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啊
1、清朝守陵人的任务就是守卫关外三陵,这是清朝统治者的祖陵,位于关外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包括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
三陵附近的村民自永陵建立之后,一直保持守陵人的身份,他们都是爱新觉罗氏,最初的使命是守卫永陵,并世代相传变成守卫三陵。
清永陵建成于公元1606年,这里当时驻扎了一个完整守陵队伍,最高峰时达到3000人。
守陵并非简单地看护陵寝,清代守陵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守陵人除了看护陵墓,其他两项重要任务就是准备祭品。
守陵人分工明确,有人专职负责饲养牛羊,有的专职负责酿酒,一旦有了分工,他们一辈子就只干自己的那一件事,目的就是保证祭品的质量和供应正常。
康熙皇帝即位后,在永陵设立总理衙门,专职负责陵墓守卫,而且设置了总管1员、翼长2员、八旗满洲防御16员、笔贴式2员、领催4员、马兵75名等等。
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4位皇帝都曾前来祭祖,其中康熙2次、乾隆4次、嘉庆2次、道光1次。
守陵人除了世代相传,还有因犯错而被罚至此的皇族。
1912年清朝灭亡后,关外三陵的守陵人散落在附近的村子,如永陵、下营子、嘉禾等,这里也成了爱新觉罗氏最后的聚居村落,他们表面上过着和当地人一样的生活,但祖祖辈辈一直流传关于守陵人的故事,祭祀礼仪虽然不再做,他们一直默默守卫在清朝祖陵附近,而且现在也正在努力恢复他们的祭祀仪式,这毕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清西陵开建后,为了保护上吉之壤,清政府在陵寝的东南西三面修建了42华里长的风水墙,墙外每隔3里共栽设了587根红桩,合计193.3华里;红桩外每隔40步立白桩,白桩外10里再立青桩。
界桩间用黄丝绳连接,桩上悬挂禁牌。
青桩外再开20里官山,立界石,上刻“禁地官山界石”,严禁百姓过往。
清政府在西陵设立了东西王府、内务府衙门、承办事务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不仅有上至贝勒一级的王爷,还从关外、东陵等地迁移来大批满人负责陵寝的日常维修和祭祀。
虽然统称为守陵人,但内部分工极细。
糖匠、面匠、酱匠、粉匠、酒匠、网户、牛羊工、养鹰的、养鸟的……一个“工种”一干就是一辈子。
守陵人的身份可以说是“带着皇族血液的公务员”,他们来西陵时,清政府会给每户分一处小院,一般住户是三分三为基准,三分三是指小院的宽度乘以长度的面积,“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便来源于此。
这里有学校,满文汉文双语教学,还教授音乐、舞蹈和骑射等等。
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守陵人的子女。
他们可不一般,一出生便报户口,即刻享受七品待遇。
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
即使是守陵人养的狗,也极有尊严。
它们个个有户口、有口粮、有补贴。
祭祀时间以外,守陵人的生活极为悠闲。
他们大多不会种地,闲来逗逗鸟、斗斗智谋,极其讲究吃,讲究“礼数”。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这些守陵人也随之正式“下岗”。
他们当中,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留了下来,被迫开始了“自改规制”、和当地汉族文化融合的艰难历程。
但任凭什么,似乎都磨不掉这些“下岗守陵人”骨子里的勇敢和责任感。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打到了清西陵附近。
守陵人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保住西陵?”
一位守陵老头儿突然站了起来说:“我去找日本人谈谈!”
就这样,在那个听闻“鬼子来了”就逃之犹恐不及的恐怖年代,一位年老的守陵人,迎着日本人明晃晃的刺刀,就去“谈谈”了。
老头儿丢给了鬼子一通大道理,竟然因此保住了清西陵不受烧杀抢掠。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清朝的守陵人有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