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中海、南海和北海,旧称三海。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总称,原名太液池(西苑),位于故宫西侧。
辽金时在此建斋宫,元、明、清三朝不断增建,成为皇室的游宴胜地。
占地面积为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
民国初年曾在这里设过“总统府”、“大元帅府”等机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此处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办公所在地。
园内湖面浩淼,林木葱郁,繁花似锦,建筑精美。
主要景点如下:
瀛 口
为南海中的一座小岛,环水而立,由壮美的汉白玉雕栏大石桥相连。
岛上殿阁嵯峨,廊亭围括,金光灿烂。
清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被囚禁岛中的涵元殿,并死于此处。
瀛台南侧隔湖相望的是新华门,即中南海的正门。
丰 泽 园
在南海北岸,为两组四合院式建筑,原早清帝“演耕”之地。
当年园内有稻田十亩,其中一亩三分田是清帝于每年仲春日演耕的地方。
颐年堂系院内主体建筑,其东侧西院的菊香书屋,是主席的故居,他的办公室、书房、卧室等,均保持原状。
静 谷
在丰泽园西侧,是个独立完整的院落。
园内屏山镜水,竹柏青葱,为中南海的园中之园。
主要建筑有长廊与春耦斋、桂秀轩等。
怀 仁 堂
在中海西岸,是座宫殿式建筑。
建于光绪年间,原名 “仪鸾殿”,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后重修改名“怀仁堂”。
1949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此举行过许多重要会议。
紫 光 阁
位于中海西北岸,建于明代,为明、清时皇帝的阅射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常在此召开会议,并接见外国贵宾
水云榭——古代“燕京八景”之—
是一座水上凉亭,立于中海东部水中。
此处水云相映,风景绝佳,有“太液秋波”之誉,为古代燕京八景之一。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富有生活气的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
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
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
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
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
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