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陵墓位于清东陵的景陵
十三陵由哪些陵组成
明朝共十六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紫金山)的明孝陵。
第二代惠帝朱允Χ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没有陵墓。
第三代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下。
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检,共十四帝。
只代宗朱祁钰死后因英宗朱祁镇复辟,将朱祁钰以亲王礼葬于北京金山口;后其子宪宗朱见深为父复帝号,在原地扩建景泰陵。
除此之外其余十三帝全葬于京郊天寿山下,总称十三陵。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成就。
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
”明皇家陵寝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它作为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带着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走进《世界遗产名录》。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
迄今已近700年的历史,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营建,次年葬入马皇后。
马皇后谥号“孝慈”,故名“孝陵”。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主体工程建成,朱元璋死后葬入。
整个陵园建设持续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方告结束,前后历时32年。
陵园位于南京市钟山(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之说,是朱元璋自选“寿宅之地”。
当初占地广大,北起钟山,南至孝陵卫,东起灵谷寺,西至城墙,陵垣周长达45里。
孝陵建筑颇具特色,陵垣内遍植松柏十万株,放养驯鹿数千头。
其总体布局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孝陵引导部分,即随山就势弯曲成“S”形的神道,从下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门、红门和西红门(此两门已毁)、西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到石刻为止。
石刻由十二对石兽、一对石柱、四对石人和一座棂星门组成。
随着山峦的起伏排列成一条长约800米的神道石刻,均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线条粗犷,生动奔放,是明皇陵寝石刻中最成功之作。
第二部分是陵的主体建筑,从石桥起,包括正门、碑亭、享殿、大石桥、方城、宝城。
原中门和门内左右有廊庑30间,门内外有御厨,左有宰牲亭,右有具服殿(都已毁坏)。
享殿仅存须弥座台基和清同治时建的一座殿堂。
方城是宝城前面的一座建筑,它是用条石砌成的坚固建筑物,就是地下宫城象征性的城门,中央有隧道,自下而上54级台阶,方城的上部建有明楼,楼顶早已坍毁,现仅存大门四壁,还可以看出当年的气势。
宝城又叫“宝顶”,为一约400米直径的圆形土丘,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穴。
明孝陵的神道、祭享区和内宫区三殿式的布置方式成为北京十三陵的样板。
只是十三陵的神道合而为一,由十三座皇帝陵共用,但每陵分设另两区则与明孝陵大同小异,所以明孝陵开创了明清500年间皇家陵寝形制的先河。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内。
北为天寿山龙脉,东莽山、西虎峪分列两侧,群山耸立,南面长龙山与卧虎山相峙而立,中部明堂广大,一带平原,并有曲水环抱,山清水秀,是一块地地道道的风水胜境。
陵区从永乐七年(1409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营建230多年。
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
结合自然地形,形成一个环抱内收的完整环境,其布局与明北京城布局非常相似。
十三陵面向主体陵寝———长陵,形成十分强烈的中轴线,其他十二陵呈弧形排列。
东北为景陵、永陵、德陵;西北为献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庆陵;西南为昭陵、定陵、思陵。
彼此相距四五百米至千米不等,组成一个巨大的陵园。
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被利用起来,作为纪念已逝的皇帝。
建筑具有宏伟壮观的唐宋代特色,承袭明孝陵的格局,陵域外围是12公里城堞坚厚的陵垣,内部各陵与大环境密切融合,各居一山之下,中有神路沟通,形成主次分明的气势宏大的整体,既讲统一协调,又追求各陵自成一体。
这样集中的陵墓群,是史无前例的。
陵区统一入口处是一座5门6柱通阔28.6米、高14米大型汉白玉石牌坊,然后进入共用的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像(共18对——马、狮、骆驼、象、文臣、武将等),至龙凤门共长2.6公里,由龙凤门至十三陵的中心即长陵有4公里。
十三座陵是逐渐建成的,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是陵门、碑亭、棂恩门、棂恩殿、明楼和宝城。
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十三陵的主陵,是十三陵的典型代表,占有显著的地位。
长陵营建了18年,是十三陵建筑体系中最大的一座,在十三陵中保存较为完整。
它以宏伟的地面建筑著称,建筑体系非常完备,地面建筑基本仿照并超过南京太祖的朱元璋的明孝陵,建筑风格凝重而深沉,雄伟肃穆,气度非凡。
