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人们对丧葬风俗非常重视,这促进了风水术的发展。在《后汉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风水的故事。
据《后汉书.袁安传》记载,袁安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要他去访求葬地,在路上,袁安遇见了三位书生,书生们指着一块地说:“若将你的父亲葬在这块地上,你可以官至上公”。袁安照此办了,后来果然累世隆盛。
在东汉末年,江东豪强孙坚的父亲死了,四处寻访葬地。有个异人对他说:“你是希望当百世诸侯,还是想当四世皇帝?”孙坚说想当皇帝。异人乃指一处。孙坚就在该地埋葬了他的父亲。当时富春江有沙涨暴出,又有异人说:“此沙狭而长,子孙将为官长沙。”后来孙坚任长沙太守,他的后代孙权至孙皓四世称帝。
在魏晋时期,产生了象管辂、郭璞这样的风水术宗师,同时还有一大批擅长风水术的隐逸之士,《晋书》记载了几位无名氏风水师的故事:
陶侃从小家贫,办丧事都很困难,在即将下葬先人时,家中的牛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陶侃在找牛的途中遇见一个老头,老头告诉他说:“前面的山冈下有一条牛在沟中睡觉,若在那个地方下葬,后人可以位及人臣。”老人又指着另一处地方说:“其次就是那个地方,后人可以代代出二千石的官。”老人说完就不见了。陶侃按照他的指点,找到那头牛,并在那里下葬了自己的亲人。并把老人所指的另一座山告诉了周访,周访的父亲死后,就把父亲埋在了那座山上。后来,周访官至益州刺使,周访的子孙也都当上了刺使。陶侃则官至太尉,颇多功绩。
又有个善相墓的人,说羊古的祖墓上有帝王之气,如果凿开墓就会断绝子孙,但可以出“折臂三公”。羊古把祖墓凿开了。后来他骑马时跌断了手臂,但是他官至尚书,没有后代,应验了风水师的话。
在南朝刘宋期间,有个风水名师看见询伯玉家的祖坟,就对伯玉的父亲说:“你家当出显贵,但恐怕不会长久。”,伯玉听说此事,说:“朝闻道,暮死可矣。”后来,伯玉辅助萧道成成就了帝业,但后来就被齐武帝诛杀。
到了唐代,相地知识逐渐科学化,风水活动亦日趋繁盛。据《通典》卷138援引《开元礼》记载,唐代不论是官人还是庶人,只要死了,都要“卜宅兆”、“卜葬日”,这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习俗。
唐初,徐绩请人卜葬,占辞说:“朱雀和鸣,子孙盛隆。”但风水师张景藏却不以为然,认为“所占者,过也。此所谓朱雀悲哀,棺中见灰。”后来徐敬业在扬州反叛,武则天大怒,派人撬开了徐绩的坟墓,焚尸为灰,应验了张景藏的断言。
武则天当政时,侍中郝处俊因为曾经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而受到武则天的冷落。郝处俊死后,有风水师经过郝的墓地,说:“葬压龙角,其棺必斫。”后来,郝处俊的孙子犯了罪,祸连九族,郝处俊的坟墓被掘。
据《摭遗》,唐玄宗猎于温泉之野,鹘飞兔走,御驷急弛,只有白云先生张约的快马能跟得上玄宗。到了一个山头,看见一座新坟,张约审视良久,玄宗问看到了什么,张约说:“葬失其地,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铄。”此时旁边有樵夫,玄宗便问是何人葬于此地,樵夫说是山下崔巽家。玄宗和张约来到崔家,对崔巽之子说:“山上的新坟,不是吉地!”崔巽之子说:“父亲临终前曾说过,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皇上至。”玄宗听了很是惊叹。张约则自叹技不如崔巽,后来回到山里修行去了,玄宗则下昭免去了崔家的终身徭役。
唐代设有司天监,监里的官员都精通风水之术。风水宗师杨筠松就曾在司天监任过职。
五代时的钱锍曾任唐末镇海军节度使,在苏南和浙江一带形成割据势力,以后又建立了吴越政权。当时他准备修光牙城。大公府有个风水师前来游说:“王若改旧城为新城,国家的命运只有100年,但如果填筑西湖而修城,国家就会有一千年的命运。”钱锍不相信风水,因此也就很不客气地回答:“我只想改旧为新,国运能有100年,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后来吴越国果真只存在了99年。
至宋代,风水术更是盛行,很多帝王将相都相信风水,宋徽宗就是一个很相信风水的皇帝。
宋徽宗原先没有儿子,有个叫刘混康的风水师告诉他:“京师西北隅地势过低,如培筑增高,当得多男之喜。”徽宗就命令大兴土木,叠起冈阜,高约数仞,后来果然得了儿子。
宋朝沙阳人叶隆吉年轻时寻求阴宅葬父,一天,有个姓林的风水师告诉他说距县城五里,有座山叫罗源山,山有吉地,有诗为证:“卧龙欲腾头角起,乃安龙头按龙尾。申酉年中桂枝香,子孙折桂无穷已。”叶隆吉感到很奇怪,说自本朝以来都是辰、戌、丑、未年廷试,怎么说是申酉年及第呢?姓林的地师说这是按阴阳五行推算出来的。后来国家因为寇难多事,廷试就被推到了申酉年,叶隆吉果然登科及第。
古代记载的昆仑山在哪?
