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绍兴人,只知道绍兴的葬礼习俗。
死人后按时间顺序有送终、移尸、报丧、拜忏、入殓、出丧、祭祀等礼节性活动。
1、送终。
旧时丧葬礼仪繁琐。
至解放后亦改革不多。
中产之家,步入中年后即预为死事做准备:制寿衣,做寿材,造生墩等等。
及至"寿终正寝"据习俗先须行"送终"之礼,即聚集亲友至床前以作诀别。
务求亲生子女必到,一面大呼唤,以示挽留;同时点烛燃香,人手三支香哭送,并在院内焚烧纸钱。
病人气绝后,即以丝棉或纱布等覆死者头面,并将其遗体调转方向。
迷信谓此举能加速死者"投生"顺产转世。
接下去,尚有诸多名目,大致为:
2、移尸。
长子、幼子分别捧死者头脚,将遗体移至中堂门板之上,张挂白布孝帘,布置孝堂。
外供香烛,内于死者脚下点燃"长明灯"。
此时家人皆需身穿孝服--子女披麻戴白帽、孝兜。
出家之女尚须向庵堂借来"七星灯"点燃。
3、报丧。
移尸上堂后,即着人向亲友报丧。
报丧者不论晴雨,均须右腋倒夹雨伞一把,俗称"倒夹报死伞",作为报丧标志。
报丧者到达亲友家须将伞立于门外然后进屋,亲友家以一碗粮氽蛋招待,俗称"报死蛋"。
报丧者报毕出门,受报家立即在其脚后摔碎一只碗,以除晦气。
女主人同时啼哭数声,以示哀悼。
4、拜忏。
人逝当日,丧家即须延请道士至灵前诵经拜忏。
一般从当日傍晚开始,至出丧结束。
时间一般三四天。
道士们以唱绍剧折子戏为主,锣鼓丝管,形成热闹气氛。
旨在为长辈送行,克尽孝道,并乞保佑平安,故其费用,例由子女负担。
现今楼道内死人后亦有丧户在楼道内做道场,只是一般做到半夜时分,最多到晚十二点,其余时间以葬礼进行曲放放录音代替,四邻八户从未有人报警者。
5、入殓。
年高长者逝世,一般停三四天左右,择单日入殓,即将遗体"包装"后盛进棺材。
此举尚有许多礼俗、步骤。
如"买水冲浴":长子穿死者外衣,另一人为之撑伞赴河埠或井边叩拜水神,投铜钱或其他硬币,舀水一桶而归,在遗体上用纱布略加揩擦。
穿殓衣:一般用预制的寿衣,或新制小布衫,每穿一件,必须夹入银锭,用带扎缚。
如用死者生前之衣穿殓,则须剪去钮扣、布袋。
最后,在死者肩上斜挂"招魂袋"一只,内置扇子、镜子、毛巾、火柴、银锭及从死者身上剪下的指甲、趾甲等物,入棺时须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脚,请抬材会人(司殡葬事务的专业组织)协助之。
遗体入棺后,亲友们由长子为首,依次男女长幼,环棺木走一圈,以示向逝者告别。
然后将佩在胸前贴心的棉花小球取下,集中放入"招魂袋"中。
入殓还须备小型垫褥盖被,在棺内层层铺盖,均由女儿筹办。
全部衣裤鞋帽,在殓尸前须先穿在长子身上,然后用秤称之,抬材夫边秤边问:"百两六斤四给哪个穿?"长子则答:"给我爹穿"等等。
其原意是"繁重的死难灾祸,全由先人一担挑走,以解脱晦气。
" 入殓封棺后至出殡前,棺下明灯不灭,堂上香烛点燃,每日轮番值夜守护,凌晨五更女眷必早起上香举哀,每日三餐上供饭菜致祭,天井竖竹竿挂魂幡,大门口钉麻布作"门孝"。
较富裕人家,每日请道士吹打外,还雇老年人念佛。
6、出丧。
一般年高尊长停柩三五天后出殡,具体日子还得请堪舆家择定,其要点一是要单日,二是与家长或长子等主要家人的干支不犯冲。
出殡俗称"出丧",多定在早晨日出之先,起柩前要供祭、举哀。
先由抬材夫用短杆抬出户外百步,把灵柩搁在凳上,然后装长杆,4人或8人扛抬。
如至墓地有水路可通,则抬上船运。
后村通公路后已改用车载。
灵柩行进,必雇请和尚道士吹打送行,前有"引路幡"两支,由童男童女执之前,或插于船头车首,幡上常见题句是"金童前引路","玉女送归山"。
扶柩出户外百步处,长子手捧逝者牌位在旁人打伞遮蔽下亦随僧道送出,旧时对立牌位亦有一番礼仪:牌位俗称"木主",用木材制成,请有一定功名的先生在灵堂书写,正面写逝者头衔,荣誉尊号及姓名。
背面写逝者生卒时间、简历、子女配偶姓氏与安葬之地。
书写木主时子女及儿媳必须穿孝服跪伏于周围。
木主正面写到"某某亡灵主"的"主"字时,要先写成"王"待正反面全部书写完毕后,再用珠笔在上面加点,俗称"点主"。
此时先生出吉语赞之,跪伏者才举哀起立,将木主供于灵堂正中。
出殡时随灵柩送至葬地,然后迎回送入祠堂,香火厅供奉,或放置于中堂高处。
出殡队伍行进,例由路幡前引,后为灵柩,长子或女婿捧木主继之,全体送丧眷属,一律白衣素服,腰缚草绳,手持丧杖(竹枝杖,俗称"哭丧棒")跟随,最后为僧道吹打簇拥,一路上除锣鼓声、爆仗声喧闹外,还撒纸钱或焚化银锭,俗称"烧买路钱"至墓地,先祀山神,并举行入塘仪式,不外乎僧道诵经吹打,送丧者举哀跪拜。
