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坑土楼群(车上)如今福建土楼荣获世界遗产以后,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成了标识,名扬天下。
很具有观赏价值,是土楼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关于“田螺坑”地名有两种说法。
一是地形地貌说。
我们现在驱车的公路,向上或向下,都是一圈又一圈,像不像走在田螺壳上呢?
俯视“四菜一汤”。
大家看,田螺坑土楼群座落在海拨787米的湖岽(dōng,削平的小山顶)山半坡上。
据说玉皇大帝曾经到此考察民间疾苦——土地公呈现午餐——临走时忘了撤席——留下了诺大的“四菜一汤!”
中间这座方形楼叫做步云楼,建于1796年,取平步青云之意,寓子孙后代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右边是振昌楼,建于1930年,它与众不同之处是内堂坐正西南,与门在同一直线上,反映“富不露白”的风水文化理念;最外面那栋——椭圆形楼是文昌楼,建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文运昌隆之意。
它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椭圆形的土楼;靠我们最近这栋是和昌楼,建于1796年。
和昌楼被毁后于1953年重建;靠它前面这栋是瑞云楼(瑞云——指牡丹,吉祥富贵之意,喜欢阳光充足,土地富饶的地方)座落在五座楼的内隅,有藏风聚气之功,体现了含蓄吉顺的朴素观念。
“四菜一汤”五幢楼依山而建,与层层梯田相呼应,奇异秀美。
大家说像不像一朵花呢?有人还说“四菜一汤”边上有两条长方形土楼,像一双筷子,搁在那里?像不像呢?它在邀请大家入席就餐。
《红楼梦》中说过一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今天见到田螺坑“四菜一汤”加上一双筷子,在天地之间一摆就那么天长地久,永不散席,太厉害了!据专家、学者考证,“四菜一汤”五幢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幢土楼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
天方地圆,方形的步云楼为天,紧挨四周的圆土楼为地。
这五幢土楼又附会于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神秘文化。
世界遗产标志——就是一个方圆图案的浓缩,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人为? (上车,继续前行)各位团友,田螺坑土楼群在建造时并没有刻意的规划。
这种美妙组合完全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成为后人玩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浓厚的兴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森·安德烈称赞“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上海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下车,走石径)现在我们走的这条石径,建于清代,和步云楼是同一时间兴建的,也是当时土楼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经之道。
在石径左侧梯田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整片土楼群起了变化。
刚才我们在上面景观台上,向下看,是俯视,5幢土楼呈平面排列。
而从这里看过去,5幢土楼呈一条斜线排列,构成了另一景象。
这在中国园林审美原则中,叫步换景移,是一种流动美。
沿石径而下,两侧都是层层梯田。
秋天,稻谷成熟,背景一片金黄。
春夏,禾苗茁壮,梯田一片葱翠。
如此美丽的景色映衬土楼,多么淳朴、和谐。
难怪美国盖蒂保护所副所长内维尔·阿格纽和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组成的考察组考察时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漂亮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田螺坑土楼群,去领略一下它的奇特外形和构造、精巧的组合,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感受它的传统精神和神秘色彩。
(步云楼)方形土楼,位于土楼群中间,建于清嘉庆元年。
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393平方米。
高3层,11.93米,面宽29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对开4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15米。
进入楼内,我们发现此楼前低后高,保留地势,托山而起,从门厅到后厅有三层台阶,步步高升,使我们一下子就理解命名“步云”的意义。
这幢楼内无水井,因为地势太高,水井设在楼外,并且在井周围砌条水沟,供排水用。
底层四角的房间开一个窗,其余的都不开窗,比较特殊。
(和昌楼)“和昌”为吉祥语,为“和气昌盛”的简约。
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东侧。
建于清嘉庆元年。
坐东北朝西南。
占地1268平方米,高3层,12.3米,内通廊式,每层22间,共6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