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古代神话的西方昆仑,是汉以前地理上的昆仑一名与传说中昆仑的结合。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敦薨之水……西流注入泑泽(即今罗布 泊),出于昆仑山东北隅,实惟河源。”“敦薨水”即新疆焉耆县南之博斯腾湖,《水经注》“敦薨之水,出焉耆 之山,二源俱通,而水同注敦薨之薮,川流所积,潭水斯涨溢流为海,”。博斯腾湖的进水源是开都河,出水河名为孔雀河,孔雀河与塔里木河在古代都曾是罗布泊的水源。由此可见,《山海经》里所指的“河源”并不是青海之湟水,而是源于昆仑山、天山的塔里木河与开都河,最终都注入罗布泊。同时可见,《山海经.北山经》所指的“泑泽”【罗布泊】位于昆仑山的东北角,并明确指出,这里的昆仑山就是黄河的发源地。此外,《山海经.大荒西经》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山海经.西山经》曰:“东望泑泽【罗布泊】,河水之所潜也”。此处进一步指出黄河之源的昆仑山位于罗布泊西部。 “西海”就是青海湖。《山海经》对昆仑山的表述为“昆仑之丘”和“海内昆仑”、“昆仑山”三个不同方位。“昆仑之丘”在青海湖之南,流沙【大沙漠】之滨,显然指新疆于阗境内的昆仑山。“海内昆仑”在青海湖西北,方圆八百里。《山海经》中把昆仑之丘和昆仑之虚都称为黄帝在天下的帝都,具体方位却不在同一方位。还有人从昆仑一词的发音求证,其源自阿尔泰语系,意为浑黑,若比照今昆仑山脉一带的大山多呈黑色这一点来看,则昆仑一词的本义已完全明确了。《禹贡》所言“河出昆仑”绝非杜撰,而是有根有据,更非神话传说。学术界争论的则是河出昆仑之昆仑山指何处之山。
神话中的昆仑山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仑山由神陆吾主管,他还管理着天上九域。陆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条尾巴。山中的土蝼,喜欢吃人。土蝼生有四只角,安静时像只大山羊。山中还生长着一种叫做钦原的大鸟,形状像马蜂,大小类似鸳鸯,钦原如果螫了其他鸟兽,这些鸟兽就会死掉,如果螫了树木,这些树木也会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还有一种鹑鸟,它管理黄帝的各种器具和服饰。山上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树,形状同棠树相似,黄色花朵,红色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沙棠可以用来防御水灾,如果人们吃了它的果实就不会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劳。河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去,然后再向东流入无达。赤水也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发源于昆仑山,向西南流入于丑涂之水。黑水也从昆仑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这里生长着很多奇异鸟兽。〔神陆吾,据郭璞注释,就是肩吾,庄周曾说:"肩吾得之,以处大山。"形体象虎一样的陆吾神,说就是《海内西经》中的开明兽。鹑鸟,是凤凰之属的鸟类,《海内西经》中说,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凰,就是指的这种鹑鸟,《禽经》中说:“赤凤谓之鹑。”〕 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从东向西绵亘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布尔汗布达山脉、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宽度变化相当大,很少超过201公里(125哩)。在西部边际,该山形成中国西部西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一个内亚壁垒。北部支脉阿尔金山继续延伸这一山脉组合。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 昆仑山和帕米尔地图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 奇峰亭亭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玉珠峰、玉虚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嵛山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俄罗斯历史书是怎样记载中俄尼布楚条约的?
