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大怪是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独特的传统民风民俗。
1、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
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蹲是讲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长蹲而心静气闲,不累不乏。
“蹲”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偶尔会在西安、咸阳等站牌前看见部分“蹲”下来等车的关中人。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
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
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
2、第二怪:房子半边盖。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
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3、第三怪:姑娘不对外。
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
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
配合这一观念的还有这里的地理优势,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
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谋生。
4、第四怪:帕帕头上戴。
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
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不能算怪吧。
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她们生活中有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
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
5、第五怪:面条像裤带。
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在以米菜为主的地方的人们总是想不通,那关中人天天吃面条没个花样换,怎么就吃不烦呢。
其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
6、第六怪:锅盔像锅盖。
由于关中地区以前为了避免浪费,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
7、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
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
8、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
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
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
扩展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关中八大怪"有时被称作"陕西八大怪",但这是不完全合理的。
实际上"陕西八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
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
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为"关中八大怪"以去除歧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中八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