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个很庶民的城市...由于气温炎热..武汉人的穿着比较随意..怎么舒服怎么穿..盛夏的时候..你还可以常看到武汉爷们赤膊就上阵..所以即使是10月的武汉.."秋老虎"也是很可怕的----指秋天气温的回升..
武汉三镇鼎立..分别是汉口,汉阳和武昌..
汉口的景点有:
1.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武汉江滩还建有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健身区,其中汉口江滩健身长廊8万平方米,包括14个网球场、1个滑冰场、健身步道、游泳池等健身场地。
占地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长廊以及长140米的塑胶跑道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晨,这里是喜欢锻炼的人们的好去处。
黄昏,漫步江滩,倾听长江和汉江滔滔的流水,感受那浓重的武汉韵味。
武汉江滩有着金外滩的美名。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江滩自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0多万,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旅游品牌。
作为一个名称,外滩起源于1843年西方殖民者在上海黄浦江滩地修筑的马路,称为thebund,中文翻译即为外滩。
人们对外滩的回忆,其实是根植于对繁华的一种怀念。
在人们心目中,繁华本就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对武汉人来说,繁华更是“大武汉”这个名词中的应有之意。
漫步在汉口沿江大道上,从江汉关到市政府办公楼(前德国领事馆),12幢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建筑连绵排列开来,每一座建筑的形成,都会固化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而建筑和建筑之间则构筑了一个城市空间,把过去和现在全都纳入其中,同时也暗暗昭示着未来。
从一个路口走到另一个路口,像一本书翻过了一页又一页。
这本书所要讲述的是武汉已逝去岁月中最繁华的一段往事,那是作为近代历史上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和贸易中心的武汉,也是中国最西化的城市之一的武汉,而见证这一切的就是江滩。
观江游览区:天津路入口广场、凭江观景台、文化广场和露天剧场,并增设了雕塑和文化诗墙,提高了文化品味,特别增加了观江休闲服务设施,安排了滨江咖啡座、茶座等服务功能,形成了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观景线路。
该广场观江观景视线宽阔,广场两侧布局展示中心和防汛调度中心,两座建筑物均采用流线造型,与客运港形态有机呼应。
两座建筑物之间为3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放车辆100辆)。
凭江观景———以“长江之歌”为主题,布局“江河水”、“大江东去”等雕塑,展示长江文化特色。
面积达1500平方米。
文化广场———以长江诗词文化雕刻展示为主题,布局采用石材雕饰的诗词和浮雕景墙,展示和历代文人墨客对长江的颂咏。
林阴广场面积达2600平方米。
露天广场———将安排扇形阶梯舞台,面积达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人举办周末音乐会和票友活动。
露天剧场周边设置汉剧脸谱灯柱和休息廊道。
中心广场区:黎黄陂路闸口将扩宽至30米,形成开敞的人行入口。
中心广场是绿化景观和大型水景、夜景交融的主入口区。
它包括大型梯级景观绿化和“光之舞”广场。
中心广场———形成三个空间层次,第一层次为半圆形林阴广场,第二层次为“S”形的玻璃廊架和灯光隧道,两侧为图案简洁的整形灌木和地被植物,第三层次为疏林草地,三个层次整体上形成开敞通透的梯级绿色空间景观。
2.汉口步行街
江汉路自沿江大道至花楼街段,曾是清末英租界的“洋街”,在近代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于1890年绘制的《武汉城镇合图》上,此段以东为广利巷。
清末,随着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此段兴建了不少银行大楼,街道也拓宽至12米,主权为英租界侵占并改名为太平街。
历史上,江汉路实际上是华人与洋人的分界线。
江汉路西面的花楼街、黄陂街以及毗邻的大兴路一带是民族工商业者开设的店铺、作坊、前店后厂型的食品店。
而其临街基本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官僚、民族资本家开设的银行、公司和商店。
加上江汉关轮渡码头迎送客源,营造了江汉路的商业氛围。
1210米的江汉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人们说,江汉路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
从沿江大道看步行街,江汉关、日清银行相峙左右。
作为武汉近代标志性建筑,江汉关庄重典雅的的古典风格,从石材的色泽里,从科林斯柱精致的毛莨叶中,浓浓地散发开来。
房屋维修的建筑师对它的评价是:一座有生命的庞大艺术品。
日清洋行却处处显示着端庄恢宏的古罗马风格:冠状穹窿塔楼、厚重的水平檐、横三纵三的立面。
柱廊间一泻而下的台阶都是权威,厚实的墙面上每一块麻石都透出凝重,这确是银行的象征。
