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围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的人口南迁,香港最早的移民是客家人,明朝年间(1368年-1644年)沿海寇患频繁,来到香港扎根的客家人在房屋四周加建高墙,部分更挖渠护河,安装铁门,以求自保,此等筑有高墙围绕的村庄,就是“围村”。
后来,移民与原住居民因语言、风俗、土地分配不同互生摩擦,更是大规模兴建围村。
围村里保留了香港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造就了独特的围村文化。
香港大多数围村都设在新界,多集中于元朗(包括屏山、厦村、十八乡及新田等)、锦田(包括锦田及八乡)、粉岭上水(包括大埔、粉岭、上水、沙头角及打鼓岭等)及沿海谷地(包括沙田、荃湾及屯门),曾为“新界五大族”——邓氏、 侯氏、彭氏、廖氏和文氏的聚居地。
现在市区只有黄大仙的衙前围村保存完好。
每个围村有自己村长,建有祠堂,有自己的村规,村民随时可禁止陌生人及车辆入村,有说早年警察巡逻也未必获准入村。
围村文化不仅在香港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即便在现代社会里,也依然可见那些世代相传的围村习俗。
扩展资料
在围村食盆菜便是香港的特色之一。
盆菜历史悠久,南宋末年,宋帝南逃躲避元朝军队,当路经香港新界一带的围村时,受到村民盛情款待。
但村民们仓猝之中找不到足够的器皿盛载食物,于是就地取材用木盆盛装菜肴,围盆而食,盆菜由此而来。
后来演变为在岁时祭祀、大节日乃至婚嫁庆典时招待客人的菜肴。
对于围村村民来说,盆菜有着特殊的含义:一是代表平等,无论贫富,大家共同进食;二是象征团结,盆菜宴每年举行,大家都来参加,宗族间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得以增强。
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新界的乡村均会举行盆菜宴。
圆圆的大盆内,美食一层又一层的叠放,有“盆满钵满”、“丰衣足食”之意。
满满一盆菜肴足有9至12层之多,可供10人食用,非常适合喜庆场合。
从前村民就地取材,用料多为萝卜、芋头、豆皮、猪皮及猪肉;而有钱人家则会加入墨鱼、鸡肉、虾等当时较为昂贵的食材。
时至今日,吃盆菜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口味千变万化,新加入包括山珍海味、鲍鱼海参等高价材料,也有牡蛎干、发菜等代表好彩头的食材。
另外,还有素盆菜,以迎合不同人的口味和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