长陵有三个院落,第二进院中的棂恩殿是十三陵所有建筑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唯一一座本色楠木巨殿,几乎可与故宫太和殿相媲美,长66.75米,比太和殿长3米,进深29.3米,三层石阶台基高3米,面积达1956平方米。
殿内32根金丝楠木明柱,中间最大的4根直径达1.17米,高14.3米。
用料之精,构筑之巧,举世无双。
其宝宫直径达300米,为明十三陵之冠。
规模中等的永陵虽不及长陵,但构造精美细致,三进院落的享殿七间,两庑配殿各九间;明楼保存较为完整,在十三陵中称冠;墙垛用花斑石玉砌筑,斗拱、飞檐、檐椽、额坊都为石刻。
昭陵也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平面布局严谨,施工精细,依山势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地面建筑最为完整。
定陵地下墓室建筑,修在地下27米深处,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采用全石拱结构,自建成迄今500多年,无一石块沉陷塌落,周围排水良好,地宫内无积水,足以证明建筑与施工技艺之高超。
十三座陵中最小、最简陋的是思陵,崇祯帝死后,起义军将其同周后和田妃简单埋葬,清顺治时在十三陵替他修建了碑亭、享殿和配殿。
陵墓作为皇帝死后的宫殿,地宫内随葬品极其丰富多彩,弥足珍贵。
仅以定陵在1956年的发掘中,出土文物就有3000件,有金银器皿、玉器、瓷器、纺织品等。
其中万历帝朱翊钧的金冠和皇后的凤冠极为精致与绝妙。
金冠用金丝编织而成,重一斤三两三钱,其顶盘上有一对金龙戏珠,凤冠有两顶,都是金丝缠制的龙凤,冠上有100多块宝石和5000多颗珍珠,此外还有百子衣等等。
这些都反映出明代手工艺的高超技艺。
其他尚未发掘的地宫,相信也还会是珍宝繁多、文物荟萃。
新中国成立后,明孝陵和十三陵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继对长陵、献陵、景陵、永陵、昭陵等陵墓建筑进行了整修,陵寝四周浓郁的林木和院内精心培植的花卉,把陵园装点得分外漂亮。
1956年考古发掘了定陵宝宫,建成定陵博物馆,于1959年9月26日同长陵等正式对外开放。
1981年为了集中统一领导,成立了十三陵特区办公室。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又将十三陵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2年十三陵被列为世界之最。
清乾隆年间,昭陵(穆宗朱载垕)有过拆大改小的修缮,原有建筑已残损不整。
1985年特区办依明代遗存地基,按照明代建筑风格进行了全面复原性的修建,并于1990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特区办以自筹资金为主,国家投资为辅,对残损陵寝进行抢救性修旧如旧工程。
德陵(熹宗朱由校)始建于1627年9月,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曾进行过一次修建,历经200余年风雨侵蚀,已变得残破不堪。
2002年3月起,斥资3800万元,分两期工程修复。
一期为方城、明楼、哑叭院、宝城墙和排水系统;二期为石桥、三座门、殿宇台基和陵墙。
现已完成,暂不对外开放。
此外,拟从2003年至2008年,用六年的时间,将再投巨资,对景、裕、茂、泰、康、永等残损严重的陵寝进行复原性抢修。
特区办注重对陵区的环境治理。
现已建成日处理能力达700吨,应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定陵污水处理厂。
污水经六道工序处理后,排入河道,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它既改变了陵区内的水环境,也改变了陵外周边的水环境。
为了保护十三陵这一人类之宝,避免超载运转所造成的人为破坏,经主管部门审批,今年又实施了门票价格调控办法,分淡旺两季,适当提高门票价格。
明孝陵和十三陵,本应在2000年11月份,在澳大利亚凯悬斯举行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审议通过的《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项目一并列入“名录”。
但是由于十三陵陵区周边环境零乱,商业网点过多,陵区周边非自然景观及民居所占面积过大,明显与陵寝区域整体氛围不甚协调等原因而被推迟。
本想在2002年力争列入,但又赶上世界遗产委员会更改审定程序,故明孝陵和十三陵的“申报”一再拖延。
为此,十三陵特区办在进行了多年的加固和保护的基础上,申报遗产前投入1.7亿元,本着保护工作要基本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坚决地执行“在世界遗产地必须设立保护范围和缓冲区的决定”。
在2002年8月中旬圆满地完成了下述9项工作:①拆除陵区内石碑坊至十三陵公路中心线两侧30米以内所有建筑物;②拆除十三陵多陵寝周围50米内的民房及其他建筑物(①②两项合计拆迁面积达8万平方米);③十三陵公路两侧统一安装总长度3万米的铁制围栏;④拆除一切违章和不规范的广告牌68块,将25块广告牌按国际标准统一规格进行更改颜色;⑤新修筑万娘坟至思陵的公路3340米;⑥拆除已开放的陵园神路等景区内的商业摊亭等42处,计4000平方米;⑦定陵广场地面改铺设青砖及汉白玉石礓磋;⑧新建十三陵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将露天外卖和不规范的摊点全部移入中心内经营;⑨大力绿化、美化陵区环境。
2001年12月30日迎来了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的第一阶段的评估、考察;2002年2月1日经世界遗产中心的评定审议,同意将明孝陵、十三陵申报立项;2002年8月底,世界遗产中心的专家又进行第二阶段的评估考察;2003年明孝陵和十三陵,终于迈进了世界遗产门槛。
1955年10月由吴晗、郭沫若、范文澜、邓拓、沈雁冰等人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发掘明陵墓。
批准后,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由29岁的赵其昌任发掘队长,郑振铎指导工作,1956年5月开始先试掘定陵。
从定陵宝城内侧开了宽3.5米、长20米的第一条探沟。
