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奶奶是碧霞元君的俗称。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编辑本段]来历一、碧霞元君为黄帝所遣之玉女。
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
《玉女考》李谔之《瑶池记》云:“皇帝尝建岱岳观,谴七女,云冠羽衣,焚修以迎西昆真人,盖玉女为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二、为华山玉女。
但—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据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
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泰山奶奶三、为汉代民女石玉叶,凭灵泰岱。
据《玉女卷》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匹月十八曰子时生女,名玉叶。
貌端而生性聪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
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
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
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
可见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
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
五代时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涣剥蚀,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
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
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
赐号“碧霞元君”。
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四、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后,天下统一,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有赏。
可是,想来想去,却找不出合适的礼物,最后,武王还真想出了个绝顶的好主意,把全国的领地都分给大臣们。
却说他让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
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封给他不可。
两人正在商榷,不知谁又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
姜子牙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就赌气地对他们说:"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凭自己的本事,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
"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
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
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
黄妃赶到后两人争论起来互不服输,她建议自己住山上让哥哥住山下。
等姜子牙赶来,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
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在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 ][编辑本段]信仰明清时,由于碧霞元君影响日益扩大,祀元君的庙宇也从泰山扩展到全国各地,每日里香火旺盛,对其的信仰遍及大半个中国。
奶奶庙人们对碧霞元君尊崇倍至的原因有两条:首先,与元君的职司分不开。
明万历二十一年( 年)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记载:“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由此可知,碧霞元君在民众的心理层面上简直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
其次,碧霞元君作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让劳苦大众倍觉亲切,从而愈加信赖她,一跃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慈母、圣母。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碧霞元君的生日,香客多来此祭拜以示庆贺。
[编辑本段]碧霞元君咒天母运合,玉阙真仙。
金莲发苞,御制熊然。
孟夏十八,化现母前。
修真合道,受命天仙。
敕封玉女,护世威严。
神兵侍卫,鬼官俟宣。
诛锄奸盗,扶危济险。
平治水火,降福消愆。
清宁宇宙,仁慈而怜。
从善者奉,逆我者亶。
人间祀仰,天地齐年。
何灾不灭,何福不迁?遵承帝命,永劫绵绵。
包含岱岳,玄之又玄。
急急如律令。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泰山老奶奶的孙子命怎么爬山需要烧香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