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别,供帝王休息享乐的皇家园林与宗室外戚、高官富商所拥有的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园林都有自己要表现的内容与主旨,配以假山、人造池、廊、亭、堂、榭、阁、花木与动物。
虽然宋朝国力不比唐朝强,园林规模也比较小,但园林内的设计更见精巧。
宋代园林中的个体建筑与群体形象都是千变万化,从现存的宋画中可以看得出来。
譬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见到一字形、折带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等布局,造形各异,如架空、覆道、两坡顶、九脊顶、五脊顶、平顶、平桥、廊桥、亭桥、十字桥、拱桥、九曲桥等等。
倚山临水、架岩跨洞都是落院的基本模式,充分发挥衬托风景的效用。
北宋的皇家园林-艮岳是中国著名的宫苑。
宋徽宗於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下令在开封的东北部兴建,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完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
根据八卦,艮代表东北方,又代表山。
艮岳位於东华门内以北,景龙江以南,占地大约750亩。
艮岳以一山三峰的形状设计,突破了汉朝以来的传统营造模式,不再强调模仿真实山水。
由於宋徽宗是一位具有高深艺术文化修养的皇帝、天才艺术家。
他对诗画艺术迷恋,对奇石着迷,对美的追求近乎苛刻。
为了寿山艮岳的假山,搜集苏州盛产具有「皱、透、瘦、漏」四大特色的太湖石,并且在苏州设立应奉局。
他又深信道教, 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建造艮岳的主旨是追求意境,不拘泥细节或者强调神似,把诗情画意加入园林之中,典型山水成了主题。
他对置石、挖池、叠山等技术非常 讲究。
园内山峦起伏,众山环列,东有艮岳,南有寿山,西有万松岭。
园林中央只有小小的平地,但山峡之间却有池水与瀑布。
除了自然景观,还添置不少建筑物, 譬如药寮、田圃筑室、栈道、介亭、书馆和八仙馆屋。
因此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巧妙、以石为主的假山所组成的皇家园林。
最后,金人灭了北宋,把这个皇家园林拆毁。
琼林苑,建於乾德2年(公元964年),位於河南开封外城顺天门西南。
苑内满种长松古柏、石榴、樱桃等,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一带,并且建有很多亭榭,以茱莉、山丹、瑞香、含笑点缀。
苑内东南角落,有高约数十米的华嘴冈,冈上的横观层楼辉煌华丽。
山下池塘有画船,名叫凤炯,水面建有拱桥,称作若虹,杨柳布满堤岸。
金明池,北宋著名别苑,又名西池,始建於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位於开封市以西郑门口村附近。
原本周世宗为了征服南唐,所以训练水军,让水军在金明池演习,故又名教池。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曾在金明池检阅水军演练。
政和年间,宋徽宗下诏兴建许多亭台、楼阁、花木、假山作为春游和观赏龙舟比赛之用。
金明池呈方形,四周有围墙,北接汴河西水门,南临琼林苑的宝津楼,池中建有仙桥。
桥尽处建有五殿,对岸的龙奥停放大龙舟。
沿岸种植杨柳,东岸搭盖临时观众棚,让百姓观看龙舟比赛。
金明池的殿宇一般采用黄色、蓝色、绿色琉璃瓦,线条十分工整,庄严瑰丽。
北宋诗人梅尧臣、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赞赏金明池风光明媚,建筑瑰丽。
可是,到了明崇祯15年(公元1642年),金明池被洪水摧毁了。
除了皇家园林,开封也有不少私家园林。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宋仁宗的宰相富弼所建的富郑公园,宣徽南院使王拱辰的环溪,前身为唐代宰相裴度的湖园。
这些圆林的特点就是娇小、简约、雅致、天然。
富弼的富郑公园位於他的宅院的东侧,入口设有探春亭。
园中挖了一个大水池,水从东北方引入,经过方流亭,从西南方流出。
水池北岸建造假山,假山之北有竹林,假山内有水洞,利用大竹引水出洞。
假山之南建有四景堂,隔着水池,遥望南岸的卧云堂。
卧云堂之南堆土成山,种有梅与竹,山顶建有天光台与梅台。
两者高於丛林,能够观看园内景色。
竹林内建有五个亭,名为从玉、披风、漪岚、夹竹与兼山。
北宋李格非所写的《洛阳名园记》曾经对这些竹子景观作专门描述。
整体布局分南北两区,北区以山为主,比较幽静,南区以平地为主,比较开朗。
环溪布局比较别致,南北各有水池一个,东西各有小桥连接中央的大洲,因此而得名。
主要建筑物都集中在岛上,南池北岸建有法华亭,北池南岸建有凉榭。
岛上山丘之上则有多景楼,能欣赏远方景物。
园林各处种植松树、桧树。
树林间空地模仿岛屿。
这种水景与借景的处理手法成为环溪的特色。
宋朝寺院多集中在临安,因为当时临安是江南的佛教中心,寺院园林遍布各处,以环溪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