关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中国和俄国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叙事。
明朝末年,中国各地再次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割据势力多达十数个。除了作为中央王朝的明王朝外,在关外有满清和蒙古人的各个部落,在外东北地区还有野人女真(包括达斡尔人、鄂温克人等生女真部落),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则有蒙古人建立的各个汗国。在青海和西藏一带的固始汗在明朝末年势力正强,与清朝也建立了册封关系。在西北地区的阿尔泰山地区,卫拉特蒙古的准格尔部正在变得强大起来。
(明朝中期:俄罗斯还在吃土)
俄国人在1598年开始翻越乌拉尔山,击败了当地了蒙古部落,开始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圈地。当时整个西伯利亚有600万平方公里,而人口仅仅只有20万人,所以当地政权的武装抵抗聊胜于无,俄国人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半个世纪不到,就已经到达了太平洋沿岸的楚科奇半岛。俄国人将视线转向了南方,相比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温暖而肥沃的南方才是俄国人梦寐以求的土地。满清统治者的注意力始终都被来自南方的消息吸引,1643年的明帝国接连在东北和西北丧失了最为精锐的部队,陷入了严重的亡国危机。与此同时,俄国人侵入了黑龙江流域,建立了阿尔巴津要塞(雅克萨),并以此为根据地,沿着黑龙江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以备进一步吞并黑龙江流域。
在这一地区的土著原是达斡尔人,是野人女真的一支,在1630年时就已经纳入了后金战略腹地。只是当地人数太少,后金只满足于当地酋长的臣服,从而过一把上国的瘾,并没有派遣士兵屯驻。俄国人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势力平衡,在达斡尔酋长的急件中,满清皇帝已经得知了北疆的变故。可与此同时,多尔衮还收到了吴三桂请兵助剿的书信。
(1643年的割据势力图)
此时的满清并不如后来那样兵多将广,他们只能有一个战略方向。相对而言,尽管南下占领中土的风险更高,可与驱逐沙俄侵略者获得外东北的冰天雪地相对比,他们的选择就很容易理解了。满清入主中原后,战事频兴,在关内一直打到了1683年才算稳住了局势。至迟到1682年起,清政府才算真正对北疆日益造成的威胁引起重视。此前的谴责和交涉,因为缺少军事实力作为后盾,都不了了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在雅克萨之战中,虽然俄国人的抵抗也算英勇,但是最终还是在地利、人和优势下的清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爆发的同时,1686年1月20日,俄国的索菲娅公主政府任命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戈洛文以全权大使身份前往西伯利亚,同中国的博格德汗派遣的使者进行谈判,平息事端。如果使者不到,就与为此目的派来的军队长官谈判。为此,俄国人先行派遣了两位使者来到北京递交了国书。
毕竟路途遥远,俄军头目在雅克萨再生事端,因此即便收到了俄国的国书,清军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依然打的很是英勇。826多名俄国侵略军最终只有66人存活了下来——不要觉得俄军人数太少,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扩张的兵力从来没有超过1200人。在雅克萨之战中,俄国人已经当成了大战役来打了。俄国人被打急了,派出了急使,商定了谈判地点及时间。
(雅克萨之战:岂是无主之地?)
