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第四声,
这个楼主要简单的,就是。
杨继盛在严嵩权势滔天,万马齐喑的情况下,以死来弹劾他的罪状,被锦衣卫日夜施刑,但他仍然说是自己愿意弹劾的,没有人指使,被称为明朝第一硬汉。
结果被严嵩陷害。
杨继盛少年时代家境清贫,父亲杨富,母亲曹氏。
7岁时母亲亡故,父亲的妾陈氏虐待他,让他放牛,所以他自幼就独立处理与家里人的关系。
继盛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在学塾读书,非常羡慕,回家向同胞长兄继昌要求学习,哥哥说你这么小,读书做什么,表示反对。
继盛说我年岁小可以放牛,就不能读书?继昌听了觉得有理,把弟弟的愿望向父亲反映了,杨富答应他的请求。
于是杨继盛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到13岁时全力学习,18岁中秀才,以后借住僧房继续攻读。
有一年继昌得了瘟疫,继盛听说赶回家中侍候,日夜不寐,使兄康复。
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次年会试落第,入国子监进修,需要家庭供给生活费。
继昌认为不能白白养活弟弟,也不同继盛协商,就给弟媳张贞八石谷和一片土地,算作分家的财产,继盛夫妇没有怨言地接受了。
继盛在京边读
书边坐馆教学,有了收入,张贞在乡生产也获得丰收。
继盛回到家乡请姻亲吃饭,乘机向继昌敬酒,说我当初默认析产,是怕我的学习费用连累长兄,现在我有余钱,可以补助家用,请哥哥允许我和你一起生活。
继昌听了很惭愧,同意了他的要求。
继盛又拿出13两银子捐给政府作边疆经费,使继昌得到教官的荣誉。
继盛给妻子遗言,说哥哥不懂多少道理,也没有坏心眼,只是爱占小便宜,你要让着他,他自然高兴了,表明至死惦记着长兄。
妻子张贞,勤劳治家,体贴丈夫。
继盛被贬狄道,张贞跟随赴任。
当地文化不发展,继盛想兴办学校,没有经费,遂卖了自己的乘骑,钱还不够,获得张贞的同意,变卖了她的服饰,买田收租,作学校的经费,可见在事业上夫妻观点一致。
继盛考虑弹劾严嵩时,自言自语我怎样报答天子的隆恩呢?张贞听到,笑着说:看你这样子,该退职返里了。
继盛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说一个仇鸾差点没有把你陷害死,现在严嵩父子比仇鸾奸恶百倍,这种现实怎容你报答天子,所以不如回老家。
继盛从张贞话中得到启发,决心参劾严嵩以报国。
不幸的是如张贞所料,继盛又一次被投入监牢,判处死刑。
张贞痛惜丈夫,向朝廷上书,为继盛鸣冤,同时要求以自身代替丈夫服刑。
她爱护丈夫胜过自己的生命,继盛同样热爱妻子,深深地了解她的为人。
遗言说妻子聪明懂道理,但
性子刚烈,要求她抚养好儿子,保持家庭,千万不要因夫妻感情重,做出殉死的事来。
在遗言中告诫儿子,要孝顺母亲,“凡事依她”,对妻子的后事作了安排,也是绻绻于夫妻之情。
继盛有妾,叫二贞,没有生养过,继盛入监三年,二贞吃斋诵经,给继盛祈福。
继盛告诉张贞,在他死后,因二贞年轻,让她嫁人,她的衣服首饰都给她带走,不要让她守寡。
他这样对待妾还是通情达
理的,少见的。
继盛对两个儿子在遗言中表示出他的爱护态度,要他们兄弟和睦,不分家,特别指出小儿子性情暴躁,让大儿子看在父亲分上原谅他,同时要求老二敬重哥哥。
两人如有解不开的事,要请亲戚和解,万万不许打官司。
如果在哪一方面违背他的教导,继盛表示在九泉之下也要摆布儿子,以警告他们。
继盛是把他处理兄弟关系的原则,传给儿子们。
继盛有个女儿,比儿子大,已出嫁,他要求儿子,姐姐将来富贵便罢,若贫穷一定要周济,你们母亲要给东西,不许阻拦,表示对女儿的眷念。
继盛有同母所生的二姐、四姐,婆家都穷,继盛要求张贞和儿子们对她们予以照顾。
对庶母所生的五姐、六姐,也要有所顾恤。
继盛的大伯有四个孙子,继盛获罪,大伯并不关切,他的孙子也以冷淡态度对待。
但是继盛认为这四个堂侄都是知好歹的人,对自己不关心,不能责怪他们,所以要求儿子在祀产没有分净的地方,他们要占便宜就让他们占,不必认真计较,免得让外族人看笑话。
对于奴仆,继盛分别对待。
有个叫杨应民的,是小时买来的,连姓可能都是随的主家的,相处多年,有感情。
继盛遗言妻儿,将来给他50亩地,一所住宅,让他给杨家看坟山,如果他私积钱财,房子和地都不给他。
另有一个叫麹钺,是用四两银子买来的,继盛遗言他若守奴才本分,给他20亩地,一所小房,如果要求离开杨家,就以他的卖身价向他要利息,一两银子一年六钱利,年年算下来,他就赎不了身了,这样做是免得其他奴仆跟着学。
还有奴仆福寿儿、甲首儿、杨爱儿侍候继盛于监狱中,有共患难的情谊,以后每人给田20亩,小房一所,都要在坟山附近的,让他们看坟。
田地只许他们耕种,不许可出卖。
即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也不用向主人交地租。
2007-2-6 23:37 回复
诺基亚N90
0位粉丝
2楼
杨继盛完全按照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来处理家内人际关系,是真正实践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和睦亲族、善待奴仆的人,他的家庭生活有和谐的方面,这是由卑幼、妻子、奴仆敬奉尊长、丈夫、主人造成的,这本身就有屈从的因素。
杨继盛尤其强调主仆名分,他固然注意给奴仆以恩惠,给土地,给房屋,但这要以奴仆的绝对恭顺忠诚为前提,稍有不恭,特别是想离开主家,则要给以严厉的惩治,观其对麹钺的规定,以利滚利的方式要卖身价,何其严酷,所以在仁义道德之外,还有凶狠的一面。
杨继盛处理家庭关系的思想,同他处理与君主关系的思想完全一致,在家庭行孝道,在国家就是实行忠道。
他在仇鸾事件上受迫害,没有学会明哲保身之道,反而更加嫉恨奸臣,更以忠君为纲领,以清厘治道为己任,不惜性命地弹劾权奸严嵩。
“文死谏”,他实践了这条忠君的最高道德原则。