紧邻日清洋行的是日信银行,远远看去,两座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相似的建筑造型,相同的麻石砌筑,相承的柱廊节律,宛如一首气势庞大连绵不绝的回旋曲。
徜徉在江汉路,台湾银行、上海银行、大清银行用一块块石头建成的楼房,花饰精巧,线型曲美,繁富整饬,堪称奇妙绝伦。
在江汉路步行街还可以领略另一种风格——洋溢着简洁、纯净、线条流畅的现代建筑。
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数分别建成于1934、1936年的中国实业银行和四明银行,皆出自建筑大师卢镛标之手。
四明银行,1934年建成。
整栋楼拔地而起,浅色调、个颀长,就连门窗的用材也均为细细的黑铁杆。
中信实业银行底层黑色大理石外墙、中上层褚红色外墙直通尖顶,以48.5米的“高度”在数十年里领高楼之最它是武汉现代派建筑典范,具里程碑意义。
目光作别沉郁的清灰,江汉路上的房子也有许多彩色的,首屈一指的是上海村里份建筑群,红瓦面、清水墙、辅以木窗白烟囱,一派近代欧洲风光。
视角移到街侧,林立相叠的五彩建筑,倒也添了几分商业街的活跃氛围。
穿过中山大道,大清银行和中国银行汉口分行把守江汉路与中山大道的十字路口。
大清银行大楼建成于1916年,呈四方形,气宇轩昂,古典风格突出。
再往前走,国货公司大楼(今璇宫饭店、中心百货)一派欧陆风格。
它1928年开工,造型奇特,呈L型。
伫立于中百广场,抬起头眺望江汉一路的天空,中百、璇宫饭店与正对面建筑划出了一道算得上是汉口最漂亮的天际线。
楼房饰柱,曲形转角,开敞的穹顶塔亭,打破了中式建筑屋顶的平直,显得错落有致。
亭子顶端的那根尖锥,颇有一种向上的冲动感,令整座城市似乎处在一种向往蓝天的激情之中。
江汉路上共有13栋列为历史优秀建筑,其中省级1座、市一级6座、市二级6座。
3.龙王庙
汉口龙王庙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
全长1080米,曾经以前是有一座庙在那里,为的是镇水患。
在98洪水时国家领导人还亲临龙王庙指挥工作。
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
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
但是,有几十的时间里龙王庙是有址无庙的。
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对这一带进行了大轰炸,使现在的江汉公园、和平里这里成为一遍废墟。
解放以后,龙王庙码头为武汉市水运公司专用码头。
沿汉江而上有打扣巷码头、肥运公司码头和集家嘴码头等。
另外位于汉口龙王庙的龙王庙国际广场正在全力打造集批发、购物、时尚、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国际化商贸旅游航母,即将建成集汉正街现代批发中心、时尚生活中心、商贸旅游中心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广场,以“吃、住、行、游、娱、购”形成大武汉滨江特色商贸旅游区,成为集购物、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大型商贸旅游航母。
汉阳的景点有:
1.龟山
龟山或鲁山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市内名胜古迹较多的山。
古时,此山被名为翼际山。
位于武汉市汉阳城北,为武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
龟山风景区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龟山前临大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莲花湖,威武盘踞,和武昌蛇山夹江对峙,形势十分险峻龟山主要以山上史上留下的名胜古迹而著名。
这主要包括关王庙、藏马洞、磨刀石、太平兴国寺、桂月亭状元石、禹王宫、月树亭、桃花洞罗汉寺、龙祥寺、鲁肃墓、向警予烈士陵园和红色战士公墓等等。
龟山的地形可谓得天独厚。
它一边临长江,一边临汉江。
长江这边与蛇山隔江相望。
词云:“龟蛇锁大江。”形象之壮观可以想见。
汉江那边与汉口江滩相对,林立的西洋建筑成为它的借景。
最妙的是汉江从它的一侧包抄过来,就在它的脚下,与长江会合,形成一个三角地,名为南岸嘴。
风景极为壮观,誉为武汉城市建设画龙点睛之睛。
武汉市政府早就有意开发此地,征集了许多方案,至今都难以定夺,生怕弄不好,弄坏了。
武汉三镇,如果要问中心何在,我看就在这龟山。
龟山虽小,但两座大桥是它伸出的左右两臂。
它右揽长江,左揽汉江,将武汉三镇联为一体。
此种气魄,此种格局,让人叹为观止!自古来,龟山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东吴于此设要塞,与曹兵几番血战;太平军三下武昌,龟山一带摆开战场;辛亥首义后的阳夏战役,义军也是首控龟山。
抗日战争,龟山上装上了中国的高射炮,一颗颗仇恨的炮弹怒向敌机。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龟山还是军事重地龟山重武,它对岸的蛇山,则重文。
一座黄鹤楼,多少名篇佳构,脍炙人口!龟山虽历代也有吟咏,但没有名篇,论文采风流它略输蛇山,但若论英雄气概,蛇山无法望其项背。
两山隔江相望,一文一武,别有情趣。
2.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取《楞严经》中“归元二路”之意定名为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坐西向东,由大雄宝殿、罗汉堂、韦驮殿、大士阁、藏经阁、念佛堂、碑廊等二十余个主要建筑组成,巍峨错落,疏密相间,自成一格。
归元禅寺有多种版本的佛教经典以及贝叶经、北魏石刻、唐代观音石刻、缅甸玉佛等佛教文物珍品。
罗汉堂内供奉的五百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五百罗汉群雕。
