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和桥台的合称,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建筑物。
桥台位于桥梁两端,并与路堤相接,兼有挡土作用;桥墩位于两桥台之间。
桥梁墩台和桥梁基础统称为桥梁下部结构。
中国周代以前,在河中堆集石块供涉水。
秦代在咸阳渭水上架了一座用石柱作桥墩的横桥,“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三辅黄图》)。
唐代长安中桥“岁为洛水冲注,……李德昭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更无漂损”(《中国石桥》),这种类端桥墩形式沿用至今。
近代,墩台由石砌向混凝土浇筑发展。
同时,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有些桥梁的桥墩桥台成为桥梁上部结构的组成部分。
例如 T型刚构桥、斜腿刚构桥的上部结构同桥梁墩台的上部是连为一体的;悬索桥锚索的锚固部分一般是同桥台结合在一起的;开启桥的衡重部分常设置在桥墩台体之内;斜拉桥的索塔架往往包括基础以上的墩身部分等。
在墩台工程方面,中国古代有创造性的成就,如汉代长安灞河桥采用了卯榫相联结构,并应用若干节叠置的石鼓作成具有柔性墩性质的石柱墩。
宋代泉州洛阳桥用船上起吊工具悬吊大石块砌筑石墩,石块有重达10吨者,实为用水上浮吊进行墩台施工的最早实例。
近代,各种类型混凝土墩台和预制装配式墩台逐步向机械化拼装施工方向发展。
随着施工装备的改进和施工技术的提高,桥梁墩台深水施工,峡谷中高墩台建造,以及受复杂应力的空间结构的墩台建造,不断获得发展。
国内外对中等跨径桥梁多采用施工便捷、圬工量省的排架桩柱式桥墩。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跨越庞恰特雷恩湖的大桥全长约39公里,有跨径为25.6米的基本桥孔1526个,其中1500余座双桩柱(直径为1.64米的桩节段用12根预应力钢丝束串联)桥墩在15个月内完成,全桥在26个月内完成,创世界最长桥快速施工的记录。
桥墩 由帽盖(顶帽、墩帽)和墩身组成。
帽盖是桥墩支承桥梁支座或拱脚的部分,其作用是把桥梁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墩身,并加强和保护墩身顶部。
桩柱式墩的桩柱靠帽盖联结为整体。
墩身是桥墩承重的主体结构,其作用是把桥梁上部结构荷载传给桥梁基础和地基。
实体墩 也称重力式墩,依靠自身重量保持稳定的桥墩。
它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好。
实体墩的墩身常用抗压强度高的石料砌筑或混凝土浇筑。
当墩身较大时,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不超过墩身体积25%的片石,以节省水泥。
实体墩也可用预制的块件在工地砌筑,各块件用高强度钢丝束串联施加预应力。
砌筑时,块件要错缝。
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实体墩又称为装配式桥墩。
薄壁墩 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实体薄壁桥墩或空心薄壁桥墩。
实体薄壁桥墩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空心薄壁桥墩多用于大跨径桥和高桥墩桥。
柱式墩 在基础上灌筑混凝土单柱或双柱、多柱所建成的墩。
中国通常采用两根直径较大的钻孔桩作基础,在其上面建立柱作成双柱墩,并在两柱之间设横系梁以增加刚度。
此外,也常用单桩单柱墩。
排架桩墩 由单排桩或双排桩组成的桥墩。
一排桩的桩数一般同上部结构的主梁数目相等。
将各桩顶联系一起的盖梁可用混凝土制作。
这种桥墩所用的桩尺寸较小,因此通常称这种桥墩为柔性桩墩。
它按柔性结构设计可考虑水平力沿桥的纵轴线在各墩上的分配。
构架式桥墩 以两棂或多棂构架作成的桥墩,多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构架式桥墩轻型美观,但不宜在有漂流物或流冰的河流中建造。
桥台 由帽盖(顶帽、台帽)和台身组成。
台身有前墙和侧墙(冀墙)两部分。
前墙是桥台的主体,它将上部结构荷载和土压力传达于基础。
侧墙位于前墙的侧后方,主要支挡路堤土方并可增加前墙的稳定性。
前墙和侧墙均可用石料或混凝土砌筑。
当上部结构为拱式体系时,除在桥面系同前墙相会处需设置台帽之外,在台身支承拱脚之处需另设拱座。
和台帽相连的胸墙同桥面系端部之间应留伸缩缝。
重力式桥台 依靠自重来保持桥台稳定的刚性实体,它适于用石料砌筑,要求地基土质良好。
重力式桥台的平面形状有U形、T形以及山形等。
U形的整体性好,施工方便,但是台背易积水,故在台后填土中应设盲沟排水,以免发生土的冻胀。
在土质地基上,翼墙同前墙相会合处应设置隔缝,将两者分开砌筑,以避免两者沉降不均,产生破坏。
埋置式桥台 埋置于路堤锥体护坡中的桥台,它仅露出台帽以上的部分以支承桥梁上部结构。
由于是埋置土中,所以这种桥台所受的土压力很小,稳定性好。
但是锥体护坡往往伸入河道,侵占了泄水面积,并易受到水流冲刷,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护坡的保护;在设计中应验算护坡万一被冲刷毁坏时的桥台稳定性和强度。
薄壁桥台 以 L形薄壁墙作成的桥台。
这种桥台有前墙和扶壁,前墙是主要承重部分,扶壁设于前墙背面,支撑于墙底板上。
扶壁有若干道,其作用是增加前墙的刚度。
台帽置于前墙顶部。
底板上方的填土有助于保持桥台的稳定。
木墩台 主要用于木桥。
目前仅在一些易于取材的林区采用这类墩台,其他形式桥梁在维修抢险时也用木墩台或木垛作为临时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