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殡葬文化,面对种种丧葬陋习和乱象,台湾民间率先展示了革新殡葬文化的勇气和力量。积极推动旧公墓公园化,倡导树葬、海葬等环保自然葬,并补助地方政府实际推行。
面对种种丧葬陋习和乱象,台湾民间率先展示了革新殡葬文化的勇气和力量。人们深知,观念改变是丧葬模式改变的关键,所以选择从生死观上来打开人们的心灵。由佛光山星云法师所创办的南华大学成立了“生死学研究所”,开启了大众对殡葬礼俗的关注。
在殡葬改革研讨会中,星云法师公开表示他偏好火葬,并认为身体就像一杯水,死就等同杯子被打破。南华大学还在台湾北部与中部设教育推广中心,广开殡葬礼仪班,训练出一批仪表端正的礼仪师,他们服装整洁,熟稔相关政策法规、各种宗教葬礼仪式、祭文写作及告别仪式主持、礼堂布置等。
而法鼓山圣严法师对身后事也百无禁忌,认为对遗体的最好处理方式就是不留一点痕迹,他说,骨灰跟精神生命毫无关系,只是肉身生命最后的一分碳,并不代表什么。也因此,如果老是执着于遗骸、骨灰的落脚处,就像是想把每天梳头掉落的头发或身上脱落的皮屑收拢带走一般,好累啊!事实上,往生者留存的身教行谊,才是我们要学习与缅怀的。圣严法师的身教与法鼓山自然葬园区的示范效用,也推动了台湾的殡葬改革。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修正法令,在2002年6月通过实施“殡葬管理条例”,积极推动旧公墓公园化,倡导树葬、海葬等环保自然葬,并补助地方政府实际推行。很多大企业逐渐认识到殡葬业不仅是一种服务业,一种文化事业,更是一种人道事业,转而加入殡葬业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从风景优美的纳骨塔到庄严的殡葬仪式,建立一条龙综合服务,并以“生前契约”的方式与客户定下葬仪程序及费用。
在社会各方努力之下,“简丧薄葬”逐渐成为社会的风尚,如今台湾土葬比例一路下降至今的九分之一以下,树葬、水葬等自然葬蔚成风气。人们的丧葬礼俗逐渐向“重礼不重俗”转变,在“俗”的部分尽量美化、简化、净化。比如,一些逝者家属放弃吹吹打打等传统习俗,选择增加亲友卡片留言、个性化花山、家属献灯等既简洁又有意义的环节。