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距营子镇正西一公里,耕地1568亩,果树占地1003亩。
全村386户,人口1360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为曹姓后裔,是泊头市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曹村将军墓,当地老百姓俗称将军坟,共两座,在村东南500米处,二座墓相距25米,呈东南西北排列。
东南方向为杜将军墓,西北方向为刘将军墓。
东南方墓封土南北长45米,东西宽30米,高4,5米左右,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
西北方墓封土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米,高约3米,占地面积598平方米,(二墓均为现规模)。
墓四周为庄稼地,墓顶荒废,有青砖瓦砾碎片散落。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泊头一带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宋金时期,尤其是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至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两国相持不断交战,绵延了近百年。
这一区域一直在宋金两国的边境和主战场上。
明嘉靖二十九年《河间府志》记载,据金史载河间府有十大名镇,今天与曹村接壤的刘寺村古称刘解镇,就是十大名镇之一。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城为“镇”。
金史记载“将军墓在刘解镇”。
因当时曹村还未建村,将军坟可早就在此处葬埋了。
康熙十二年《交河县志》地理卷也印证了此说:“刘解镇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杜将军墓在焉。
”而民国四年交河县志记载更为详细“宋刘将军墓在县北四十里曹家村东南里许,金杜将军墓在县西北四十里曹家村东南里许”,“相传刘将军系宋人,名广,杜将军系金人名绍甫”。
由此可知,无论是《金史》和明代《河间府志》,还是清《康熙县志》,记载的将军墓,就是指今天在曹村地域的两个墓葬,刘将军墓是宋人刘广的墓地,杜将军墓是金代杜绍甫的墓地。
不论将军的官职大小,而两人都是戍边作战英勇擅战的将军,他们的家乡很可能就在曹村一带,因为这一带三公里以内,古代军屯较多,如今天军屯、营子等村。
中国古人风俗习惯,都愿意魂归故里,所以战死后回乡埋葬。
上世纪1987年此墓曾被盗挖(未受损害),有人顺着盗贼挖的地洞下去,看到一排排大青砖砌成的墓墙。
由墓墙的整齐可知,此墓并不是将军战死草草掩埋,而是人们和平环境下进行有设计、有准备、相当规模的埋葬。
所以,到如今还有相当规模,大于一般老百姓坟葬的二十倍以上。
将军墓历史久远,早于曹村建村历史三百余年,明永乐迁民,曹氏先人见此处,南有将军墓,北有老盐河,邻水傍林,田园风光无限,就在墓北一里许立村,其实这也是将军墓葬在此其地的原因。
古清河现名老盐河,自曹村村西往北流淌,在村子西北拐一个大弯朝东流去,看起来这个胳膊肘式的圆弯,正好象一个椅子圈,而且河西外堤,长近4公里,当地老百姓都叫它“龙背”。
中国人自古就讲“风水”学,所以曹村此景致,无论是对墓穴,还是生活的人,都属最佳地域。
在将军墓旁边,还有不少历史遗迹。
如墓西北方有块田地,名叫留脉地,此地长400米,宽200米,明显低于平常地块,就是多年来风化填平,现在还比其它地面低半米。
留脉地,有的叫刘脉地,是修筑将军墓时,取土而留下长方形低坑。
据传说留脉地,是古人根据地理学留下的,希望后人一脉相承,连绵不断。
在将军墓东北60米处,有一座庙址,长约33米,宽约25米,为镇武庙遗址。
《交河县志》记载:“镇武庙,在曹村。
”镇武庙里原供有镇武爷的铸铁像,并铸有高2米,底部直径2.5米的大钟,此庙原有修镇武庙碑一通,碑文记载修筑年代在乾隆末年。
石碑在解放前被毁,铁铸镇武神像和铁钟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搞铸造时毁坏。
在镇武庙南,墓东南角,原有陈太守墓,现坟地依稀可辨。
《交河县志》记载:“陈太守,佚其名,相传为南方人,精刑名学,清道光间以授生徒终,葬此”。
据村七十岁以老人讲,此人在交河一带授徒,专教法律,著名生徒有8名,其中就有曹村曹振甲,终老北方后,曹振甲牵头,由八名弟子出资,埋在曹村。
此外,墓东还有一个古村落遗址,据《曹氏家谱》载,村名叫褚解村。
据考此村为明代以前村落,当地民间有“先有将军坟,后有褚解村”的谣谚。
现遗址上有散落的金元时期的瓷片。
围绕着将军墓,曹村还有不少传说的故事,如地里的马家坟、张家坟,侯地等是看守将军墓留下的坟茔。
村里和附近其他村民间同乐会,有一段鼓谱序曲是专门纪念将军而作。
村里不但流传着富有传奇和宗教色彩的传说,还有与将军墓相关的民谚歇后语等。
曹村将军墓,至今有近千年历史。
其年代久远,文化传承有序,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且保护完整,交通方便,周围地域开阔,附属古迹多,是一处不可多得,值得保护和开发的历史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