3个月后,发现了隧道的一端。
这是由两道大墙夹着的露天大道,梓宫过后又用黄土回填。
在明楼西面又开了宽10米、长30米的第二条探沟。
1956年9月3日,当挖到7.5米深时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样。
对此碑的看法意见不一,但根据石碑所指,在1957年5月于隧道尽头,发现了一堵大墙,当是金刚墙。
墙上有凹痕,显然是门的痕迹。
拆开缺口,顺绳下去,除地面上散落的料珠及铺地的木料外,无他物,此处肯定不是地宫。
发掘者称其为隧道券。
隧道券为砖顶拱券,一端有两扇大石门,九排门钉,兽首衔环,洁白光润,里面顶着“自来石”。
工人仅用铁丝和木条,不到5分钟就巧妙地把沉睡了337年的地宫打开了。
通过发掘定陵,证明定陵地宫中没有传说的伤人机关。
定陵地宫中,没有传说中的把营建皇陵者埋在墓穴中的事情。
明十三陵中,只有长、献、景三陵墓有人殉葬,殉葬者不入地宫而入“井”。
陵区之东西二井葬朱棣妃16人,朱高炽妃5人、朱瞻基妃10人。
其他陵墓虽然也有殉葬者,但为掩人耳目,而不载入史册。
目前只试掘了定陵。
定陵的发掘报告,经过33年后,于1989年才整理出来。
当时联名报告者均已作古,发掘负责人只剩队长赵其昌一人健在,且已退休。
清朝皇陵有哪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
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
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通。
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
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
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
与历代帝王陵园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响也较大,在陵寝发展史上处于突出的地位。
中国劳动人民富裕清东陵、清西陵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初三陵
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远祖的永陵,统称"清初三陵"。
清入关前的陵寝建筑即发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又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
与入关后的清东、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将陵区的自然风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筑布局相结合,陵区充溢着古朴、肃穆、神秘的气氛。
永陵
永陵是努尔哈赤的远祖、曾祖、父亲、叔父及其妻子的墓地。
努尔哈赤在辽宁省新宾县内。
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
永陵陵园较小,但景深开阔,风光旖旎,犹如点缀在万山丛翠中的一片红叶。
陵园四周绕以红墙,南门内横排四座碑亭,碑石#立,碑文洋洋数千言,均是为祖先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
碑亭往北是启运殿。
启运殿是祭祀谒拜祖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黄琉璃瓦顶,殿内四壁嵌饰着五彩琉璃蟠龙,殿堂供设暖阁、宝床和神位,殿前还有焚#楼。
启运殿往北是宝城,城中陵冢环列,均为平地起封,封土下为地宫,其中多为拾骨迁葬,可能还有衣冠葬。
永陵陵园原有老榆树一株,乾隆皇帝曾东巡到永陵,为之作《神树赋》,并御笔亲书,刻碑石于配殿之中。
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小,因为葬者生前都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称过汗,只是祖以子显而已。
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陵墓,又称"东陵"。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的丘陵地上,前临浑河,背依天柱山。
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山陵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独具风格。
福陵面积达十九多万平方米。
陵园两侧分布着下马碑、石狮、华表和石碑坊。
门内苍松林立。
进入陵门,地势逐渐升高,一条一百多级的石阶在苍松之间斗折蛇行,盘山而上,具有"山势峻拔,蹬道层折,深邃高耸,幽冥莫测"之感。
攀上台阶,穿过石桥,迎面便是碑楼。
碑楼内竖立由康熙亲自撰文的"大清福陵圣德碑"一通。
碑楼后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这是#拜祭祀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清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每年祭祀活动多达三十多次。
祭祀分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种。
大祭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和立春举行。
旁祭是在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忌辰举行。
小祭在每月阴历初一和十五举行。
特祭是遇国家大典的临时祭祀。
祭祀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规格和数量。
顺治年间规定,大祭用牛、羊、猪各一头,献果酒、点香烛,焚#,祝词,行大礼。
清中叶以后,流民起义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求救于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大清统治的稳定,进一步扩大了祭祀的规模。
