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这几天汕尾的习俗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汕尾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
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
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
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
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
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
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
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
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
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
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汕尾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汕尾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
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一杯茶待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汕尾人称为“食日昼”。
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汕尾地区便有 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一、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者是廿 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 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 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 一棵桃树,树荫如盖。
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捡阅百鬼。
如果有恶鬼 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 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中记载:正月一小“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 右郁垒,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 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
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 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到厂 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的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 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
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
泾河龙王为求活 命,向唐太宗求情。
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 对弈。
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 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
太宗应允。
那一夜果然无事。
太 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后代人相沿 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在今天潮汕一些旧 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两员雄赳赳的战将, 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
执 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
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 像,挂在两扇门上。
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
但门目上两边 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 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
据《宋史 ·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
明代朱元 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
一问,原来 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 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 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 琢磨很久。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 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
潮汕对联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
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
有一年正月 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
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汕尾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 一个“春”字。
“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 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于是,主妇们便忙着 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记的。
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 祀祖宗)。
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 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海陆丰人慎终 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 于大厅,一家人入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
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 场必须用松枝菝草扫刷。
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 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
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 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
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 注上大量花生油。
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
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
这时,家中若有 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汕尾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炮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
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
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
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
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
《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
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
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
名曰山臊,其音自叫。
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
犯之令人寒热。
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
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
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四、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汕尾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
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 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
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
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
祥。
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洁,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掼春(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
