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30公里处武安县磁山镇磁山村南?河边。
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属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
1972年发现。
经多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其中,家鸡骨的发现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记录,修正了国际学术界认为它起源于印度的定论;粟的发现证明这里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之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原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
目前,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之中。
?
赵邯郸故城遗址
【赵邯郸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郊邯山区境内。
总面积1894万平方米。
由大北城和王城两大部分组成。
大北城是邯郸古城,也是赵都郭城。
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最宽3240米,南北最长4880米,全部叠压在今城区地下6~9米处。
王城为赵国的宫城,兴建于赵迁都邯郸前后,面积50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战国古城址。
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
整个赵王城四周城墙残存10余米,轮廓完整,城内有大小台址数座。
其中西城内有最大的建筑基址"龙台",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同期规模最大的王宫建筑基址。
?
武灵丛台
【武灵丛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市区中华大街80号。
占地面积24公顷,现台基占地4500平方米。
相传为赵武灵王所建的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
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名扬列国。
现存古台为1964年重建,虽非原貌,但雄伟壮观,仍不失古殿亭榭的独特风格。
它是赵都的历史见证和古城邯郸的象征。
1961年秋,郭沫若游历丛台,挥毫写下诗句:"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
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
"游丛台登临据胜亭,赵都风光尽收眼底。
?
梳妆楼、照眉池遗址
【梳妆楼、照眉池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内建设大街东侧古城西墙附近插箭岭东侧。
属战国赵王苑囿的一部分。
占地47万平方米。
建筑基址残高10余米。
梳妆楼遗址旁有照眉池,相传当年赵国宫女在献舞前后常于水边楼台梳妆照眉。
唐李白有"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的美好诗句。
?
学步桥
【学步桥】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内北关。
横跨沁河,贯通古城南北,也称"北关桥"。
原为木结构桥,创始年代待考。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改建为大券三孔、小券四孔的七孔石拱桥,附会"邯郸学步"典故而取名为"学步桥"。
桥面宽9米,长32米,高近8米,两旁各19块拦板和望柱,均雕有神兽,栩栩如生,曾为邯郸古八景之一。
1987年对该桥进行了维修。
?
回车巷
【回车巷】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内中街。
相传是赵国上卿蔺相如给大将军廉颇让路回车的地方。
明代于此巷口镶嵌"蔺相如回车巷"6个大字的石碣,后被毁。
1980年邯郸市人民政府复立碑碣,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给廉颇让路回车,争取将相团结,共保社稷的感人故事。
?
插箭岭遗址
【插箭岭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内建设大街东侧古城西墙附近。
属赵王郊外苑囿。
占地面积80多公顷。
相传赵武灵王曾在这里开展跑马射箭的骑兵训练活动,因名插箭岭。
经近年考古调查,遗址内有几处大型夯土台和战国时期的铸箭炉遗址。
并遗存大量的残缺古代兵器和铜箭头。
现已辟为赵苑旅游区。
?
赵王陵墓群
【赵王陵墓群】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北15~30公里范围内的邯郸县三陵乡与永年县北西岗乡温窑村一带。
属战国赵王陵墓区。
每座陵墓均建在近6万平方米的陵台中央,周围有陪葬的将军墓。
墓冢残高6~15米。
陵台均坐西朝东,东边均建有宽达70米的神道,呈斜坡状直达陵台。
5座陵墓犹如5座高大的土山,蜿蜒数十里,气势恢宏。
?
邺城及三台遗址
【邺城及三台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东南40公里处临漳县习文乡和香菜营乡的河图、三台、邺镇等数村范围内。
是我国历史上北方著名的"六朝故都"。
遗址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
邺北城始筑于齐桓公(前685~前642)时。
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达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
横街分全城为南北二区,有城门7座,建筑布局强调中轴线均衡对称,结构严谨,分区鲜明。
在西墙上,以城墙为基础,建成金凤、铜雀、冰井三台,其上有房屋近400间。
在冰井台还建有井深15丈的藏冰室。
当年,"三曹"与"建安七子"登台赋诗,传为千古美谈。
此外,曹操在城东还修筑了芳林园和斗鸡台,在城西修筑了玄武苑和灵芝园,使邺城闻名四方。
534年,东魏建都邺城后,开始营建邺南城。
城东西3公里,南北4公里,城门14座。
分为宫殿区、官署区、宫苑区、居民区和商业区。
邺城沿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建筑布局,对以后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历史变迁,城址已被漳水冲积,现三台遗址部分犹存,台址上有近代建筑。
?
