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曰:立天之道曰阴阳。
邵氏曰:立地之道,刚柔尽矣。
故地理之要,莫过于刚与柔。
刚柔者,是指其体质也。
天地之始,虽如漾沙之势,没有山川可言,然而,既然有风、气相互摩擦,水、土相互振荡,所以只有刚的才能生存,柔的则被淘汰,于是才有了山川之形。
山体刚的则用柔,故高耸而凝定;水体柔则用刚,故卑下而行。
另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邵氏以水为太柔,火为太刚,土为少柔,石为少刚,这就是地的四象。
水为人身的血,故为太柔;火为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为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为人身之骨,故为少刚。
水、火、土、石合而为地,有如血、气、骨、肉合之为人,也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同样道理。
若细推之,风涸燥者皆刚,夷坦者皆柔。
但是,涸燥之中有夷坦,夷坦之中有涸燥,这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凡强急者皆刚,缓弱者皆柔,然强急之中有缓弱,缓弱之中有强急。
自此以往,尽推无穷,知者观之,思过半矣。
风水的动静,动静者,便是其变通也。
大凡天下之理,均欲动中求静,静中求静,不欲静愈静,动愈动。
古语云:水本动,欲其静;山本静,欲其动。
这乃至理之言也!所山以静为常,是叫无动,动则成龙也;水以动为常,是叫无静,静则结吉地也。
所以成龙的山,一定踊跃翔舞,结地的水,必定是湾环悠扬。
如果是偃硬侧勒,冲激牵射,则动不离动,静不离静,山水便不融结也。
但是一静一动,互相循环,山也有动极而静,水也有静极而动,不可执一而论,全在于融化之妙。
也就是说水、火、土、石四相相辅相成,你可以观察下那大石头合不合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坟地后有大石头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