中国的史书记载详实,前因后果交代的清清楚楚。不管是作为中华故土,还是清朝皇帝作为蒙古共主的博格德汗,都对西伯利亚草原地带拥有合理合法的所有权。对于沙俄急使的谈判要求,满清朝廷认为是俄国人软弱的表现。来而不往非礼也,清政府也同意进行谈判。
1688年5月29日,康熙皇帝召见了索额图、佟国纲和阿尔尼三位主要使臣,同他们进行了谈话,然后赏赐他们每人一匹马、一把军刀、一张弓、一件长袍和其他贵重物品,以示诸臣使命之至关重要。第二天举行了盛大的送行仪式。使臣们有骑兵队和辎重队随行,踏上了遥远艰难的旅途。不过,此时的使团的气氛应该是欢欣鼓舞的,因为在北方的战场上,清帝国获得了军事优势,因此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和底气自然要多的多。清帝国的全权使臣索额图上奏给康熙皇帝的奏章称“鄂罗斯所据尼布楚,本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雅克萨系我达呼儿总管倍勒儿故墟,原非罗刹所有,亦非两界隙地也。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这也得到了康熙的首肯,此即可作为清帝国的底牌,即要求获得黑龙江以及该水系所有河流的流域土地范围。
可是,当使团走出漠南蒙古地界,来到了漠北时,皇帝派出的使者截住了使团。喀尔喀诸汗与噶尔丹开战,这不仅阻碍了使团通过蒙古,还大大改变了整个边境地区的形势。噶尔丹战胜了喀尔喀诸汗,使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版图合并,使得致力于征服蒙古地区的北京感到不安。而且,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噶尔丹有可能与俄国结盟威胁到清帝国的国威。
(准噶尔汗国改变了清朝的策略)
卫拉特蒙古的准葛尔部的噶尔丹用了10年时间整合了西北蒙古各个部落,已然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在1678年就噶尔丹就成为了“博硕克图汗”,喀尔喀蒙古部落也参加了典礼,算是承认了噶尔丹的势力。可是噶尔丹并没有打算就此收手,他在西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整合更多的力量,再次恢复元朝的疆域。对于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部落对北京的博格图汗(清朝皇帝)的臣服,噶尔丹视其为蒙奸。因此,在1688年噶尔丹大举进攻漠北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的王公们需要寻找外援来对抗噶尔丹,在综合权衡了盘踞在北方的俄国全权大使戈洛文和北京的博格图汗后,最终派遣了使者来到了北京寻求庇护。
俄国人也感到很不安,本来俄国人就已经被清军击败,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才着急忙慌地跑到北京,冒着被奚落的风险请求谈判。好歹清朝政府同意谈判了,结果又整出了这出变故。谈判不成还在其次,如果清朝与蒙古人达成了某项协议,共同对付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势力,那么俄国人就将无立锥之地了。所以,莫斯科政府对戈洛文也发出了指示,如果清朝代表不到边境,就直接向北京派遣专门的使团送交俄中条约的文本,在北京签条约。
“信件范本”和三种“条约范本”都是在莫斯科制定的,他们连同诏书和国家外务衙门给戈洛文的要旨一并送达到戈洛文处。俄国人的底牌分别是:
第一个范本:确定以阿穆尔河(黑龙江)为边界,并载入条约,这是基本立场。此外,还制定了备用方案,如果中国的使臣不愿以阿穆尔河为界,就进行谈判,以到贝斯特拉亚河或结雅河为止的阿穆尔河为界。
第二个范本:如果以上的条件谈不拢,就力争以阿尔巴津要塞(雅克萨)为界,但要争取到阿穆尔河及上述贝斯特拉亚河沿岸的渔猎场。
第三个范本:如果经过最后的努力,中国方面仍不愿意以阿尔巴津为界,那么,就同意拆除阿尔巴津要塞,两国人员都不进入这一地区。