归元禅寺藏经阁后方,有一棵已经370岁的古皂荚树,依然生机勃勃。
皂荚树身上为雷电所刻下的道道“伤痕”,似乎印证了眼前这座古寺的历史沧桑。
当归元禅寺发展成如今的“湖北首刹”,占地一百多亩,日游客量最高达20万人次时,寺院里旺盛的香火常常令皂荚树想起350年前的荒凉。
那是1658年,这棵青郁葱茏的皂荚树刚20岁,它和其他几百株树木一样,生长在一个叫翠微峰的小山丘上。
它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东边有个翠微亭,南边有个大池塘,塘边就是“芳草萋萋”的鹦鹉洲,野旷天低,人烟稀少。
这年的夏天,法名白光、主峰两位高僧来到翠微峰。
这两个浙江口音的高僧,原本准备前往云南建寺,却因长江风大浪急而滞留汉阳。
两位高僧受当地居士盛邀,踏勘了这块靠山面水的“私家花园”。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啊。”两位高僧感叹。
在居士们一再挽留下,他们决定不再南下,而准备在这里建一座寺院。
起初,白光、主峰法师修建了“普同塔”(至今尚存),他们收拾汉阳附近冻饿倒毙的野殍,将其火化后,安放于塔内。
此种善举,赢得了汉阳百姓一片赞誉,寺院香火也因此鼎盛起来。
后来,他们陆续筹化善资建起了禅堂、大雄宝殿、斋堂、客堂、祖堂和方丈室。
到1664年,“归元禅寺”初具规模,成为一方丛林。
从此,皂荚树天天俯看香客礼佛,静对飘渺香火,闻听日日不断的晨钟暮鼓。
一天,寺院的钟鼓忽然不响了。
原来,归元禅寺前有一个菜市场,里面有很多屠夫。
那时,没有钟表,屠夫不知道何时起床开始杀猪。
自从归元禅寺建成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天然“闹钟”——归元禅寺的晨钟。
每当归元禅寺钟声响起之时,牲畜的惨叫声便不绝于耳。
住持想:寺院乃普济众生之地,怎可让屠夫闻钟开杀呢?于是,他下了一道山令:归元禅寺从此罢敲晨钟暮鼓。
3.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
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
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
到古琴台游览,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用阴阳笔法刻镌而成,远看凸突而出,近看凹陷而入。
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
进门后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
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谊堂,是一栋半檐歇山顶式前加抱厦的殿堂,面宽三间,四周回廊,砖木架屋,釉瓦盖顶,彩画精丽,金碧辉煌。
檐下匾额上书“高山流水”四字。
堂前庭院中有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传为伯牙抚琴遗址。
台的中央刻有相传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琴台”二字的方碑,四周台壁上饰以连续浮雕,为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镌刻十分精美,形象生动逼真。
古琴台景区的主要景点归纳起来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情节“腊像馆”;有清朝道光皇帝为陶文毅而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有近年用汉白玉雕刻的“伯牙抚琴”塑像;有碑廊内的《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等碑刻;有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湖北督粮道、书法家宋湘诗兴大发时以竹叶代笔蘸墨书写的《琴台题壁诗》,其字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历来深受书法家所赏识。
还有1976年修建琴台时的遗物“琴台”方碑;有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清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长廊等。
古琴台门票:15元/人
武昌的景点有:
1.东湖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还是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等。
周边的著名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些学校风景优美。
著名的寺庙有古卓刀泉寺.寓言园是全国第一座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位于东湖听涛区的南端,占地4.4公顷,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组寓言雕塑。
行吟阁位于东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岛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环水,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
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泽畔”。