娲?宫
【娲?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110公里处涉县城附近的凤凰山上。
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
又名奶奶顶,取名"女娲补天"故事,俗称"吊庙"。
在陡峭的山崖平台上建有山门、娲?阁、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和木牌坊等。
始建于北齐,明嘉靖以后重修。
阁外山崖上,有大面积《法华经》和《深密解脱经》摩崖石刻,刻字清晰,保存完好,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山脚下建有朝元宫、停骖宫和广生宫等古建筑群。
?
响堂山石窟寺
【响堂山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鼓山)上,有南北两处。
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
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
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
它在我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
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建筑群。
?
响堂山石窟寺
【北朝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南40公里处磁县境内。
现存大小古墓134处,其中最大的天子冢、皇姑坟、磨盘冢、青冢等,一向被误为"曹操七十二疑冢"和"曹军粮墟"。
现确认为北朝贵族墓葬区,有东魏昌乐王元诞墓、宜阳王元景植墓、北齐兰陵王墓、高洋墓等,出土有壁画和大批陶兵马俑、瓷器、东罗马金币等珍贵文物。
?
清泉寺
【清泉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110公里处涉县胡峪乡石岗村青头山上。
据传始建于汉代,初名累通寺。
中有二泉,常年沸涌,泉水甘美清洌,故名清泉寺。
寺院面积15万平方米,原有房86间。
前有山门、钟鼓楼,正院建有天王殿、毗卢殿、大雄殿、雷音殿以及东西配殿(藏经殿、伽蓝殿)、仙境台、没梁阁、月牙井、石柱、八角莲池等。
寺内有汉代张道陵所书"龙"字,晋王羲之所书"白鹅飞到凤池中"和清康熙所书"虎"字碑刻,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因遭火灾,现仅存藏经殿、山门、钟鼓楼等19间建筑。
?
大名故城遗址
【大名故城遗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东南约110公里处大名县大街乡大街村。
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4个村庄是当时的4个城门遗址。
总面积36平方公里。
大名自唐代后期以来直至本世纪20年代,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对大名城郭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成为北宋的北京。
内城周长2公里,外城周长24.3公里。
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漳、卫两河因同时发水,水位漫溢城墙,城郭沦于水中,淤泥5米多深,遂为废墟。
至此,大名府城迁修于今艾家口,即今大名县城所在地。
?
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60公里处磁县观台镇、白土镇、贾壁乡、都党乡、黄沙乡和峰峰矿区彭城镇、临水镇一带。
方圆90平方公里。
是我国宋代北方民窑最杰出的代表。
窑址分布范围很广,现存数十处主要窑址以观台和彭城两大区域为中心。
在宋元时期,磁州窑影响到了我国北方以至南方部分地域,形成了"磁州窑系"。
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器物装饰以铁绣花、刻花、剔花及白地黑花为突出特点。
历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称,史籍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描述。
现代"磁州窑"仍是全国八大瓷产区之一。
?
妙觉寺舍利塔
【妙觉寺舍利塔】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北30公里处武安城内。
占地总面积330多平方米,其中塔基占地55平方米,塔高38.71米,共13层。
通体砖砌,平面呈正八边形,造型玲珑,古朴幽雅。
始建于宋代,虽经多次地震,至今矗立无恙。
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
峰峰古地道
【峰峰古地道】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临水镇、峰峰镇、彭城镇范围内,面积达64平方公里。
古地道分布宽广,构造复杂,保存完好,是华北地区一处罕见的地下古遗址。
出土了大量的宋元时期的文物。
当地群众称其为"躲金洞"。
古地道距地表9~12米。
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距地表5~7米的中层范围最广。
每层地道均有洞口、巷道、洞龛、通气孔、水井、灯龛。
现已发现洞口、巷道30余处。
巷道高0.8~2米,宽0.8~2米,整个古地道走向四通八达,迂回曲折,纵横交错。
它是宋元时期平原地区人民在防御战争中的一项伟大创举。
?
