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布依族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择吉日举办丧事。
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必须待舅家人员到现场亲自检视入棺,才能安葬。
丧事办得繁简与否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
清贫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富有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
古代凡遇丧事都要砍杀数头牛羊祭供,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
停柩期间,丧事之家一律素食。
出丧之后才能开荤。
下葬前二天,寨邻亲友送礼凭吊。
视其亲疏送幡文、酒、鸡、钱及小猪。
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纸马、祭幡。
孝子着长幡孝帕,穿草鞋,系麻丝。
当外家舅爷到来时,孝子们拄孝棒于柩前跪迎,来者将其扶起。
是夜,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举行治丧仪式。
届时,村寨男女集于丧家门外,各持尺余长竹筒刷把。
两人一组交叉对阵,一人执木棒敲粑糟为拍,有单打、双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不等,声调铿锵,整齐和谐,有条不紊。
又于灵柩前悬挂数面铜鼓,有节奏地敲击,同时用竹竿敲楼板相应,曰“打铜鼓”。
唢呐队是女婿所请,有一至数对,整个村寨笼罩在悲声之中。
下葬前一夜举行堂祭。
堂祭分家祭、宾祭两种。
家祭是儿子女婿等凭吊;宾祭是一般亲友的祭吊。
堂祭宣读祭文,缅怀死者生平,寄托哀思。
用素菜九道供奉。
过去孝家要做素、荤两莱,现在是孝家做素菜,女婿做荤菜。
堂祭之后,将灵柩移于门外长凳上停放。
吉日出殡,孝子跪拜于前,铜鼓、唢呐、铁炮、鞭炮、恸哭声交汇一片,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
开挖墓塘,先由“濮摩”杀一只雄鸡在已选好的墓地上,称为“播土”。
墓塘挖好,用朱砂在井内画八卦、龙及房屋等,撒糯米,再杀一只鸡滴血于井内,称为“请地脉龙神”。
待灵柩抵达,井内烧纸钱,孝子跪拜,称为“暖井”。
移柩入穴,封土垒坟。
若杀牛宰马,则将牛头或马头供奉墓前。
在安顺、镇宁、普定、六盘水等地还保留有石室墓葬的风俗。
挖好墓塘后用厚石板镶成井坑,放进棺材,盖上大石板,石灰浆灌,然后封土。
外围又用石头垒坟。
出殡后第三天。
孝家要到坟上祭扫。
届时用小猪、鸡、豆腐等供祭,烧化香亭、纸马,称为“复山”,丧事到此便告结束。
以后每年清明合家备祭品到墓前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