可是戈洛文并没有像莫斯科那样惊慌,他冷静地评估了形势,决定在受到北京关于使团会议的答复和澄清与蒙古诸汗之间的关系之前,暂缓派出使团到北京签约。按照戈洛文的私心来看,他可能丢不起这个人。如果俄国人果真选择在北京签约,以第三个范本来考虑,那么可以想象的是,整个东西伯利亚都将成为待议地区。
1688年9月,戈洛文主动征讨拒不与俄国合作蒙古的兀鲁斯(牙帐),以平定敌对的诸汗,用以解除外贝加尔地区不再受到蒙古骑兵的威胁,戈洛文此时手中的兵力不过2000人左右。
由于北疆的突然变故,康熙自然也派遣了大量的谍报人员。当获悉俄国军队战胜了拒不合作的蒙古人,康熙皇帝就意识到要做好军事外交两手准备了。康熙皇帝集中了大批军队,人数约合2万人,做好一切准备在春季开赴俄国边城色楞格斯克和涅尔琴斯克。同时,还命令使团带着大批军队和武器弹药前往参加使团会议,一路去色楞格斯克,一路去涅尔琴斯克。这根本就不是去谈判的,就像是秦赵渑池之会,双方都是剑拔弩张的态势。
戈洛文也沉不住气了,在给莫斯科的信中,戈洛文表示担心满清军队联合蒙古军队发起两路进攻——一路攻向涅尔琴斯克,一路攻向色楞格斯克。他担心,他手里的兵力太少,不可能在两路设防。因此,俄国使者决定加速缔结俄中条约,以免夜长梦多。可是,当俄国的使者带着三个条约的范本前往北京时,俄国使团内部发生了分歧,涅尔琴斯克的督军伊.叶.弗拉索夫拒绝在规定拆除阿尔巴津堡的第三个条约范本上签字。
俄国代表团到达北京后,很快就获得了接见,与上次的会见相比,速度快了很多。这也表明了清朝内部因为噶尔丹的变故,也引起了猜疑之心。康熙皇帝决定接受喀尔喀蒙古的投诚,在1688年就已经开始准备与噶尔丹作战。因此,为了减少一个敌人,清王朝需要尽快与俄国人解决边境冲突。因此,经过一番不太冗长的谈判,康熙皇帝决定派遣使团再次前往色楞格斯克。
(尼布楚谈判情景)
没有想到清朝如此痛快地答应再次派遣使团,俄国使者就没有出示三个范本——既然总要谈,现在出示岂不是太跌份了?1689年5月17日,俄国使者在向戈洛文发出使团即将出发的函件后,也很快离开了北京。在清帝国使团出发前,索额图请示上意:“尼布楚、雅克萨既是我属所居地,臣等请以前议,以尼布楚为界,此内诸地皆归于我”。但是与噶尔丹的战争开始时并不是很顺利,康熙认为应该尽快与俄国达成协议,因此指示不要坚持尼布楚土地的归属,“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为界。”
如此,俄清双方,都力求尽快消除相互间的纠纷,并缔结和约,而且双方都有领土划界谈判方案的备用方案。康熙皇帝甚至派出了大批军队提前来到涅尔琴斯克,并授意使团,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军事行动,向俄人施加压力。康熙为此派出的军队总数约15000人,装备精良,因此在俄国人看来,这一场谈判就像是在清军武力威胁下的城下之盟。
莫斯科政府给予戈洛文的指示是,不惜一切代价缔结和约,甚至决定一退再退,实在不行,就留下一些军事人员,将大队人马撤回莫斯科。因为当时的俄国内忧外患,政府软弱乏力,还面临着土耳其的咄咄逼人的攻势。
然而最后的谈判结果,如果单纯从领土方面来看,清朝是吃亏的,因为俄国人的底线几乎是没有的,而且历来属于清朝的尼布楚地区,成为了俄国的领土。但是更令人诧异的是俄国人的态度,俄国历史学家对《尼布楚条约》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积极的,认为大体上是个平等条约。另一种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吃了亏,而且是奇耻大辱。
这些人的理由有很奇葩,他们认为俄罗斯是在清朝的枪炮下,被迫签订的,而且中国利用该条约占领了俄国在黑龙江领域的固有领土,持这种观点的而且不在少数。早在1740年,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勒就是这么评价《尼布楚条约》条约的:“由于戈洛文的畏惧,迫不得已几乎完全按照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来进行谈判的”,“这个条约使俄国人不仅丧失一大块领土,也丧失了阿穆尔河的航行权”。他们已经完全忽视了戈洛文在莫斯科政府毫无底线的底牌前,为俄国争取了那么多的领土和权益。在他们的设想中,清帝国的边界应该是在阿穆尔河以南数百公里的柳条边。