广平府故城
【广平府故城】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东北25公里处永年县广府镇。
是我国平原地区城墙、护城河保存完整的一座明清古城。
墙高12米,宽8米,周长4.5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
城内分布30多条街道,有对称的东西南北4个瓮城,4座城门为阳和门、保和门、阳明门、贞元门。
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南芦苇遍河,城北荷花满池。
广府城始于隋末窦建德建都,元郡守王伟扩建,明知府熊怀增修而成规模。
因周围环水,易守难攻,为历代军事要地。
城南关有清代太极拳祖师武禹襄故居。
?
弘济桥
【弘济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东北32公里处永年县广府镇东桥村。
东西横跨在滏阳河上,长44.6米,宽6.5米,高4米。
石头砌成,与赵州桥结构相同。
拦板上刻有狮猴等兽,形象逼真,大券两边对刻二龙戏珠及飞龙、飞凤,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桥大券正上方有"弘济桥"3个石刻大字。
始建年代待考。
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
因修桥时四面八方捐助,故名弘济桥。
至今保护完好,车辆畅通。
?
黄粱梦吕仙祠
【黄粱梦吕仙祠】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北10公里处邯郸县黄粱梦镇。
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殿宇建筑180余间。
附会唐人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而建。
始建年代待考。
宋代已有建筑,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扩建而初具规模。
现存主要建筑有八仙阁、八卦亭、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钟鼓楼,以及清代东西行宫等。
影壁镶嵌"蓬莱仙境"4个石刻大字,相传出自得道成仙的吕洞宾之手。
丹门原有明嘉靖帝题匾"风雷隆一仙宫"。
吕仙祠古建筑群间有石海、假山、亭榭,松柏青翠,环境幽雅,历代文人骚客多游于此。
现修葺一新。
?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116公里处涉县石门乡石门村。
占地7万多平方米。
1942年10月破土动工,1943年4月5日竣工。
安葬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及何云、张衡宇、赖勤、高捷成、范熙同和朝鲜义勇军石鼎、陈光华等8位殉难烈士。
主要建筑有"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和"左权将军纪念塔"。
朱德、刘伯承、邓小平为烈士题词。
1950年10月21日,8位烈士移葬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110公里处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
占地总面积1834.1平方米,由下院、中院、上院3个四合院组成。
下院坐南朝北,是司令部办公所在地,有房19间。
中院是首长住宿兼办公室,有房19间。
上院(后院)是司令部作战室,有房22间。
自1940年至1945年8月,129师司令部驻赤岸村达5年之久。
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开创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
在赤岸村周围,还保留着数十处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旧址。
新落成的"八路军129师纪念馆",建筑宏伟,坐落在赤岸村将军岭下,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专题革命纪念馆。
?
晋冀鲁豫军区旧址
【晋冀鲁豫军区旧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邯郸城西60公里处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分局、晋冀鲁豫军区由邯郸进驻冶陶村的一个四合院内。
该院位于村中央,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建筑。
上院上房(北屋)为7间2层楼房,东西配房各4间,下院东西各5间,南屋正中为大门,两侧各3间,共有房38间。
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杨秀峰、薄一波、徐向前、李达、滕代远等在这里工作过一年半时间。
中央局在冶陶村期间,受中共中央委托,于1947年5月和10月,先后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和"边区土地会议"。
?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
位于邯郸城区陵园路60号。
占地面积21公顷。
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中央领导题词和碑文最多的一处烈士陵园。
1946年3月30日破土奠基,1950年10月21日落成,分南北两院。
北院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公墓、四八烈士阁、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墓和左权纪念馆等。
南院以陵墓、纪念亭、纪念碑为主,安葬团级以上干部200余名。
园内绿树掩映,花草芳香,松柏常青,庄严肃穆。
每年清明时节,各地谒陵者成千上万,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现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