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泉州还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风俗。
泉州道教的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
现在泉州随处可见单只的昂头朝前的“风狮”。
此俗现在金门县仍然很流行。
风狮往往置于村口大道旁,或置于自家大门口。
而现在则发展为石狮镇邪,往往于大门口两旁各坚立石狮,昂首雄踞,既是作为镇邪之用,亦可作为艺术品点缀。
泉州还有一种与道教风俗有关的风俗,即私家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必须于朝巷(街)正中的墙面上刻上一个狮头。
这种刻“石敢当”镇邪的风俗,在泰国首都曼谷也可以见到,可知“石敢当”也是曼谷华裔驱魔祛灾的保护神。
据传“石敢当”是古代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
据传《闽中金石志》载,宋庆历五年(1045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
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
可见,立“石敢当”的社会功能是避邪、镇鬼,为百姓和官吏造福,且为儒家的教化服务。
这种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闽西还很流行。
如今,有的则于巷口的墙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庙或刻“四洲佛”像替代,道教信众认为可以避邪。
此外,民间婚事的“拜天”、“谢地”庆典,以所谓“生辰八字”测算;民间的求子和其他妇幼问题,即找祈仕妈祈祷;寿庆要拜天、谢天;丧事要做功德,超度亡魂;破土建屋要举行“安土”、“上梁”、“镇宅”等仪式;造船航海,从开斧动工到造龙骨、安桅、落成下水,都要举行法事。
避邪的形式,除前文说过的“石敢当”、土地公、四洲佛以外,有的在屋梁上、门楣上、厅堂中、照墙上等,悬挂八卦图案。
还有,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
今此葬俗已演变为树“后土”石碑。
道教对泉州地方戏曲的影响很深。
泉州的“法事戏”又称“打城戏”,原为僧、道法事后的余兴,以后逐渐由法事仪式而搬上舞台。
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
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头巾代表亡灵,一男子(由道士妆扮)代表道士对着说唱。
这种仪式也叫“打桌头城”。
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
演员由原来的一男一女,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在广场表演。
后又发展为舞台戏剧。
其表演艺术、科步、身段、曲调,有的吸取提线木偶的表演艺术,又吸收梨园戏技艺和京剧的武技,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方戏曲形式,是为泉州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且驰名于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道教法事中的法乐和打城戏中的道情调乐典及打击乐,是泉州民间文化的艺术珍品。
其武打的技艺,又与传统的南少林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为南少林拳术在泉州的活文物。
道教对泉州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
神佛造像、庙宇的出现使泉州雕塑、建筑出现新的气象。
清源山老君石雕坐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为北宋的巨型石刻,刀法柔和而有力,线条简练,衣褶分明,两眼深邃平视,耳大垂肩,左手按膝,右手靠石几,闲逸安祥,它既精致,又不失夸张,很有特色,堪称宋代石像雕刻艺术代表作,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紫微殿的六角形石柱上的透雕石龙盘旋飞舞,昂首腾空。
观中前殿两庑的28宿泥塑像,出自民间著名匠师之手,形态各异,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清乾隆年间塑造的府城隍庙照墙上的大幅麒麟彩色琉璃浮雕,是泉州道教雕塑艺术品中之佼佼者。
明代道士董伯华所绘的“风、云、雷、雨”4幅道教神像,即被称为“四顾眼”的珍品,是古代泉州道教艺术的代表作。
此外,元妙观、东岳行宫的主殿建筑形式,都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整体美观稳重,内部空间廓大。
元妙观、东岳行宫、府城隍庙和法石真武庙的山门,都采用牌坊体建筑,且多为三开间庙门,气派恢宏,十分壮观,是闽南地区的典型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