴,就在东陵的胜水峪选择了万年吉地。
钦天监认为胜水峪龙盘虎踞、星拱云联、允协万年之吉,于是就在胜水峪兴修裕陵。
从此以后,清代皇帝选择陵区,大抵是父在东陵、子在西陵,史称“兆葬之制”。
裕陵以西是咸丰皇帝的定陵。
定陵滨临西大河,河对岸是高耸的黄花山。
定陵是“捡破烂”修建起来的。
据说,咸丰帝的父亲道光帝本打算在东陵绕斗峪修陵,后来发现地宫渗水,不能避水避风,气得大发雷霆,决定到西陵去重建,于是在东陵丢下了残砖剩瓦。
咸丰皇帝在位时,国力不支,只好用东陵的这些旧料修定陵。
慈禧太后很相信风水,她曾数次去看葬地,把手腕上的稀世珍宝18颗珍珠手串丢入穴中,作为镇地之宝。
尽管慈禧在风水上费尽了心机,但也没有援救大清的灭亡。
由于墓中装满了诱人的宝物,导致了军阀孙殿英的盗墓,这是对慈禧相信风水的最好嘲笑。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帝王陵墓用什么门派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