封墓后,幡插坟头,丧杖置于坟前行祭墓礼,同时尚须向四周邻近旧坟烧纸浇奠之,以示为逝者通"睦邻"友好。
出丧队伍返回时须循原路,先后次序亦如来时,乐队引路,眷属在后,惟不鸣爆仗,不烧"买路钱"。
抵家后安置木主,祭告祖宗,洗脸。
7、入土。
旧时通行土葬,先将遗体入殓,然后埋入土中。
一般民家钉一口薄棺盛殓,出殡时临时挖坑下棺,用石灰泥沙覆盖打实造坟。
较富裕人家,棺材在生前预制,俗称"寿材",选择坚木,最好的称"擂转三",即选用巨材,棺材底、盖及侧墙各用三棵粗木拼成,制成的棺材也特别高大,并用生漆(一种天然树脂)拌和瓷、瓦粉末或以生桐油拌石灰填抹缝隙,多次油漆,使材板击之出金石声。
一般平民则用杉木拼制,油漆也较简单。
解放后,提倡节俭,木材供应紧张,棺材利用旧木材料制作,70年代农用船只改用水泥船代替,退下来的破旧木船,成为制做棺材的主要材料。
一度还用锯木屑制作的棺材板,也有用水泥制作。
坟墓。
盛行生前预建,俗称"寿椁"、"生椁"。
形制有用砖砌的称"洞坟",有用石板拼造的称"石椁"。
一般都为夫妻双穴合坟。
人死后临时建造的形制也一样。
到20世纪80年代更用多彩瓷砖贴面,并嵌瓷版遗像,用花岗岩铺地作墓碑。
一般坟墓占地十几、几十平方米,有的坟前设祭台、拜坛,占地就更多了。
旧时,上山建坟要出钱买地,平民图简省,一般都在自家的田头地角建坟安葬,自家没有土地的,由族内公田赐葬,故田间平原到处可见荒丘坟墩。
8、丧饭。
丧家必须于出殡回来之中午,备"豆腐饭"一餐回丧饭,广招族人或同村人前来会餐,俗称"吃豆腐饭",但实际上并不限定豆腐素食,往往荤素皆备,甚至以丰盛酒宴招待众邻众亲,并每人送给白布一方、老人豆一包。
9、做七。
此后,尚有"做七"、"转煞"等礼仪习俗,所谓"做七",即逝世后每隔七天即举行一次祭礼,一般作羹饭,焚银锭作祭,但中产以上人家每延请僧道做道场超度亡灵,所谓"七七敲,八八做"即百日算是一种排场。
特别是做第五七则更讲究,此时必做道场,资费例由出嫁女儿承当。
是日僧道诵经吹打通宵达旦,于下半夜开始尚有在院中设"望乡台"(搭桌,立伞,竖灵位)招魂望乡之俗。
10、"转煞",迷信认为人死后尚不知死,到一定时间化为"煞"(凶神)回到家中来看看,才知已死,故又叫"回煞"。
这回煞之日期在死后18天之内,由星命家根据死者逝世当日的干支推算出来,通知丧家按时准备。
是日将死者卧室陈设如生前,列祭席款待"煞神",烛光闪烁,香烟缭绕。
家属提前回避。
半夜过后道士吹打作场以逐煞神,此即所谓的"转煞"。
此后,还有祭祀。
农村人死入葬尚有许多禁忌,如风水、年向不利,3月、6月9月不能入土等。
等亡灵忌日做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廿周年、阴寿至百岁,忌日祭祀等活动。
葬礼是时代的产物,葬礼也在与时俱进。
解放前,封建礼制较重,因而葬礼较繁杂。
解放后,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
从60年代末兴建火葬场起,至1997年发出加强殡葬管理的通告,对城乡实行殡葬改革。
坚持尸体火化,旧时的"抬材会"已不复存在。
出殡已不用僧道引路,一般雇乐队送行。
孝衣孝服改用黑纱条、白纸花代替,废除迷信品,改送花圈致哀。
回赠品不用白布,改发白毛巾一条。
惟遣人报丧,移尸中堂,"吃豆腐饭"(实际是丰盛的丧宴)及七七致祭等遗风尚存。
单位干部、职工去世,多举行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既隆重又简化。
一些老干部、老党员响应政府号召,倡议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使丧事再进一步从简。
同时,抓好丧葬用品的管理及土地严格控制,防止封建迷信回潮。
近十年来,绍兴全面实行火葬,死后不得建造陵墓,丧葬旧俗已革除。
但封建迷信仍然存在,如死后过夜道场和"做七"、"上饭"、"五七",焚烧纸竹制成的 "高楼","现代家具","轿车"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我想知道浙江一带的葬礼习俗包括解放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