大祭祭品增加到牛二头、羊四只、面八百斤、油四百斤。
每年仅祭祀富陵就用银五万两。
福陵川水萦绕,高山似拱,幽静肃穆。
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掩映于松海葱郁、蓝天白云之间,巧妙地将山陵建筑融会于山光水色之中,极为优美和谐。
解放后,福陵经过修缮,再添新姿,成为人们访古游览的胜地。
昭陵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是清黄太极的陵墓。
昭陵陵山为人工推造而成,号称隆业山,占地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
整个陵墓可分为两个部分,从下马碑到大红门是一个部分,下马碑在陵区的最前面,碑文用满、汉、蒙、藏、回五种文字镌刻着"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以显示陵区的神圣和庄严。
陵区的第二部分是大红门到方城。
大红门上镶有五彩琉璃蟠龙,门里有石雕华表和六对石兽,雕刻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石马"大白"和"小白",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心爱的两匹坐骑雕琢而成,英姿勃发,大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骏相媲美。
陵区第三部分是庞大的方城和后面的宝城,这是陵园全部建筑的主体。
方城内的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庄严肃穆。
在明楼上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一通。
方城的四隅建有角楼,把清初城堡式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的陵园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宝城的中间有半月型的宝顶,就是埋葬皇太极和皇后的地宫,北依窿业山,气势壮观。
清东陵
清东陵在河北省尊化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关以后营建的最大的陵墓区。
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是陵园建筑区,后龙是衬托山陵建筑的北隅,范围很广。
东陵背依昌瑞山。
历史记载,这块地方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
清入关之后,有一次顺治皇帝狩猎,偶然来到昌瑞山下,停辔四顾,惊叹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说完就取出佩仍向远处,对侍臣说:"落处定为穴。
"由此开辟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陵墓区。
清东陵的陵园布局以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
陵园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还有很多皇贵妃、贵人、常在、答应、格格、阿哥等。
孝陵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顺治皇帝的陵墓。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
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
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
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
碑楼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课着顺治皇帝一生的功绩。
它是清初政治、军事的一个侧面,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满清统治者入关后统治政策的方略和顺治其人。
龙凤门位于神道中间,,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富丽多彩。
显示了神道的悠远和风光的优美。
过龙凤门是七孔桥。
它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
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裕陵
清东陵中地宫情况,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
裕陵地宫是拱券式结构,全部用雕刻或加工过的石块砌成,布满了与佛教有关的各种经文和图饰雕刻,犹如一座地下佛教艺术石雕馆。
地宫内尽管图文繁多,但是并不显得杂乱,相反给人一种相互衬托,浑然一体的感觉,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的定东陵是我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
定东陵一直修建了十年。
但慈禧总觉得不称心,不惜劳民伤财,拆除重建。
重建后的隆恩殿气概非凡,金碧辉煌,使人仿佛进入黄金世界。
殿内有六十四根金龙盘玉柱,用极为珍贵的黄花犁木构成。
金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似真龙凌空,扶摇直上。
隆恩殿前有龙凤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凤在上龙在下,构成一幅金凤戏龙的景象,充分反映了这位政治野心家的独到用心。
慈禧定东陵地宫比乾隆更为奢华。
地宫珍宝不计其数。
其中慈禧口中所含的一颗夜明珠,能分开合拢,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头发。
直到地宫封闭前夕,还不断往里面安放各种稀世珍宝,奢华之极,骇人听闻。