俄国人对此的解释是清帝国无视俄国人已经在此开拓30年(1643-1688)的事实,而固执地以领土安全而不是以客观现实为由要求获得阿穆尔河流域所有的土地这一无理要求。由于清帝国有着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俄国人屈辱地放弃了自己的土地。由于有这样的论调,所以在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俄国人对获得外东北地区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视为对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的补偿和修正,是正当而且是正义的。
(清军向黑龙江流域进发)
可是俄国人选择性失忆的表述,是站在俄国人的立场上的。他们认为黑龙江流域是无主之地,可是这一片土地历史上数次内属,在明王朝和蒙古人的势力逐渐南移,满清在1630-1635年也重新确立了该地的主权。如果真要往上追溯,肃慎、獩貘等东北族系都是中华帝国的属民,永乐时还在黑龙江出海口立了一块界碑,以宣示主权,何来无主之地的称谓?只是中国传统的朝贡秩序,只满足于边疆民族的朝贡,加之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向来缺少内地郡县制的改土归流,如此才为强人所乘。俄国人以此为由,岂不是强盗逻辑吗?可见中国即使放弃了尼布楚地区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在事实上也确认了外东北地区以外的土地为无主之地,也没有换得俄国人的友谊。
更有人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国两国联手瓜分蒙古人的土地,这一论点就更是大谬。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蒙古系出东胡,也为华夏遗脉,所属土地自然也是“五族共和”法理之内的土地。何谈要瓜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近代以来的中国,不知有多少人吟唱着《七子之歌》,投身于救亡运动,抛头颅、洒热血,用无量的牺牲才换回了如今的国土。土地乃是民族生存之根本,怎么可轻易予人?必然寸土必争。《尼布楚条约》在中国看来虽然勉强算是一个平等条约,如从深层次去探究,却也是一场谈判场上的失败以及土地意义认识上的无知。
古代名人伟人说过的话,到底是不是书上记载的那些文言文?
谢邀回答问题。问:古代的名人伟人说过的话,是不是书上记载的文言文?
首先说一下文言文,由于文吏们或著书者们或立传或著书,文法都采用文言文方式,是经过作者熟虑之后凝练而成的。
古代名人伟人平时说话虽然也用之乎者也,但并不象书中所记那么精练,可能某些话说得还很长,甚至有些啰嗦,但经过作者们的加工润色以及概括精练之后才被记入史籍中的。
比如:皇宫内专门设有这样的机抅和官吏,试想一下,如果把皇帝的原话一字不改记录下来,肯定会有人因此而吃到“瓜落"旳。
再有,之后记以前伟人说过的话,离原话就更远了,只要能掌握住中心意思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记录典籍必竟记载了历史,还是需要我们认真去研读学习的。
感谢您的阅读。
古代的历史是怎么记载的?是谁在记载?
古代历史形诸文字,与中国自古以来史学体系有关。
一、官书。中国历史的可信度高于世界上任何一国。最早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设史官记载历史。世上存留史料时间和年代最好的也是中国。西方国家未见有古代史官,他们古代史主要来自传记和零星的碑刻等,属一事之记,没有系统编年。设史官和文字连续性,使我们有丰富的典籍。
二、地方志。《越绝书》《华阳国志》等地情书始于春秋和汉代。凡一方之史多见于历代地方志。目前国外存中国地方多达几十万册。数量不亚于国内存量。
三、家谱。中国家谱数量巨大,多至无法统计。家谱中记述了大量家族迁移、名人名事,保存了很多史料,足可弥补国史和地方志粗疏。
四、诸子百家之书。中国历史上私人著述很多,虽然不是正史,但也极具史学价值。
五、碑刻墓志等。存世的大量碑刻墓志,也反映了许多历史事件。也是史料来源之一。
有书记载光绪是慈禧派人勒死的,真的还是假的?
