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天性,其中包括对生存环境的选择。
就像候鸟南飞一样,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也不例外。
从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对聚落位置的选择,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选址,乃至每一栋建筑的选址,无不体现着我们的祖先们对居住实践的经验总结。
古代产生的风水学就是对生存环境的选择的经验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至今仍能对我们的建设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于是它被认为是“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都市意象》)。
1 什么是风水?
许多人认为,风水就是“藏风得水”,这是很片面的。
风水学是我国古代先民为选择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是我国古代先民居住实践的经验总结。
1.1 风水是一种世界观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句话:“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这句话把“气”与“形”解释为“内气”与“外气”,二者“相乘”形成风水。
“气”指的就是比较抽象的物质,而“形”所指的就是比较具象的物质(在下文将有详细论述)。
而风水中的“气”,原本应该写做“炁”。
上述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为“炁=内气+外气”,或“炁=气+形”。
可见,“气”与“形”是风水学中的基本要素——“炁”的两个方面,即抽象物质和具象物质。
而“炁”的这两个方面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世界万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风水学实际上是一种世界观,是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
具有一般哲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我国古代先民们在生产力不高、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封建社会里,仅能对他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无法进一步去研究探讨风水学更深一层次或者本质上的东西,进而达到准确的理性认识,或者说他们的理性认识不彻底。
这就不可避免的使风水学存在着主观臆测的部分。
而我们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的条件下应当认识到,风水学在去除这些主观臆测的部分之后,剩下的很大一部分能够被当今的科学技术所解释,这就决定了风水学具有科学性的一面。
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吉凶观也使文化方面的一部分内容渗透到风水学中来。
由于人们盲目的、过分的、错误的依赖风水,导致它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还具有迷信性,即风水学具有科学和迷信二重性。
如何批判地继承风水学,发扬其科学性,正确认识其迷信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我们研究和学习风水学的首要任务。
1.2 风水的本质
风水学来源于古代先民们生活的实践,其目的在于“趋吉避凶”。
我们古代先民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在生活中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
这些方法与手段经过人们的系统化之后便形成了是风水学。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它“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园林学、论理学、美学于一体”(《风水与城市》)。
可见,风水学的科学性是综合了多种现代科学的综合科学性,这与现代科学发展所要求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相一致。
但从其自身来说, 它的本质还是对“炁”的科学认识和利用。
“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国风水学的核心。
1987年美国罗丝巴哈小姐著《风水—中国的方位艺术》说道:“气是风水学中最重要的因素”、“认识气,便懂得风水中的全部。”这里的“气”其实指的是“炁”。
由于“形”为我们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相对来说更容易了解,所以对“气”的认识和把握就成为风水学的关键。
同时“气”字将“炁”字的替换也导致人们将对风水学研究的重点放到了“气”上。
人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气”的影响。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气”本身是有吉凶之分的,同时,“气”对人的影响也是有吉凶之分的。
“趋吉避凶”就是使人们受到“气”的影响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吉”而不是“凶”。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气”,甚至改变它,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呢?
中国的风水流派分为“形势派”与“理气派”两派。
“形势法”又叫“峦头法”,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辨证方位;而“理气法”则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又分出许多子法,如“福元法”、“大游年法”、“穿宫九星法”、“截路分房法”、“二十四山法”、“九宫飞星法”等。
“形法”主要为择址选型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
“形法”相对于“理法”来说,更为宏观一些,因为它服务的单元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城市;“理法”则更为具体到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
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其目的不变,那就是“趋吉避凶”,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通过对风水学中的具有科学性方面加以利用。
1.3 “风”、“水”本对立
“风水”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最早见于《葬书》(晋·郭璞)。
书中说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可见,“风”是“散气”的,“水”是“聚气”的。
这就是“气”与“形”的基本辨证关系。
所以,“风”与“水”在风水学中的作用是相互对立的。
只要聚住了“气”,使之不散,那么“气”就会更多的作用于人体,产生所谓的“吉”、“凶”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藏风”与“得水”是风水学的两个一般原则。
正确与错误认识“气”与“形”的辨证关系是导致风水具有科学性和迷信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1.4 “吉”与“凶”
我们知道,世间万物总是对立存在的,没有“吉”也无所谓“凶”。
对人们的影响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为“吉”,反之,为“凶”。
“吉”与“凶”来源于人的心理判断,人的心理判断依据又来源于人在生活中与外界的物质接触总结的经验,来源于人类朴素的生活实践。
首先是人们要满足防御心理,其次人们要满足吉祥的心理,再次是对人类追求“满意的生态环境”心理的满足。
当一条笔直的大道直接通向一所住宅的房门时,我们则说这个房子受到了煞气的冲撞,是不吉的。
可是凡尔塞宫前笔直的大道难道也受到了煞气的冲撞吗?不是。
可见,“吉”与“凶”的定义还受到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影响,取决于人们的思想上的侧重方面。
但如果过分依赖风水,错误的认识风水,就会导致我们忽视其科学性,而就使风水学偏重于迷信的一面。
这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社会里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区分科学性与迷信性。
在风水学中,“气”是分吉凶的,能聚住“吉气”、散去“凶气”为吉,聚住“凶气”、散去“吉气”为凶。
比如说,当我们居住的房子里面不通风时,可以说聚住了 “气”,但是,当人长时间居住在这种不通风的房子里面,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容易导致人的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是对人的健康有害的。
这种情况下的“气”当然是“凶”的,需要有风来不断的把新鲜空气吹入房子里面,才能够获得“吉”的效果。
再比如说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地形状况很好,在风水学上看既藏了风又得了水,可是由于市内石油业、化工业、冶金业的污染,空气质量相当差,在国际上排名倒数第二。
这是因为市内的风速为0~1米/秒,属于静流风,空气中的污染物排不出去(见图2)。
对市内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这时的“气”仍然是“凶”的,需要有风把这种“凶气”散掉,
图2 兰州市静流风分析 才能够达到“吉”的效果。
可见,风水学就是通过对“气”与“形”的辨证关系的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更长久的生存繁衍下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只有探索自然,通过利用科学手段来了解自然,进而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存,才是风水学的根本理念,也就是说,风水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具有科学性的一面,至于它迷信性的一面则是立足于科学性之上,对其科学性的错误理解而造成的。
2 “气”的概念
“气”既然是对风水学研究的重点,那么,什么是“气”?“气”又具有什么特性呢?下面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气”的科学性做一番探讨。
2.1 什么是“气”?
