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城北、“绶溪钓艇”北侧有一座高百仞、峰生九座且攒簇如莲、云石共飞的道教名山九华山,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九华叠翠”,因落日余晖常映红山峰,美丽如霞披,故亦名霞山;又状如笔架,俗称笔架山。
史传陈仙于秦末汉初隐于此,故亦名陈岩山。
陈仙原籍陕西颍川郡人,因避秦乱云游南下,见此山风光秀丽,实为风水宝地,遂结草为庐,隐居修道。
陈仙点石出泉,井深三尺,径宽二尺,泉清甘冽,一人饮用,不溢不流;万人共享,不涸不竭;夏日,井水解渴,如饮冰冻。
旧传陈仙在此淘金,故号“淘金井”。
陈仙历经楚汉相争直至文景朝,赢得万民敬仰,在世时世人誉为“仙公”。
有一天早晨,他自知羽化在即,就直奔九华山巅(俗称仙公尾)遗诗后人:“春寒留得一份花,小驻吟踪此水涯。
我是秦人忘岁月,何须仙子饭胡麻。
”附近村民为了纪念陈仙羽化圣地,把莲花峰天然石洞装饰成“燕子洞”,又在他修道之处陈岩“仙公洞”奉祀陈仙师,把霞山尊称为“陈岩山”。
清初莆田南少林寺被毁,陈岩也被夷为平地。
光绪十九年(1893),普静募缘重建陈岩寺;民国十五年(1926)禅修重修陈岩寺,因山有“淘金井”,泉清而甘,故名“宝泉寺”。
1981年,“颠通”又对它进行比较彻底地挖掘和重修。
九华叠翠,陈岩幽胜,文人墨客,揽胜畅游,吟诗赋词,成为美谈。
莆田历史名人多在此读书、题诗、求梦、驻足。
有唐代陈峤、徐寅、许龟图、黄彦修;宋代郑樵、蔡襄、徐铎、徐锐、张少瑛、刘克庄、方峻;明代柯潜、黄仲昭、林俊、林兆恩、陈经邦;清代林尧英、郭尚先、江春霖等。
此地风光旖旎、山川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诸神灵异,万民敬仰。
寺里供奉玉皇大帝、、孔子、释迦牟尼、三一教主、陈仙等神和圣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莆田九华山怎么走有几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