阁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四角攒尖顶,古色古香。
行吟阁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韵。
阁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庄凝重,屈原翘首向天,款款欲步。
长天楼,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为砖木水泥结构,翠瓦飞檐,分上下两层,面阔七间,进深两间。
全楼可容纳千人同时就餐品茗,游人凭窗远眺,碧波万顷,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东湖西北小山丘上,相传太平天国占领武昌时不少妇女参军,后清军攻陷城池大肆屠杀,有女兵九人,壮烈牺牲。
乡人仰慕她们的英烈,将其遗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称坟而称墩。
1956年,湖北省将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光阁建于湖心小岛上,由十里长堤与陆地相连,原名“中正亭”,1931年为纪念蒋介石五十寿辰而 建,后改称“湖光阁”。
阁为三层六面,飞檐绿瓦,登阁四顾,游船轻移,景象万千。
雾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阁,似蓬莱仙境,无不令人向往。
磨山位于东湖东岸,三面环水,六峰相连,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
山北有以楚文化为内涵的楚文化游鉴区;山南有以湖水地区植物为主的十三个植物专类园;西部山头有纪念朱德为东湖题词的朱碑亭。
磨山景区从北开始,依次建有楚天极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耸萃等四景。
是武汉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东湖湖山秀美、岸线曲折,岛渚星罗,磨山、枫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紧紧环绕东湖碧水。
据统计,这里有雪松、水杉、樟树共396种、300余万株,被人们称为绿色宝库,这里更是鲜花的海洋,奇花异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飘不断,最具东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几种,其中梅花建有专门观赏园林,面积800余亩,园内培育种植了301个品种的近万株梅树,是中国第一大梅园。
世界梅花品种进行了3次登录,共登录200个品种,其中东湖梅园就占了142个。
东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种、科研成果、观赏价值都居全国领先地位,故中国花卉协会将“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与“中国荷花研究中心”都设在东湖。
东湖还建有世界三大樱花园之一的东湖樱花园,全国第一座寓言雕塑园,以及鸟类的乐园——鸟语林等多种景园100多处。
东湖一年四季风情万种,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其春来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夏来万人湖滨戏水,南国海滨风光;秋来枫叶满山红遍,桂花十里飘香;冬来万千候鸟,满湖觅食欢唱。
近年,东湖又新建成了楚风园、疑海沙滩浴场、亲水平台、东湖新三景、刘备郊天坛等多处新景观,其中疑海沙滩浴场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海沙泳场。
还改善了风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构成了景区内游、行、吃、住、娱、购一条龙的完善体系,在发展大东湖景区的同时,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听涛水上娱乐游览区、磨山楚文化游览区、落雁生态休闲游览区,以及环东湖文化景观群等。
1982年,东湖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黄鹤楼
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
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还有个关于它的神话神话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
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
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
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
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
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
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
3.长春观
相传古代,此地为湖汊,因多松树而称之为“松岛”。
楚地崇巫,甚有影响。
故秦汉以后,此地有“先农坛”、“神祗坛”、“太极宫”之称,即王侯祭祀天地、祖先之地。
据传道教始祖老子曾应弟子之邀赴庐阜“会五老”,到了江南鄂州即西转而到湖港之乡、双峰山麓的长松岛。
人们为了纪念他,附会说此松岛为长松岛,建老子宫以示纪念。