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的永宁山下,东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 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
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方圆八百平方公里。
陵区内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
还有不少后陵、妃陵、公主墓等。
清西陵的开辟始于雍正皇帝。
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
傅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八宝山公墓;据报载,1994年,傅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
根据"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雍正本应当随父葬,但雍正却另辟兆域,在距离东陵数百里以外的易县营建泰陵。
其原因,传云他篡改康熙的遗诏,皇位得之不正,心怀内疚,因而不愿葬在其父之旁。
泰陵的建筑历时有八年。
泰陵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园的核心部分。
前后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条宽达十多米、长五公里的神道,通贯陵区南北。
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石兽三对、文臣一对、武臣一对。
泰陵石像生采用写意的手法,以浓重粗大的线条,勾划出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再用细如绣花的线刻,表现细节、花纹。
体现了清代石雕艺术独到的雕刻技法。
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
碑亭内矗立着一通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谥号的石碑。
碑亭北是东、西朝房,是制作和存放蔬菜、瓜果、点心的膳房。
东、西朝房北,过隆恩门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
隆恩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东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
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
殿内明柱贴金包裹,顶部有旋子彩画,梁坊装饰金线大点金,金碧辉煌。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的一座帝陵,形制别具一格。
根据清代规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后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据说是道光皇帝亲自拟定的。
他临终前曾说:"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乎!其慕与慕也",而后把谕旨存放在大殿的东暖阁。
道光皇帝死后,咸丰即位,重读遗诏,见"其慕与慕也"一句,心领神会,于是命名为慕陵。
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规制最为简约,没有方城、明楼、地宫和神德神功碑、华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质量坚固精细。
隆恩殿都是用金丝楠木构造,不施彩绘,以蜡涂塘,精美异常。
整个天花板上,都用香气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视的龙头。
众龙吞云喷雾,栩栩如生,使人们走进殿内仿佛置身于"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艺术境界。
慕陵的围墙不挂灰、不涂红、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顶亦以黄琉璃瓦覆盖,灰黄相映。
随山势起伏,把殿亭、宝顶环抱在陵墙内,显得清明、肃穆。
尤其龙凤门前二棵枝叶繁茂,造型独特的迎客松,为慕陵增添了诗一般的韵味。
一棵主干微斜,枝叶向上呈圆形,边缘翻卷,形似彩盘,犹如侍女顶盘祭奠,另一棵弯腰颔首,彬彬有礼,象在恭谦地迎接来客。
崇陵
崇陵是光绪死后,开始修建的,到清朝灭亡时尚未建成,后由大臣梁鼎芬向逊清遗老捐集款项继续修建,得以完成。
崇陵地宫虽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银之多也是相当可观的。
墓道有四重石门,每重门由两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
上面有菩萨浮雕一尊,菩萨头带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莲花座,善心善面地恭身挺立在石门上,护门念经。
地宫内床为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
棺椁四周镌刻有藏文和梵文经咒。
隆裕后棺盖顶有一幅精美的石雕线刻画。
整个画面布局紧凑,造型生动,刀法精细,线条镀金。
崇陵地宫曾被盗掘,当年盗墓留下的残迹还在,四重石门洞开,光绪皇帝的棺椁被用刀斧凿成一个大洞。
隆裕皇后的棺椁盖也被撬开,隆裕皇后口中的珠宝被盗贼取出,地宫内随葬物品被洗劫一空。
盗贼为发现光绪皇帝的棺椁底下的"金井",中国考古工作者,从中掘出珍珠、翡翠、玉石、子母铁球等珍贵文物二百多件。
清朝除了傅仪都有陵墓应该有12个,算顺治前的.
参考资料: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306062000549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康熙的陵墓在哪里呢在十三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