既然经过科学监定有事实说话一定假不了。传说就是传说而已。
古代有哪些因为身体某个部位异于常人而被记载的人?
历史上,有一些历史人物因为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异于常人而被史书记载,他们中有些人是天生就异于常人,而有一些人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特意营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史书,寻找那些古代的奇葩人物。
一、俄国的“不死妖僧”——拉斯普京,他是沙俄时期皇室的宠臣,据记载他有一个长达28.2厘米的神器,迷得沙俄的贵族女子神魂颠倒,令这些女子们为之发狂。拉斯普京因经历三次谋杀,前两次都奇迹般的逃脱了,第三次更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而被称为“不死妖僧”。在他死后,他的神器被放在了圣彼得堡的博物馆,如今游客络绎不绝。
二、秦始皇嬴政“假父”——嫪毐,根据史书记载,嫪毐能够仅仅依靠不可描述的部位转动车轮,吕不韦知道后,拔光他的胡须,让他假扮太监,进宫去服侍秦始皇的母亲,后与太后私生两子,并自称是秦王嬴政的“假父”,后来因事情败露,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车裂(五马分尸)而死。
三、三国的人生大赢家——司马懿,据《晋书宣帝》记载了曹操向二公子求证司马懿是否有狼顾之相的情形:“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意思就是狼回头看的样子。比喻狼在行走时,总是左右看,回头观望,后来被来形容人的谨慎多疑,心怀不轨。如此这样,到和司马懿的性格很匹配呀!
四、孔子天生异像,绝非一个文弱的书生。根据史书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也就说孔子生下来就天生异像——头顶凹陷。在我们印象中孔子就是文弱的读书人,实则不然,他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约191.136厘米),被称为“长人”,并且他的臂力过人,是一个文武全才。
五、刘备,根据史书记载,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可见刘备的手臂有多长,但也有人说他是太矮了,才能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而他的耳朵大,异于常人,这是事实,因此有“大耳贼”之说。
总之,在历史上因为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异于常人而被史书记载的历史人物有很多。今天,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各位,还知道有哪些异于常人的历史人物可以分享一下。
有没有记载周朝历史的书呢?
想了解周朝的历史,推荐四本书:《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和《史记》。
第一部《春秋》,《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
第二部《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又被称为《左氏春秋》。
第三部《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第四部《史记》,号称史家之绝唱,编撰者为司马迁,其中对夏商周时代有涉及和记载。
古代哪些史书记载了彭祖的事迹?
首先谢谢邀请!
我所知道的彭祖是通过读书知道的。来自《正统道藏》列仙傳,洞真部記傳類,二卷,原題劉向撰。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这个是网上查的)
(这两正图片是我查古籍找到的,发现和网上的一样,证实了网上的也是看了古籍的,还是比较靠谱的,不懂彭祖的朋友可以看看)
(此图乃道藏中对彭祖的诗歌赞誉,写的很棒,送给大家!)
最后再次谢谢邀请!
古代政府大部分时期都是腐败的吗?有何史料记载?
古代一词,意味着两千多年甚至三千年的历史跨度,在这个跨度里,出现过大大小小无数的的政府,经历过一个个王朝的更迭,一个个帝王生灭,一代代朝廷的兴衰成败。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百代荣枯,在这些政府和朝廷中,兴衰荣辱,清明腐败在交替着,转圜着,叠合着,共存着,就像是一个硬币永远有两面,一个太极永远有阴阳。
没有至阳至正至光明的王朝,也没有完全黑暗腐败不见丁点丁点光明的王朝,负阴抱阳是永恒的规律。盛世下有蝼蚁,地狱中有菩萨。
我们也属于历史的一部分,今天发生的一切也会成为后人的历史,我们也将成为“古代”,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要了解历史,可以看今天,看到历史,也可以看见今天。
问古代是清明还是腐败,就得看看我们自身所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时代是怎样的。这个书上的演义,影视作品都无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古代记载风水墓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