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施有机肥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二、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是秸秆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另一种是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在轮作中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四、种草肥田
应大力提倡种植豆科牧草来培肥地力,增加经济产量。
目前可种植的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来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五、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
林业的发展恢复是平衡生态,改善气候条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有利措施。
合理的畜牧发展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是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直接措施。
扩展资料
土壤肥力的评价方法:
1、土壤肥力指标包括土壤营养(化学)指标。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等多种因子,并且全部因子都以数值表示,这样进行土壤肥力评价时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个人凭直观从这些纷繁的数据中找出它们的内部联系很难,因此,必须借助数学方法,从多因素角度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
2、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素分析法)、因子加权综合法等。
由于选取的指标不同,分析目标的差异,选择的评价方法也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