他完整地接受了三纲五常的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身体力行,按封建道德讲,他是一个完人,也就是说他的忠君和他的孝道紧密联系,他是这两方面的楷模。
杨继盛的以身许国,得到身后之名,赢得了一片赞扬。
还在明末,就出现以杨继盛参奏严嵩为内容的《鸣凤记》传奇,讴歌继盛。
杰出的思想家黄宗羲为母亲做寿,演出《鸣凤记》,家人看了为之痛哭。
黄宗羲的父亲、御史黄尊素因反对魏忠贤阉党死于诏狱,黄家与杨家有共同经历,故而对《鸣凤记》有特殊感受。
清朝最高统治者极为欣赏杨继盛的忠谏,顺治帝令中书舍人吴绮编写杨继盛的传奇,成昆曲《鸣凤记》院本,因为写得好,顺治帝一高兴不秩提拔吴绮,让他做杨继盛做过的官——兵部郎中,当时人认为这是“奇荣雅遇”(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
乾隆年间宫中演出《鸣凤记》,孝圣皇太后看了很
受感动,问现在朝中有没有杨继盛这样的人,乾隆帝回答说有个叫吴炜的言官和他有点相近,因为吴炜应诏上疏,有耿直敢言的味道(徐珂《清稗类钞》)。
事实表明,皇家最需要杨继盛式的忠臣。
杨继盛忠于昏君一人,他的死谏,表现了他的愚忠,既不值得,也不明智;他不度形势,不讲策略,不懂得政治斗争的艺术,以死为能事,是愚蠢的表现;但他有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刚正不阿的骨气,高尚的气节。
对他的行为,今人不能一味称颂,而应该有分析地给予批评和肯定。
杨继盛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进士。
他生性鲠直,刚正不阿。
任兵部员外郎时,鞑靼首领俺答数次入寇,咸宁侯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严嵩庇护仇鸾,继盛坐贬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杨继盛在狄道开办学校,选了一百多名孩子上学,其妻张贞变卖珠宝首饰,作学校的经费。
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
明世宗知继盛有先见之明,严嵩再度起用杨继盛,调为山东诸城县令,改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连迁四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反冠以“诈称亲王令旨”的罪名下锦衣卫狱,廷杖一百,有人送与蚺蛇胆一具,说是可解血毒,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1]后杨继盛于狱中自行割下烂肉三斤,断筋二条,受尽三年折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继盛妻殉夫自缢。
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
死后十二年,穆宗立,追谥忠愍。
杨继盛在诏狱期间,曾接受了廷杖一百的处罚。
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
然而杨继盛再次表现了他的无畏与勇气: “我杨椒山(杨继盛号椒山)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 廷杖打折了他的腿骨,腿肉被打掉,一片血肉模糊,已经昏迷的杨继盛被拖回了牢房,没有人给他包扎,在蝇虫滋生,肮脏阴冷的空气中,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
在诏狱,杨继盛干出了一件耸人听闻、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
廷杖之后的一个深夜,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诏狱一角,他叫来狱卒让狱卒为其掌上油灯,狱卒走到牢房门前顿时瞳孔收缩,因为他看到了一幕让他永生难忘的恐怖画面:杨继盛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
他没有麻药,也不用铁环,更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带着一副平静的表情,不停地刮着腐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然而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狱卒的手开始颤抖,内心陷入的无比的恐慌,双脚如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而杨继盛此时幽幽地说:“不要动,我看不清楚了。
” 他平静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只求一死。
嘉靖34年(1555),杨继盛依然在狱中顽强地坚持着,这一年,严嵩终于达到了他的目的——除掉这个动摇自己权位的人。
世宗下诏将杨继盛处死。
10月27日,杨继盛被害于北京市刑场,年仅40岁。
人们听说杨继盛要处斩,四城百姓蜂拥赶到西市,为杨继盛送行。
沿街人山人海,哭声震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
杨继盛临刑,神态安详,昂首挺胸,视死如归,当众放声吟诵绝命诗(临刑诗): (一)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二)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