南宋的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坛记》中真实地记载了这块风水宝地:“城东黄鹄山,废营地一区。
东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元初时,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号长春子,创道教十方丛林制度多次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封赏,掌管天下道教。
于是丘处机便派弟子至荆湖之地的武汉创办道教丛林,弟子为纪其事,在松岛修建长春观,祭奉长春真人。
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为长春真人圣诞,长春观要举行隆重盛大的丘祖会,武汉民俗称之为“迎春会”,也称“燕九节”
4.宝通禅寺
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为历世清净佛刹,是三楚第一佛地,是武汉市著名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皇家的维护和保养,如今的寺院建筑明显有皇家气派。
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在这个壮阔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格外突出。
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
这就是武汉的地理龙脉。
洪山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
骑龙在天,乘势而为,宝通禅寺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
寺内现有放生池、圣僧桥、接引殿、东西厅、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等建筑,整个寺庙建筑随山势而起伏,隐现自然,层迭有致。
寺后有洪山宝塔、法界宫,另有小亭、层石、奇石、幽径、华严洞、白龙泉等胜迹,碑光塔影,林密花茂,让人留连忘返。
洪山宝塔在寺院的后山上有“洪山八景”的摩崖石刻“栖霞”、“云扃”等、岳飞手植松等古迹。
在洪山南麓,还有施洋墓。
施洋曾先后担任武汉工团联合会和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法律顾问,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被捕就义后,原葬洪山西麓,1953年迁此。
墓前就山势筑成磴道,层台中间立有高约20米的石碑,碑前塑烈士半身像,像下石座正面镌有董必武悼念烈士的诗篇。
在洪山西南麓,建有兴福寺塔,又名无影塔。
此塔为石彻仿木结构,四层八角,重檐楼阁式,高11.25米,底部为须弥座,直径4.25米。
四面砌假门,其上浮雕佛祖、菩萨、罗汉、力士、供养人等造像,刀法曲折隐现,变化多端,姿态潇酒,极为生动。
在洪山北麓,还有庚子烈士墓。
这是埋葬反对慈禧专政而被杀的自立军着领唐才常、傅慈祥等7人的坟墓。
1900年只是草葬,1929年在此建陵园,1935年予以整修。
墓建在长方形平台之上,内用砖砌,外以水泥浇灌。
墓前建有四柱三门的牌坊,横额上书“庚子革命先烈墓道”8字。
墓与牌坊之间建有小亭,亭内立有叙述庚子革命史实的碑记。
在洪山东段南麓,建有北伐军官兵公墓。
这里是1926年北伐军攻武昌城牺牲的191位烈士的埋骨处。
墓为长方形,砖石砌成。
墓前正中嵌有当年所立墓碑,碑额镌“精神不死”四个大字,中刻“国民革命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左刻烈士姓名,右刻多条口号。
墓四周环以垣墙,墙内松柏成林,象征烈士浩气长存。
5.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 ,武汉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 600亩(含附属医院占地面积438亩),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含附属医院建筑面积536 760平方米)。
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
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老图书馆、半山庐、十八栋。
近年来,武大学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文科区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学生住宿区桂园、枫园、樱园、梅园因其风景而命名,春夏秋冬,桂樱梅枫可以说是诗情画意。
还有湖滨、星湖等住宿区都各有特色。
校内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樱花最为有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都会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常常引发一些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
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曾有植物学家到校园考察后,惊叹武大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十一武汉游给个七天的旅游计划详细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