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桩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
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
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
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
春节里,鞭炮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
”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
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汕尾人亲邻睦里的风尚。
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
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七、家庭赌博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
值得一谈的是,春节期间以“赌”为乐的习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都有钱。
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更多的是“家庭赌场”,往往是一家老小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天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
尤其是劳碌一年,难得有欢乐机会的家庭主妇们,更乐意趁此机会玩一玩。
大多数家庭只赌一晚便不再赌了,只是旧俗不改罢了。
但有的人也可能由此而引起赌兴,真赌下去,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天,赌是犯法的,不能以此取乐,要彻底改变这一恶习。
八、回娘家(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汕尾人称为“食日昼”。
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九、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曰“迎神”的日子。
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
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
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
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
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有趣的是在诸路神仙上天的这段日子各乡村的庙字还不能忘了上供。
为什么神灵上天了还要上供呢?因为上天的仅仅是各路神灵的“领导”,他们的手下还在“坚守岗位”呢!谁勤于祭拜,谁偷懒,他们会一一登记在案。
十、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汕尾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
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
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
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
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春节来临,汕尾地区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侧贴上吉祥联语,寄托来年的美好意愿。
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载为五代十国(公元934年)后蜀皇帝孟昶所作,而春联普及民间的倡导者,相传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从小志气不凡,在出家为僧化缘时,曾作一诗联“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腿,恐把山河一脚穿。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无尺土之封,靠个人奋斗开创三百年大明江山。
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建都称帝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
”要求各家各户贴上春联。
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
他经过一户人家,见未贴春联,即上前询问,得知是一户阉猪人家,还未请人写联。
朱元璋特地为他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联意幽默,他还亲题一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赠予当时文臣陶安,自此,春联之风流行于民间。
门神,古称“桃符”,俗称“门符”。
早在战国时,中原百姓就在门上挂桃梗(桃木偶),据说为神荼、郁垒兄弟雕像。
相传二人奉黄帝之命把守“鬼门”,发现害人恶鬼即绑到山后喂老虎,众鬼望风披靡。
后来因雕刻麻烦,改用画像,左门扇画神荼,右门扇画郁垒,或写上二人大名。
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桃木辟邪,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
尧在位时,有个叫羿的英雄,为民除害,射杀了九个作恶的太阳和恶禽猛兽,后来居然被手下谋害,用桃木棒打死。
羿死后向阎王告状。
阎王念其在人间立过大功,封为万鬼首领,闻知首领死于桃木棒下,故大小鬼卒皆畏桃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创立江山,杀人无数,登基后噩梦连连,几无宁日。
秦琼、尉迟恭二将主动戎装守门,即相安无事。
因念二人劳累,故命人画像悬于宫门,依然奏效。
从此,衙门、祠庙、贵族世家皆效法之。
后来也有用薛仁贵、盖苏文,孟良、焦赞等为门神。
镇守山门为哼哈二将。
孟良、焦赞因强盗出身,不宜登大雅之门,故作牛棚马圈之门神。
唐代官府有个规矩,只许宦官人家过年贴门神,不准百姓效法。
到了宋代,贴门神的习俗已流行民间,但仍称“桃符”,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作诗已有“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随着人的欲望增加,后代又出现了天官赐福、招财进宝、进禄加冠、刘海戏蟾等。
如今门神已具有驱邪安宅、助功利、赐吉祥等多种功能,并成为民间的居家守护神。
在汕尾地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民俗。
海陆丰有"时年八节"之说,而春节则为八节之首,也是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从腊月廿四便拉开序幕。
这一天"扫尘"之后,有的就开始换贴新年画、新春联,烘托节日气氛;家家户户要买蜜饯、茶料、糖,放于灶台的"司命灶君"前,泡沏起香茶,然后烧香、放鞭炮为"灶君"送行。
离过年还有好些天,各家各户就会高高兴兴地准备年货迎接新年。
汕尾清明祭祖习俗 潮汕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城乡祠堂林立。
旧志记载,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各大姓巨族,多建有大宗祠堂祀远祖,富有者也多为高、曾、祖、父四代近祖建祠堂,少数还有为自己建祠堂者。
祠堂是施行宗族伦常的法地。
祖宗生辰忌日以及年节的祭拜,是凝聚宗族的经常性的有力方法。
祭祖有族祭家祭两种。
族祭即祭远祖,一年春秋二祭或一祭一扫墓,都是很隆重的。
潮汕各地宗族多置公蒸产业,主要是祀田和学田,用于祭祀者为多。
在祠堂举行的族祭多在春分或冬节,扫墓多在清明。
族祭多请戏班或纸影班演出。
祭之日,全族老大或全族男性成年子孙,或各房裔代表,衣冠齐整,聚集祖祠祭拜。
族祭礼品丰盛,全猪全羊,五牲三馔,糖饼粿品,林林总总。
除公祭远祖礼品外,同祀一龛的各房后代祖先,各房裔也具祭品分列两旁,既祀远祖,也拜近祖。
正式祭礼多在凌晨即子时举行,实际上自上半夜入晚开始即进行祭祀活动。
先是在入晚后,举行宰牲礼,即宰一猪一羊,从猪耳朵后取血数滴置酒杯中,再取羊毛数根混入,埋于祠堂天井墙沿,称为瘗毛血,意在告诉祖宗祭品是“洁牲”,以示虔诚。
另要在天井设
香案,祭告天地。
入晚之后,祠堂里灯烛辉煌,各供桌的祭品俱已陈列齐整,祠堂前的戏班、纸影已经演出,呈样献瑞一类的戏出(俗称“四出头”,今称“五福连”),已经在向事主的祖先致敬了。
子时祭礼开始,连珠鞭炮齐鸣,地炮(俗称大铳)三声动地,唢呐高奏,锣鼓喧嚣,通、引、礼生、宗子诸执事就位。
通是总司仪;引是引祭者;宗子是主祭者;礼生是诵读祭文诂文者。
司仪唱礼,参祭者依辈序排列就位,引祭者先引主祭者“盥首净巾”(洗脸洗手),就位焚香上香。
先是荐馔,主祭者祭酒,双手捧酒杯,按“心”字动作,先三点,后半弧,寓祭天祭地祭祖先,表诚心之意。
之后,主祭者三叩首,接着参祭者一齐跪下,听礼生读祭文、诂文。
祭文是述主祭者名字,祭祀的时间、对象、原因、祭品的内容和虔诚之心的文字;诂文是代祖先训示子孙的文字。
祭礼完毕,天亮之后分胙肉及午宴(俗称食祖公桌)。
分胙肉依功名学历地位辈份年龄分级。
民国时期进士、举人、秀才一类功名人物逐步减少,常按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毕业及军政职级分配,其余无功名职级者,也依年龄、辈份分配,有各户均分一点者,俗称“食兴灯(丁)”。
一些大姓巨族,有在城市建大宗或联宗祠者,如汕头市在二、三十年代建了许多姓氏的大宗祠。
此类大宗词,如有祭祖,其规模更大,多有大戏班连台演出,许多显贵都来“光宗耀祖”,还有军警助威,成为当年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
家祭一般规模不大,由于是近祖,子孙不太多,有祠堂公厅者,也多不举行大祭,而是逢生辰忌日和年节祭拜,称为设供。
家祭时,男女子孙媳妇都可来拜,也不穿常服。
穷苦人家,孤房独户者,微灯暗烛,也仍一样跪拜。
这就是旧志所说:“祭品丰约量其力,无有废而不举者。”
谒祖是临时的大祭。
虽也有大型小型之别,但全猪全羊不可少。
因为这一临时的谒祖,大都是较大喜事要向祖宗报告,感念祖宗恩德。
成婚和添丁的谒祖,多属小型;升官和登科的谒祖,多属大型。
废科举之后的民国时期,有些地方为沿习旧例,以高等小学毕业生例比“秀才”,为了名誉和实利,许多人也乐意得个例比的科名。
华侨致富回乡者,也常有谒祖并宴请宗亲之举,且演戏庆贺,称为演顺风戏。
有的宗族与外姓外族纠纷,或打官司得胜,或械斗得胜,或誓与之绝交,或族中出现“不肖子孙”,均视为需要临时进行谒祖的大事。
此时,祠堂就是宗族的司令部,决策的议事厅,宗族观念辐射全族子孙,姓氏的大旗覆盖全族的小天空。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汕尾人有什么风俗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