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观念所决定
明代有一名造园学家,姓计名成,字无否。
他写了一篇关于造园的著作,叫做《园冶》。
他的观点是人和物的寿命是不相称的,物可传至千年,人生却不过百岁。
我们所创造的环境应该和预计自己可使用的年限相适应便足够了。
何苦希翼子孙后代在自己创立的环境下生活呢,何况他们也不一定满意我们的安排(见《园冶》卷一第五节)。
在城市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态度。
这也难怪中国会出现如此之多木构的“临时建筑”。
2、中国古建筑发展缓慢
有些人曾经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武断的说,长期以来,毫无变化,千篇一律,毫无进步可言。
中国建筑“统一和连续的发展”其实也是出于“毫无变化”的概念。
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直至今日外国人也极多抱有此观点,例如在《世界艺术宝库》一书中,有关中国部分也有类似的话“中国艺术显示出一种风格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个世纪仍然保持不断,一经确立,很少主题会无故消失,几个世纪以后还会重复一定的意匠和风格”。
这就是为什么到清代中国还会出现大量木构建筑。
中国古代显然未完全将建筑看作是一门艺术。
3、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决定
即所谓“又好又快发展”。
当时政策是在“满足最大限度的要求”和“尽量节省人力、物力”的矛盾下制定出来的,在当时每当有奢侈风气盛行时就会有”仁俭自知“的皇帝的反浪费政策所禁止。
这种矛盾就迫使在技术上来想办法加以解决。
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方面,比起石头建筑就优越多了。
中国的建筑的思想就是在矛盾下产生和发展的,是在种种清规戒律下表现出其顽强和适应性和生命力的。
中国之所以放弃发展永久性、纪念性的砖石结构建筑,专筑发展混合结构的木构建筑,相信就是解决此矛盾的办法。
4、宗教信仰和神权观念问题
中国历史不存在神权驾驭一切的时期。
一本西方建筑史其实就是一本神庙和教堂建筑史。
即涉及到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观念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
也就是所谓”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神“和”物“都是永恒的,”人“却是暂时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整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坚持木结构原则与此有很大关系。
扩展资料:
中国人对待佛寺、道观的态度,同对待凡人的住宅一样,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远,所以,越是地位显、香火盛的寺庙,改建就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
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
五行中所代表的中国人最崇尚的五种材料中,只有土与木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土木”,人是居住在由“土”(台基)承载,由木(柱子、梁架)环绕的空间中的。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灵活便利的木框架结构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理性与智慧。
当然,若从理论上,将这一问题阐释的十分清楚,还需要大量考证发掘与旁征博引的功夫。
中国建筑以其灵活便利的木框架结构,更易于创造灵活多变的空间;用可以再生,且不会造成污染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更具有环境的可持续性;
建筑物的两山与北面是厚重的墙,而面临庭院的正面是轻盈的门窗格栅,房屋的进深十分适中,这样的格局,既阻挡了西北风的侵袭,也接纳了充足的阳光与空气,还用坡屋顶防止了夏日的暴晒,其中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理性与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国古代建筑为何以木结构为主(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翼世祥风水网 » 中国古代为什么选择木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