“气”是中华传统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历代哲人的理论思维中,其内涵与外延不断被发展而变得非常宽泛,凡所有学术,也无不引申应用并各有不同的取义。
而在风水学中讲的“气”,几乎包含了它的所有含义并有所发挥。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葬书》)
“夫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葬经翼》)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青乌先生葬经》)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素问·五常政大论》)
图3 中国三大干龙总揽之图 ……
2.1.1 “气”是大自然的本质
古语有云:“气之所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周易阴阳宅》)我国古代解释世间万物的形成是一个“化始——化机——化成”的过程。
我们的祖先认为世界本是一团混沌之气,慢慢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成为风、雨、雷、电等等自然现象,浊气形成了山、川、江、河等等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
所以我们至今还有“天气”、“地气”、
图4 地下岩层出现褶皱 “天象”、“地形”等说法。
2.1.2 “气”是大自然中的能量
我们都知道,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大陆板块漂移的结果,在现代科学来看,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的,重要的造山带是西北的昆仑山东部一带。
[在古代风水学中,就认为昆仑山是世界山脉的祖脉,一切山脉都是由昆仑山发脉,中国被分为三条干龙(长江以南、长江黄河中间、黄河以
图5 地下岩层出现断裂 北)。
见图3]。
由于板块的挤压,地下岩层就会形成褶皱、断裂带(见图4、5),等地质状况,同时释放一定的能量。
我们知道能量守恒,所释放的能量就转化为温度、电能、生物能等其他的形式,从而引起气候的变化、地震等多种自然现象,进而作用于人体,通过微妙的能量变化而影响到人的情绪,身体状况等的变化。
人们就始终在这种能量的变化影响之下寻求一种动态的、与自然变化相一致的和谐,以期达到长久的生存繁衍。
2.1.3 “气”是人类生存的本质需要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风水学经典《阳宅十书》的开篇第一句就讲到:“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为什么?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大地山川能够提供给人们食物,建房子的木头等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我们从历史上分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尼罗河流域、爱琴海等凡是先进文明的地区,都是靠近水源的。
这就是所谓的气“界水则止”,有水的地方就“聚”住了气,这是人 们对生存环境的选择的结果,是人类对生存的本质需求。
现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流域、珠江三角洲流域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而我国东北的松花江三角洲流域原本经济、工业也非常发达,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很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松花江流域部分地区还曾经出现了断流,这与该三角洲经济状况的逐渐落后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有的学者对国外一些城市如莫斯科、华盛顿等也作了相应的风水评价,发现这些大城市的格局也都符合风水的基本要求。
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文化异同, 人类对生存的本质需要是相同的,在风水学里,这就是“气”。
2.1.4 “气”是人精神方面的表现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精气神”是一个生命是否有活力的体现。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提到“喜气洋洋”、“秀气”、“气质”、“才气”、“晦气”等词,这里的“气”是指人的精神面貌。
在人们达到了物质需求的满足之后,就会有更高的需求——精神需求,就是指人的心理需求。
它来源于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时的经历和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当然也不能够排除人们凭空臆测的唯心的部分。
于是,先民们就把地理江河的外形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且命名,如笔架山,华盖山、文笔山、玉几山等,以此达到他们内心对于“吉”的渴望。
安徽的马鞍山就是典型的例子。
2.2 “气”的性质
2.1.5 “气”是一种微波
美国的两位射电天文学家发现,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微波,它是不受任何外界条件影响而减弱的,同时,它又影响着自然界中其他的事物。
科学家们还发现,动物的脚掌、手掌、脸等部位和植物的叶片等弧形部位就像电视天线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这种波,从而影响着自身。
在特定条件下,这种波反映为肉眼一般看不到的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
这种微波被称为“宇宙背景辐射”,它的发现被称作“开启了探讨宇宙整体物性演化的大门”。
有的科学家就认为,这个波就是风水学中的“气”。
2.2.2 一切物体均有“气”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在物理学上则表现为万有引力定律。
当一个物质自身周围的“气”以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之后,就构成了“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气场”这个词,人们利用红外线及自然界中其他的物质所散发的微波发明了遥感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手段,这也是对“气”的利用。
练气功的人有一门功夫叫“采气”,认为气功大师周围的“气场”很强,而其他人或事物的“气场”很弱,则说明人也象自然界中其他物质一样,自身向外发散微波与能量,红外线测温仪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工作的,当人体的微波与自然界中的微波近似一致时,人与自然就产生了共鸣,达到了和谐,达到了“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风水是否属于迷信是从何时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