与步云楼不同底层不开窗的,是通例。
这幢原来建的是方形,20世纪30年代被土匪烧毁。
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时改为圆楼,我们今天参观找不到当时方楼的任何痕迹。
如果不是那把大火烧掉重建,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四菜一汤”,成为“三菜二汤”,也感受不了“花一朵”了。
(振昌楼)“振”,作为动词,含“奋发”、“奋起”意。
“昌”为“昌盛”。
“振昌”意为“奋发昌盛”。
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西侧。
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
坐东北朝西南,占地976平方米。
高3层,11.53米,直径33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有两部楼梯,1个大门。
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
我们在上观景台上说了,振昌楼“富不露白”风水观念。
大家看,中厅与大门并不对称,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偏左吧。
这是一。
第二,同步云楼一样的原因,在院内找不到水井。
水井放在楼外。
(瑞云楼)“云”为天象。
“瑞”为“吉祥”意。
“瑞雪兆丰年。”“瑞云”即“祥云”环绕的人居环境。
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东南侧,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063平方米,高3层,11.2米,直径35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
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
(文昌楼)除了上面所说“文运昌盛”意思外,“文昌”还是一位神灵的名字,叫“文昌帝君”,是主持人间禄籍的民间神灵。
椭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西南侧。
建于1966年。
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88平方米。
楼长径45.7米,短径34.5。
高3层,11.8米,内通廊式,每层32间,共9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
楼外墙顶层有4个瞭望台,4个射击口,底层楼厚1.2米。
内院用乱毛石铺地,有1口水井。
首先,让我们穿过门板用厚杉木铁皮制作的森严大门,不像北方四合院有边门、侧门和后门。
土墙通常有1米多厚,能挡住枪弹;门框、门槛用大石砌成,两片大门厚10厘米,还加上根门闩推进墙体预留的数米长的门闩洞内,将门板紧紧卡住,非常牢固。
除非撞塌墙体,否则就是从外面伸进,锯子锯断门闩中部,它仍然卡在门上,无法从外面开门。
土楼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门和窗户因为圆形,都朝天井开。
土楼外墙内墙是同心圆砌成的一段段圆弧,外长内短。
房间的隔墙都显放射状,形成的房间像柑桔那样一瓣瓣围聚成一周,当地人称“斧头间”。
天井内通常都有水井。
这楼内的水井偏于左侧。
楼内有米碓、谷砻、石磨、风车等设施,与大厅相对的一间敞厅,是操办土楼人家红白喜事之处。
土楼的底层,除了厅堂、梯间之外,一般是厨房和餐厅。
顶屋一般不装天花板。
这样何处出现漏雨、裂缝、断裂,都看得清楚,以便即时维修。
土楼屋顶平缓,用的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砖压牢,既防风又点缀屋面。
站在文昌楼第三层,朝上往上看,上面的土楼层次排列,与楼后的大山相融洽,显得特别雄性。
说到黄氏家族。
自明初开基以来,已有26代传人了。
就以此居住和活动,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绝。
现仍有300人居住。
黄氏家族在台湾台中、台北尚有发展,逢年过节,返乡认祖归宗,远源流长,热闹非凡。
好的,现在留15分钟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
然后在村口集中回车上,还要到下观景台参观!(乘车,到下观景台)大家以上看了,听了。
现在到了坡底山路上,再来从下往上看。
田螺坑土楼窗户不被屋檐遮住了,一个个特别明显;有些特意用白色石灰镶边,那些依地形高低错落建立土楼,一层托着一层、一幢挨着一幢,十分壮观,给人以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感觉。
从上观景台俯视,看不出五幢土楼不处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甚至那椭圆形的楼与其他三幢圆形的楼的区别也看不出来。
下观景台仰视,终于看到五幢建在高低不同的台地上,错落有致,层叠相间,宛自天成。
苏东坡说庐山“远近高低都不同”;田螺坑土楼群不是“远近高低”,而是“远近俯仰都不同!”。
随着天气的的变化,田螺坑的景观有很多变化,但也不能在这儿等上十天、半月吧!但是,田螺坑土楼群成为世遗后,政府已完成了夜景工程。
如果团友中有想寻找田螺姑娘做朋友的帅哥,或者想找三郎大哥的靓妹,可以小住几天,说不定,还真让你们偶遇了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南靖田螺坑土楼群景点讲解词及导游词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